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视野下红色文化传播研究

2021-05-07 14:35杨飞红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化传播红色文化大数据

杨飞红

内容摘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更多更新的传播手段,人们接受文化的途径增加。红色文化在当代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却逐渐变小,这个传承百年来的文化遇到了崭新的挑战和机遇。本文在分析当前红色文化传播的意义和其面临的困境之后,阐明大数据对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意义,并提出对策,高效发挥大数据和新媒体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优势,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

关键词:红色文化 大数据 文化传播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群众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积累和创造的先进文化,它是一种伴随中国革命斗争历史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而产生的具有非常强烈和明显的革命内涵的文化资源。红色文化不仅在过去的革命和建设时期发挥了积极作用,而且在当代社会主义建设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传播主体对红色文化不够重视,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方式单一、内容陈旧,阻碍了红色文化的传播。如何在大数据视野下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传播先进红色文化,培养广大人民群众爱国热情与民族精神,科学地引导舆情,是新时代开展红色文化传播遇到的新的挑战。

一.红色文化传播的意义

红色文化是一部浓缩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史和社会主义建设进程,是中华儿女坚定信念、不怕牺牲、依靠群众的革命史和英雄史,是构成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红色文化在思想品德教育、政治文化教育、革命精神传承等方面具有独特价值,在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方面,发挥着无可代替的作用。

(一)红色文化的传播有利于维护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

红色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理想信念而奋斗,体现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真谛。小说《红岩》、《林海雪原》,电影《英雄儿女》、《烈火中永生》等红色作品,刻画和展示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特殊的国家和时代摆脱民族危机、追求民族解放的战斗精神。他们为国献身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赋予了红色文化不可复制的独特魅力,使不同时代、不同时期的人们在品尝这些作品时,有着不同的收获和感悟。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人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开创了中国历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实践中进行了艰苦探索,取得了巨大成就,使社会欣欣向荣。

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积贫积弱,为拯救国家和人民,无数仁人志士为民族危机投身革命,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的弊端。是中国共产党的出现为中国历史掀开了新的篇章,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新的时代和挑战下,我党需要凝聚全党全国人民的意志,牢牢抓住意识形态阵地。红色文化作为先进的文化形态,广泛传播有利于巩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增加人民对党的向心力,加强党的领导。

(二)有利于培养人民群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开放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综合体现。红色文化所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应有之义。红色文化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层次,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充分发挥红色文化资源的作用,传播红色文化,有利于提高人们对党的认识,培育社会主义新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另外,红色文化对于文化传播改革创新的深入推进,推动文化强国战略的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一)国际国内环境产生新的变化

当前,时代两大主题仍是“和平”与“发展”,国际环境时刻都在发生新的变化,世界转向“多极化”。全球经济互相渗透、相互依存。但是,我们要清醒地意识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数百年来掠夺的资源高速发展,在经济、军事、文化上仍处于领先地位。现行国际规则对他们有利,推动其政治强权,抓紧实施全球战略。政治上对我们搞孤立、军事上对我们围追堵截,在文化上通过包含“外国个人英雄主义”的文化资源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2012》、《环太平洋》等电影塑造“外国英雄”,世界将要毁灭时拯救地球的永远是西方人,中国永远都是外国人的“配角”,甚至阻碍外国英雄“拯救世界”。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推进,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时期,改革开放进入了深水区。综合国力进步飞速,经济飞速增长的背后,我們遇到了经济转型、贫富差距扩大、人才流失的难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有些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有些是由外界因素造成的。当前人们的民主、法治等观念不断增强,但封建残余思想、资产阶级腐朽思想、传统计划经济观念长期存在,爱国主义、艰苦奋斗精神在一些人的头脑中比较淡薄。加上西方利己观念传入我国,且距离孕育了红色文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已过了一百多年,许多青年人对红色文化越来越不熟悉、不了解。

(二)碎片化的知识结构

大数据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不断加快,方便人们学习和工作,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信息之间的因果关系不强,呈现出碎片化的信息形态。人们在零碎的信息中,很难区分有用与无用、有价值与无价值。且少部分信息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极少部分内容消极有害。个人主义、拜金享乐主义被西方国家广为利用并传播,荼毒了年青一代,当前我国红色文化的传播还习惯采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进行宣传,缺乏运用网络进行红色传播的经验和方法,红色文化在年青一代缺乏“存在感”。继承红色文化,就是要继承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思想价值,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意义。零碎的信息很难帮助人们对红色文化形成全面的认识,也很难认清红色文化传播的本质,停留在“再走长征路”、“再讲红军苦”等外在形式。表现出对红色文化肤浅、片面的认知,难以实现深刻的理解与掌握。

