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缘宽度对单发肝内胆管癌预后影响的多中心研究

2021-05-07 09:19刘红枝林自国黄建龙周伟平程张军楼健颖郑树国毕新宇王剑明李富宇坚0郑亚民李敬东刘景丰曾永毅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21年2期
关键词:宽度阴性外科

刘红枝, 林自国, 黄建龙, 周伟平, 程张军, 楼健颖, 郑树国, 毕新宇, 王剑明,郭 伟, 李富宇, 王 坚0, 郑亚民, 李敬东, 程 石, 刘景丰, 曾永毅

(1.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肝胆外科,福建 福州 350025;2.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肝脏外科,上海 200433;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肝胆胰外科,江苏 南京 210009;4.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肝胆胰外科,浙江 杭州 310009;5.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胆道外科,重庆400038;6.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肝胆外科,北京 100021;7.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胆胰外科,湖北 武汉 430030;8.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北京100050;9.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胆道外科,四川 成都 610041;1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胆胰外科,上海 200127;11.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53;12.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四川 南充 617000;1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普外科,北京 100070)

肝内胆管癌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起源于肝内胆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转化,是第2位常见的肝内恶性肿瘤[1]。近年来,ICC发病率在全世界范围内不断上升,其侵袭能力强、恶性程度高、预后差,引起广泛关注[2]。手术切除是ICC治疗效果最佳的根治方法,保证切缘阴性是实现肿瘤彻底清除的必要条件。目前ICC肝切除切缘宽度对预后的影响尚无定论[3-5]。此外,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是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根治术后预后不良的重要影响因素,在预后判断、治疗方式选择及疗效评价等方面具有明显作用,但其对ICC病人肝切除术切缘选择及预后的影响报道较少[6]。本研究纳入国内13家医院经肝切除术治疗的单发早期ICC 302例,经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后分析切缘宽度对单发ICC病人预后的影响。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包含2011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13家医院 (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术后病理诊断为单发ICC病人的资料。病人包括如下:①行根治性切除治疗,根治标准为术前和术中检查无远处转移和肉眼可见门静脉癌栓,肿瘤被完整切除,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肝内肿瘤病灶切缘阴性[7];②术前未行其他抗肿瘤治疗;③无其他恶性肿瘤史;④临床病理资料及随访资料完整。不包括如下:①多发肿瘤;②合并门静脉或肝静脉等大血管癌栓;③合并术后淋巴结转移或肝外转移;④复发性ICC。合计302例,其中男107例,女195例,中位年龄为58(23~88)岁。研究通过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2018-048-01)。病人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研究方法

收集ICC病人临床病理资料与随访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Child-Pugh分级、CA19-9、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总胆红素、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手术切缘宽度、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卫星灶、神经侵犯、术后辅助治疗、复发及生存信息等。术后门诊或电话定期随访,记录肿瘤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随访截至2018年10月31日或死亡。

根据手术切缘宽度将病人分为宽切缘组(切缘≥1 cm)和窄切缘组(切缘<1 cm)。MVI定义为显微镜下内皮细胞衬覆的脉管腔内见到癌细胞巢团[8],根据术后病理诊断分为MVI阳性组和MVI阴性组。

三、研究内容

比较宽切缘组与窄切缘组ICC病人PSM前、后的基线情况、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disease-free survival,DFS)。比较MVI阳性与MVI阴性病人肝切除治疗宽切缘与窄切缘的OS率和DFS率等亚组分析预后差异。采用Cox回归分析ICC根治性切除后预后的影响因素。

四、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连续变量以中位数表示,采用Student t检验比较;分类变量以频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PSM按1∶1最小毗邻法匹配,卡钳值设为0.05。通过Kaplan-Meier分析 OS和DFS,并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差异。Cox单因素回归分析ICC根治性切除后预后影响因素,P<0.1的单因素指标纳入Cox多因素回归。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PSM前、后一般资料和PSM

