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孝感恩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巧妙渗透

2021-05-07 14:35黄绍燕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4期

黄绍燕

内容摘要:初中语文科目作为文学经典的缩影,同时也是人文教育输出窗口,对于感恩教育传承与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现我们立足教学实际,分析慈孝感恩教育开展的优势与不足,并针对如何调整教学策略扩大教育效用展开探讨,以期培养学生知恩、感恩、报恩意识。

关键词:初中 语文教学 慈孝感恩教育

在素质教育视域之下,语文人文性教育功能逐渐受到关注,教育新理念赋予初中语文科目全新教育使命,促使语文教学不再拘泥于文化知识层面,加强对于学生思想、情感以及价值观的教育引导。感恩教育作为我国优秀文化传统,是德育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丰富了语文教育素材,加快语文人文教育功能的落地,为感恩教育有效实施提供了输出窗口。

1.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优势

第一,语文教材资源优势。新课改推动之下,语文教学由以往的“双基”教学向三维教学目標转变,明确了以情感与价值观为核心的思想教育要求,教育理念融合时代特性及社会发展需求。但是不论教材版本如何变迁,对于学生价值观及人文情怀的教育宗旨始终贯彻如一,并逐步推向规范化及日常化。语文科目本就蕴含大量感恩教育资源。新课改的提出在强化显性感恩教育资源的同时,引导教师着力隐性教育资源挖掘,为感恩教育的根植提供了肥沃土壤。

第二,课外人文资源优势。我校地处素有“中国慈孝文化之乡”美誉的信宜市。长期以来信宜始终保持母慈子孝的民风建设基调,形成了以孝养、敬亲、慈爱、立身特色慈孝民间文化,不失为感恩教育强而有力的教育资源。慈孝文化源远流长孕育了众多优秀信宜儿女,古有扶危济困的唐朝国师杨筠松、保家卫国守护一方平安的清初将军杨国威等。现有三年如一日照顾病残父母的孝老爱亲好儿女李灿琳、帮助多名流浪者回家乐善好施的张新尊等等。此外,信宜市在弘扬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构建新时期慈孝观,建立以点带面,以典型促发展的慈孝文化发展战略。诸如二十四孝经典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关注家风家教的重要讲话等关于慈孝感恩的宣传随处可见,营造了浓厚的慈孝感恩文化氛围。信宜特有的慈孝文化为学校感恩教育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持。

2.初中慈孝感恩教育现状

2.1学生对于慈孝感恩认知现状。在信宜慈孝文化熏陶之下,初中学生对于感恩建立一定的认知,整体意识观念情况较为乐观,为感恩教育的有效落实奠定了基础。但是初中学生认知能力、思维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对于感恩的理解仍然存在诸多局限性。第一,感恩认知存在片面性。目前初中学生的感恩认知缺乏宏观性及成熟性。具体而言,学生对于父母之恩、教师之情以及朋友之义持有正确的感恩观念,但是对于国家、社会以及自然的感恩认知较为欠缺。很多学生表示感恩是难能可贵的品质,但是当继续追问感恩之心从何而来时,学生的回答过于表象化,甚至表现出迷茫之感。可见,学生对于感恩的认知层面较为浅显,并未上升至价值观层面,形成源自内心的认同感。第二,报恩意识较为薄弱。所谓知恩图报、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在知恩基础上实现自发性的回馈是感恩文化的终点亦是核心。但是在父母长辈万般宠溺之中成长的学生,形成了习惯性索取,存在“理所当然”的心理认知。单凭外在环境熏陶而并未组织系统性教育情况之下,学生难以建立丰富的正向情感体验,导致学生存在知恩与报恩的脱节,在实际中难以做到知行合一。

2.2感恩教育组织实施现状。新课改推动之下,德育在初中教育体系中所占配比呈现上升趋势,为感恩教育组织实施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教育组织形式主要依托思想教育专项课程以及课外拓展活动,与语文学科并未建立紧密关联性,丧失了助力感恩教育有效落实的一个重要助推剂。具体而言,其问题主要集中于以下方面。第一,教学目标并未融合感恩教育理念。虽然新课改明确了情感与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但是对于习惯于“双基”教学模式的语文教师而言,完全接受并有效落实新课标要求仍需要一定的时间。目前而言,教师对于新课标教学目标三个维度设置了主次之分,初中语文教学仍以知识性目标为主导,感恩教育等价值观引导游离于核心教学目标之外。第二,教学方法限制了感恩教育的渗透。无论教学方式如何变换,教学场面如何热烈,教师仍然是课堂绝对把控者,教学结果仍然是教师意志的体现,初中语文教学并未摆脱灌输式教学方式的桎梏。学生在课堂教学之中缺乏话语权,不仅禁锢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而且学生的课堂情感体验力度不足,完全吸收语文文化知识尚且难以保证,更何谈感恩教育的渗透与感知。

3.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策略

3.1坚持立德树人,树立榜样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学生思想的引领者,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有着直接影响。因此,感恩教育的实施需要教师坚持立德树人教育要求,发挥榜样作用,达到言传身教目的。

