缪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把阅读纳入目标,“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的技能”。笔者尝试把绘本教育元素与主题活动相结合,选择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兴趣的绘本,建立主题活动下的绘本资源库,补充主题线索,提升幼儿经验,在绘本与主题活动互相推进的过程中,更好地实现主题活动的教育价值。
1.从幼儿的视角,选择满足幼儿情感需要的绘本
适合幼儿的主题往往是从幼儿自身和周围的环境中挖掘的。幼儿天生喜欢小动物,他们对动物世界充满了好奇,教师及时捕捉幼儿的兴趣,生成中班主题活动“可爱的动物”,借助主题活动带领幼儿探索动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了解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产生热爱、保护动物的情感。主题确立后,教师应注意以幼儿的视角选择与主题内容相关的绘本,除了考虑绘本的知识、教育功能,更应重视绘本本身所蕴含的情感。教师发动家园共同收集有关动物的绘本,投放在阅读区供幼儿自由阅读,如《大猩猩》《避开恶猫的方法》《谁的尾巴》《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异彩纷呈的动物本领》等,绘本中色彩鲜明的画面,可爱的动物形象,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自然而然地丰富了有关动物的知识。同时,在主题的进行中,教师可根据幼儿特别感兴趣的绘本或话题进行集体、区域或个别的教学。
2.从教学的视角,筛选利于幼儿经验延伸的绘本
一本优秀的绘本应当具备三种“语言”,即文学语言、美术语言和教育语言的有效结合,它可以多维度地帮助幼儿在学习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同时,绘本是一个载体,借助它开展教学可以促使幼儿前阅读和前书写等核心经验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实施主题活动时,可结合主题活动目标筛选绘本,甄别绘本的教育价值,聚焦绘本与幼儿活动的多元融合,更好地推进幼儿对主题活动的认知、理解与提升。以小班主题活动“美丽的春天”为例,在幼儿对春天有初步感知的基础上,教师投入了适合幼儿阅读的关于春天的图书,观察幼儿自主阅读的情况,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筛选出合适幼儿经验拓展的内容,生成了集体活动“好饿的毛毛虫”,幼儿在了解毛毛虫变蝴蝶的过程中,学会了简单的句式,掌握了数物的对应;通过阅读绘本《春天野餐会》,师幼在户外角色区开展了“我们去野餐”的游戏活动,铺上围巾,手工制作三明治、饮料,跟同伴一起沐浴着温暖的阳光,感受与同伴在一起的美好时光;绘本《彩虹色的花》,让幼儿了解到彩虹的颜色,体会帮助别人是快乐的,并尝试在美工区用绘画、泥塑、撕贴等方式制作出属于春天的彩色花朵;幼儿通过对绘本《蜗牛的森林》中画面的细致观察,分角色进行表演,学会了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思考问题……
基于绘本的教育价值拓展主题教育活动即以一本绘本中的一个教育价值为切入点,拓展主题教育活动。因此,对于绘本价值的分辨和筛选尤为重要。纵观所选绘本,教师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审议:
1.充分运用绘本蕴含的情感要素
绘本的教育功能之一是感情教育,培养幼儿的社会情感品质,发展个人的自我情感调节能力,最终形成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点。幼儿阅读绘本,可以对生活、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同情心、信任感、依恋感。良好的情感基础能确保幼儿保持良好的心境,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因此,教师选择的绘本情感价值要与主题目标的情感价值相一致。如绘本《动物园》,整个故事是那么夸张和讽刺,左侧页画面中是人们的躁动和麻木,右侧页画面则是动物的不安和无奈,不需要更多的语言,读者已经清晰地听到警钟在头顶敲响,唤醒人们用爱心去保护和尊重每一个生命。教师将绘本《动物园》作为主题“我知道的动物”的导入活动,引导幼儿多角度地看待动物,爱护动物,正视生命的价值。
2.充分运用绘本蕴含的语言要素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提出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他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可针对各年龄段幼儿感兴趣的话题,发掘匹配幼儿发展特点的、具有语言价值的绘本,有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小班:幼儿能听懂短小的儿歌或故事;会观察画面,能根据画面说说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能理解图书上的文字是和画面对应的,是用来表达画面意思的。如绘本《好饿的小蛇》,文字和图画告诉幼儿一个贪吃的小蛇是多么有雄心壮志,能吞下它看到的任何食物,甚至是面对一棵高大的苹果树时,也能毫无畏惧地张大嘴巴吃下它。丰富的词汇,不断重复的短句,形象的象声词“啊呜、咕嘟”逗得人哈哈大笑,是小班幼儿必读的绘本之一。
中班:幼儿能大体讲出所听故事的主要内容;能根据连续画面提供的信息,说出故事的大致情节;能随着情节的展开产生喜悦、担忧等相应的情绪反应,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如在阅读绘本《好饿的毛毛虫》时,出现了较多食物类的词语,都是幼儿平时较为熟悉的,且喜欢吃的食物。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喜好,在阅读中进行创造性的语言运用,讲讲自己创作的“好饿的毛毛虫”从周一到周日都吃了什么,怎么吃的,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这符合中班幼儿的语言特点。
大班:幼儿能说出所阅读的幼儿文学作品的主要内容;能根据故事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进行续编、创编故事;对看过的图画书、听过的故事能说出自己的看法;能初步感受文学语言的美。如大班入学前,幼儿阅读绘本《大卫,不可以》,从绘本封面到最后,“不可以”三个大字一共出现了10次,加上丰富形象的画面,相信每一位幼儿都能记住印象深刻的三个字——“不可以”,并且深深地理解“不可以”三个字背后所表达的意义,对大班幼儿的自律行为起到积极的暗示作用。
3.充分运用绘本蕴含的审美要素
绘本是通过视觉进行表现的儿童读物,绘本中生动的图像符合幼儿形象化思维的特点,它的角色形象、色彩运用、表现形式等都符合幼儿的审美趣味,更能激发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绘本《落叶跳舞》中落叶的奇特造型为幼儿主动探索自然材料的艺术性创造提供了隐性指导。孩子们将捡来的落叶自由组合、剪贴、添画,变成了瞪着大眼睛的猫头鹰、茂密的热带雨林,装扮着秋天的活动室;绘本《蜗牛的森林》中以深浅不一的绿色做底色,作为主角的动物却用了自然的灰色和咖色来表现,让幼儿对美术作品色调的协调与统一有了初步的认识。在美术区域活动中,孩子们选择嫩绿、草绿、深绿等绿色系马克笔,绘制出盛夏的梧桐树,同色系的深浅搭配,让人眼前一亮;绘本《一个梨子掉下水》的画面运用了撕贴形式,绘本《老鼠嫁女》运用了传统的剪纸艺术形式,还有布贴、版画、水粉等多元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绘本走进了幼儿的审美世界。有了这样的启发,孩子们用折纸、泥塑、绘画相結合的方式,合作创编了绘本《小兔宝宝的故事》,泥塑的小兔宝宝手拿着纸折的气球,栩栩如生,实现了人物和布景的完美融合。
在主题活动中,师幼通过独立阅读、同伴互读、小组共读等形式充分研读绘本,尽可能地了解绘本,理解其价值点,匹配适宜的教学方式。把绘本放在主题中实施,让其教育价值从单一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外在到内隐丰富主题的内涵,更好地实现主题教育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