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伴随中国科技创新能力的跃升,未来十年,中美在科技领域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对此,亚洲资管公司艾芬黄氏资产管理公司首席投资官吴光章认为,这种竞争可能会成为催化剂,进而催生出前所未见的新公司乃至独角兽企业,“中美都将投入大量资金,争取在先进技术方面取得领先优势。这将带来令人兴奋的投资机会”。
在吴光章看来,目前的腾讯、阿里、京东、小米、拼多多等成熟科技龙头,依然有宽广的护城河。在科技领域以外,中国医疗保健和高端消费领域都存在许多机会。
《红周刊》:根据您公司的最新报告,公司旗下The Affin Hwang Select Asia Pacific (Ex-Japan) Dividend Fund减持了部分阿里巴巴和腾讯的仓位,你们是否还依然看好这两家公司?
吴光章:最近监管政策上的变化,降低了阿里巴巴和腾讯的长期盈利水平的能见度。尽管如此,这两家公司仍然拥有宽广的商业护城河和长期增长潜力。虽然我们的基金减持了他们的股票,但实际持仓量仍然排在基金的前十位。
《红周刊》:对比阿里巴巴和亚马逊,为什么你们的基金对阿里的持仓会大幅高于亚马逊?
吴光章:目前,阿里巴巴的估值比亚马逊的估值更有吸引力。但还有一个原因是,该基金专注亚洲市场,所以对亚洲公司有更多关注。
《红周刊》:纵观未来10年,您怎么看中美在创新方面的竞争,以及科技独角兽的投资机会?
吴光章:在过去的一二十年中,中国这些独角兽企业的崛起是令人振奋的。中国出现了腾讯和阿里巴巴这样的科技巨头,还有商汤科技以及字节跳动这样的独角兽公司,这都证明了中国的互联网和科技公司具有全球竞争力。毫无疑问,未来十年的全球竞争将是十分激烈的,因为中国和美国都将投入大量资金,争取在先进技术方面取得领先优势。此外,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以及消费者群体,中国公司应该注重在国内的销售和服务。
许多人都强调了中美竞争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但这种竞争也可能成为双方加强科技创新的催化剂,而创新或许是以过去十年中我们从没见过的方式出现。这可能会催生许多新公司乃至独角兽企业,带来令人兴奋的投资机会。
《红周刊》:腾讯、阿里、京东、小米、拼多多……是否可以作为长线资金比如养老基金的配置对象?
吴光章:这取决于养老基金的战略和资产配置。这些公司都是成熟的公司,拥有良好的基本面。我们相信它们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商业护城河,能够维持长期盈利。长远来看,如果它们的企业结构稳健,这些公司将继续产生强大的现金流。那么,支付股息或回购股票的可能性也将是它们对养老基金的吸引力。
《红周刊》:您怎么看中国白酒板块最近的调整以及基本面情况?
吴光章:白酒业的基本面是很不错的。从我们收集到的最新数据来看,该行业的销售增长仍然很健康,平均销售价格(ASP)有上升的迹象。在过去的一年里,某些股票的估值重新上扬,特别是那些国家龙头企业。随着估值的回调,股价出现了调整,但总体而言,我们认为白酒业的基本面是稳定而且有力的。
《红周刊》:您在投资中是如何运用企业估值模型的?
吴光章:在理想的情况下,我们希望能以低估值投资高质量的公司,但这样的机会并不容易得到。事实上,高质量公司的估值通常会有溢价,我们已经逐渐接受了这一点。也就是说,我们不会盲目出价。估值需要根据公司的增长前景、管理层的执行力和公司管理质量来确定。
《红周刊》:您对亚洲(除日本外)的投资远景感到兴奋吗?
吴光章:我们认为,亚洲市场将继续出现令人兴奋的投资领域,并为投资者们提供令人兴奋的投资回报。在过去20年间,亚洲的城镇化进程以及人们不断提高的收入水平,都推动着该地区经济强劲增长。
随着当今创新步伐的加快,我们在亚洲的科技行业中看到了新的机会。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医疗保健公司也存在着新的机会。我们还对高端消费市场感到乐观,因为消费者们都在追求生活方式和消费体验的升级。
《红周刊》:为什么大部分外资机构对中国的配置一直是不足的?
