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帆
推动建设科学中心,新型基础设施是“硬支撑”。
以建设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国家枢纽节点为契机,推动数据中心集群发展,有序布局超大型、大型、区域性、行业性数据中心及若干边缘计算节点,形成不低于4万机架、50万台的服务器能力;以中新国际数据专用通道为纽带,加快推动跨境电商、国际金融、国际物流、数字内容等领域项目落地实施;加快推进5G规模组网;加快构建以算法为核心、算力为支撑、数据应用为导向的先进计算产业生态体系,支持华为、浪潮、中科曙光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在成渝地区布局算力基础设施,推动中新国际超算中心、中国移动边缘计算平台等重点项目建设。
推动建设科学中心,需要充分发挥大平台的主引擎、主战场、主阵地、主窗口、主渠道作用,更需要龙头企业等创新主体的充分参与。
重慶将着力服务西部(重庆)科学城探索重大数字技术攻关突破,加快落地百度阿波罗(重庆)研发中心、浪潮西部运营总部、金山云政务全国总部、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中国电子信创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终端、数字内容、软件及信息服务等数字产业集聚发展,集聚大项目、培育大产业、激发新动能。
推动建设科学中心,应用场景是“软实力”。科技项目往往需要通过应用场景体现价值、发挥效益,应用服务是重要源动力。
出台实施《智慧名城建设“十四五”规划》,围绕“住业游乐购”打造典型应用场景,着力构建多样化应用场景体系,让更多新技术新产品先用先试、拓展市场。优化升级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首批推出全市统一智慧消防、应急指挥调度平台、网格化共治平台、智慧交通、智慧停车、物联网平台和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等智慧城市重点应用工程,并积极推动相关应用场景在西部(重庆)科学城落地。
推动建设科学中心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在营造大数据“生态”上动真格、见真章。
着力强化平台服务,大力实施线上业态培育行动计划、线上服务创新行动计划,为企业生产、设计、研发、流通等各个环节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平台级服务。
着力强化金融服务,升级“渝快融”,大力开展知识产权融资、投贷联动、投保联动等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推动“渝快融”与“高新金服”等对接,进一步丰富科技创新融资渠道。着力强化数据服务,进一步健全“云长制”,聚焦数据“聚通用”,优化升级公共数据有序开放服务体系,推动普惠金融、交通出行、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社会需求强烈领域的数据开放,推动数据融合与应用开发,加快数据要素市场培育,让数据要素更多更好服务于科学中心建设。
着力强化智力服务。强化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合作,大力引进中国科学院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知名创新机构,联合阿里巴巴、华为等知名企业共建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转型发展学院,引导高校新专业设置向大数据、智能化等专业倾斜,为科技中心建设提供人才保障、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