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探究

2021-05-10 11:25许鹏辉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6期
关键词: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许鹏辉

摘  要: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国家对于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工作有了更新的要求,再加之政务公开原则促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需要不断地优化和调整,进而保证各部门财政收支结构稳定。因此为了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对财政资金的利用率,本文将针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工作价值意义与不足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绩效管理

预算绩效管理是一种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模式,这种强调责任与效率的预算支出管理工作需要在编制、执行、监督等全环节过程中,更重视预算资金的实际利用率及其所产出的成果。因而政府部门要以有限的资金来完成高品质的公共服务工作,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强化预算管理,可以有效促进单位职责的履行,对提高事业单位履职能力、公共服务质量与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等方面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一)预算绩效管理概述

预算绩效管理顾名思义就是通过管理工作实际效用来提升预算资金的利用率。预算绩效管理要求各预算单位树立绩效意识,把有限的预算资金管理好,使用好,通过“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从传统的关注预算资金使用规范性的同时还要更加关注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强调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减少预算资金的低效无效、闲置沉淀、损失浪费。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强调各部门单位需要创新改革管理模式,以结果为导向来提升经济效益与成本控制水平,这需要各地行政事业单位建设更规范透明且科学合理的精细化动态预算制度,在预算资金管理方面凝聚多方力量来不断提升资金的实用价值,以此来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服务水平并深化政府部门的正面形象。因此,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能有效避免公共资金被浪费,并且在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时还能依照相关章程进行合规合法地处理[1]。

(二)预算绩效管理原则

1.坚持全面推进、突出重点。行政事业单位要确保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在各项目活动中全方位落实,同时要将新时代管理理念和方式深度融入编制、执行、监督等全环节中,继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闭环系统。以问题为导向针对性地实施应对举措,同时还要强调突出管理重心、扩大覆盖范围、提高社会关注度等重要管理内容,进而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政策在公共服务项目中的实施效果。

2.坚持科学规范、公开透明。预算绩效管理机制要科学完善目标、监控、评价、应用等全环节流程,基于实际情况来设置绩效评价指标,根据不同行业领域的社会需求去健全各单位部门的绩效指标评估体系,继而确保管理标准能做到科学合理性、规范性与评价结果可靠性,同时还要主动公开政务绩效信息,接受来自各方各界的监督。

3.坚持权责对等、约束有力。设立权责统一体系及其制度,借助科学合理的机制来约束各方预算绩效管理部门履行职责,划清各个岗位的权力界限以防出现越位、错位和缺位等不良现象。同时还要建立更加完善的激励制度去提升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性,充分发挥统筹能力来优化预算管理各环节的设置,以此来调动各部门人员的工作积极性[2]。

(三)预算绩效管理意义

1.能促进单位履职尽责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要以管理预算资金为主线任务,以各部门职责和各行业发展规划及其市场需求为前提合理分配利用资金资产,确保各项目业务活动能有效有序地开展进行,从成本、效率、履职效能、社会效应和公众满意度等方面设置评价指标,并以科学指标来衡量各部门单位所涉的业务活动的实效性,从而促使各预算单位在申报预算资金时,紧扣单位职责,从单位履职将要开展的具体工作、开展这些工作的政策依据以及开展这些工作将要达到的效果等方面细化,量化绩效目标,以绩效管理来监控预算资金的执行全过程,促进单位履行职责。

2.能促进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在以支出结果为导向的绩效管理中,贯彻“花钱要问效、有效多安排、低效多压减、无效要问责”的原则,以具有参考价值的绩效评价结果为重要依据,体现奖优罚劣和激励相容导向,促使各预算单位着力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实施方案、运行监控规程、内控管理制度等相关制度以合理保障绩效目标的实现。

3.能提高资金利用率

行政事业单位通过科学地编制绩效目标、强化预算资金执行全过程的监控、开展绩效多元化评价等综合性的管理活动,能帮助各预算单位及时发现预算执行偏差和资金使用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产生偏差的原因,研究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更科学、合理地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充分发挥预算资金的实用价值[3]。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不足

