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飞速发展时期。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起步较晚且涉及的专业种类较多,对车辆段的研究主要是在经济效益方面,主要研究车辆段上盖综合体开发的综合模式及其产生的经济价值,其次是分析车辆段在进行检修保养时对城市产生的各方面影响等,对车辆段内部景观的研究较少,在车辆段规划建造时设计原则大多是以实用性、易养护性为主。本文以西安市渭河地铁车辆段景观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车辆段的现状分析,结合国内优秀的设计手法,提出针对车辆段景观的优化设计方法,为以后国内地铁车辆段景观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轨道交通;车辆段;景观;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TU984.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4-0-02
经过近20年的发展,地面车辆段开发模式已经成为我国车辆段开发的主流形式,在深圳、上海、重庆、杭州、北京等地都能看到相应的案例。但是,这种模式陆续暴露出功能布局不紧凑、空间利用率低、体量庞大、破坏城市空间的有机联系和城市街区的合理尺度、噪声污染严重等缺陷[1]。
西安市渭河车辆段位于西安市北郊的经济技术开发区草滩渭河大堤以外,车辆段总面积22.66万平方米,是目前西部最大的轨道交通地面式车辆段综合维修基地,主要负责地铁车辆的日常停车、维修、保养等,同时还兼顾员工培训、行政办公的功能,是西部唯一的综合性维修基地。段内原有景观设计多遵循易养护的原则,多种植地被植物和乔木,景观层次不足,同时段内有多种类型的工作人员,对车辆段景观的功能诉求也不相同。因此,对西安市渭河地铁车辆段的景观优化研究需要结合场地景观现状,分析周边各类资源,结合段内人员对场地的功能需求,遵循车辆段的设计原则,提出优化方法。
1 渭河车辆段景观现状分析
1.1 植物组团单一
通过对渭河车辆段的实地调研发现,车辆段内部植物组团形式单一,多是麦冬加大乔木的组合形式,行政办公区门前两块展示性景观绿地植物组团效果较差,没有很好地展现车辆段的文化;次入口进来后道路两侧绿地较空,仅种植了国槐、侧柏等乔木,绿地上还裸露着各类电箱井盖等设施。场地内绿地多处设置管道井盖,设计难度较大。车辆段整体上缺少灌木类植物,在植物色彩上没有注重季相的色彩變化,景观效果欠佳。
1.2 缺乏安全性设计
渭河车辆段的景观优化改造设计不同于一般的设计类改造,对车辆段运行线路和检修与维护建筑处的景观有更高的设计要求,现有场地景观没有考虑到地铁车辆在运行和检修时对场地造成的负面影响,比如噪声污染、灰尘污染、景观的不美观、安全性等方面,没有考虑通过植物的设计来处理场地问题。
1.3 缺乏雨水处理
渭河地铁车辆段总占地面积22.66万平方米,段内总体无高差,场地较平,而通过对场地的实地调研,段内雨水一般是采用自然下渗和地表汇集的方法直接汇入南侧的渭河,没有一定的集水装置,缺乏对雨水的合理利用。
2 渭河车辆段文化资源分析
渭河地铁车辆段是西安市地铁二号线渭河段综合维修基地,西安地铁二号线共设21个站点,南至韦曲南站,北至北客站,途径小寨站、钟楼站、北大街站、安远门站等重点车站,主要穿越西安科技教育区、商业文化区、西安老城区、经济发展区和新行政区。
渭河车辆段作为二号线的末端,在整体景观的文化表达上应该与西安地铁二号线形成呼应,以表达唐文化为主,通过对二号线的唐文化的分析整理,提取唐文化的设计元素,将其运用到车辆段的设计中。
西安地铁二号线沿线文化装饰以展现唐文化为主,通过站点内部文化展示墙、文化柱和站点顶部来展现唐代西安的盛世文化。
2.1 文化墙元素分析
西安地铁二号线共设21个站点,每个站点都用充满艺术性的手法来展现西安独特的唐历史文化魅力。其中,龙首原站点、市图书馆站点和南稍门站点充分展现了唐代诗词文化的特征,小寨站点充分展示了唐代音乐文化的艺术魅力,安远门站点用战士浴血沙场来体现唐代御守文化,北苑站点充分体现了唐代侍女服饰文化的发展,小寨站点和龙首原站点用礼迎四方宾客的文化墙来体现唐代盛世画面,大明宫站点、南稍门站点充分体现了唐代砖雕艺术的魅力,南稍门站点、龙首原站点充分表现了唐代渔隐文化的特征,大明宫西站、会展中心站点则用历史典故来体现唐代历史文化。
