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晓东
近日,中宣部、教育部聯合从2020年大学生年度人物中遴选出10位优秀大学生,授予全国“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在10位“最美大学生”中,有为武汉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而奋斗的勇敢“逆行者”,有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奋斗者,还有把才华和热血奉献给国家“攻坚克难”的科研者。下面,就让我们走近他们,看看他们如何以最美的姿态拥抱青春,又如何以青春的名义迎接新时代的挑战!
倪杰,南京医科大学2018级博士研究生、南京鼓楼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我是一名医生,我请战!”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倪杰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江苏援湖北医疗队。“那时候武汉的情况不明朗,但我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里需要我们。我一定要到最困难的地方去战斗。”
2020年2月13日,倪杰随着医疗队来到武汉,被分在武汉市第一医院重症病区工作。倪杰每天穿着厚重的防护服,戴着口罩、护目镜,持续战斗七八个小时。头晕胸闷,汗湿衣襟,双手脱皮,护目镜压得眼眶周围伤痕累累。“青春就是要经得起磨炼,救死扶伤,义不容辞!”这是倪杰出发前送给自己的格言,也是她行动的见证。“让我来试试,给我一个学习机会。”这是倪杰的口头禅。尤其是直面病患的有创性操作,她总会自告奋勇抢在前面,大家都知道,她这是想为大家分担风险。在武汉市第一医院奋战一个多月后,病区患者陆续康复出院,她又马不停蹄赶到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继续战斗在一线。这种高强度的救治工作一直持续了48天。这48天不仅意味着与时间赛跑,更意味着与死神交锋。对此,倪杰说:“什么是医学生的初心和使命?那就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在人民需要的时候义无反顾。”
人物解读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倪杰第一时间报名参加江苏援湖北医疗队,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48天,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医生救死扶伤的誓言,用责任担当彰显了青春的力量。
适用话题
使命、担当、不忘初心、医者仁心、最美逆行者……
赵东,武汉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内科学呼吸与危重症方向2018级博士研究生。2020年1月22日,原定跟随导师完成最后一个门诊就返回家乡的赵东,在听到新冠肺炎具有“人传人”的特点后,果断退了火车票选择留在武汉,“危险时刻更应与病人在一起”!
赵东主动请战去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光谷院区(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定点医院)参加临床一线诊治。“危重”意味着什么样的风险、什么样的工作强度,赵东再清楚不过了,但他很坚决地加入进来,连续奋战120多天。在无周末休息、每周1个夜班的高负荷状态下,他为重型、危重型患者以及机械通气患者的肺康复治疗90余次,累计参与接诊并成功治愈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30余例。
高强度的工作之下,脱下防护服是珍贵的休息时光。可对于赵东来说,只不过换了一个身份继续战斗。赵东偶然看到学院群里发布招募医务志愿者的消息,他毫不犹豫地积极加入“社工共振”团队,为武汉市两个小区的居家隔离群200多人提供在线医疗咨询服务,被社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小赵医生”。
人物解读
白衣执甲,逆行而上,主动留守武汉的赵东是广大医学生的缩影,是时代新人的缩影。他们舍小家、顾大家,全力救治患者,英勇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
适用话题
逆行、奉献、担当、医者仁心……
余汉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的本科生,土生土长的武汉人。在新冠肺炎疫情来袭时,放寒假回到家乡的他报名成为武汉市中山社区的一名防疫志愿者,为100多户家庭提供买菜跑腿、上门送药等“代购”服务,未来飞行员化身成了“余师傅”。
他报名志愿服务时,父母很是担心:“你正在读飞行员班,身体比什么都重要,万一感染了,后果不敢想象。”他反复给父母做思想工作:“我们青年学生就是要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时候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父母非常感动,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44天的时间里,他每天都要跑多家超市,一直干到晚上11点,却没有一句怨言。对他来说,只要能为人民群众服务,再苦再累都值得。余汉明用自己的热情和力量为武汉疫情防控做出了一份贡献。2020年3月5日,余汉明在志愿服务期间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经上级党组织批准,2020年4月1日,余汉明成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位疫情期间“火线入党”的大学生。
人物解读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在国家、民族最需要的时候,余汉明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热情和力量为武汉疫情防控做出了一份贡献,用责任担当汇聚成温暖的春光,温暖了武汉,温暖了每一个人。
