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隘型古村镇文化景观的作用机制及特征研究

2021-05-06 03:22解丹王雯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4期
关键词:城池村镇尺度

解丹,王雯

(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天津 300132)

古村镇,又称“历史文化村镇”,我国《文物保护法》将古村镇定义为“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纪念意义的城镇、村庄”①。关隘指“重要地段或边境上的出入口”②。关隘建有关门和城池,城内驻军,随时对敌。关隘型古村镇如今面临着文化源泉枯竭、建筑独特性破坏的困境。

我国对关隘型古村镇的研究主要为对关隘价值、历史考古的研究,以及对关隘文化、军事作用、关隘建筑的研究,当前集中于保护利用与开发实践方面。本文引入文化景观的理论视角,构建出关隘型古村镇从文化根源到行为活动,再到景观要素的作用机制和基于此机制的特征表达方法,以期为关隘型古村镇的理论研究和保护开发提供新思路。

一、文化景观视角下的关隘型古村镇

“亚洲的文化景观在人文相度,以天人哲学为本源演绎出宗教礼制景观和人居环境景观。同时结合文明演进的特点,分为持续演进和化石遗址两大类”③。关隘型古村镇被赋予关隘职能之前,地方环境已经出现了人的居住和改造活动。出于政权间的相互对抗,关隘职能的确定,聚落边界的建设、划分聚落空间的规划、聚落场所的设计在具体的地理空间与经济文化的框架下进行。因此关隘型古村镇属于文化景观中的人居环境景观。

从文明演进和遗产存在状态的角度看,军事聚落的自然条件具有适居性,城墙堡垒的修筑加强了聚落的稳定性。因此关隘型古村镇在职能改变后能够保持着景观的持续演进,属于持续演进型景观。

二、关隘型古村镇的特征

(一)山地本底性

关隘地处边关险要之地,多位于谷中盆地、山口夹凹、古道高处或背山面水之处,城池或三面环山,或一面依山。同时还要靠近河流,让河流起到防御作用。

(二)城池不规则性

城墙则沿山脊走向修建,居高临下防御城内。因此沿山的城墙部分呈现不规则形态,与平原地区的规则形态城池大不相同。

(三)交通重要性

关隘最大的军事功能就是控制来往人员、征收关税。因此关隘的位置往往在古代重要的商道、驿道上。于道中建城,设关门控制人员进出和通行时间。部分关隘还在城内设置商贸区,保障商业交换活动的安全。《西关志》中记载居庸关“南环凤阙,北枕龙沙,东连军都之雄,西界桑干之浚”④。

(四)区域协同性

关隘的职能运作仅靠单个城池是无法完成的,一条道路上往往设立多个关隘,对外形成重重防御,对内可以严密掌控。道路可构成路网,随路网分布的关隘也形成了网络结构中的一个个重要节点。在重要交通枢纽地区,建有高级别关隘。高级关隘在执行关隘功能时,还对周边低级关隘有辐射作用。路网和枢纽下的关隘形成了网络协同防御机制,并具有区域协同性。

三、关隘型古村镇文化景观的要素梳理

(一)要素构成逻辑

关隘型古村镇的景观要素由物象要素与精神要素共同构成,这两方面也可作为系统分析的切入点。“历史城镇建成环境可看作由‘可见’景观(物质系统)与‘无形’文化(价值系统)复合而成”⑤。以景观的角度看,村镇整体景观都包含物象景观与精神景观,此两方面为景观之表里。

(二)物象景观要素构成

1.区域尺度(防区概念下)

“区域”没有固定的面积限定,而是与军事意义上的“防区”对应。在区域尺度下,自然条件对古村镇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关隘型古村镇的选址,往往要利用山势、靠近水源、选择交通条件和局地微气候良好的地区。因此区域尺度下的景观要素由四要素构成。(表1)

>表1 关隘型古村镇区域尺度下景观要素整合

2.聚落尺度(资源概念下)

聚落尺度为关隘与外界资源交换影响的动态范围。聚落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扩大也有缩小,但任何时期,自然资源与人为生产生活都是影响聚落演进的最直接因素。在关隘发展过程中,城池的出现又对聚落起到了限定的作用,从实际生活中影响了人的行为,也影响了资源获取与生产生活。(表2)

>表2 关隘型古村镇聚落尺度下景观要素整合

3.场所尺度(城池概念下)

在关隘型古村镇中,场所尺度内的要素是城池边界以内的空间要素。“场所不仅是单纯的物质空间,而且承载了人们认知空间的历史、经验、情感、意义和符号”⑥。场所尺度内,人类与其自身创造的生存环境的交互更加密切。固定场所是人类聚居的基础,而场所的边界则是场所存在与发展的承认与保障。人为制造的边界是人对固定生存空间的圈定,也是约定俗成,分隔内外的精神边界。场所尺度内,各类空间要素都是人可以通过感官直接体验到的对象。可根据要素形态归结为点要素、线要素、面要素。(表3)

