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慧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湖南长沙 410081)
《佛说华手经》亦名摄诸善根经,全经共十卷35品,由后秦三藏鸠摩罗什奉诏翻译,收藏于大正藏第十六册。经名华手,是诸菩萨手持花供养佛陀的缘故。《佛说华手经》主要叙述了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现神力,摄四众,十方菩萨皆来聚集,手持莲花供养佛陀,佛陀为断除诸佛疑惑而宣说大乘菩萨得道经过、毁谤大乘行者之苦报及护持佛法、造像功德等。经中使用的一些口语词和俗语词,是研究中古汉语的重要语料。本文以《汉语大词典》作为参考蓝本,对《汉语大词典》中未收录的一些词进行考释,以及整理出《汉语大字典》中已经存在,但是书证落后的一些词语。
【往诣】(31次)
“尔时慧命舍利弗,于日晡时从禅定起,往诣佛所,头面礼足,却坐一面。”(T16,p127a)①
按:“往诣”应解释为前往、去。表示去往某地、前往某地。“往诣”在《佛说华手经》中一共出现31次。此词也在其他佛典文献中出现,如《起世经》卷二:“四种力兵既严备已,王即往诣天金轮所,偏露右髆在金轮前,右膝着地,申其右手扪摸轮宝。”(T01,p317b)《菩萨本行经》卷一:“观阎浮提一切人民,皆悉饥饿食不可得,唯当往诣大王迦那迦跋弥所而乞食耳。”(T03,p110a)《百喻经》卷四:“儿闻语已至明旦,竟不问父独往诣彼。” (T04,p555a)《大唐西域记》卷十一:“大明永乐三年,皇帝遣中使太监郑和,奉香华往诣彼国供养。”(T51,p939a)
《说文·彳部》:“往,之也。”[1]37本义是“去,到…去”。如《庄子·逍遥游》:“往而不返。”[2]7《广韵·养韵》:“往,之也、去也、行也、至也。”[3]313《广雅·释诂一》:“往,至也。”[4]2如《易传·系辞》:“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5]878“往”“来”相对。《左传·昭公七年》:“王曰:‘取而臣以往,盗有宠,未可得也。’”杜预注:“往,去也。”《逸周书·武纪》:“往不复来者,亡。”朱右曾集训校释:“往,去也。”[6]743
可见,“往”“诣”同义,“往诣”为同义复词,“往诣”可以解释为前往、去。《大词典》未收录此词,应当补录。
【悦解】(1次)
“尔时,世尊告迦叶曰:‘汝且就座请问所疑,当为汝说令得悦解。’”(T16,p128c)
按:“悦解”指使理解,使明白。表示解答疑惑,使人明白晓畅,让人领悟。该词在其他佛典中也经常出现,例如,《出曜经》卷四:“即说譬喻悦解智者,或有智人由劝励成就,或有智人呵制禁止。”(T04,p628b)《辩正论》卷六:“孔子马侵野人之苗,野人怒止其马,孔子使子贡悦解焉。”(T52,p529c)《渐备一切智德经》卷四:“智慧光明,辩才通彻,清净之业,一时须臾,悦解众生。”(T10,p488a)
“悦”有欢乐、喜悦的意思。如《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8]10151这句诗中的“悦”就是使愉悦的意思。“說”同“悦”,《说文·言部》:“說,說释也。”[1]47段玉裁注:“說释,即悦怿,說、悦、释、怿,皆古今字。许书无悦、怿二字。”[5]4240《尔雅·释诂上》:“悦,乐也。”[9]3《广雅·释诂一》:“悦,喜也。”[4]11如《庄子·徐无鬼》:“武侯大悦而笑。”[2]284《新唐书·柳泽传》:“臣闻赏一人而千万人悦者,赏之。”[5]2469《书·武成》:“大赉于四海而万姓悦服。”孔颖达疏:“悦是欢喜,服是听从。”[8]10151
“解”有明白、理解的意思。《广韵·蟹韵》:“解,晓也。”[3]270如《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成玄英疏:“解,悟也。”《列子·黃帝》:“今东方介氏之国,其国人数数解六畜之语者,盖偏知之所得。”又如《红楼梦》:“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5]4182以上例子中的“解”均为明白、晓悟、理解的意思。
考释可知,“悦解”词义偏重于“解”,“悦”取其“愉悦”的心情义,问题得到了解答,心情自然愉悦、豁然开朗。因此“悦解”表示使明白,使理解。《汉语大词典》中有“悦使、悦喜、悦服、悦畅”等词,《大词典》中没有收录“悦解”一词,应当补录。
【逼碍】(1次)
“时四部众、天、龙、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陀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来入竹园,皆见广博不相逼碍。”(T16,p128c)
