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命运与《十万个为什么》紧相连

2021-05-06 03:27叶永烈
百姓生活 2021年2期
关键词:第六版叶永烈制片厂

编者的话:著名作家叶永烈于2020年5月15日上午在上海逝世,享年80岁。叶永烈是一位高产的作家,著作丰硕。《十万个为什么》可以算作他的成名作,他的人生命运也从此与之相连。叶永烈在其著作《历史在这里沉思》一书中,披露了相关内容,现摘登如下。

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

真是机缘凑巧,我的第一本书《碳的一家》因为文笔活泼,我竟然因此被少年儿童出版社看中了!

当时,《碳的一家》的责任编辑曹燕芳,同时也是《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的责任编辑,她看中了我,邀请我参加写作《十万个为什么》。

我记得,曹燕芳给我寄来一份化学分册的“为什么”清单,要我试着写几个。我写了5个“为什么”寄去,曹燕芳一面热情地给予肯定,一面指出不足之处,然后要我继续写下去。我一口气为化学分册写了100多个“为什么”。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当少年儿童出版社给我寄那份化学分册的“为什么”清单时,其实每一个“为什么”都已经有稿子了。他们组织7位上海学校的化学教师花了一年时间,写好了化学分册。由于化学老师们写的“为什么”像教科书,编辑部不满意,曹燕芳于是找我重写。

《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初版本共收175个为什么,我写了163个。

接着,少年儿童出版社又约我为《十万个为什么》天文气象分册、农业分册、生理卫生分册撰稿。我是初版本写得最多的一个作者──初版本最初出五卷,共947個“为什么”,我写了326个,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左右。我也是这套书最年轻的一个作者──写这套书时我只有20岁,出书时我21岁。

《十万个为什么》出版后,成为当时印刷量最大的畅销书。初版本在短短的两三年间,竟然印行了580多万册。

我的命运与《十万个为什么》紧相连

《十万个为什么》成了我的成名作,我的人生命运也从此和《十万个为什么》紧密相连。我第一次送给我爱人的礼物,便是一套《十万个为什么》初版本。

我从北京大学毕业,来到上海。当时,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正在改编《十万个为什么》,要拍成电影《知识老人》。我希望调到这家电影制片厂担任电影编导。我来到这家电影制片厂,接待我的是厂长李资清。李厂长一听说我叫叶永烈,马上就说:“久闻大名!我们厂正在把你的作品改编成电影。”不久,我就调到了这家电影厂,在这里一口气干了18年的电影编导工作。

在那史无前例的十年浩劫中,《十万个为什么》被打成“大毒草”,我遭到了突然抄家。接着,我被“下放”到杭州湾畔的“五七干校”进行“改造”,种了3年水稻。

1980年,我参加了《十万个为什么》第四版的写作。

1999年底至2000年初,《十万个为什么》第五版(新世纪版)出版。我应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之邀,为《十万个为什么》举行全国性的签名售书。在短短4个多月中,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新世纪版),销售了30万套,即360万册。虽然与过去发行1亿册相比,这印数不算很多,但是就当时中国图书市场而言,已经是超级畅销书了。

在2012年3月初,我投入《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的写作。这一回,我除了要修订我原先写过的一些“为什么”之外,还要写许多新的“为什么”。作为老作者,我遭遇了一系列新问题:诸如隐形飞机、玻璃幕墙、塑化剂、地沟油、瘦肉精、尿不湿、泡泡糖、暖宝宝,等等,其中很多是社会热点问题。

据编辑部统计,从《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至第六版,我始终是每一版写得最多的作者。在半个多世纪里,《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作者换了一批又一批,唯有我从第一版写到第六版。

猜你喜欢
第六版叶永烈制片厂
《中国银幕》制片厂巡礼
叶永烈:食品科普创作的一面旗
那个为我们回答“为什么”的人走了 缅怀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先生
Analysis of the Coherence Principle in English Writing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嫦娥四号与玉兔互拍
落寞或重生
ABB发布第六版扩展自动化系统800xA
叶永烈:写“四人帮”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