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无论你是身体发福,还是不思茶饭、头晕乏力,又或是手脚冰凉,脖子、膝盖一遇阴天下雨、受冷风吹就会酸疼,总会有热心人用“你要早懂早就好了”的眼神盯着你,面露微笑缓缓说道:“你这是湿气太重,脾胃不好所致。”病理分析、听息诊脉一概不用,热心人只需看上一眼便知病情、病因,连“药方”都是随手拈来——红豆薏米水、姜丝大枣水、茯苓党参粥……
被劝说的人大多有常年难以解决的隐疾,听闻“医理”有据,“治疗方案”简单,便至诚执行——买小燉盅,购养生壶,一杯杯饮,一口口喝,希望用各种具有保健功能的水,将“湿气”赶走,让自己变得“干爽”起来。可事实是,超重者即便长期喝红豆薏米水,似乎也无法解决自己的体重问题。超重真的是因为湿气重吗?可以靠“喝水”解决问题吗?
“湿气重”不等于“水分多”
想必一定我身体里的“水”太多,才会导致肥胖,所以应该多喝多排。这宽大的肚腩看上去似乎也很像是装满了水。但这种想法属于“联想输入”。人体的绝大部分成分是水,但超重乃至肥胖者的体内成分多为脂肪而非肌肉。肌肉的含水量可达75%,脂肪的含水量则仅为10%左右。简单换算可知,肥胖者的身体水分含量占总体重的比例,肯定比经常运动、肌肉占比较高的人士要低。换句话说,如果大家都是“水做的”,那肥胖者在水分的用料上显然不足。
祖国医学所说的“湿病”包含多种症状,且与数种现代慢性病相关。至于其病因,并不能用一句脾胃不好来总结。以外部侵扰人体的湿邪为例,便有春季的风湿、夏季的热湿,秋季的燥湿,冬季的寒湿等。从内因分析,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范伏元主任认为:过食生冷、油腻、不洁之物,饥一顿饱一顿,太过疲惫都可能伤害脾胃,导致体内津液代谢不当而产生内湿。而过食肥甘之物的人,常会口中发甜。《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说:“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外因内因加在一起,比如四季气候变化剧烈,风雨突至,寒暑骤变,风寒、燥热侵体,又或居所潮湿、冒雨涉水、饮食无度都可引起身体不适。这样看来,在现代人中“湿气重”者真的太常见了。但中医学理论上的“湿气重”并不等于身体里的水太多。
“体湿”的肥胖者容易出现能量代谢问题
有专家根据文献记录提出:中医学所说的“脾”,并不是现代医学解剖学概念的“脾”,而应为“胰脏”。清代叶霖编写的《难经正义》说:“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 其形状、位置、大小均与胰脏相似。
胰腺是人体最重要的消化腺,能分泌多种消化酶,参与食物尤其是脂肪的消化。而且,胰岛分泌的胰岛素是调节人体能量代谢的重要物质,与“脾为后天之本,参与运化水谷”的作用相一致。这样看起来,体重基数大,能量代谢率低,有胰岛素抵抗等症的朋友,的确很难摘下“体湿”的帽子。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太阴之复,湿变乃举,体重中满,食饮不化……”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肥胖者的体内湿气,与脂质、糖、能量的代谢失调等相关。中国中医研究院开展的“肥胖人痰湿型体质血脂、血糖、胰岛素及红细胞Na+-K+-ATP酶活性的检测及特征”研究结果显示:肥胖的痰湿体质者,其胆固醇合成代谢大于分解代谢,脂肪代谢能力偏低,脂肪储存能力偏高,血糖和胰岛素水平均显著增高,同时患者的血液红细胞Na+-K+-ATP酶活性显著降低 ,提示其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能量代谢出现障碍。
“体湿”的肥胖者喝红豆薏米水管用吗
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减肥的核心要义是减少热量摄入,增加热量支出,并稳步提升基础代谢率。从中医的角度来说,以脂质为核心的代谢紊乱是痰湿体质形成的物质基础。
经炒制去除寒性的薏米具有一定健脾功效;赤小豆含有皂苷物质,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肿的作用。因此,常饮红豆薏米水可以为人体补充矿物质、维生素、水分,延长水分在体内的时间,帮助营养物质水解,有助消化吸收、软化大便,有利尿等作用。以红豆薏米粥代替米饭、馒头,能降低当餐的总热量值,有助于食用者平稳餐后血糖,为人体补充膳食纤维。
因此,适当饮用红豆薏米水,用这种尝起来蛮好喝的饮品保证每天充足饮水,以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助于食物顺利地完成消化、吸收、排泄全过程,为身体补充一定的矿物质,保证电解质平衡,助力脂肪“燃烧”(每个脂肪分子的水解都要消耗3个水分子),的确是可以帮助身体功能维持正常运转。
但如果您三餐的内容和数量都不变,不增加运动量,只是不断地喝红豆薏米水,则达不到您想要的减肥效果。如果您适当减少每日热量摄入,且除喝红豆薏米水外,将红豆薏米代替一餐主食食用,并以快步走等方式增加热量消耗,那您很快就要瘦了。
所以,您的身体是否湿气过重,还是请医生鉴别诊断吧。肥胖者减重要进行包括饮食和运动在内的整体生活方式的改变,光靠喝红豆薏米水——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