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经济学维度下英语专业人才供需问题分析

2021-05-06 20:12王文菁李月娥
文教资料 2021年2期

王文菁 李月娥

摘   要: 本文利用供需分析理论及成本效益理论等语言经济学理论研究英语专业教育发展现状,发现英语专业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之间存在偏差,应进行人才培养的供给侧改革,实现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语言经济学   供需分析   英语人才培养

1.引言

语言经济学从经济学的角度、语言与经济的关系及语言产业引起的经济现象出发,对语言现象和问题进行研究。目前,语言学经济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是:(1)语言与经济的关系研究,如语言与收入关系研究[1];(2)语言结构与语义学的经济学分析;(3)经济学与语言的关系,如经济学的修辞语言[2](102-109)。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关注商务英语教育的研究,关注教育改革。本文从现有英语专业各方面能力和时间的投入角度探讨效用最大化的对策,满足当前企业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

本文根据研究现状,试图解决以下问题:(1)信息数据时代,企业对英语专业的需求有何变化趋势;(2)英语专业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所花费的时间是否与他们的能力获得成正比?(3)在供求理论和产出与收益理论上,英语专业如何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本文以上述三个问题为出发点,扩展研究范围,以求实现研究的真实性、及时性和实用性。

2.理论基础

2.1语言经济学

语言经济学的目的是探索语言的经济价值。这一概念由Marschack[3](135-140)于1965年在论文The Economics of Language中提出,并揭示了语言经济学的本质是价值、效用、成本和收益。主要利用经济学的理论、方法和工具研究被视为普遍社会和经济现象的语言和言语行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语言产业和语言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新增长点。语言经济战略和语言战略是中国经济战略和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化体制改革蓬勃发展的重要内容。

目前关于语言经济学及相关研究主要有四个研究方向。首先,通过人力资本理论研究语言与经济的关系,如语言和收入的经济分析及语言政策。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语言技能本身就是一种人力资本,学习外语是人力资本的投入。其次,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语言的结构和现象,如博弈论分析语言结构、语义和语用。再次,经济学语言的修辞。最后,从宏观层面研究語言产业,语言经济战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本文主要探讨当语言被视为人力资本时,英语专业学生的供给模式。英语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需要考虑成本和效益。但是,大多数学者关注企业的需求而忽视英语人才的供给,本文重视英语人才本身。

2.2语言的人力资本属性

人力资本意味着劳动者通过投资教育、培训、实践经验、移民和医疗保健积累的知识和技能。因为这些知识和技能能够给业主带来薪酬等福利,所以形成了一种特定的资本——人力资本。语言可以满足人力资本理论的标准:首先,语言是以牺牲时间、金钱等为代价获得的。其次,语言可以被视为高收入或者地位的生产要素。最后,语言与人类联系在一起,人们可以通过培训获得最大的用户效用。

从语言经济学角度来看,语言技能本身就是一种人力资本,学习外语是人力资本的投入。语言的经济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1)人们可以借助语言做一些工作,获得经济效益;2)人们依靠语言从事某种职业或参与某项活动,获得经济利益;3)语言能够满足人才市场的社会需求,从各种渠道获得经济利益。

2.3供需理论

依照供求理论,商品的价格会通过调整使该商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达到平衡。换句话说,供求定律意味着,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需求的变化会导致均衡价格和均衡理论在同一方向上发生变化。供给的变化导致均衡价格的相反转变,但均衡数量的转变相同。本文将英语专业视为商品,供给质量取决于各种能力,企业对英语人才的需求由政策、预算、技术等决定。

供需相互影响,但对于英语专业,企业的需求是导向。影响企业需求的因素有:政府政策、技术水平、组织类型、工资水平、社会氛围、成本预算等。英语专业的供给正试图更接近企业的要求,以获得最大的个人和社会经济效益。影响英语专业供给的因素包括:自我定位、信息掌握程度(了解市场需求)、高校培训项目及自身的努力。首先,学生需要建立目标,指社会需求和自身利益。不同的职位在不同方面需要不同的能力。例如,研究机构对英语研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而出口型企业则更注重英语商务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英语专业学生最好尽早制订计划。

3.企业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分析

随着中国走向全球舞台的中心,各种外贸事业对人才复杂性的需求将不断增强。从目前各地区的人才招聘来看,不仅要求大学生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他们能够应对一些外部活动。根据培养目标,英语能力需求分为英语能力、商务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专业素质、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雇主更注重语言能力(听,说,读,写和翻译),尤其是语言输出能力(口语,写作和翻译);接下来是专业品质;跨文化交际能力在第三位;业务技能是最后一个,但在出口导向型企业中,业务技能放在第二位,对于出口型企业,业务技能可以视为专业质量的一部分。一般来说,企业的顺序对英语人才的需求是英语人才的语言能力、专业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跨境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大量的人才需求和创业机会,以及对具有国际视野、强大的商务沟通能力、较高英语水平和跨国运营能力的复合型外贸人才的需求。

4.英语专业人才供给分析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面向英语专业大三大四学生调研收集了162份问卷,分析英语能力获取各方面的成本和效益,调查他们的工作意向和职业知识,以及相关数据。调查问卷包括六个问题,调研结果如下:

(1)英语专业学生的具体方向。这个问题旨在探讨高校是否进行了专业转移,以便更好地培养某一领域的人才。英语专业非分化方向的比例最高(41.32%),其次是翻译(29.4%),英语(17.6%)和商务英语(11.8%)。