>表3 关隘型古村镇场所尺度下景观要素整合

(三)精神景观要素构成

1.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生发于人与天地万物共处的过程中,是关隘形成前聚落族群的原生文化,在村镇职能确定之前就已成形。包含农耕行为衍生出的物质生产习俗和原始崇拜衍生出的宗教信仰习俗。

(1)物质生产习俗

物质生产习俗与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关隘中士兵以家庭为单位承担屯田的工作,重视农时节气,以二十四节气农时作为主要的农业习俗。《易县志》中记载,立春时节的打春习俗,“旧时要绘制春牛图,也有的地方用纸糊一春牛,在立春这天家家都吃春饼,把纸牛烧了用棍棒打烂,谓之打春牛”⑦。

(2)宗教信仰习俗

宗教信仰习俗包含本土俗信、宗教信仰与民族信仰。本土俗信指原始图腾崇拜中产生的神话传说,逐渐演变为一种朴素的神明信仰。古代政权分隔往往伴随着民族与宗教分异,关隘村镇是不同民族、国家、宗教信仰交融的集中区域,因此关隘型古村镇内宗教信仰与民族信仰杂糅,并影响本土俗信。

2.军事文化

军事文化是具有职能属性的文化,包含历史典故与著名战役等。关隘型村镇军事历史悠久,军事相关物质遗产、军事文艺作品丰富,军事文化影响下的景观多与古代战争中的英雄人物和著名战役有关,在关隘型古村镇中表现突出、内涵丰富、影响深远。

3.精神文化

精神文化是人将客观世界中得到的经验反省于主观世界,从而塑造出的自身的精神思想与价值观念。外化于世的表现方式众多,主要有文字和音律两种途径,文字为诗词、文章、故事等;音律为曲调、戏剧等。在关隘地区,边关诗词广为流传。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词风格大都雄浑壮阔,沧桑悲凉。

四、关隘型古村镇“景观”与“文化”的作用机制

(一)以生产生活为媒介的作用机制

在区域尺度下,地形、水文、气候要素对居民的生产生活行为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直接影响到行为文化中的物质生产习俗。在山地地区,因海拔高而气候寒冷,因气候条件降水量有限,因此当地居民对农时节气、自然雨水的依赖更大,农作物较平原地区播种更早,成熟更晚。因此当地的物质生产习俗中,掌管雨水、火焰、植物等自然元素的原始图腾和民间俗信十分受重视。

聚落尺度下的资源要素,如水、林木、土地资源等,是与人发生密切利用关系的资源,在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时期,也通过农业活动潜移默化塑造着行为文化。

行为文化通过生产生活行为影响聚落尺度下的生产景观要素。山地梯田就是人地关系中人依据农业经验对自然进行改造的成果。时令节气时举办的集体劳动、庆祝活动是动态的文化景观。

(二)以军事防御为媒介的作用机制

聚落的军事防御功能是宏观政治环境赋予聚落的特殊职能。军事文化迎合了军事防御的需要。军事防御活动留下了大量的战争历史、著名典故流传后人,逐渐传说化,形成尚武好战的风气,出现了以军事传说为主题的寺庙类建筑。同时,催生出各类防御建筑和工事,包括聚落的边界(城池)以及聚落内的防御建筑、街巷格局、景观构筑物等各类要素,对聚落内景观形态具有深刻影响。

(三)以空间实践为媒介的作用机制

文化空间实践是“文化”与“景观”间互相沟通的桥梁。文化抽象实践为文艺作品,具象实践为建筑工事。聚落尺度上包围聚落的城池边界以及聚落内部的各类建筑景观,既是精神文化的抽象实践源泉,同时也是精神文化中人居理念的具象体现。

五、关隘型古村镇文化景观的特征

(一)军事聚落的文化景观特征

1.物象景观特征:防御性景观

军事聚落的区域协同性决定聚落间以防区为单位协同防御的工作机制。在防区内,少数高级别军事聚落控制多数低级别军事聚落的分布与建设。具体体现在众多聚落点的选址分布,防区内的敌台、边墙、烽火台等的建设规模和形制,以及聚落间相互联系所需的交通网络和信息传递上。在聚落周边,通过翼墙连接就近聚落的方式扩大防御范围。在景观上表现为城池之间有墙体沿山势起伏相互连接,占据视觉最高点。在聚落内部,各类军事建筑以将领指挥处为中心分布。由于城池依山建造,在周围山体制高点多建有具备侦查、瞭望功能的敌台等,库房等重要建筑位于半山。