通过对二号线站点室内文化墙的唐文化分析,总结出主要展示的是唐代的诗词文化、御守文化、服饰文化、砖雕文化和渔隐文化,提取出各个文化要素,将其与车辆段的景观优化策略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唐文化特征的景观。
2.2 文化柱元素分析
全线车站柱面统一采用干挂芝麻白花石岩饰面,根据站点位置特点,柱面上采用唐三彩、朱雀、玄武、兽面纹、回形纹、万字纹、水波纹等中国古典传统祥瑞纹饰进行雕饰,恰如其分地诠释古城文化特色。其中北客站点、行政中心站点、北大街站点、北苑站点、运动公园站点、凤城五路站点、市图书馆站点、凤栖原站点运用回形纹进行装饰,三爻站点运用鱼纹,航天城站点运用云纹,韦曲南站点运用水波纹,体育场站点运用杨云纹,会展中心站点和纬一街站点运用折线纹,永宁门站点运用朱雀纹,小寨站点运用花纹,钟楼站运用唐三彩样式,龙首原站点运用玄武纹,安远门站点运用瓦当纹,南稍门站点运用宝相花纹。
2.3 顶部装饰文化元素分析
轨道交通车站的建筑内部在正常情况下需要通过大量客流,最终能展现装饰效果的部分受到局限。因此,天花板成为表达设计理念的最有效界面,配以灯光照明的辅助,使天花吊顶成为展现装饰设计的重要亮点。设计根据北大街站所处古城区周边多是繁华商业区的地理位置特点,提炼出北大街站“古城窗口”的概念,借鉴中国传统“窗格”的符号语言,应用到装修设计中,融汇古今文化,力求在追求整体统一的风格中体现文化内涵,构造出精致、古朴、典雅的车站空间[2]。
3 渭河车辆段景观功能分析
西安市渭河地铁车辆段作为其西部最大的轨道交通车辆维修基地,内部人员种类众多,有办公人员、驾驶员、教师、学生和安保人员等各类人员,对段内景观功能的需求是不同的,这对车辆段的景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行政办公区的景观需要满足办公类景观的特点,注重办公人员的日常需求。行政区景观同时又是主入口正对的区域,因此还应具有文化展示的功能,在设计上要遵循规整、简洁的原则,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车辆段东部是培训教育楼,这一部分环境景观主要是面向老师和学生,因此需要有户外认知的功能,设置户外认知场地,丰富老师的教学手段。同时还需满足师生平时休憩、交谈的需求,设置相应的休闲场地和景观小品。
主要道路两侧的车辆段景观应该在注重植物整体搭配的基础上设置相应的休闲空间,满足人员日常散步、交谈的功能需求。
4 渭河车辆段景观优化原则
4.1 安全性原则
车辆段景观作为轨道交通景观的一种类型,与城市地铁密不可分,而城市地铁作为大型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对车辆段景观的优化设计中安全性是首要的,如何在优化设计中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是设计的重点。
在靠近段内維修车间的建筑区域的景观绿地需要在不影响正常运作的前提下选择遮挡性强的植物,利用植物的围合遮挡来保证人员的工作安全,远离车辆的工作区域。车辆段在日常维修保养时易产生大量的粉尘、气体和噪音等,会影响人体健康,因此需要选取能够降噪、除尘和吸收有害气体的绿色植物,来减少其对人体的损害,打造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
4.2 易养护性原则
西安市渭河地铁车辆段占地面积巨大,绿化面积达10万平方米左右,所需植物非常多,不同种类植物的保养周期和方法是不同的,这对植物日常养护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在植物的选取上,在满足植物季相变化、色彩搭配和植物组团效果的前提下,应尽量选取保养周期相近、容易打理的植物,减少后期的保养成本,应尽量选择本地树种,这样更易保证植物的存活,减少整体造价,为后期省去很多麻烦。
4.3 地域代表性原则