吴光章:宽泛地说,外国投资者将中国看作一个相对“神秘”的市场,因为很多人不了解中国的核心体制,无论是在政治层面还是经济层面。因此,大家需要时间来对中国市场建立更强的信心。不过我们认为,随着中国市场对全球的开放(目前为止,该进程进展良好),外国投资者在中国的投资障碍正在慢慢被消除。
《红周刊》:今年年初以来,我们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和A股市场震荡下行的一幕,看起来有些矛盾。
吴光章:市场的走向受到很多因素的驱动,我们很难说走势的变动是由某个特定因素引起的。A股市场的下行,其中一个原因可能是预期的调整。近年来,宽松的流动性一直是股市的一个关键主题,尤其是2020年遭遇疫情冲击后,全球各地政府和央行都为市场注入了大量流动性以支持經济、缓冲疫情影响。中国作为第一个遭受疫情冲击的国家也不例外,但随着疫情的缓和,有迹象表明,中国的政策逐渐正常化,流动性条件也随之逐步收紧。
除此之外,我们看到中国政府加强了对一些行业的监管,比如对平台经济、课外辅导和药品集采等领域。这些也可能改变投资者对股票增长及估值的预期。因此,投资者们可能会暂时选择保持观望,等待情况明朗后,再买入更具确定性的股票。
《红周刊》:您对A股市场今年全年的表现有怎样的判断?
吴光章:我们认为,在今年年底之前,由于中国企业的盈利增长,A股市场应能够保持温和的上升趋势。市场的估值在最近的调整中已经回落到了相对合理的水平,提供了一些下行支撑位。
《红周刊》:您从事基金行业超过23年,经历了很多次危机。您有什么收获或教训?
吴光章:除了新冠肺炎疫情以外,历史上的大多数危机都与金融泡沫有关。当市场估值过高时进行投资,就会导致永久性的资本损失。另外,适当的多元化投资、坚守估值原则和长期投资方法已被证明是危机期间的有效补救措施。还有一个重要的教训是,每当市场出现泡沫时,金融欺诈行为都会明显增多。因此,投资者在泡沫中需要更加谨慎。
《红周刊》:您如何定义风险?您“适度的分散”的策略着眼点是什么?
吴光章:定义风险的方式有很多种,从长期投资的角度来看,有一个关键性的风险是永久性资本损失。如果我们投资破产的公司或是经营业绩长期恶化的公司,就会发生永久性资本损失。
对我们来说,适当的多元化投资意味着资产多元化、地域多元化和行业多元化。尽管在投资界谈论多元化听起来很像陈词滥调,但这种投资理念的确对长期投资盈利至关重要。世界在变化,本质上来说,未来是不可预测的。不是所有最好的投资理念都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因此,将我们的“储蓄”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是不明智的。
《红周刊》:您在公司主页上指出:“我们只投资于我们相信和知道的东西。作为投资人财富的管理者,我们坚守简单的原则,即像我们自己一样管理他们的资金。”怎么确定你选中的标的值得“相信”或是“知道”的?
吴光章:为了在选股时建立信念,我们会关注几个关键领域,可以用关键词来列举:“行业长期增长前景”“管理层的可信度与执行能力”“资本管理”“该公司的商业护城河”“资产负债表水平”。
我们如何做到“真正知道”的呢?这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问题。实际情况是,我们只能尽力而为。我们对任何一个行业或公司的未来发展都没有完美的预见性。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人能绝对清晰而确定地“真正知道”。
我们只能尽力学习,对“可能的机会”和“不可能的机会”形成大致的感觉。因此,我们使用概率加权的方式进行投资。一个基金如果做的正确决策多于错误决策,它就能够提供良好的长期回报。我们的确也会在投资中犯错,这就是为什么在不同行业中进行分散投资是十分必要的。
《红周刊》:最后,你对中国的投资者有什么建议?
吳光章:据我们观察,有几种投资方法已被证明真正有利于投资,那就是适当的多元化投资、保持长期投资的耐心以及坚守估值原则。
(本文所涉个股仅做举例,不做买卖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