(一)绩效管理观念不强,重视程度不足

近年来,各级政府相继印发了有关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一系列规定,这就需要各地区行政事业单位让绩效理念深入人心,全面形成“预算决策有评估、预算编制有目标、预算执行有监控、预算完成有评价、评价结果有应用”的预算和绩效管理一体化机制。但目前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全面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有所缺失,“重申报,轻管理;重支出,轻绩效”的思想还没有从根本上转变,甚至还认为绩效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业务活动,与自己所在的部门科室无关,没有将绩效管理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肩上,形成财务审计科单头挑、部门和科室无联动的局面。从预算资金申报前的事前评估到预算申报时绩效目标编制,到预算执行中运行监控以及绩效自评等系列工作全归财务人员负责,导致业务管理与绩效管理脱节,没有形成单位内部各部门密切配合,全员参与,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的局面。这样一来,一方面财务人员对具体的业务工作掌握不全面,另外这样的工作局面导致财务人员的工作量成倍的增加,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自然就容易导致预算管理人员以敷衍的態度去执行任务,这种状态下容易造成所编制的绩效目标不科学,绩效监控弱化,问题分析不到位,最终评估出的预算绩效结果并不具备参考价值等。

(二)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建设不完全

部分单位绩效指标系统设置不科学,设置不全面,没能结合工作职责细化、量化,过于宽泛的指标内容导致业务活动开展时没有可参考的依据,容易致使工作人员以主观思想去实施预算绩效的评估和分析,从而导致分析不到位或出现偏差,评估结果不具备应用价值。

(三)绩效管理专业人员不足,能力有待提高

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涵盖内容广泛且具有较强专业性,涉及工作開展情况管理,也涉及财务管理,既要关注绩效目标达成情况,又要关注预算资金的有效利用率,还要掌握全局总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以及各科室的工作完成情况,综合性强。近年来随着财政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程度要求越来越高,财务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严重缺乏工作经验丰富和专业技能优秀的预算绩效管理人才,人员不足和能力不够的矛盾日益凸显。

为从源头上改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源配置低效无效的局面,要求各预算单位在申报预算资金前先落实事前评估工作,对立项、投入成本、绩效目标、实施方案等重要环节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但部分行政事业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缺少有效的绩效评估机制。往往是由于财政要求申报预算资金应当提供事前评估报告而评估,评估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对具体业务活动了解不深,致使绩效事前评估流于形式。

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措施

(一)转变绩效管理观念,明确责任主体

要加强领导层与相关工作人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切实转变原有思想观念并树立强化绩效管理的意识。由各单位领导牵头成立部门绩效管理领导小组,在职权制度的保障下明确划分不同部门于预算绩效管理工作中的职责义务,督促形成全员参与,相关业务科室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二)完善预算绩效指标体系

行政事业单位应结合工作实际健全符合多样化需求的科学绩效目标体系,目标要求中需要涵盖从成本到产出全环节、经济效益、社会价值与公众满意度等相关内容,实现动态化监管与精细化管理机制的完善建立。此外,要进一步加强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自评,创新评估方法与标准,以预算资金管理为主线,基于现代发展趋势来合理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等新型分析和管理方法,进而提高绩效管理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三)要充实预算绩效管理人员,加强业务培训

通过充实预算绩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来强化管理效用,借助有效的教育宣传从思想上转变和强化管理人员的绩效观念。譬如通过召开会议、专题培训等多种形式去宣扬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法规并督促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与熟练应用,进而全面提升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形成更加完善的预算绩效管理新机制。

结语

总而言之,行政事业单位要从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创新开展预算绩效管理新形式,并以结果为导向来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经济效益与成本控制水平,建立健全更规范透明、科学合理的精细化预算管理制度。在预算资金管理方面应当凝聚多方力量,不断提升预算资金的实用价值,从而强化预算绩效管理政策在公共服务项目中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江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研究[J].经济管理文摘,2021(09):43-44.

[2]新华社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2018-09-25.

[3]郑兰庆.关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管理文摘,2021(09):91-92.

猜你喜欢
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
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