适用话题
责任、担当、温暖、尽一份力、发一份光……
除了努力学习外,于婷婷还参加了校公益社团和校外尚善义工爱心团队,给留守儿童们辅导功课,传递爱心。
人物解读
“百善孝为先”“养育之恩大于天,是父亲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为了不辜负这第二次生命,于婷婷不畏艰苦,年纪轻轻就成为家中的顶梁柱。一路披荆斩棘,只为报答再造之恩的于婷婷,让世人见识了“乌鸦反哺”式的中华传统美德。
适用话题
知恩图报、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
李海超,哈尔滨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学院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专业2017级博士研究生。李海超从小就喜欢充满神秘色彩的海洋世界,对航行在广阔海洋里的舰船充满敬意。为将自己的兴趣爱好转变成事业,他于2014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以“三海一核”著称的哈尔滨工程大学,并于2017年继续留校攻读工学博士学位。
在科研过程中,他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扎根在“海洋强国”战略中,放弃了所有的节假日,每天奋斗在实验室一线十余个小时。天道酬勤,长期的努力终于换来了丰硕的回报。在导师的带领下,他聚焦船舶减振降噪这一卡脖子技术难题,创新性改进了舰船结构振动噪声预报评估方法,解决了结构与材料复合声振分析难题。目前,该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系列国防装备振动噪声快速评估,为舰船装备论证决策提供了技术保障。
人物解读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李海超将个人的梦想融入“海洋强国”的国家梦中,用热情践行无悔的青春,用奋斗谱写青春乐章,用实干为祖国的强国梦添砖加瓦。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奋进,青春的乐章就会谱写得更加美妙动听。
适用话题
梦想、家国情怀、付出与回报……
闻健,武汉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生。闻健身上的“标签”很多:他是戍守边防的战士,是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获得者,是军运会志愿者,是征兵入伍的宣传员,是志愿乡村的好老师……
2014年,闻健考入武汉科技大学。2015年,大一即将结束时,他报名参军,投笔从戎,主动申请赴西藏服役。2016年,国际形势突变,闻健所在的西藏军区某边防团侦察连接到命令赶赴中印边境线,他接到的任务是到最前线护卫国旗。接到指令,闻健写好遗书,荷枪实弹,时刻准备上战场。30多个日夜,他和战友冲在最前方,在国境线上挺起脊梁,护卫国旗,保卫家国,寸土不让。
“我是驻守过西藏的军人,西藏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国家和人民,是我一生守护的忠诚。”面对媒体采访,闻健表示,“我只是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做祖国最需要的事。”
人物解读
“位卑未敢忘忧国”“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闻健大学期间舍弃了安逸的读书生活,投笔从戎,护国旗,守边境,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满腔的爱国情怀。
适用话题
保家卫国、赤子之情、奋斗……
刘智卓,上海交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硕士研究生。2015年9月,刘智卓在上海交通大学入学新生第一课上,听说了交大版“老人与海”的故事———孔海南教授数十年磨一剑,保护洱海。由此,他选择了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在大一时听讲座,他见到了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并认真记下他讲的话:“把个人的发展和国家民族的需要结合起来,不后悔。”刘智卓说,孔教授的这句话成了自己的人生指南。“一个环境人从零基础到掌握很多技能、知识,再到把一片湖治理好,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环境事业就是一项需要坚持和久久为功的事业,需要长时间甘愿坐冷板凳。”孔教授的这种精神令刘智卓敬佩和神往。2016年夏天,刘智卓带领八名同学来到腾格里沙漠,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治沙之行。紫外线照射到身上有种火辣辣的感觉,沙子拍到身上还有点儿疼,置身沙漠中,每时每刻都要防止沙子进入眼睛、鼻子、嘴巴……对刘智卓来说,连续五年的治沙之行后,沙漠的样子不再是一种想象,而是一种深刻的感受。但也正是这种并不美好的感受,坚定了他每年到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治沙的想法,“把沙漠治好,当地人会少很多这种痛苦的感受”。在治沙过程中,刘智卓还不忘搞科研,把种植肉苁蓉和防风固沙结合在一起,创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一体的“治沙循环新模式”。
人物解读
“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保护地球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然而,环境事业是一项需要坚持和久久为功的事业。正因深谙此道,刘智卓才愿意长时间甘愿坐冷板凳,将自己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治沙事业。
适用话题
人生追求、环境治理、人与自然、个人与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