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单丹
[摘 要] 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是高校发展的关键。作为行业性高校,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要满足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还要满足中国民航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需求。文章拟从学校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与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等教育事业发展之间的联系,梳理出学校既往人力资源结构的总体变化过程,以此讨论人力资源管理与民航教育事业发展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 人力资源;民航教育;民航业;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2(2021)04-0064-03
人力资源是指在一定时间、空间条件下,现实和潜在的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的总和。高校人力资源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高校全体教职员工的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科研水平等方面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总和。作为培养青年人才的重要阵地,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师资队伍作为办学主体,是高校发展的核心因素。教学、科研、后勤服务及综合管理等人员共同构成了高校人力资源的主体。各项管理工作之间的相互协调和发展,取决于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协调程度以及人与岗位的匹配程度。因此,集聚高素质人才,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充分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高校发展的关键。
行业性高校是我国高校的一种特殊类型,是面向行业发展需求提供办学服务的高等教育机构。行业性高校的发展与整个行业的发展关系密切。一般说来,行业的发展状况会从招生就业、师资力量、职工待遇、社会声誉等诸多方面对行业性高校产生影响。而对于一些行业来说,行业性高校尤其是该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高校,其发展状况还会反过来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不仅有助于高校自身发展,还将在一定程度上为行业发展提供助力[1]。
作为全国仅有的两所中国民用航空局直属本科高校之一,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以下简称“中飞院”)自1956年成立以来一直是我国民航飞行员的主要培养阵地,也是其他民航从业人员的重要培养院校。中飞院目前是全球民航职业飞行员培养规模最大、能力最强、水平最高,享誉国内、在世界民航有着较高影响力的高等学校。中国民航70%以上的飞行员、80%以上的机长毕业于此,被称为“中国民航飞行员的摇篮”。作为一所民航局直属、为满足民航业发展需求而创建的高校,它的成长助推了民航强国事业的发展,也是中国民航事业飞速发展的缩影。在这个过程中,中飞院逐渐引入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向人力资源管理转变,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为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民航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1956年至1987年中飞院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1956年,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国际交往日益增多,对民航业发展提出迫切需求。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需求,解决航空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中国民用航空局向国务院请示报告,提出建立以训练飞行员为主的民航综合性的学校,由此诞生了中飞院。中飞院建立之初的目标是“以训练飞行员为主,同时培养一部分机务、电信人员”,此时的人员配备、学生招录和教学培养均是围绕这一目标开展的。当时学校共设置飞机驾驶、无线电报务、电气维护、无线电维护、飞机仪表维护等八个专业。在人员配备上,教职工由空军负责选调。核心技术人员从军区空军、空军航空学校、后勤学校等49个单位调入军官486名,士兵91名,加上从地方上招收的炊事员、勤杂工等后勤服务人员,教职工总人数为1198人。当时的师资队伍初步具备了招生、教学条件,但教师、技术人员缺乏,仍需继续补充。
到1961年,中飞院共有教职工2836人,其中占比例最大的前三类人员为后勤人员1077人(38%)、机务人员669人(23.6%)、管理人员529人(18.7%),共占教职工总数的80.3%。教师所占比例仅为12.5%,其中飞行教师244人(8.6%)、理论教师111人(3.9%)。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为航务和医务人员共206人(7.2%)。其中,后勤人员比例最高主要是由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政策因素决定的;机务人员比例较高主要受到当时飞机制造水平、机务维修设备及维修技能水平的影响;而管理人员的比例较高,则是为了保障学校的日常行政和飞行安全的需要,从现在的角度来看基本合理,管理人员在学校之后的发展过程中也基本保持了这样的比例[2]。
