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庆
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消费升级很重要。消费升级实际上与供给端有密切的关联,随着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进步,我们的一些消费会被创造出来。
日前,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在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指出,从总量看,2020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但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达到54.3%,高于资本形成总额11.2个百分点,为近年来较高水平,消费仍然是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
数据显示,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线上购物、直播带货、在线诊疗、在线教育等新型消费逆势上扬。全国居民人均购买医用酒精、口罩等医疗卫生器具支出增长2.0倍,人均购买健身器材支出增长5.2%,人均购买消毒碗柜支出增长29.1%。居民居家时间增加,通信需求明显增多,网购行为大幅增加,2020年全国居民人均通信服务支出增长6.2%。
仍未“转正”
但是在经济增长由负转正的同时,全年消费比上年下降3.9%,仍未“转正”。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认为,疫情后经济恢复有结构性差异,需求端的恢复相对于供给端存在滞后。短期来看,主要原因是疫情冲击。疫情冲击下,居民收入增长有所放缓,消费倾向受到抑制。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服务业的恢复滞后抑制了消费,比如疫情反弹使度假旅游很难做到完全恢复,造成消费增速的明显回落。
与之对应,居民的储蓄水平上升,且上升幅度明显。这其中有预防性储蓄,也有被动性储蓄,且相当一部分人的储蓄是被动性因素导致的。人们无法去消费,没法度假、旅游、购买一些服务。
挤出效应
长期来看,即便没有疫情,我国居民消费还是不够强劲,深层因素是居民负债水平上升。
王一鸣认为,年轻一代买房后,每个月支付贷款对消费存在挤出效应。按照国际清算银行的口径,居民的负债水平杠杆率接近60%。
而制约消费增长的另一个长期因素是收入分配,低收入群体收入增长相对偏慢。
王一鸣指出,在政策层面,我国宏观调控从以扩大投资为主转向以扩大消费为主,这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概稳定在60%,已经是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而过去投资为第一动力时期形成的体制模式,转向更有效地引导消费需要一个过程。疫情后,我国政策上比较偏向供给端,比如复工复产采取了很多措施。而在消费端,尽管有些地方发了消费券,但对低收入家庭的补贴、对消费端的激励措施还不够。
提高消费率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刘元春认为,中国整体的物价水平在下降、产能过剩的问题依旧存在,这表明我们短期的消费不足的问题是存在的。
民众的美好生活还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看,一方面是能不能满足的问题(供给侧),另一方面是消费的意愿不足。因此,在一些中长期的消费方面,深层次的严重扭曲问题依然存在。
中國的消费率过低主要和储蓄率较高有关系。中国目前处于赶超型经济体的状态。一个国家要实现赶超,必须要进行资本积累,因此我国储蓄率较高是必然的。我们大可不必以发达国家的消费率作为我们的参照系。
刘元春指出,国民经济的畅通循环和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必然要求消费率有所提升,这是最为关键的。目前过低的消费率在当下的新阶段可能会导致中国国民经济的动态平衡难以持续。
因此在未来,第一,要提高消费率;第二,要提升消费质量。
消费潜力没有发挥出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居民收入占GDP的比重过低。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居民收入的不平衡。
对于消费提升,第一,要通过构建社会安全网和完善公共服务来提高居民消费在GDP中的占比。第二,要使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有所提升,从而提高宏观的边际消费倾向。
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消费升级也很重要。消费升级实际上与供给端有密切的关联。随着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的进步,我们的一些消费会被创造出来。
消费反弹
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预计,今年中国经济有望实现8.2%的增长率。今年经济复苏主要拉动因素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国内的消费,今年消费实际增长率将达10%;第二个是出口。
“消费方面,一方面是去年基数比较低,而且消费的正常化,比投资和工业生产来得慢一些,尤其是一些服务行业的消费。随着经济的复苏、收入水平提高、信心的提高,以及疫情得到进一步的控制,我们认为今年消费能够得以强劲地反弹。”汪涛表示。
还看疫情控制
往前看,关键还是需要疫情得到控制。中金公司认为,疫情防控趋势会给消费带来影响。
北京去年12月零售同比下降3.1%,在2019年12月低基数(同比-1.8%)基础上进一步下滑,可能受到12月下旬当地疫情扩散的影响。今年1月疫情影响较大的河北等地消费可能也会受到抑制。但是考虑去年极低的基数,预计1~2月全国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仍将明显加快。
另一方面,全国各地多措并举鼓励外地员工就地过年,可能提振生产活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七部门印发通知,于1月21日至3月底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迎新春送温暖、稳岗留工”专项行动,鼓励引导农民工等务工人员留在就业地安心过年。
因此,今年春节前后生产活动可能高于往年,减轻疫情扩散给消费带来不利影响。
“从区域上看,由于春节返乡整体是人口从更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迁移,因此越是经济欠发达、人口净流出的地区,消费需求越会被削弱;相反,一二线城市的商品和服务类消费可能会短期受益。”天风证券认为。
另外,汪涛认为,观察到劳动力市场和农民工收入等都有恢复,收入开始增长。当然可能还没有完全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但也是在逐步好转。疫情的控制、就业和收入的增长,两者都会支持消费者的信心。
“我们认为今年消费的复苏会有一个赶超的过程。虽然去年不平衡,今年可能也不平衡,今年可能是消费增长快于投资增长。”汪涛说。
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也一直在重视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展望2021年,商务部明确,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着力打通堵点,补齐短板,全面促进消费,健全现代流通体系,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重点从提升传统消费能级、加快培育新型消费、优化消费升级平台、健全现代流通体系等四方面发力。
此外,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公安部、财政部、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印发《关于提振大宗消费重点消费促进释放农村消费潜力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五方面工作任务,包括稳定和扩大汽车消费、促进家电家具家装消费、提振餐饮消费、补齐农村消费短板弱项、强化政策保障。
上海《理财周刊》社2020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公告
为规范本社新闻记者证管理,依据《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根据《国家新闻出版署关于开展2020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的通知》(国新出发函【2021】1号)的有关精神,我社就新闻记者证核验工作进行了自查和核验。11名人员参加了2020年度新闻记者证核验,符合新闻记者证法定持证条件,现予以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