本研究302例中,宽切缘组126例(41.7%),窄切缘组176例(58.3%)。两组性别、年龄、HBsAg、ECOG评分、术中输血、术中出血量、解剖性切除、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MVI、卫星灶、神经侵犯和术后辅助治疗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Child-Pugh 分级、CA19-9、CEA、总胆红素、病理分类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该5项可能影响预后分析的指标行PSM。经1∶1 PSM匹配后,两组分别得到83例(均P>0.05)(见表1)。

表1 ICC根治术后宽切缘组与窄切缘组病人临床病理资料

二、PSM前、后的DFS和OS影响因素分析

PSM前Cox单因素结果显示:病理分类、肿瘤最大径和MVI显著影响OS;性别、切缘宽度、MVI、病理分类显著影响DFS。Cox多因素分析表明,MVI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病理分类和MVI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经1∶1 PSM后,Cox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切缘宽度、MVI与OS显著相关;性别、切缘宽度、MVI、病理分类与DFS显著相关。Cox多因素分析确定切缘宽度和MVI是影响OS的独立危险因素;性别、病理分类和MVI是影响DFS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3)。

表2 PSM前术后OS和DFS的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表3 PSM后术后OS和DFS的Cox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三、切缘宽度对ICC根治性切除术预后的影响

PSM前,宽切缘组 1、3、5年 OS率分别为80.3%、52.5%、36.1%,中位OS为 39个月;窄切缘组 1、3、5年 OS率分别为 75.5%、42.8%、32.7%,中位OS为25个月。宽切缘组OS率略优于窄切缘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宽切缘组1、3、5年DFS率分别为63.2%、41.7%、33.5%,中位DFS为 21个月;窄切缘组 1、3、5年 DFS率分别为48.1%、25.0%、22.9%,中位DFS为11个月。宽切缘组DFS率优于窄切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5)(见图1A、B)。 经1∶1 PSM后, 宽切缘组OS和DFS均优于窄切缘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图 1C、D)。

图1 ICC根治术后两组生存分析

四、切缘宽度对ICC合并MVI预后的影响

术后病理诊断 MVI阳性 24例,MVI阴性278例。MVI阳性病人行不同切缘肝切除手术,术后OS率及DFS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VI阴性组宽切缘肝切除与窄切缘比较,术后OS率及DFS率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 2)。

图2 宽切缘与窄切缘肝切除治疗不同MVI状态ICC病人预后

讨 论

肝切除术是ICC的首选治疗策略。R0切除显著降低复发风险并改善预后[9]。R0切除ICC病人的切缘阴性,宽切缘手术能否改善预后是近年来外科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近十年来已有多项国际多中心报道,但结论并不一致[10-12]。此外,ICC具有沿胆管浸润生长、淋巴结转移和大血管侵犯等特征,侵袭转移性强,晚期ICC预后极差[13-14]。因此,有必要针对我国早期ICC病人进一步分析宽切缘手术的预后价值。本研究收集国内多中心ICC数据,经PSM后的预后分析发现,宽切缘肝切除术可改善单发ICC病人OS和DFS。亚组分析发现,宽切缘可提高MVI阴性病人的OS和DFS,但不能改善MVI阳性病人远期预后。

关于切缘宽度是否改善ICC远期预后,以往研究结果不同。Ribero等[10]意大利ICC研究小组的一项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切缘阴性病人的切缘宽度对术后OS率(P=0.61)及复发率(P>0.05)无影响。然而,Farges等[11]国际多中心研究提示,切缘宽度<5 mm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Spolverato等[15]国际多中心研究表明,切缘宽度与预后呈正相关,切缘宽度>1 cm时预后较好。此外,Watanabe等[12]日本国内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宽切缘并不能改善所有行R0肝切除病人的远期预后。亚组分析显示宽切缘在淋巴结转移阴性及肿块型ICC病人中可能获益。本研究不包括淋巴结转移、大血管侵犯及肝内转移多发病灶等病人,经PSM后行预后分析,结果发现相对于窄切缘手术,宽切缘改善单发ICC病人DFS和OS。