第一,严于律己,树立表率。所谓“才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事业荣誉感、感恩之心以及报恩之意,并在日常教学与生活中做到行知合一,才能够从容不迫且有理有据的引导学生思想,约束学生行为。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让学生切身感知教育之恩。通过身体力行感染学生,帮助学生能够深刻的知恩、感恩。

第二,拓展自身修养,助力感恩教育渗透。语文科目不同于其他教学科目,素来有“大语文”概念,具有海纳百川的特点。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构建包含但不仅限于教材蕴含的知识,需要教师渊博的知识储备以及过硬的指导技能才能够充分展现语文科目教育内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将对于文章的感悟借助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趣味性的课堂设计传递给学生,引导学生洞悉文章精髓,实现师生、学生与作者、学生之间的思想交融,并内化为自我人生观及价值观,潜移默化中完成精神洗礼与思想的熏陶,实现对于感恩深层次的认知与理解。

3.2结合教育需求,着力资源挖掘。初中语文教材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中不乏感恩教育素材,教师要立足新课标情感与价值观教学目标要求,有意识的对感恩教育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助力感恩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其中蕴含了讲述至爱亲情的《秋天的怀念》、《散步》彰显国际精神的《纪念白求恩》、家国情怀的《邓稼先》等等。教师立足教育需求,对教材中的感恩资源进行挖掘,并结合生活实际生动鲜活的展现出来。例如,在讲解《秋天的怀念》相关内容时,首先,教师让学生分享与自己母亲的生活日常,体会生活点滴中蕴含的母爱,并结合当地慈孝感恩人物事迹,激发学生对于母亲的感恩之情。其次,设置品读赏析阅读问题,如文章回忆了哪几个画面,分别展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引导学生有感情的反复阅读课文,体会文章中传递的思想情感。最后,让学生结合自身事件谈一谈读后感知,将教学内容内化,形成对于至爱亲情的感恩。

3.3注重内涵剖析,强化情感体验。教学方法是知识与情感传递的载体,教师要推动语文教学方式多元化,激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为感恩教育的有机融合创造突破口。例如,《纪念白求恩》文章赞扬白求恩高尚的品格不失为感恩教育的优质资源。但是对于当代初中学生而言,白求恩人物事迹知之甚少,对于宏观性的国际主义精神理解不足,难以从中体会感恩内涵,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设计丰富学生感知力。首先,实施任务前置,引导自主预习。教师布置白求恩人生履历及重点事迹资料收集任务,让学生借助互联网收集资料,同时询问家中长辈对于白求恩有何了解。既能够加深对于白求恩任务的认知,有能够创建亲子交流机会,让学生知恩。其次,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设备播放白求恩相关影视资料,构建教学情境,在列强侵袭的战乱年代,白求恩能够打破国界、不顾世俗眼光给予危难中的中国支持与帮助。通过感官刺激,强化感恩情感体验,拓展学生感恩视角,以高屋建瓴的姿态重新审视感恩思想。

3.4組织实践活动,促进知行合一。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学生的感恩教育单纯依靠课堂文学熏陶难以激发学生知恩图报自觉性。因此,教师通过组织实践活动,促进知行合一,深化感恩教育效用。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做出以下尝试。

第一,构建亲子交流平台。含蓄内敛是中国人情感交流显著的特点,但也是影响情感交流的首要因素。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最为直观的感恩方式即是通过语言表达感恩之情,拉近情感距离。教师可以借助课堂搭建亲子情感交流平台,例如,开展感恩孝亲月活动,选择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等含有特殊节日的月份作为孝亲月。在孝亲月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写感恩日志并与家长交流分享、承担家务劳动、拥抱父母等等,表达自己对于父母的感恩之情。通过亲子活动向学生渗透自己很多日常行为都是知恩、感恩、报恩的表现。

第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跳脱时间与空间限制,组织学生身体力行,参与各类慈孝感恩活动。例如,教师带领学生对信宜“慈孝之星”进行访谈,交流学习,积极加入到慈孝活动之中,如帮扶孤寡老人、为寻亲人员收集资料、宣传消息等等,为慈孝精神的传承与发扬尽自己绵薄之力。借助社会实践活动打破学生对于感恩认知的局限性,强化对于社会、国家以及自然的感恩意识,引发报恩行动。

4.结束语

感恩是学生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时刻保持感恩之心才能够让学生时刻秉持正向价值观去审视世界、感知学习生活。但是目前初中感恩教育存在诸多局限性,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并未充分彰显。因此,教师应调整组织构建,寻找感恩教育与课堂教学的切入点,发挥语文教学优势帮助学生塑造健全人格,达成全人教育目标。

参考文献

[1]葛续祖.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的策略研究[J].华夏教师,2019(32):31-32.

[2]王民英.浅议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J].现代农村科技,2016(16):62.

[3]陈金钗,朱成华.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与感恩教育[J].文学教育(上),2017(07):54-55.

(作者单位:广东省信宜市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