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创新模式与规范化设计探索

2021-05-10 17:24王冬程张鑫王莹桦张佳怡
科学与财富 2021年34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探索创新

王冬程 张鑫 王莹桦 张佳怡

摘 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受教育群体的不同,劳动教育的内容及形式有很大的差异。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探索劳动教育的创新模式与规范化设计探索成为众多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从诸多方面探讨了劳动教育实施路径,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建立劳动教育考核制度,开展劳动教育课程评价。同时,为优化课程实施,提升劳动教育效果,开创劳动教育新格局,针对现阶段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劳动教育;大学生;创新;探索

一、背景、内容和问题

(一)背景

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就是围绕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全面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中国的共同富裕是干出来的。如何打造“劳动光荣”的新时代成才观念,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文件精神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进行了整体设计,强调新时代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成长的必要途径,是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载体之一。所以说,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创新模式与规范化设计是势在必行。

(二)內容

大学生劳动教育内涵是:通过劳动教育的创新模式设计,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劳动教育的规范化设计,帮助大学生培养劳动技能,热爱劳动,养成劳动习惯。引导大学生从学会干、自然干到自觉干,让学生感知、获悉、建立“劳动幸福观”。其价值是培养大学生从责任心、创新力到创造力的质的飞跃,让劳动教育成为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创造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创新模式,应立足学科专业背景进行规范化设计,其蕴含的共同特征与表现是:文科背景下,创新模式应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社会服务功能。打造学以致用的劳动意识和服务功能,彰显人文精神的社会影响力。理工科背景下,创新模式应突出专业技能与生产生活相结合的工艺化人性化的劳动教育设计,突出工程师精细化劳动生产意识的培养,将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实现工程人才培养的教育目的和现实价值。

(三)问题

1.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单一评价体制制约,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素质相对欠缺;2.在校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感性认识和相关规定参差不齐;3.目前的劳动教育仅限于一般性体力劳动的宣传,对劳动教育的专业意识培养宣传不足;尤其在智力优先的导向下,社会服务功能、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劳动教育发展不足;

二、目的

(一)根本目的通过大学生劳动教育创新模式与规范化设计,使新时代大学生感知、获悉、建立“劳动幸福观”。

(二)基本目的1.大学生劳动教育是五育并举的重要实现形式,高效施行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2.通过调查与分析,目的是厘清大学生劳动教育创新模式的理论教育创新,促进德智体美劳全方位育人发展的目的。3.通过调查与分析,目的是厘清大学生劳动教育规范化设计的实践途径创新,即文、理不同的劳动教育实践创新模式设计。4.本次调查也有利于劳动教育的自我宣传,还可以为高校劳动教育评价考核制度的设计提供有效咨询。5.客观上,促进大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创新改革。

三、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不系统不健全目前,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劳动教育的课程设置过于粗放,甚至流于形式,不具备科学性、实践性和客观性。尤其对专业背景的忽视,导致劳动教育内容落地性不强,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意识既不系统,也不明晰。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模式创新不足阶段调研发现,很多高校的劳动教育模式还停留在一般性体力劳动的教育范畴中。这种传统的僵化认识,挫伤了大学生对劳动教育的思想性认识,劳动教育被曲解为一种学习体罚。

(三)大学生劳动教育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无实质的一般性课程设置,只有学分,无专业背景的嵌入,就会导致缺乏专业背景的科学评价依据。高校是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基地,劳动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离不开对专业人才的社会服务功能、职业教育精神的培养,所以科学的劳动教育评价标准建构必须依托类型化劳动教育设计,使劳动教育的评价标准具有规范化的创新特征。

(四)有利于促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意识的科学建构我国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后,社会基本矛盾的变化及社会发展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离不开大学生劳动教育意识的科学建构。所以,新时代大学生必须明确劳动教育的科学性,这也是劳动教育价值的现实要求。

四、建议

1.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大学生劳动教育创新模式与规范化的通识项目设计。例如,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以党建促进劳动教育的发展,以党员先锋模范岗(队)的形式,树立典型,树立模范,让大学生劳动教育成为高校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2.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文科学科类型的劳动教育创新模式与规范化项目设计,突出劳动意识与服务功能,彰显人文精神。例如,运用红色文化、八步沙、引大入秦、红旗渠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发创新项目的劳动教育模式设计。3.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中关于理工科学科类型的劳动教育创新模式与规范化项目设计,突出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相结合,彰显大国工匠的工程师精神。把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劳动教育精神贯穿始终。

参考文献:

[1]张琼.西部高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22(01):82-87.

[2]佟晓丽,任金玉.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的思考[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4(01):93-96.

[3]刘爱梅.新时代高校强化劳动教育的路径[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21(36):6-8.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探索创新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