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信息化教学给学校带来了新的生命力。长春市九台区工农小学在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上大胆尝试,取得了较好成效。
立足根本定目标
按照国家、省、市教育信息化工作要求,在区教师进修学校电教部的指导下,学校以“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为目标,着力于教师能力的提升、优质资源的共享,力求实现信息化全校普及、教师能学会用、教育与信息化有效融合。学校依托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互通互联、资源共建共享的特点,强化师生合作学习、个性化学习。
总体规划奠基础
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初期,学校总体规划了师生信息的采集与整理、平台管理、师生培训等层阶式推进模式,为师生的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为了更好地推进空间建设工作,学校把学习空间建设情况纳入学校考核中,成立了以校长李清江为组长的“数字化校园”领导小组,教学副校长分管教学应用工作,电教主任具体负责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学校还树立学年组典型,以强带弱,以新带老。2016年,学校师生在吉林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注册率就达到了100%。建立教师学习空间120个,班级空间64个,个人空间2800余个。
强化培训有方法
学校定期组织网上学习,扎实有效地开展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促进教师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提高。
与此同时,学校组织教师参加各种比赛,以赛促培。在吉林省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优质课大赛中,学校有9人获奖。课件制作比赛中2人获得省级二等奖。
学校以课题为引领,先后承担了中央电化教育馆,省、市电教馆关于信息整合新模式构建等多项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各学科教师还依托网络优势,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类学习竞赛活动,这不仅增强了学生利用空间学习文化知识的兴趣,而且提高了学生信息技术的综合实践能力。
创新应用助互动
为了使网络学习空间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学校努力创新空间建设与应用形式,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为了推进云端备课,学校要求年级组教师拟定教案后上传到个人空间,然后由教师进行集体研讨,将教案修订完善后再上传至教案包,建立网络空间备课资源库,从而实现了教师微课、课件、习题练习、教学评价等资源共享。
为了促进空间互动,学校通过展示空间的形式不断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空间应用能力。在网络学习空间平台上,学生可以在空间写日记、写读后感,或者把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记录下来和同学分享,也可以点播学校教师空间的部分课堂教学录像,查看课堂课件、资料等,还能利用空间做课前预习、课堂生成、课后拓展;同时,学生们也可以把自己的照片、喜欢的音乐和制作的课件等上传到自己的空间,使空间成为自我展示的舞台;学生还能在空间中发布讨论话题邀请其他学生参与讨论,教师也可对讨论进行批注,从而实现了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家校帮”手机客户端能实现网络学习空间、云教学平台数据的互通互联,是实现家校互动的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学校实现了家长与教师随时随地交流分享,学生、家长也能实时了解学校发布的通知、班级动态、学校活动等信息。
分层推进促提升
“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给教师搭建了学习与探究的平台,使教师有了更大的空间去展示和交流,教师不仅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显著提高,而且教学理念也实现了转变,教学成果不断。
在2015年和2018年国家“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中,学校成绩在区域内名列前茅,80多名教师获得区级奖项,5名教师获得市级奖项,3名教师获得省级奖项,让教师感受到优质课堂与名师就在身边。
通过分层推进的方式,学校的空间建设与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后,學校将继续把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工作做得更扎实、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