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脱贫攻坚”“抗疫”“志愿者”等素材进入学生作文,成为学生常讲的“中国故事”时,一定要避免“假大空”的问题。学生在写作时,一定要让“真实”“充实”“朴实”成为这类文章的内核和旋律,这样才能写出情感真挚、打动人心的高分作文。我们可以先来欣赏下《岭上花开》这篇文章,然后再学习怎样写出“真实”“充实”“朴实”的中国好故事。
岭上花开
汪群
“海波,我们好好商量过的呢,你说不会再被下派到村里去了,我才同意怀的二胎。現在你又要离开,两个孩子我一个人怎么照顾得过来呀?”
诸海波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妻子胡桔睿,过了一会儿,说:“我请姐姐来帮我们一下吧。”
这是2019年1月24日,再过10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在旅游部门工作的诸海波接到通知,让他去安吉县山川乡九亩村报到,加入消除经济薄弱村的“大会战”。
诸海波有两个孩子,大的6岁,小的才几个月大,正是需要人照顾的时候。姐姐诸海燕为了支持弟弟的工作,主动挑起接送侄儿去幼儿园的担子,又把陪母亲看病的事揽了过去。亲人的理解与关怀深深温暖了诸海波,他这才放下心来前往九亩村。
九亩村海拔1000多米,全村共5.7平方千米,山林土地面积8300亩,金钱松占了5500亩。除了漫山遍野的美丽树种金钱松,还有甜槠、马尾松、云实等树种穿插其间,黄灿灿、白艳艳的花朵缀满枝头,俏丽妩媚,倾诉着绵绵不绝的大地诗语。
可是,金钱松虽美,却不能饱腹。村里112户人家402人,日子过得并不滋润。村民们为了过上好日子,有的在林地里套种了散生竹子。然而,因为缺乏管理,竹子的产出效益也不高。
诸海波来到九亩村,打定主意要在金钱松上做文章。他与大家一起探讨研究,提出建设金钱松森林公园来推动村级经济的发展。这就首先需要村民们把金钱松林地里杂乱无章的小竹子清理掉。不过,清理小竹子虽说简单,但这样的话岂不是减少了村民的收入?于是村里决定,从公益性收入中拿出钱来贴补村民们的损失。
诸海波与大伙儿有着一个同样的心愿,就是要把九亩村这个天然的大花园建设得更美好。不能再毁坏一棵金钱松,而是将它们全部“盘活”起来,成为一棵棵“摇钱树”。
建公园、护景区,征地是桩要紧事。诸海波来到征地对象陈月娥老奶奶家,陪陈奶奶和她的老伴儿聊天儿,讲形势,谈政策,还经常帮他们做些家务活儿,修理一些家什。一天,陈奶奶特意做了一碗肉丝笋面招待诸海波,诸海波吃得有滋有味。陈奶奶忍不住称赞道:“小诸这个人真的非常实诚,我们要支持村里的工作。”
建设金钱松森林公园,得让游客留得住、住得下。于是,村里把一些废弃的老宅收购过来,改建成民宿,由村里统一经营管理。为了扩大民宿规模,诸海波他们还把村委会的办公室让了出来。这样,大家虽然挤在紧巴巴的简易场所,但是去现场办公的时间反而多了。让出来的房子被一位杭州人租赁下来,仅此一项村里的年收入又多了5.8万元。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九亩村金钱松森林公园终于建成了。
沿着九亩村起伏的山路,九莲竹海、二丫农家、梅竹山庄、登云仙境、木屋祥阁等29户农家乐、民宿,镶嵌在风光旖旎的山乡角落。它们各具风韵,并与桃花古道、草山湿地、井空峡谷、云台观日、云雪梯田等景区连在一起,像一颗颗闪耀的宝石,把山里山外映衬得分外美丽。
