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妇盆底康复影响

2021-05-10 13:04孙静莉
临床军医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经产妇生物反馈初产妇

吴 琼, 孙静莉

北部战区总医院 妇产科,辽宁 沈阳 110016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包括压力性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粪失禁、性功能障碍、慢性盆腔痛等[1],以压力性尿失禁和盆腔脏器脱垂为主。分娩是盆腔脏器脱垂的促发因素,随着分娩次数增加,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风险也上升,多次妊娠及分娩导致的盆底结缔组织损伤、盆底肌收缩力或协调性下降、盆底周围神经损伤对盆底障碍具有叠加作用[2-3]。生物反馈电刺激通过刺激产妇的盆腔底部神经,使盆底肌肉收缩反射性加强,从而实现防治盆底功能障碍的目标,但部分有再次生育要求的初产妇会拒绝首次分娩后的盆底康复治疗,而选择分娩二胎后再进行。本研究旨在探讨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产妇盆底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北部战区总医院2020年3—12月收治的102例初产妇纳入初产妇组,101例经产妇纳入经产妇组。将初产妇随机分入初产妇A组(n=49)和初产妇B组(n=53),将经产妇随机分入经产妇A组(n=50)和经产妇B组(n=51)。产妇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治疗方法 初产妇A组和经产妇A组接受盆底肌肉训练,初产妇B组和经产妇B组接受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疗程均为6周。

1.2.1 盆底肌肉训练卧位,做缩紧肛门及阴道动作,每次收缩≥3 s后放松,每天150~200次,可分为2~3组进行[4]。

1.2.2 生物反馈电刺激采用莱博瑞医疗技术公司生产的UROSTYM生物电反馈刺激仪。嘱产妇排空大小便,平卧于治疗床上,将盆底肌肉电刺激治疗头(肌电型)放入阴道,调整电流强度0~70 mA,频率50 Hz,脉宽250 μs,以产妇感知盆底肌肉跳动而无疼痛为宜,调整刺激强度,唤醒产妇本体感觉。根据肌电压设定电刺激及生物电反馈训练模板,用频率8~32 Hz、脉宽320~740 μs的生物电反馈刺激训练患者的慢肌(Ⅰ类肌纤维),再用频率20~80 Hz、脉宽20~320μs的生物电反馈刺激训练快肌(Ⅱ类肌纤维)。同时提供各类场景下生物反馈的训练模块,使盆底肌时刻处于收缩状态而不漏尿。每次治疗30 min,每周2次。

1.3 观察指标 比较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的一般资料、治疗前后的盆底肌表面肌电和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short form7,PFIQ-7)评分,并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盆底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FIQ-7可用于评估生活质量,该表含21个条目,满分300分,评分越高,生活质量越差。

2 结果

2.1 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一般资料比较 初产妇A组和初产妇B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妇A组和经产妇B组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孕周、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及分娩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产妇组的新生儿出生体质量高于初产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表面肌电比较 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治疗后的盆底肌表面肌电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组盆底肌表面肌电治疗前后变化值大于经产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治疗前后PFIQ-7评分比较 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治疗后的PFIQ-7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初产妇B组低于初产妇A组,经产妇B组低于经产妇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初产妇组的PFIQ-7评分均低于经产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治疗前后盆底肌表面肌电比较

2.4 盆底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年龄、体质量指数、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产后是否发生尿潴留是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见表4。

3 讨论

盆底肌肉训练通过产妇有意识地对以耻骨尾骨肌肉群为主的盆底肌肉进行自主性收缩和舒张的肌肉锻炼来改善盆底肌肉功能,提高肌肉对盆腔脏器的支持和承托作用,加强控尿、控便能力。盆底肌肉由慢肌(Ⅰ类肌纤维)和快肌(Ⅱ类肌纤维)构成:Ⅰ类维持持续张力,特点为强直收缩、长且持久、不易疲劳,是盆底肌肉的主要组成成分;Ⅱ类维持反射及自主收缩,特点为阶段性收缩、快速短暂、易疲劳。

表3 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治疗前后PFIQ-7评分比较分)

表4 盆底功能障碍影响因素分析

Ⅰ类肌力下降的临床表现为阴道松弛、反复泌尿系感染、子宫等器官脱垂、体位性持续漏尿等;Ⅱ类肌力下降表现为肌肉不会收缩,易在咳嗽、大笑、运动等有身体动作时漏尿。

生物反馈电刺激可通过刺激产妇的盆腔底部神经,加强盆底肌肉收缩反射性,防治盆底功能障碍。有研究表明,生物反馈电刺激用于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可明显减少盆底功能障碍发生[5]。本研究结果显示:初产妇组和经产妇组治疗后的PFIQ-7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初产妇B组低于初产妇A组,经产妇B组低于经产妇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和治疗后,初产妇组的PFIQ-7评分均低于经产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可提高产妇生活质量,且在相同治疗条件下,初产妇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经产妇。分析其原因:经产妇初次妊娠和分娩时已对盆底功能造成影响,导致盆底肌肉及筋膜不同程度损伤,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6]。本研究中:年龄、体质量指数、新生儿出生体质量、产后是否发生尿潴留是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有研究报道,随着分娩年龄增大,盆底功能障碍发病率升高[7]。Parazzini等[8]研究发现,肥胖者的盆底功能障碍发病率高,可能与肥胖者长期持续的高腹压状态导致了盆底组织损伤有关。多项研究证实,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大、产后尿潴留与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呈正相关[9-10]。

综上所述,生物反馈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可促进产妇盆底康复,提高产后盆底肌力和生活质量,预防盆底功能障碍发生。

猜你喜欢
经产妇生物反馈初产妇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高龄经产妇、高龄初产妇和非高龄经产妇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和分娩方式的临床观察分析
高龄经产妇妊娠特点及分娩方式对其分娩结局的影响研究
老年焦虑症应用生物反馈治疗的效果观察
加强经产妇围生期管理及经产妇巨大儿分娩方式的选择
脑电生物反馈联合米氮平治疗焦虑障碍的临床对照研究
无创分娩应用于初产妇的临床观察
60例阈下抑郁人群在脑电生物反馈干预后的转归及P3b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