既往研究表明,血管侵犯为ICC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分期将血管侵犯ICC归为T2期,但并未细分MVI和大血管侵犯[16]。MVI是指显微镜下内皮细胞管腔内发现微小癌栓,其对HCC具有重要的预后价值和治疗指导意义[6]。但对于ICC,MVI对肝切除术预后价值和切缘宽度选择的研究较少。Hu等[17]一项国际多中心研究结果显示,MVI是影响ICC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Tsilimigras等[18]研究显示,MVI可作为预测指标对ICC术后极早期复发进行预测。此外,Tang等[19]和笔者团队[20]经PSM及预后分析均发现,MVI是影响ICC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因此,MVI对ICC预后十分重要,有必要对其进行针对性治疗,以减少不利影响。

肝切除术对去除HCC的肿瘤周围MVI和卫星灶有一定作用。一项大样本回顾性临床研究比较宽、窄切缘对不同MVI状态HCC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宽切缘肝切除相对窄切缘显著降低MVI阳性HCC病人的复发率并改善OS率,但对MVI阴性病人预后无影响[21]。因此,临床可通过术前预测MVI辅助手术治疗方案决策[22]。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开展一系列MVI术前预测研究,利用临床检验、影像学特征、影像组学等构建MVI列线图或机器学习模型,以指导HCC肝切除切缘选择及手术方案制定[23-25]。然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宽切缘对不同MVI状态ICC预后的影响与HCC并不一致。ICC较HCC具有更广泛的转移潜能。研究表明,MVI与ICC神经侵犯、胆管侵犯、卫星灶、分化程度等侵袭性特征密切相关,发生MVI时更易发生肝外转移[17]。因此,出现MVI可能提示预后不良。单纯宽切缘手术不足以完全清除ICC微小转移,可能需要探索更有效的联合治疗方式以改善预后。

在临床实践中,手术切缘选择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肿瘤位置、肿瘤与大血管关系及肝功能储备等。肿瘤联合血管切除可提高部分病人切缘阴性率,改善预后[26-27]。此外,术前门静脉栓塞可提高部分病人肿瘤的可切除性,并增加宽切缘手术比例,但门静脉栓塞引起的手术延迟可能导致肿瘤进展[28]。因此,对单发MVI阴性ICC,本研究建议在完善术前规划、保证手术安全的基础上积极行宽切缘以减少肿瘤复发;对MVI阳性病人,宽切缘肝切除不足以完全清除微小转移的不利影响,可能需联合辅助治疗等措施进一步改善预后。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首先,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尽管经PSM减少系统性和统计性偏差,但仍有必要进行前瞻性研究以确认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第二,本研究数据缺乏具体手术切缘宽度,这限制了进一步最佳切缘宽度的亚组分析。第三,由于本研究为多中心研究,不同中心病理取材方式可能并不一致,而近期研究表明标本取材方式与MVI检出率密切相关[29]。因此,有必要在规范标本取材和病理诊断的基础上开展前瞻性多中心研究。第四,由于早期ICC病人MVI比例较低,其对切缘距离的预后影响有待探讨。

综上所述,本研究结果提示,对单发MVI阴性ICC病人,外科医师应在保证手术安全性的基础上尽量行宽切缘肝切除,以获得更好的远期疗效。对合并MVI的ICC病人,宽切缘肝切除不足以完全清除ICC微小转移,可能需探索更有效的联合治疗方式以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宽度阴性外科
玉簪属种质资源收集筛选及耐阴性研究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临床外科杂志》2021年重点内容预告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中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
科学期刊发表试验研究阴性结果的重要性
孩子成长中,对宽度的追求更重要
你有“马屁股的宽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