有一段时间,经营农家乐的村民纷纷要加诸海波微信。诸海波一开始还有些纳闷儿,后来才知道,村民们加上他的微信后,会从他的朋友圈里下载九亩村的“美图”,如“晨雾奇观”“江南雪乡”“黄金林道”等,来对外宣传。于是,诸海波更频繁地往山上跑了,他将优美的风景拍摄下来,然后在微信群发布,分享给大家。
“九亩村人对金钱松曾经又爱又恨。它属于国家保护植物,虽然好看,但砍不得、用不得。”村民吕爱琴回忆道。让她想不到的是,现在,她家开办的农家乐背靠万亩金钱松,前来观赏金钱松的游客也会选择到她这里来用餐,她家的农家乐常常是顾客盈门。
村民管群武先前一直在杭州开网约车。看到家乡发生这么大变化,他回到了村里,开起了农家乐。因为经营思路宽,所以生意越来越好。他原来开网约车,年收入在6万元左右;现在办农家乐,年收入达到15万元,而且省去了不少额外的开支。
以往,九亩村每户人家的年收入里,茶叶与笋干收入只能算个零头。现在建成了金钱松森林公园,外来的游客多了,村民们可以在家门口推销农特产品。村民们采摘的高山茶、甜苦茶、九亩菜,精制的龙石笋,酿造的泉米酒,品质纯正。比如“九亩油青”,2018年还是100元一斤,2019年就涨到了150元一斤,村民们格外开心。
诸海波把妻子胡桔睿和两个孩子,以及姐姐诸海燕等亲人们接到村子里,在“文化礼堂”与村民们一起观看大家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亲人们看了诸海波表演的“金钱松森林公园诞生记”等节目,都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
金秋十月,安吉县九亩村金钱松结出的球果,已是金黄灿灿,一串一串,层层叠叠,似在枝头间尽情地歌唱。岭上的一户户农家乐、民宿,游客盈门,红红火火,也似一朵朵怒放的富裕之花。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技法鉴赏
一、取材真实,让读者可以“用心读”
故事中的人名、地名都采用真名,涉及的10多个数量词也都是“真数”,文末写到的“文化礼堂”“金钱松森林公园诞生记”也都确实存在,村民吕爱琴所说“对金钱松曾经又爱又恨”的一番话也都是“真话”……这些“真”,营造了吸引读者“看真”“听真”“悟真”的氛围。特别是文章开篇,作者从诸海波妻子胡桔睿“拉后腿”的一句“责问”切入,非常有生活味。诸海波的回答也没有“高大上”的话,而是以“不知道该怎样回答”应对……如此“再现真实”式的取材,能激起读者“心心相通”式的阅读心理,引发共鸣。
二、内容充实,让人物“立起来”
文章注重用一件件实事、一个个实绩奠基,让“真得非常实诚”的主人公诸海波由平凡走向高尚,活生生、立体化地立在读者面前。文章记叙诸海波在“消除经济薄弱村”的“大会战”中所取得的“胜仗”都很实在,看得见、摸得着。把金钱松“盘活”成“摇钱树”,体现了诸海波目光高远、精准扶贫的智慧;以公益性收入贴补村民清理小竹子的损失,体现了诸海波实事求是、心系百姓的胸怀;在“陪陈奶奶和她的老伴儿聊天儿”,并在帮他们做家务中解决了征地难题,体现了诸海波深入群众、身体力行的工作作风;把村委会办公室让出来以扩大民宿规模,体现了诸海波克己奉公、艰苦奋斗的精神;吕爱琴、管群武建好农家乐的小故事,又从侧面烘托了诸海波求真务实,给村民带来了获得感……正是这些内容充实、有血有肉的小故事、小场面,让主人公诸海波的形象“立起来”“高起来”,且洋溢着“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美好诗意。
三、表达朴实,让故事“接地气”