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教师队伍尤其是地面理论教师所占比例是明显较低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中国民航业处于初创阶段,专业技术人员储备匮乏;另一方面也是由学校的教学目标和课程设置所决定的。
建校初期,中飞院各专业学制基本为两年到三年。飞行专业参照空军航校培养飞行员的理论教学计划和培养民航飞行员的实际制定航空理论教学计划。理论课程共13门,时长合计960学时,与现在的课程设置对比,理论课程门类少,学时短。除飞行专业外,其他地面理论专业课程设置也存在同样的现象。这主要是因为中国民航业当時正处于初创阶段,行业人才极度匮乏,亟须大量专业人员尽快进入民航业,保障民行业的基本发展需求。作为民航行业性院校的中飞院,为了尽快满足民航业对专业人才的迫切需求,学校的培养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尽快掌握民航业相关技能技术,具备实际操作的能力,因此理论教育的目的主要是飞行训练、机务维修等实际操作奠定基础,教授飞机结构及设备等核心知识,理论课程门类较少,且课程内容相对单一。在这种课程设置之下,学校教师尤其理论教师的数量自然相对较少,教师的学科专业背景也相对单一。
随着国家政策和学校学生数量的变化,中飞院的教职工数量和结构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师职比基本和建校初期大致相同。到1980年,中飞院的教职工总数为3587人,其中飞行教师208人,理论教师235人,教师队伍占教职工总人数的12.4%。
从1981年开始,民航不再由空军代管,改为国务院直属局,中飞院的领导体制也随之发生变化,被列为全国大专院校系列。学校各专业的学制开始执行国家教委的统一规定,专科三年,本科四年。学校为加强理论教学水平,大力引进理论教师。1982年,中飞院接收的16名大中专毕业生中,理论教师为11名,占比为69%。通过持续的引进,中飞院理论教师数量逐渐增加。
二、1988年至2000年中飞院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198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中飞院的运输飞机驾驶专业实行四年本科学制,学校由专科学校正式升格为本科学校。中飞院是当时全国唯一一所为民航培养飞行人员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进入快速发展期。升格本科之初,中飞院的师资力量并不能完全适应本科办学的需要。为提高本科办学水平,学校不断优化人力资源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000年,中飞院共有教职员工3288人,其中占比例最大的三类人员为后勤人员981人(29.8%)、管理人员814(24.8%)和机务人员519人(15.8%)。三类人员合计2314人,占总人数的70%。教师所占比例为15.3%,其中飞行教师246人(7.5%)、地面教师258人(7.8%)。其他专业技术人员470人(14%),包括航务人员346人。此时中飞院的人力结构与建校初期的相比较,航务人员的增长量最大,占教职工总人数增长量的45.6%。除此之外,教师队伍的总人数和师职比都有所增加,且地面理论教师的增长量较大,占到教职工总人数增长量的32.5%。
航务人员和地面理论教师数量的增多与中国民航业的发展需求密切相关。随着中国民航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民航的飞行航线大量增加,航线复杂程度也明显提高,这相应提高了对民航从业人员尤其是飞行专业的技术标准和专业素质要求。为更好地保障飞行运行安全,提高民航服务水平,需要增加学生的飞行训练量,更加完善学习科目设置,因此需要大量增加航务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地面理论教师的增加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国家对于本科学历教育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的基本要求。(二)飞行技术专业的改革。(三)学院地面专业的增加。
为满足民航大发展对中飞院在培养运输飞机飞行员方面提出的“数量要多、质量要高”的迫切要求,根据《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的规定,中飞院开始改革和调整,确立了飞行专業新的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符合国际民航培训标准的民航飞机驾驶高级人才”。飞行专业学生需要具备坚实的现代化航空理论知识、扎实的现代飞行技术基本功、熟练的英语能力等七种素质。
在培养目标的指引下,学院开始重新制定理论教学大纲。一方面,增加理论课时量和课程门类。理论教学总课时由专科时期的2064学时增至2908学时,课程数由17门增至26门。另一方面,调整课程结构。削减了部分古典数理内容,增设了与现代航空理论密切相关的“工程力学”“流体力学”等课程[3];增设了与提高学生身心素质相关的“航空心理学”“航空生理卫生”“民航法”等课程;成倍增加计算机课时量,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的飞机电子设备和操作系统;成倍增加英语课程的课时量,并且在基础英语教学的基础上,结合飞行教学的需要,注重陆空通话等专业英语的教学,使学生毕业后只需经过短期实习和培训,就可承担航线飞行英语通话的任务,改变当时国际航线飞行中存在空勤机组群体配置不当的现象。
在此期间,中飞院新增了5个地面专业。1995年增设空中交通管制本科专业,2000年增设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两个本科专业和空中乘务及旅游管理两个专科专业。伴随着新专业的设置,地面专业的招生数也有一定的增加,从20世纪80年代的三四十人,增加到2000年的212人。新增专业一方面是为适应民航发展现代化、国际化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学校师资水平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以英语和计算机专业为例,1997年,中飞院引进的10名本科学历理论教师中,6人所学专业为计算机和英语;1999年,中飞院引进的5名本科学历理论教师中,4人所学专业为计算机和英语;2000年,学校引进的6名本科学历理论教师中,5人所学专业为计算机和英语。通过调整新进人员的接收政策,中飞院从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大量增加英语、计算机等专业毕业生的引进,改变了教师队伍的学科专业结构,使学校具备了设置新专业的师资水平。
