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古代玻璃艺术研究的几个问题

2021-05-06 03:22顾亮亮周静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4期
关键词:玻璃

顾亮亮,周静

(1.南京财经大学 科研处,南京 210023;2.南京财经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南京 210023)

中国的玻璃起源可能上溯至公元前1000年的西周时期,真正的玻璃大致出现在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中晚期,此后,经过了几个相对发展的时期,例如战国时期楚国的玻璃制造、北魏及隋代的平城玻璃厂,玻璃艺术在中国工艺的发展史中独树一帜。针对中国古玻璃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形成了一个高潮,2005年,《中国古代玻璃技术的发展》的出版,既开启了玻璃技术史研究的新阶段,也为玻璃艺术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一、“玻璃”一词的多种称谓

中国古代玻璃在历史上曾使用过多个不同的称谓,常见的有琉璃、药玉、料器、硝子、水精、罐子玉,还有一些外来词汇,如玻璃、璆琳、陆离、流离、璧流离、颇黎、玻瓈等,这些不同的称谓存在于不同的时间段,也包含除玻璃以外的其他含义,可以说一物数名、一名数指,常常造成概念上的混乱,加上商业活动中为了经济利益而滥用“琉璃”一词,进一步加深了中国古代玻璃的神秘感。

人类首先是发现和使用天然玻璃,包括火山喷发后急速冷却产生的黑曜石(obsidian)(图1)以及流星经过大气层与大地撞击后高温高压下形成的玻陨石(tektite)。考古发现,铜石并用的时代黑曜石就出现在人类的早期贸易中,可见人们已经对黑曜石产生需求,这一需求是否激发了人们自主制造玻璃的愿望呢,我们不得而知,毕竟玻璃的漫长历史使得其源头变得模糊而不可知。

原始玻璃包括釉砂和玻砂,釉砂也被称为费昂斯(faience),指玻璃态材料包裹石英砂的制品,表面含有少量的玻璃态,内部大部分仍为未熔融的石英砂。玻砂(内部为玻璃和石英砂),英文名为“Frit",玻砂的烧成温度(约1000℃)比釉砂的烧成温度(700℃~900℃)要高,故玻砂的玻璃化程度高于釉砂。釉砂和玻砂并非玻璃,在历史进程中也并不存在这三者之间的连续的线性发展的线索,但是考虑到这三者在材料和工艺上的联系,可以将釉砂和玻砂视为玻璃的前身。(图2)

琉璃又称流离、瑠璃、瑠瓈、璧流离,既指代中国古代来自西域的天然宝石,也指代古代玻璃,还指代具有玻璃质的器皿和玻璃质表面的建筑装饰构件。以图3为例,可以看出琉璃与玻璃、天然玻璃、釉砂、陶瓷、玉等都有重叠,可见“琉璃”一词的复杂程度。

玻璃有时也被称为“硝子”,并且流传到日本,至今仍在日文书籍中使用。明代李时珍所著《本草纲目》传入日本后,对日本“玻璃”一词的演变具有决定性影响,书中云“药性烧成者气眼,谓之硝子”。此后,日语中便出现“硝子”一词,并最终为玻璃定名。室町时代至江户时代,葡萄牙人从东南亚驾船行至日本,将葡萄牙语“vidro”(玻璃)传入日本,当时的日本学者随即将玻璃采用“vidro”音译,但在书写时,仍使用汉字“硝子”,足见“硝子”一词已经正式日语化。

料器这个名称大约出现在元末明初,是北京地区的人们对玻璃器的称呼。那时北京还没有直接烧制玻璃的行业,但是可以从颜神镇①输入玻璃料条,将其重新加热、熔化,制成各种玻璃器,所以将用玻璃料条制成的器物称为料器。

玻璃一词出现得较晚,且源于梵语,最早见于姚秦鸠摩罗什译《妙法莲华经》与《阿弥陀经》。在其后的文献中,玻璃(玻瓈、颇黎等)不时出现,至宋代,玻璃一词被广泛使用,并逐渐从琉璃一词中分离出来,特指人造玻璃,即现代意义上的玻璃。