首先,首尾照应,且极具生活化,接地气。开篇,诸海波回答妻子胡桔睿的一句话“我请姐姐来帮我们一下吧”,正视困难,平和实在;文章倒数第二段写到亲人们都“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写出了诸海波和亲人之间朴素的情感。
其次,表达方式接地气。“天然的大花园”“征地是桩要紧事”“得让游客留得住、住得下”等句子近乎口语,朴实无华;作者点出的“泉米酒”“龙石笋”“甜苦茶”“九亩油青”“二丫农家”“木屋祥阁”等产品名或民宿名,都富有地域特色。
最后,情景交融写得接地气。描写“安吉县山川乡九亩村”的金钱松,作者运用拟人修辞,以“黄灿灿、白艳艳”“俏丽妩媚,倾诉着绵绵不绝的大地诗语”“一串一串,层层叠叠,似在枝头间尽情地歌唱”等语句状其花、写其果,实现了朴实与美艳的和谐统一,这是内涵更新、层次更高的“接地气”。
电话铃响了……
江苏省如东高级中学高三张丹丹
“丁零零……”
楼下的李阿姨并没有像往常一样风风火火地大喊着来敲王医生家的门,而是用起了她认为不如见面说话来得爽快的“电话”。
电话里,李阿姨的声音如同铁锅里炒着的豆子般快速响亮:“王医生,我的头有点儿晕,肚子还有点儿疼,额头好像还有点儿烫。你说我要不要去医院?”
王医生保持着一贯的稳重:“疫情期间,最好不要去医院,除非不得已。你先量个体温看一下。”
电话那头的声音更响亮了:“我家只有血压仪,刚刚量了血压有点儿高,没有温度计。怎么办?”
“不急,那我过去帮你看一下……”
没等王医生说完,李阿姨就激动地把电话挂了。
王医生从厨房里找出一双洗碗用的塑胶手套戴上,手套紧实又完好地包住了双手,接着他戴好口罩,手提药箱,准备“出诊”。
此时,王医生六岁的女儿呆坐在沙发上,脸上露出难以捉摸的神情,有一丝好奇,转而变成了担忧,又夹杂着一丝惊恐。女儿用不知所措的语气喊了一声:“爸爸……”
王医生安慰道:“没事的。爸爸是医生,应该帮楼下奶奶看病。如果有情况,就直接送她去医院。规范操作,不会有问题的。”
女儿有些明白又有些不安地点点头。
楼道里,静悄悄的,偶有几句低声交谈。几分钟后,楼道里传来各自回家的声音。
听到钥匙在锁芯里转动的声响,一脸戒备的女儿从沙发上一跃而下,双臂呈拥抱的姿势朝門口飞奔而去,兴奋地喊道:“爸爸……”喊声刚停,女儿立刻停下脚步,站立不动,伸出去的双臂慢慢地缩回来。她转过脸,拿起垃圾桶,伸长了右臂,踮起双脚竭力把垃圾桶递给爸爸,左手捂住嘴巴和鼻子,命令道:“爸爸,把口罩摘了,扔进垃圾桶!把外套脱了,用消毒水喷一喷!”
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努努嘴用眼神向爸爸示意———下一步应该洗手。自来水哗哗地流着,女儿还是不放心,提高音量喊道:“爸爸,七步洗手法,七步洗手法……洗手液在手上搓的时间长一些,要把细菌杀死才行,像我这样。”她还用两只小手不停地用力搓着。女儿有些腼腆,与爸爸相视一笑:“这七步洗手法,好像还是你教给我的吧,嗯?……”
王医生拍着女儿的头,一脸笑意。
“丁零零……”电话铃声又一次响起。旁边的女儿少了些许担忧与惊恐,多了一分自豪与安然。
教师点评
口罩、手套、消毒水、七步洗手法……这是真实的抗疫情境;“出诊”前后的场面描写,文字不多却内容充实;李阿姨的急促与“激动”,王医生的“安慰”与“笑意”,女儿的“担忧”与“惊恐”、“拥抱”与“命令”、“自豪与坦然”……字里行间流淌着朴实感人的邻里情、父女情。(曹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