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三步走”如何定位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

2021-05-08 06:36汤伟
考试周刊 2021年28期
关键词:中考复习三步走目标

摘 要:道德与法治中考复习要取得高效率,就需要明确学什么,通晓怎么学,清楚怎么评。在这三步战略中,巧妙运用导学案和小组合作的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辅之以教师的引导,为学生精准定位中考方向和学习方法,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中考复习;目标;方法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中考,更加注重学生的素养能力,中考复习的任务也就更加艰巨。但是可以从传统的复习方法中找到突破的灵感,在传统中寻求创新,以“学什么——怎么学——怎么评”为主线,融汇整个中考复习的始终,走出“三步”的鲜活领悟。

一、 学什么——定目标

中考备课必须要有一个依据,这个依据必须精确完整,对中考复习方向具有指导意义。一般以当年的考试大纲作为复习指南,同时核心素养也是必须要考虑的一个主题内容。那应该如何处理这个主题内容呢?现在的中考复习中,对考试大纲和核心素养的指导定位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一种情况是过分夸大了考试大纲和核心素养在备考中的地位和意义,凡是知识备考一定要强调考试大纲和核心素养,凡是试题练习一定要渗透核心素养。虽然这从备考的意义上来看,方向是正确的,但是把中考备课形式化了,老师成为考试大纲和核心素养的“传声筒”,学生被动地接受了核心素养。这样的课堂不见了“学生”,只见“考试”;不见“能力”,只见“知识”;不重“过程”,只看“结果”。另外一种情况是忽视了考试大纲和核心素养,有些老师完全无视考试大纲和核心素养的要求,仅仅是凭着自己的教学经验或者是自己“想当然”的思想进行备考,还美其名曰“素质教育”。这种偏向会使中考的备考完全脱离既定的轨道,无法实现教书育人的目的,到最后的结果是并没有实现所谓的“素质教育”,反而导致了低效率低水平的复习。

其实考试大纲和核心素养给了教师明确的考试方向,但是考试大纲知识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同时又是指导性的文件,核心素养也是具有高度抽象性的,教师大可以结合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对中考考纲做出具体的判断。当然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并不关心这些,他们只关心需要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如果教师只是把中考考纲和核心素养的内容给学生看,学生是不可能知道具体需要怎么做的。因此,知识定位就是需要在导学案中具体展示出学习的要点重点难点、易错点、高频考点等内容,可以给学生一个非常清晰明朗的方向:这一课需要把握什么内容,这些内容需要把握到什么程度,可以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去学习。当学生有了这样的一个清晰目标的时候,他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性和自觉性也就会增强。导学案中的这些知识内容,也要尽量采取学生看得懂理得清的语言表达,尽量减少用类似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运用技巧”等较为专业性的术语,这些术语一般适用于在课程三维目标中使用。导学案中可以更多地采用“记忆……的含义”“说明……的关系”“区别……的不同”“说明……的意思”等具有导向性的语句,使学生能够直接明白需要学习的内容、学习的方向等。同时,要特别注意的是中考复习和平时的新授课不一样,导学案应该更加强调知识的综合性,因此在知识导向中应该从大层面大逻辑方面,在学生清理具体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对知识作全面的梳理和归纳。

比如,七年级第三单元《师生情谊》中,主要涉及正确认识教师这个职业和如何与教师交往两个主要问题。好像“能够对学习生活中的师生关系的各种现象能做出正确的分析和判断,并恰当处理;知道教学相长的含义,懂得师生之间要彼此尊重”等三维目标,学生是不容易看明白的,那么可以这样去表述“从教师的特点、作用、承担的使命、职业道德等方面认识教师这个职业”“从老师批评你的原因以及你的反应等角度,理解师生之间的彼此尊重”。这种表述把三维目标具体化,也通过具体的问题把知识系统化,学生可以直接快速地定位到他所需要的内容,目标的达成就在这样的问题解答中完成了。

二、 怎么学——定方法

知道了“学什么”是中考备考的第一步,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怎么学”上面去。中考复习教师往往会走入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学生已经学过这些知识内容了,等于是“炒冷饭”,不再需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之类的,同时为了能够讲更多的内容,采取“满堂灌”的形式就行了。其实这个观点是非常错误的。不管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为重要,忽视了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学生只能沦为学习的工具,知识对于学生而言,也仅只是考试的工具,而不具有任何的意义。中考在核心素养的要求下,已经不仅仅是知识考查的要求了,更多地转向了能力要求。因此,在中考复习中,仍然要把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在备考的范围之内,力求通过学生的自我学习达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教师在这里主要起到助学或者导学的作用。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很好模式。导学案中除了要展示学习的目标之外,还要注意量和度的把握。量是知识的容量,一节课安排多少内容;度即是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导学案如果多为填空的内容,学生一节课可以学习的知识容量肯定会大很多,但是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难度则很难实现。因此导学案应该既包括了操练记忆的基础内容,也要有创新质疑的探索内容。在操练记忆中,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显性知识,打好基础;在创新质疑中,学生则可以通过探究交流,获得更多的隐性内容。比如,在八年级《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课中,学生对总体国家安全的内容等知识是很容易通过课本把握的,但是如果上升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具体原因、表现等内容,学生可能就只能停留在表面上了。那么导学案的设计中,就需要通过具体的事例,引导学生通过了解当前中国面临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内容,理解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这样就使知识的学习从显性的基础知识上升到了隐形的思维能力。