在中国古代玻璃艺术的研究中,对玻璃的界定则是基于1978年干福熹提出的“一般古代文物其质地和内部结构鉴定可确认为玻璃者,就一律称之为玻璃为好”。

>图1 古埃及黑曜石碗的残片,藏于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

>图2 战国玻璃珠,藏于美国康宁玻璃博物馆

>图3 琉璃、玻璃等概念关系图

二、玻璃的化学成分

中国古代玻璃的化学成分可以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春秋到战国前期(公元前800—公元前400年),在中国境内发现的原始玻璃属于钾钙玻璃,并且氧化钾的含量高于氧化钠。从战国到东汉(公元前400—公元200年)是铅钡玻璃和钾玻璃共存的时期。从东汉到唐代(公元200—公元700年)流行高铅玻璃。从唐代到元代(约600年—1200年)是以钾铅玻璃为主。自玻璃吹制技术传入中国,唐代以后中国内地也开始应用和制作钠钙玻璃,但是并不普遍。氧化钙可以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所以从宋代开始用氧化钙代替钾铅玻璃中的氧化铅,同时炉温已经可达到1400℃。元代至明清(约1200—1900),中国内地制造的玻璃以钾钙玻璃为主。(图4)

中国境内的古代玻璃可以分为三种类型:1.纯粹的国产玻璃,制造技术与当地其他工艺相关,如陶瓷、青铜,并使用当地的原料制成,发现于黄河、长江流域的玻璃剑饰、玻璃珠、玻璃璧、玻璃耳杯等典型的中国样式,包括钾玻璃和铅钡玻璃,都属于国产玻璃;2.运用外来制造技术和当地原料制成的,如新疆拜城发现的中国境内最早的玻璃珠;3.成分上可以判定为钠钙玻璃,且工艺技法也具有异域特征的进口玻璃器。

其中铅钡玻璃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玻璃,出现的时间不迟于公元前5世纪的战国早期,在西汉时期仍有生产,到东汉数量开始减少并逐渐被铅玻璃取代。干福熹认为:铅钡玻璃首先出现在战国时期的楚国,在长江流域,安徽亳州柴家沟墓出土的半透明灰色蜻蜓眼玻璃珠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铅钡玻璃,属于春秋末战国初(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5世纪),然后在战国中后期流传至黄河流域,例如河南新郑墓和甘肃马家塬西戎部族墓的铅钡费昂斯珠(lead barium faience)。早期输出至日本的铅钡玻璃,经铅同位素研究,其矿料出自今天的云南。李晓岑认为:铅钡玻璃的消失和低比值同位素铅的消失是同时发生的,这强烈表明铅钡玻璃的矿料应该都来出自云南滇东北,20世纪90年代国内地质工作者发现铅同位素比值很低的异常铅在中国仅见于云南,并且与美国著名玻璃专家布里尔等人分析的铅钡玻璃低比值异常铅的比值范围重叠。这些都暗示云南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玻璃产地。因此,铅钡玻璃的发源地有两种说法:一是从铅同位素比值的数据推断中国早期铅钡玻璃的部分矿料来自云南,东汉以后,炼丹术兴起,黄丹与铅丹被广泛使用,混合含二氧化硅的粘土和草木灰使玻璃制造不再困难,这提升了玻璃制造技术也改变了玻璃的化学成分,同时避免了与遥远西南的贸易之苦,所以出现并流行于战国和西汉时期的中国铅钡玻璃忽然就销声匿迹了。二是从有大量古玻璃出土、同时又有铅矿的角度来看,湖南,即战国时期的楚国,无疑也是铅钡玻璃的重要发源地。

由于复杂的内腔结构,特别是大端头横导轨里侧结构更为复杂,无法实现造型一次性填砂,故设计切出一块活料,做V形槽定位防止活料跑偏,先将下面紧实填好砂再将活料放上继续填砂,能够满足造型填砂要求,如图4、图5所示。

钾玻璃则是古代南亚、东南亚和东亚中国华南沿海地区特有的类型,我国的钾玻璃主要出现在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3世纪,相当于战国中晚期至东汉时期。相对于铅钡玻璃艺术的研究,钾玻璃的情况更为复杂:1.分布广泛,中国境内的广西、广东、贵州、四川、云南、湖南、青海、甘肃等地,境外的日本、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等国均发现钾玻璃;2.历史久远,中国原始玻璃中就含有较高的氧化钾,与铅钡玻璃长期并存的钾玻璃以及从唐代一直延续至清代的钾钙玻璃,可以说中国古代玻璃艺术一直都有“钾”的存在,因此,有专家认为:不排除中国钾玻璃也是自制的可能性。3.起源问题尚未达成共识,国际上目前比较一致的看法是钾玻璃是亚洲、尤其是南亚、东南亚和我国西南和华南等地特有的一类玻璃,但大多数国外学者认为这类玻璃主要产自印度,并通过丝绸之路的不同路线向东南亚、我国南方地区及韩国、日本等地传播。