2.精神景观特征:军事性文化

(1)军事职能文化

包含军工技术、军政韬略、军规秩序。在关隘型古村镇中,军工技术需结合起伏多变的山地地形,手法更加多元化并且更具针对性,出现了利用天然条件建造的铲削墙。军政韬略也将地形与聚落选址结合,往往一个山头配合一个关隘,控制山间交通就能完成区域联防。军规秩序的运用更灵活,山间交通运力有限,两地之间路途崎岖,人员调配难度大,因此除官方驻守兵力外,还召集民兵,有警共同作战,无警则屯田务农。

(2)军事历史文化

包含军事历史、著名战役、著名将领、军事传说。古代多利用山进行防御,因此关隘型军事聚落的军事历史开端早于平原型军事聚落,自战国时期开始,就有建在山区的燕长城。关隘所具有的兵要地理条件以及军事历史催化了各个时期发生的著名战役,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了众多军事将领和流传千古的军事传说。

(二)关隘型古村镇的景观特征表达

1.通过空间层级的特征表达

(1)区域尺度下的特征表达

在区域尺度下,关隘景观的独特性体现在关隘与其他军事单位的位置关系、关隘所处的地理位置、关隘的水陆交通和信息传递的通达性,以及区域范围内各类防御工事的相互组合上。

高级关隘与其直接下辖的低级关隘有密切的军事联系,如交通联系与信息传递的联系,与之相关的景观具有关隘型古村镇的独特性。在设计和开发时应将低级堡城的建筑文物进行保护并加以利用,形成特色旅游线路。同时保护关隘周边山地的地形地貌,禁止破坏山体环境。尽可能恢复关隘所辖防区的信息传递网络,对重要驿站、烽火台进行修复,并建立标识系统。保护关隘防区内各类军事工程建筑及景观,如敌台建筑的维护以及对敌台观景视线的营造。

(2)聚落尺度下的特征表达

在聚落尺度下,聚落景观的防御性表达于城池内外的山水格局、地形高差、屯兵资源、练兵设施、城门分布及两侧地形、城外道路形态、城墙的走势等。

关隘多靠水建城,关隘景观中护城河是非常重要的景观要素,因此对河流生态、河流规模的恢复十分重要。在关隘周边山体种植树木,恢复山体景观,并在地势高处建造可以俯瞰整个关隘的观景台。对连通关隘内外的重要道路也应进行保护和维护,对已消失的部分设立标识进行说明。

(3)场所尺度下的特征表达

在关隘城池内部的场所尺度下,景观的独特性体现在完整的实体边界、围合限定聚落形态的自然边界、明确的中心轴线与重要节点、防御性的街巷骨架、划分明确的功能群域及其中的重点建筑上。

关隘城池由城墙构成,城墙边界是关隘景观营造的关键,应尽可能地恢复城墙的原始面貌,并加强城墙的可视性。将城池内部轴线进行规整,沿轴线设立景观带,恢复部分防御性街巷空间。并对城池内的历史建筑、景观构筑物等点要素,溪水、道路等线要素以及山地、草场、耕地等面要素进行再设计。

2.通过行为媒介的特征表达

行为媒介包含生产生活行为、军事防御行为、空间实践行为,物象景观要素与精神景观要素通过行为媒介相互作用影响。通过行为媒介的景观独特性表达,有利于体验者通过亲身实践,对关隘型古村镇的文化景观有更深切的理解。

通过生产生活行为,可以直接接触区域尺度下的自然空间、人居环境,也可以感受独特的地域性物质生产习俗和宗教信仰习俗。通过各种手段复原军事防御行为的场景,如纪录片、三维动画、全息投影等数字媒体方式,绘画、塑像等实体展示方式,使军事历史、军事文化得到更高效的传播。通过对景观构筑物、建筑等实体要素进行复原与修复重现历史上的空间实践行为,营造景观与文化的实际体验感。

注释: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14条第2款。

②秦潇.关隘型古村镇整体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以山西省娘子关古镇为例[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7.

③肖竞.基于文化景观视角的亚洲遗产分类与保护研究[J].建筑学报,2011(S2):5-11.

④王士翘.西关志[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0.

⑤肖竞,李和平,曹珂.历史城镇“景观—文化”构成关系与作用机制研究.[J].城市规划,2016(12).

⑥程世丹.当代城市场所营造理论[D]重庆:重庆大学,2007.

⑦易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易县志[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

猜你喜欢
城池村镇尺度
古城池中瓮城的起源、作用与历史发展
山西8个村镇入选第十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
流翔高钙 致富路上与你同行——记曲沃史村镇东海乡村e站长陈永庆
财产的五大尺度和五重应对
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已达2409个
色彩手法在村镇环境综合治理中的运用与思考——以平度市下辖村镇为例
镜花缘(8)
宇宙的尺度
锦绘:曾忆古城池
城池破,天边正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