地面专业和招生数的增加以及飞行技术专业的改革,使中飞院的理论课程门类和总学时数增加,要求学校在从数量上、质量上加强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三、中飞院2001年以来的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从2001年开始,中飞院进入全面发展阶段,各项事业稳步发展。截至2019年底,中飞院共有正式员工3504人,其中占比例最大的三类人员为教学人员1216人(34.7%)、管理人员632(18%)和机务人员583人(16.6%)。三类人员合计2589人,占总人数的73.9%。后勤人员为514(14.7%),其他专业技术人员为559人(16%)。教师队伍中,飞行教师444人,地面教师772人。与2000年相比较,后勤人员和管理人员大量减少,教师占比显著提高。这种变化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民航业的迅速发展
与2002年相比,2019年我国民航行业完成运输总周转量由165亿吨公里增加到1293.25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由8594万人次增加到65993.42万人次、货邮运输量由202万吨增加到753.14万吨。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同时也离不开民航从业人员的不懈努力。2019年底,中国民航驾驶人员为67953人,机务人员为59124人,空管人员为30964人。
从数量上看,为满足民航业飞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需求,中飞院大幅度增加飞行、机务、空管等已有专业学生招生数量,同时增设了机场工程、航空安全保卫、客舱管理等专业。与2000年相比较,2019年中飞院招收的飞行驾驶专业学生人数由331人增加到2812人,地面专业学生人数由212人增加到3151人。从质量上看,中飞院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学科建设,取得载运工具运用工程、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管理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进一步为我国民航业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创造了条件。
(二)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引入和实施
在控制总量、调整结构方面,中飞院更加注重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采用服务外包或者临时用工等方式,减少后勤人员;合理设置岗位,压缩管理人员,由此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师队伍力量。同时,通过绩效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设置等改革措施,不断提升学校教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以学历水平为例,学校通过外引内培的方式,提高学校员工的整体学历水平。截至2019年底,具备博士学历学位的人数由2015年的77人增加到171人,占比由2.34%提高到4.9%;具备硕士学历学位的人数由2015年的602人增加到788人,占比由18.28%提高到22.5%。
四、结语
作为一所行业性高校,中飞院的建立和发展与新中国成立以来民航业的发展密切相关,中国民航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需求对学校的培养目标起到了导向性的作用。培养目标的不断调整又促使学校在课程设置、学时设置等方面不断改进,努力培养符合行业需求和时代标准的合格人才。在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校教职工的整体素质对完成培养目标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人力资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师资力量的合理配置和持续提高,为培养合格的毕业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在这个过程中,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是不同时期中飞院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发展和政策推行的具体表现。中飞院通过对人力资源配置的调整完善持续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完成培养目标,累计培养了近20万名各类民航专业人才,90%的毕业生进入民航系统工作。这些由中飞院培养出来的优秀人才在各自的领域和岗位不断推动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为六十多年来中国民航的伟大成就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志》编纂委员会.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志(1956—2000)[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10.
[2]刘莉,王勇.中国民航发展简史[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10.
[3]魏林红,何秋钊.我国民航飞行员学历教育理论与探索[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