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可以“网上办”,偏要群众“路上跑”;明明可以就地办,偏要群众回老家;情理可以办,技术并不难,但法规有堵点……一些群众抱怨:跨省又不是跨国,办事咋就这么难?
一些基层干部认为,之所以跨省办事难,缘于政府部门有“三怕”。
一怕打官司。一些“放管服”缺乏明确法律支撑,例如婚姻法规定,结婚、离婚必须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与权利、福利“捆绑”的户籍制度设计,也导致改革困难重重。
二怕“数据壁垒”。东部某县统计,该县42个行政审批部门使用了65套国家、省、市开发的行政审批和管理系统,且大部分不能与外省系统对接,只能通过纸质材料流转。
三怕出错担责。每个地方审批事项的名称、所需材料、办理时限流程等都不同,如果两地要开展跨省联办,须重新确定符合两地各自需求的统一服务标准,过程费时费力,出错还可能担责任。
2020年12月3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跨省通办”服务专区上线。不过总体来看,跨省办事仍然较为困难。专家认为,破解此一难题,可从三方面入手。
第一,围绕公安、教育、医疗、社保等民生重点领域,精简审批事项和流程,制定全国跨省办理事项统一标准,规范办事操作流程,编制异地办事指南,各地互认标准,减轻各地區独立对接的人、财、物成本支出,为构建全国性跨省通办政务服务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依托“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加强顶层设计,逐步打通各地、各部门业务系统的数据壁垒,实现跨省业务系统内流转,事项异地办结。同时充分利用大数据手段,借助人脸识别、远程认证、电子签名等技术手段,实现更多事项全程网上可办。
第三,调整不适宜的法律法规条款,并建立跨省办理的容错机制。在各地政务服务大厅设立“跨省通办”专窗,推进咨询、投诉和人工在线统一受理。在审批端建立协同办理授权信任机制,推进异地受理协同联动,建立帮办、代办服务机制,持续提升服务覆盖率,建立跨省办理疑难问题协调处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