(三)传播主体缺乏红色文化意识

红色文化起源于100多年前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于时间和文化的局限性,被划为一个滞后的时间节点。传播主体没有利用大数据的便捷,分析市场需求,红色文化传播与现代大众审美传播的内容定位是有出入的,导致传播主体和民众的红色文化意识较为淡薄。

除传播形式单一外,红色文化传播宣传方式陈旧。报纸、杂志热衷于回忆抗战时期的革命先驱的事迹。依赖传统媒体传播的红色文化传播时效性弱、受众反馈滞后。传统媒体的发展比新兴传媒发展时间久远、受众分布面广、影响力较大。然而,手机和互联网已成为成年公民接触媒体的主体,纸质书报阅读时间有所减少。红色文化的传播却更多依赖传统媒体。新媒体更加便捷、高效、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互动性更强。随着生活水平和物质生活得到满足,现代的人更追求精神上的丰富,传统媒体渠道落后,难以满足受众需求。

三.红色文化传播的对策研究

(一)推行大数据传播红色文化的途径

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已经成为重要的资源,大数据不仅意味着数据的容量巨大,多样化的类型和极高的增长速度,而且通过对大数据的整合、分析和利用,使人类能够发现新的知识价值和新的知识关联点。红色文化传播的受众并不满足传统媒体的宣传滞后与互动性差的情形,受众现在更倾心于新颖、独特的宣传方式。大数据为我们获得人们的阅读数据与偏好,分析国民喜爱的传播方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可以逐步落实利用大数据,对红色文化产品传播的多样化需求进行预测,有针对性地管理和运营红色文化产品与红色文化景区、景点,再根据市场反馈,设计开发出新的符合市场需求的红色文化传播方式,弥补传播中出现的短板,提高红色文化传播水平。

(二)创新传播模式,满足不同受众

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更迭迅速,人们接受的信息海量,想要吸引受眾的眼球就必须要创新红色文化传播的方式,更新传播手段,让“互联网+红色文化”。

目前红色文化传播主要集中在传统媒体上,受众面较为狭窄,忽略了新媒体的出现。公众由于其在经济水平、传播技能、知识储备等方面的差异,对同一信息的理解有所差距,加上传统媒体的时效性和互动性较为欠缺,公众对红色文化的理解就难免有所片面。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出现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缺陷。红色文化传播应抓好大数据这一“东风快车”,将自己以全新的面貌带到公众面前去,将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进行融合,扩大传播的效果和影响力。

科技的发展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文化伴随着科技深入大家的生活。文化与科技的融合是必然趋势,文化为科技的发展注入丰富的精神内涵,科技为文化创新表现形式并丰富其内涵。红色文化传播应借助科技的力量,将VR(虚拟现实技术)和AR(增强显示技术)运用到红色文化资源的传播之中,利用科技让人们“云上”参观红色景区和景点、“云上”讨论和创作有关红色文化的作品,增强红色文化的观赏性和科技性,增强红色文化传播的互动性和体验性。

传播不应局限于线下传播,要敢于尝试线上传播。要两者兼顾,既满足年青人“赶潮流”的思想,又要合理考虑中老年人不习惯使用新兴媒体的现状;既要满足受文化教育水平较少的人,不将红色文化变成只有知识分子欣赏的“阳春白雪”,又不能忽略受文化教育较多的人的需求,让红色文化过度“接地气”而忽略其宝贵的精神内涵与思想价值。

四.结语

大数据时代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简单地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红色文化进行传播,更重要的是丰富红色文化的时代内涵。通过红色文化的传播,增强民众的爱国情怀与集体主义精神,扩大具有中国特色与时代特征的红色文化影响力,让科技与文化传播融合,让红色文化覆盖面更广,不再“缺席”民众的生活,为培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灵.当代大学生红色文化传播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2]郭剑敏.新世纪红色影视剧与红色文化的打造与传播[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

[3]王爱华,王刚,刘丽主编.红色文化艺术的时代阐述[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李艳琼.贵州红色文化传播研究[J].理论与当代,2018,(09).

[5]孙佳丽,朱旭松,申智勇.大数据背景下红色文化的传播——以遵义市为例[J].农家参谋,2019,(01).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文化传播红色文化大数据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