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阿娟 王艳武
[摘 要]积极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是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必然要求。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课程,“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作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课,对其进行课程设计有助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更好落地。本次课程设计以真实项目业务流程为依据,基于项目任务设计教学情境与学习任务,并对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塑,形成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真正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再辅之多角度的科学考评体系,促进“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目标更好地达成,进而支撑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培养 市场调查与预测 课程设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指出,高校要“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明确了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转型发展的内容和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如何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课程是关键与落脚点。基于此,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具有代表性的实践课程“市场调查与预测”为例,展开产教深度融合的课程设计,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課程改革。
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及特点
1.应用型人才的内涵
一般认为,应用型人才指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所从事的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的人才类型,是熟练掌握社会生产或社会活动一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从事一线生产的技术或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是区别于“学术型人才”“专门人才”的人才。
2.应用型人才的特点
第一,创新性。对应用型人才而言,其创新性不仅体现在对理论知识和行业技术的创新,更体现在社会发展、经济转型过程中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贡献。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时代背景下,创新作为应用型人才最重要的特征,必然成为多数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能力目标。
第二,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是应用,需要说明的是,该应用并不仅仅是停留在基础的应用层面,而指创造性地应用,即在具备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基础上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一线岗位工作能力。
第三,行业性。应用型人才主要是服务地方产业、行业发展的人才。在我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大背景下,应用型本科人才应该具备产业动态、行业发展所需求的知识体系,而且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发展潜力。
第四,复合性。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应用型人才应是具有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知识是基础,复合是指在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各种应用能力,如团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以问题为中心的整合能力、以实践为导向的知识运用能力、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等。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概述
1.课程定位
“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课程。该课程也是对于营销决策相关数据进行计划、收集和分析,并将结果与管理者沟通的过程。它能够为企业描述、诊断和预测市场状况,进而为企业制定合适的市场营销方案提供依据,是企业营销工作及管理工作的基础。
2.课程目标
按照布鲁姆学习目标分类法,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在掌握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能够设计合理的调研方案、问卷,可运用合适的调研工具及调研方法展开调研,对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最终形成调研报告,并能够优化调研方案、调研程序、问卷设计与调研报告的有效性。
3.课程教学现状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实践性,尽管教师在进行课程改革时考虑到了课程的特点,然而基于教学资源的现实情况,教师通常是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增加案例教学、情境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先讲解相关知识之后,再要求学生结合相关案例或情境进行小组头脑风暴并分享讨论结果,以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主动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以学科体系为主,案例和情境仅是支持学科知识中的某一知识点,不同章节的案例和情境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学生很难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设计与实施
1.“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设计理念
(1)以学生职业素养培养为目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具有专业知识外,更需要具备通专融合的能力,因此,在实施本门课程的具体教学时,应综合培养学生市场调查与预测的专业知识,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素养。
(2)以真实项目为载体。虚拟的项目能够帮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理解理论知识,形成知识的系统化思维;而参与企业的实际营销问题,不仅能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项目完成中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使学习与工作实现同步与融合,与岗位零距离接触。
(3)以任务驱动为主线。针对企业某一营销问题,将工作业务流程细化为多个具体学习任务,明确任务目标并为每个任务模块设计教学情境,再将每个教学情境细化为多个子任务,以此对“市场调查与预测”理论知识进行结构与重构,进而组织教学内容。
(4)以多角度的科学考核评价体系为保障。课程设计能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科学的考核体系是关键。考核时,应将各阶段的个人研讨、小组任务完成情况与完成质量、个人在小组的贡献度、对企业的贡献度等纳入形成性评价,再结合专业教师和行业教师的双重考核,以有效保证“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设计的实施效果。
2.“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具体设计与实施
本课程总体设计以市场调研基础知识的运用为主要依据,以校企合作单位的营销现状为对象,构建真实的学习情境,在项目导向的前提下开展任务驱动,学生不断试做、遇疑、出错,再改进,教师及时激励、引导、答疑和纠错。
(1)课程目标梳理。首先基于OBE理念,梳理“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目标(如表1所示)。通过梳理可发现,课程目标高度支撑应用型本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预期学习成果观测点可以明确观测到课程目标,可视化的预期学习成果能够保证课程目标有效落地。
(2)课程教学设计思路。基于学习目标,“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具体设计思路为:与企业沟通,探寻企业真实营销问题,并以该问题设计调查方案和问卷,评估其有效性,任务完成后实施问卷调查,回收问卷编码,撰写调研报告,整个项目完成,然后PDCA进入下一次项目。
(3)课程内容的解构与重构。为了保证该门课程更好地实施,需将课程内容按照业务流程(制定调查方案→实施调查方案→撰写汇报调查报告)的三大模块重新梳理,让知识不再是单独的学科体系,也不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按照业务流程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4)课程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实施过程如下:基于合作企业进行企业实际项目需求分析(明确任务)→学生分析、讨论任务→学生代表汇报讨论成果(以组为单位)→学生讨论分析(组内讨论、分析其他组的报告情况、修正本组观点)→教师总结并讲解知识点→学生总结与反思。
3.“市场调查与预测”考核方式的设计
对于学生而言,考核是对课程知识学习效果的评价;对于教师而言,它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测。通过考核,教师能了解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发现其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还能帮助教师查漏补缺,为后续教学调整提供依据。以往“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考核主要侧重于理论知识,且以结果考核为主,这样的考核无法更好地体现学生应用调研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容易造成学生平时学习松散,考前集中突击复习的状况。
为了保证该门课程目标的实现,应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将以侧重知识的结果性考核调整为知识与能力考核并重的形成性评价。具体考核思路为:将真实调研项目的阶段性目标与成果(调研方案设计、调研问卷设计、调研实施等)纳入考核范畴,以调研报告对企业的有效性为依据,考虑学生在团队中的贡献度及整个团队的总体表现,结合学生平时出勤、讨论、发言、汇报等状况进行综合考核。这样的考核方式,纵向保证了“市场调查与预测”布鲁姆五个层次即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层面课程目标的实现,横向保证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与表达能力、应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职业素养的养成,有效地支撑了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要求,达成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结 语
“市场调查与预测”作为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实践课,既需要学生掌握该门课程的理论知识,又需要学生具备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可结合企业实际业务流程设计课程,将教学与实际工作融合为一体,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学会“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知识,养成市场营销人才的职业素养,进而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苑卫卫.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改革[J].知识经济,2020(13):169-170.
[2]余红剑,王沁莹,赵鑫.实践能力培养导向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项目教学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8(2):48-51.
[3]王玲玲.应用型本科院校《市场调查与预测》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8(34):151-152.
[4]宋连莲.市场调查与预测综合案例教学法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7(5):183-184.
[5]张晓英,谭晓丽.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J].传播与版权,2016(1):138-140.
[6]韩二东.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高教学刊,2019(17):138-140.
[7]浦佳.基于合作學习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上旬刊),2018(9):13-14.
[8]冯波.职业需求导向下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改革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5):94-95.
[9]高玉贵.“双创”背景下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践改革探析[J].知识经济,2017(24):177-178.
[10]许燕.OBE教学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的教学设计与应用[J].改革与开放,2018(5):140.
作者单位:西安欧亚学院 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