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汉金
学校和教师是学校内部治理中的两个关键主体,完善学校内部治理要实现学校办学品质与教育者专业素质相互促进、同质提升,学校治理就必须具有教育理念统一性、规章制度有效性、行动策略灵活性、过程交互充分性等建构特征,就要深入实施针对教育者的教育、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改革组织机构、强化督导评价等构建行动。
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必须高度重视的两个关键主体:学校与教育者
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重点部署面向教育现代化的十大战略任务提出,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提高学校自主管理能力,完善学校治理结构。领会和落实这一政策调整与理念创新,从学校内部治理体系建构的角度看,学校与教师是两个关键主体。
从理论层面研究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完善。首先,要充分认识教育治理体系现代化对建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提出了必然要求。学校作为教育体系中最核心的組成部分,对现代教育治理体系所维护的理念、所遵循的原则、所形成的建构,必然相应贯彻落实或受之影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中所提出的管办评分离、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等系列举措,已经将学校治理体系建构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呈现在学校管理者面前。其次,要统筹完善“学校治理”与“学校内部治理”。学校治理强调对办学行为相关各主体有一系列制度安排及过程约束维护,其与“管理”之区别,是能使学校成为一个更具民主品格和公共精神的组织机构。第三,要全面分析学校内部治理中的主体之间的关系。从学校治理的角度看,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作为机构的“学校”也是治理行为的重要主体,教育者既是学校管理的对象,即“共同事务”的一部分,也是学校机构的核心组成,与学校共同承担服务受教育者成长这一根本的“共同事务”,受教育者是影响学校内部治理的决定性因素,而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与完善,更需要深入研究学校与教育者这两个主体。
就如何完善学校治理机构、如何实现教师发展模式转型等现实和实践问题,有教育媒体曾对话相关专家,发表出“回到以学生为本的价值轨道”“以课程为核心,对决策、执行、反馈的组织运行和学术推进进行重组”“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学校管理”“激发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内在要求”“教育管理+企业管理=现代学校管理”“真正落实校长负责制”“教育的本质是服务,管理的服务对象首先是教师,教师的服务对象首先是学生”等观点,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端正办学方向、加强课程建设、加强执行力建设、强化服务意识等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没有充分重视“教育治理”与“学校治理”、“学校治理”与“学校内部治理”之间的区别,缺少抓住内部治理主体的深入探讨,也没有明确回答教师发展模式转型等具体问题,但诸多问题的共性问题已清晰显现出来,那就是学校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主体,与落实办学行为的教育者,二者之间存在思想认知、价值取向、行动策略等不一致、不协调,不能实现本质趋于一致的同质提升,这是完善学校内部治理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促进学校与教育者同质提升的治理体系建构特征
建构基础来源教育理念的统一性。教育理念与教育观念不同,“人应当通过理性,把纷然杂陈的感知觉集纳成一个统一体,从而认识理念”,是“好教育”的观念。教育理念是对教育现象及发展的理性认识成果,包含了“教育应然”的价值取向,是反映教育活动诸概念共性的上位概念,源于实践,也对实践有指导意义。作为学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基础,一方面,学校办学理念可以引导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在学校整体提质中带动教育者个体专业素养的提质,另一方面,教育者的教育理念、经验也可以融入和丰富学校办学探索与实践,在个体提质中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质。
建构支撑保障学校制度的有效性。学校内部治理涉及学校内部全要素,规定和安排、组织和发动学校全体人员、全部事项,完善治理结构正是以传统学校管理“制度管人管事”为基础,由此形成全面有章可循的体系。由培养目标、办学目标、文化特色所牵引的学校制度集合,要能成为治理结构中全面发挥作用的有力支撑,当然还需要制度建设与提升办学水平相适应,能得到教育者的认可和执行,即具有有效性。针对国家治理体系是否现代化,有人提出公共权力运行是否制度化、规范化,公用治理和制度安排是否民主化,治理过程是否具有法治精神、是否体现效益原则,制度之间是否能协同作用等标准,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学校制度建设同样要适合本校实际,集中教师智慧建议。
建构功能强调行动策略的灵活性。治理理论认为,学校治理结构优于制度管理的地方,不仅是使制度有效落实,而且伴随管理及教育教学行为的,是充满执行活力的激励和约束过程。美国学者艾利森认为:“在达到政策目标的过程中,(政策)方案确定的功能只占10%,而其余的90%取决于有效的执行。”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为行动策略的制定实施提供贴近具体实际的针对性、根据实际创新举措的灵活性,就要让灵活性成为学校办学水平提升、教育者专业素养提升的广阔空间,改革传统管理模式中层级繁复弊端,推进扁平式管理,把学校与教育者的充分协商作为基本的决策和行动机制,使行动过程成为管理者、执行者平等合作的过程。
结构保障交互作用的充分性。充足的资源是走向成功的坚实保障。对于完善学校内部治理而言,在资源主体方面,正如皮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每一名学生都具有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充足的资源既来自学校决策者、执行者的个人智慧,也来自学生、家长及社会人士的积极参与与建言献策;在治理方式上,学校及教育者权力运行中每一个环节都不能缺少监督,既有问题聚焦式监督,也有发展建议式督导,还有评价式激励。置于校内外充分介入的督导与激励,能成为优化学校内部治理体系的动力和保障。
促进学校与教育者同质提升的治理结构构建行动着力构建促进学校与教育者同质提升的内部治理结构,与上述特征相对应,学校可采取如下构建行动:
把构建过程作为不断吸纳科学教育理念的过程,实施针对教育者的教育行动。学校办学水平提升的主导者是教育者,包括管理者、一般员工,建立学习型校园,把学习作为统一思想、升级价值取向的必经之路。正如独立教育媒体人沈祖芸所说,有一类学校“价值观坚定,并不断跨越组织自身的生命周期,持续创造二次成长曲线,走向一个又一个峰值点。更重要的是他们还会将这一过程化为组织知识,将这种文化融化为每一个人的基因,而不是维系在几位领导者身上,此乃大智慧。”
把构建过程作为不断完善学校制度体系的过程,实施针对制度落实的机制健全行动。能支持鼓励教育者主动性创造性的意见建议,能在科学思想指引下维护常态保持长效的措施机制,全面推进制度落实落地,真正实现制度的约束、规范、激励、引导作用,使各项规章制度可适用、可操作、有实效。
把构建过程作为不断推进决策执行优化的过程,实施针对组织结构的改革行动。民主和合作是切实保证决策与执行不断优化的管理特质,民主是使管理者与执行者能在充分交流中优化方案,合作能使管理者与执行者共同争取绩效优化。基于此,要改革层级太多、信息不畅、反应缓慢的组织结构形式,推进扁平化管理。实践中,简化校内层级设置,相应设立广泛吸收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等各方代表的研究指导中心,管理与执行零距离对接,能充分发挥出管理者也是执行者、执行者也是管理者的治理效益。
把构建过程作为不断调动丰富办学资源的过程,实施针对督导评价的强化行动。强化过程督导,学校要主动因应管、办、评分离的管理体制新趋向,主动健全完善行政过程管理、团队阶段小结、学生自主评价、家长及时反馈、社会全程指导的开放性多元评价格局,不断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的产生与解决,以激励为手段推进学校工作与教育者专业能力得到新的提升。
责任编辑/周小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