三、仿玉之风

由于玻璃具有很好的可塑性,人们早就用其模仿玛瑙、玉等其他材质。在中国,玻璃材料则作为仿玉的最佳选择。中国特有的铅钡玻璃具有一定的混浊度,外观像玉又比玉光洁,加工方便,可以通过模具得到初步的造型和纹样,再结合磨琢等冷加工技术,就能模仿上等的玉石,所以古人往往将玻璃与玉石类器物同样看待。不论是缺玉的宋、明时期,还是玉材料相对丰富的清代,在仿玉的追求上,古代玻璃在器型、功能、质感、色泽上对玉器的模仿,可以说是全方位的,就器型来说,主要体现在玻璃剑饰、玻璃璧及玻璃丧葬用品等。

玻璃剑饰与玉剑饰在形制、外观方面均一致,就目前的发现和研究来看,在纹样方面,除了谷纹、云纹、蟠螭纹等,还有独见于玻璃剑璏的兽面纹,如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的战国晚期兽面纹谷纹璏,长10.2厘米,两头内卷,一端饰有兽面,其余部分为谷纹,相似形制的玻璃剑璏还有台北历史博物馆藏的两件和关善明收藏的一件。(图5)

玻璃璧始于战国早期,战国中期盛行,衰落于汉代,流行了六百多年。玻璃壁和玉璧的作用也是相同的,目前出土的战国秦汉玻璃璧超过200件,考虑到考古鉴定中不排除将仿玉的玻璃制品误认为玉,所以玻璃璧的数量应该更多。楚国的长沙因为缺少玉石,常常用玻璃代替,来缓解玉料不足的问题,古代长沙盛产铅,湘潭、衡阳、新化等地又产重晶石,湖南全省的二氧化硅储量极丰富,这些都为制造高铅钡玻璃提供了重要条件。目前发现的玻璃璧有80%以上出自湖南,不排除楚国是当时全国最大的玻璃璧产地。因为玻璃璧的稀有,曾经有“玻璃璧贵重于玉”的说法,不过在长沙,玻璃璧却多发现于平民墓中,这也可以视为佐证玻璃产地的一个要件,因为是本地生产,所以玻璃璧显得更为廉价。(图6)

>图4 中国内地古玻璃发展

>图5 谷纹兽面纹玻璃剑璏,图片来源于关善明著《中国古代玻璃》

>图6 谷纹玻璃璧,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纵观艺术设计发展的历史,模仿之路总是短暂易逝,当设计与制造失去了探索材料特性的原动力,只在追求模仿的神似时,往往是陷入了歧途。仿玉之风并没有为玻璃艺术带来质的飞跃,甚至阻碍了其发展,中国玻璃艺术长期局限于装饰品的制造,始终无法在日用必需品的领域获得立足之地。

四、对外交流的促进作用

在丝绸之路沿线发现了不同时期的进口玻璃器,从早期的单色玻璃珠到带有刻花的玻璃器皿,可以说玻璃始终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交换物。从整个玻璃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的进口玻璃艺术先后来自两河流域、古埃及、希腊、罗马、萨珊、伊斯兰等地,这些玻璃器化学成分比较一致,即钠钙玻璃。公元前后至工业革命,近2000年的世界玻璃艺术先后出现了三个生产中心,相应的玻璃艺术也按照其来源及风格分为罗马玻璃、萨珊玻璃、伊斯兰玻璃。

中国境内最早的玻璃制造大约始于公元前10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新疆地区,早于中原地区②近500年。新疆的古代玻璃制造技术与两河流域、西亚都有密切联系,同时作为联结内地与西亚的中间地带,新疆也对早期玻璃技术和玻璃制品的传入起到了重要作用。一般认为,在新石器后期欧亚草原西部的印欧人进入中东,其中胡里安人于公元前3000年在西亚掌握了青铜、铁器和玻璃的制造技术,在西亚米坦尼王朝,即公元前15世纪,迁移至中亚目前的阿美尼亚地区,其中一派斯基泰人来到中国境内,我国历史上称为塞人,他们带来了玻璃制造技术,运用当地的材料制造了玻璃珠。这也是除丝绸之外,最早的中外文化和技术交流的见证。

结论

中国古代玻璃艺术的历史体现了工艺发展的复杂性:不同时期的材料变化展现出玻璃艺术的风格演变,背后却是玉文化、贸易交流等外部因素的刺激和影响;与其他工艺类型相比,中国古代玻璃艺术的发展又体现出自身的矛盾性,尽管具备了玻璃制作的条件,明代以前的大部分玻璃制品却并不能体现出自身的材质特性,因而制约了自身的发展。

注释:

①颜神镇,即山东淄博博山。

②商务印书馆2009年出版的辞源(全两册)纪念版:“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是河南省。”

猜你喜欢
玻璃
玻璃中的自然之美
玻璃是怎样炼成的
柔软的玻璃
艺术家的玻璃
为什么沾水后的玻璃不宜分开?
玻璃上怎么会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