陕西西安作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古城,唐文化是其代表文化,唐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当时整个世界的文化进程,唐代作为中国最繁盛的朝代之一,其经济、政治、文化在当时都对世界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而西安二号线整体是以唐文化为主题文化,因此渭河地铁车辆段在景观优化上应该体现唐文化的特征。
5 渭河车辆段景观优化方法
依托西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发掘西安地铁二号线室内外空间的文化表达,通过对发掘的文化符号进行提取、重组、创新,为世人展现历史与现代相结合的西安文化,以满足段内使用人员的功能需求、自然与生态为基础、文化与人文相结合为主要设计思想,打造能够展示西安地铁文化的健康、舒适的现代化车辆段景观。
通过对西安市渭河地铁车辆段的场地调研,整理出景观现存问题,在对渭河地铁车辆段景观进行优化改造时要注重展现西安历史文化,将文化与人文相结合,打造西北部车辆段景观的典范,对渭河车辆段周边文化资源和景观功能需求进行分析,从功能需求的视角提出将车辆段景观分为三角办公区、文化展示区、活力健身区、冥想交谈区、滨水休闲区和办公区中庭景观。
三角办公区是整个车辆段综和维修基地的行政办公区,面对主要出入口,主要有办公和文化展示的功能。该区域是车辆段基地的门户,是展现企业文化的核心区域,也是设计的重点,通过设置砖雕文化广场、景观文化柱、文化水景和下沉活动空间来直接表达唐文化要素,展现西安唐文化特征。
文化展示区景观位于场地北侧,通过对西安地铁二号线文化墙诗词文化、音乐文化、唐侍女、地铁标志、柱子纹样式的元素提取,并通过变形重组,结合观赏、交流、休憩的景观功能,打造一个展示西安唐文化历史内涵的车辆段景观。
活力健身区景观的设置是考虑到场地整体缺少员工日常活动运动的场地,通过设置休闲步道、运动球场、休闲空间等来满足各类人群的活动运动需求。
通过对场地现状的分析,归纳出场地主要缺少文化展示、运动健身、交流冥想、观赏等功能空间,通过设置冥想交谈区为员工提供一个可以私下交流活动的空间,通过特色种植、砖雕广场、景观亭、文化长廊等的设置,体现西安文化。考虑到场地亮化不足的问题,为夜班司机提供安全的环境,在靠近主道路的文化展示区以庭院灯提供主要照明,结合局部灯带和射树灯的使用,美化夜晚的景观效果。
滨水休闲区紧邻渭河段,位于场地东侧位置,场地现状没有考虑到场地蓄水利用的问题,雨天雨水排水问题基本靠场地自身解决。考虑到场地中的生态水资源处理与利用问题,在段内设置生态蓄水池,通过雨水自然汇集来收集地表水,通过雨水篦子和导流管将多余水收集导入生态蓄水池,以生物自降解的方法净化雨水,后期用于场地绿化和生活清洁,以达到循环利用的效果。并设置滨水景观节点,丰富车辆段内部人群的日常生活体验,提高车辆段景观品质。
办公区中庭景观空间中,非机动车棚极大地影响了美观性,植物种植没有层次,缺少活动空间等。可以通过将非机动车设置在入口处,增加植物种类和层次,增加水景、休闲空间等来增强场地的功能性。办公中庭区景观整体构图延续场地折线样式,通过植物选择和搭配的氛围营造及水系的纹样化设计,结合文化柱和特色地铺的整体营造。
6 结语
通过本文对渭河车辆段景观的优化设计,总结出以地域文化为主要设计路线的车辆段景观设计方法与建议。通过对渭河车辆段景观现状的实地调研,分析总结景观现存问题,针对段内现存问题具体进行景观优化。通过渭河车辆段景观的设计优化,为有关车辆段景观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建议:
第一,充分挖掘车辆段所代表的地域文化因素,确定设计主旨。
第二,从地域文化的纹样元素和色彩元素中进行元素提取。
第三,充分调研车辆段的现状环境,根据场地功能需求合理设计场地,将所提取的地域文化元素通过景观设计的方法运用到车辆段景观中。
参考文献:
[1] 钱霖霖,夏海山.城市可持续视角下的轨道交通车辆段开发模式比较研究[C]//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南京市政府:中国城市规划学会,2011:6216-6225.
[2] 余盼晴.西安市地铁二号线车站装修艺术设计[J].铁道建筑技术,2010(S2):67-72,107.
作者简介:韩亚成(1994—),男,江苏宿迁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