(2)听、说、读、写和翻译的投资时间。这个问题计划研究英语专业的投资,即成本計量。总体而言,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的输入时间以10为单位进行测量,中间部分人数最多(4—6);具体来说,英语专业的听说能力较低,也就是说,与英语专业的其他部分相比,更愿意花时间阅读、写作和翻译。

(3)英语专业学生对听力、口语、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的评价。总的来说,大多数听、说、读、写、翻译能力都是共同的水平(4—6),既不是好的,又不是坏的;具体而言,大多数人对阅读能力更满意,其次是写作和翻译。

(4)学校各类课程(语言技能,跨文化交流,计算机辅助技能,入门课程)的比例。总的来说,大多数高校都注重语言技能课程,其次是导向课程,校外实践和其他计算机技能课程很少。

(5)学生职业发展计划,对英语各方面能力的期望。这个问题旨在研究自我定位和对当前形势(如就业情况)的了解,并分析与企业需求的差距。大多数人认为,创新和自主学习能力、专业素质和语言技能更重要。相对而言,大多数人认为跨文化交流和特定的商业技能在职业发展中不太重要。

(6)英语专业学生未来的工作意愿。这个问题旨在比较人才供应是否等于市场需求。大多数人(88.2%)希望担任翻译,其次是担任教师(52.9%)。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英语专业学生对自身能力的期望与企业的需求,大学各类课程的设置比例,以及与学生在各方面花费时间有所不同。达到目标的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因此缺乏人才供给和需求互动。

5.供需差异分析及对策

5.1供需差异

根据以上两部分比较,我们得出以下供需差异:从宏观层面来看,英语专业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1)一些学校缺乏创新的英语课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参考招聘员工的市场需求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建立办学特色的方向,英语专业人才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尤其是先进的人才需求。企业需要的人才,不仅要注重语言知识,还要注重专业技能,即教育培训机构需要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的英语专业人才,外贸企业需要有商务技能的英语人才。但是,高校没有进行专业转移,导致学生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职业发展。(2)由于一些高校的英语专业缺乏方向和质量标准,课程质量、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差异很大,存在“质量滑坡”现象。(3)在当前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获取知识的学习方法多样化,给英语专业的教学方法、教育理念带来了挑战。

5.2相关对策

(1)高等学校进行专业转移,仅仅掌握英语知识是不够的。企业和机构越来越需要具有较强英语沟通能力和金融、商业、教育和心理学专业知识的跨学科人才。传统英语课程可以在前两个学年(听、说、读、写和翻译)设置。在第三学年,学生可以选择自己的方向,并向各个方向的学生传授专业知识,以便他们可以专注于某些科目,重视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外语+”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积极开展一系列就业形势讲座,分析英语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更好地帮助英语专业学生了解社会需求,避免盲目选择,投入高,产量低。聘用外部辅导员,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高校可以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充分利用资金、机构或政府,选择具有丰富社会工作经验和专业技能的专家参加各类外语专业实践项目,帮助英语专业的学生增强实践能力。

(3)更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技能。在重新定位和设置课程体系的前提下,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迫在眉睫。申请工作的实践能力较强,可以更多地反映对用人单位的价值。当然,企业支付的工资成本也较低。例如,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一方面,要创造真实的商务语言学习环境,采用更先进的培训体系,让学习者在真实的氛围中完成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另一方面,教学内容应注重与行业的紧密联系,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实践项目。

(4)建立和完善实践考试机制,引进专业辅导教师、教育行政部门、实习单位参与,多元化实践考核方法,鼓励引入高水平课程竞赛和职业资格考试要求作为评估实践教学的标准,作为整体评估过程和实践的结果,确保实践考试工作的客观公正,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增强实践能力。

6.结语

本文从语言经济学的角度关注英语专业学生的情况,并与现有研究中企业的要求形成对比,提出一些缓解供需差异的策略。本文将英语视为经济生产,该生产的所有者需要调整自己的行为(成本),以满足企业对高收入或更好收入(利益)的要求。回答前文提出的问题:(1)在信息数据时代,与10年前相比,企业对英语专业的需求发生了变化。(2)英语专业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投入的时间与能力获取成正比。(3)基于供需理论及产出和收益理论,英语专业学生更好地满足企业需求的方式。

但是,本文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一方面,收集的数据在广度、深度及设计上还存在诸多限制与局限。另一方面,研究结果不适合每个英语专业的个体差异。希望本文能够对推动英语教学科学改革,帮助英语专业学生改进学习模式有所裨益,使英语专业人才实现个人和社会的最大效用。

参考文献:

[1]彭莉.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的中国当前英语教育政策研究[D].银川:宁夏大学,2013.

[2]张卫国,刘国辉.中国语言经济学研究述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12(06).

[3]Marschak J. Economics of Language[J]. Systems Research & Behavioral Science, 2010,10(2).

[4]刘芙蓉.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人才专业能力需求调查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06):154-156.

[5]莫再树.语言经济学视角下的商务英语教育研究[J].外语界,2008(2):65-72.

[6]邹琳琳.基于语言经济学视角的商务英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15(08):137-140.

基金项目:山东省“传统文化与经济社会发展”专项课题阶段性成果(CT201911128);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疫情与教育”专项课题“基于学习者学业情绪的在线教育研究与改进研究”(2020YZB41)阶段性成果;山东农业大学“十三五”第二批教改项目(X2019057);山东省文化旅游发展课题(19WL69)阶段性成果;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19CYYJ16)。

通讯作者:李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