在创新质疑中,可以引入小组谈论。小组讨论对于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小组合作不是简单地几个同学不痛不痒地谈论几个问题,得出几个人人都知道的答案。小组合作的最重要目的是通过学生的探讨交流,让会的学生教会不会的学生,让学生能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能够解决学习的困难。那就是小组合作中,要尽可能地放大小组合作的成果。这个成果可以是小组合作的创新形式,可以是小组合作的创新结果,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的效果等等。之所以要放大小组合作的结果,第一是可以給予学生一定的鼓励,第二是可以通过“放大”,让各小组取长补短地完善自己的学习。比如,小组合作中,可以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或文字的展示;可以在小组内发表意见,过渡到借助黑板、视频、电子白板辅助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可以在小组探究中从读课本、念答案、背知识提升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题目和答案的意思,并可以从自己思考的过程、探究的方法、小组探究的结果等方面表达小组的成果;可以从自己小组中探究归纳延伸到各小组追问、质疑、补充、联想等环节,让小组合作能够超越自己所在的小组,与其他小组发生“化学”反应,融合各小组的智慧结晶,从突出关注小组探究的结果,到关注小组探究的过程,挖掘小组展示的层次格局。自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作用在小组的成就中就被无限地“放大”了,学生的成就感荣誉感获得了满足,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也就提升了。小组合作就从形式真正走向了实质,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容。比如,八年级下册主要是以“法治”主题贯穿知识学习,主要从宪法的权威、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基本制度、法治精神等角度阐述知识点。这一内容就非常适合小组合作与展示。比如小组可以通过探索宪法的制定修改的过程,融汇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公民权利的保障、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的维护、公民法治意识的形成等知识点,并展示思维导图和知识体系归纳,这样的工程仅靠学生个人是很难完成的,但是小组合作中,可以快速地勾勒整个知识框架,并填补知识空白处,最后形成思维导图展示,实现能力的展示和知识的共享。

三、 怎么评——定欠缺

当然,在复习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不是可有可无的“旁观者”,而应该是助学者和导学者。学生自己的自学也好,小组合作也好,有些内容学生是很难通过自己和同伴帮助而获得的,有些内容虽然可以通过同伴帮助而获得,但是获得是不全面的,不完整的,不彻底的。特别是在试题练习中,学生成绩所反映不仅仅是一个分数,更多的是分数后面所表现的学生的知识构成、学习方法、技能掌握的信息点。比如,2018的中考真题27题就很好地考查了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知识调动运用能力。这一题是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中国近年来在全国创新指数中的发展情况,以及通过习近平主席和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内容,考查学生图表分析能力以及关于科技创新的作用。学生要在此题中拿高分,就需要准确地指出图表信息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的排名在逐年上升这一信息点,概括出中国创新能力不断提升;再通过图表信息排名到22名,说明中国的创新能力与发达国家还有差距。对于第二问科技创新的作用,学生要能够结合科技的作用、创新的作用和科技创新的作用三个角度作答,以此概括出提高劳动者素质,建设人才强国;科技改变生活,创新造福百姓的意义。学生主要存在的问题一般集中在图表信息不完整或者没有挖掘图表深层次的内容,对于科技创新的作用的一般思考不够全面。那么教师就需要着重指导学生读图的方法,以及知识筛选和归纳的能力。通过例题的评价,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教师及时给予学生方向的引领、方法的指导、知识的完善,这样才能使中考复习朝着系统化、提升化的方向发展。

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要善于把传统的复习方法与核心素养结合起来,在复习过程中找到不变的规律,正确指导中考备考,提升备考成效。

参考文献:

[1]周辉强.导学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6.

[2]王秋影.初中生思想品德课自主学习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6.

[3]温海艳.培养初中生解析《思想品德》课材料分析题能力探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6.

作者简介:汤伟,福建省邵武市,邵武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中考复习三步走目标
浅谈初中思想品德的中考复习策略
语文中考复习的有效策略研究
中国创新“三步走”令人着迷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