按:“逼碍”可解释为阻碍、阻挡。“逼碍”在此处与“广博”意思相反。“逼碍”一词在其他佛典文献中也可见到,如《武林梵志》卷十二:“发乎浩渺之区,而顿就敛束,逼碍沙潬,回薄激射,折而趋于两山之间。”(B29,p745b)②清代张潮《虞初新志》:“观者坐团圆台级,层层相接,高出数丈,能容八万七千人座位。其间各有行走道路,不相逼碍。”
“逼”指迫近、逼迫。《说文·辵部》:“逼,近也。”[1]36陈子昂《度峡口山》:“远望多众容,逼之无异色。”[5]4112如《韩非子·扬权》:“木枝外拒,将逼主处。”[8]14989《尔雅·释言》:“逼,迫也。”[9]55邢昺疏:“逼,相急迫也。”[5]4112由“近和迫”可引申出“狭窄”义,如曹植《七启》:“人稠网密,地逼势胁。”[5]4112又有逼蹙、不宽绰的意思,如《搜神记》:“盖上饶奢,下俭逼。”[5]4112
“碍”指妨碍、阻碍。《说文·石部》:“碍,止也。”[1]193本义为阻止。《广雅·释诂三》:“碍,止也。”[4]34如《列子·力命》:“独往独来,独出独入,孰能碍之。”[5]2635庾信《奉和同泰寺浮图诗》:“栱积行云碍。”[6]1591此两例中的“碍”为阻止、阻碍义。《折杨柳》:“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8]10719此处“碍”为“妨碍”义。
“逼”“碍”为近义复合词,“逼碍”一词可理解为阻碍、阻挡的意思。《汉语大词典》收录了“逼仄”“逼促”等词语,未收录“逼碍”一词,应当补录。
【敷置】(2次)
“尔时,世尊告目连曰:‘汝与如来敷置高座,吾今当说断众生疑经,悉知一切众生深心,皆令欢喜得入法海。’”(T16,p129a)
按:“敷置”指安排、安置、放置。“敷置”在《佛说华手经》中出现两次,在其他佛教文献中也大量出现,如《中阿含经》卷六:“彼各受教,共设厨宰,供办肴馔、种种腆美,长者躬自敷置高座,无量严饰。”(T01,p459c)《大般涅盘经》卷一:“为佛及僧敷置七宝师子之座,其座高大如须弥山,是诸座上皆有宝帐垂诸璎珞。”(T12,p606b)《法苑珠林》卷七十七:“是时舍主即出奉迎,敷置茵褥请入就坐。”(T53,p865c)《南传长部经典》卷二:“即于沙罗双树间,敷置床座,使头向北。”(B06,p55a)
“置”指安放、安置。《玉篇·网部》:“置,安置。”[7]298如《尚书·说命》:“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孔传:“于是礼命立以为相,使在左右。”[5]3114《庄子·逍遥游》:“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2]1此处“置”均有安置、安排义。《礼记·祭义》:“置之而塞乎天地”,孔颖达疏:“置,措置也。”“置”也有陈设义,如《吕氏春秋·异用》:“汤见祝网者置四面”,高诱注:“置,设也。”[6]1796
故“敷置”为近义复合词,表示安排、安置、放置的意思。《大词典》未收录此词,应当补录。
【修集】(11次)
“于时众中,有法王子名华德藏,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作是念言:‘我欲从佛问诸法门、金刚句门、重句门、不断句门、修集一切诸法句门。’”(T16,p130a)
按:“修集”指修习、修行。“修集”一词在《佛说华手经》中多次出现,在其他佛典文献中也多次使用,如《悲华经》卷一:“尔时,会中有菩萨名解脱怨憎,白佛言:‘世尊!菩萨摩诃萨成就几法,能修集是解了一切陀罗尼门?’”(T03,p172a)《十住经》卷二:“如是苦恼孤穷众生无有救者、无有舍者、无有究竟道者,唯我一人,独无等侣,修集福德智慧。”(T10,p512a)《贤愚经》卷四:“此人前世,已种得度因缘,以吞法钩,如鱼吞钩,必出不疑,已曾修集诸善功德,昼夜精勤,修习读诵修多罗、毘尼、阿毘昙,广通经藏。”(T04,p377b)
“修”指修习、学习。《韩非子·五蠹》:“今修文学,习言谈。”《颜氏家训·归心》:“莫不怨尤前世不修功业。”[5]194《礼记·学记》:“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郑玄注:“修,习也。”[8]1371
“集”指汇集。《尔雅·释言》:“集,会也。”[9]40邢昺疏:“经典通谓聚会为集。”[5]4403《玉篇·隹部》:“集,合也。”[7]452如《书·胤征》:“乃季秋月朔,辰弗集于房。”孔传:“集,合也。”[5]4403《送东阳马生序》:“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10]253王羲之《兰亭集序》:“群贤毕至,少长咸集。”[5]4403以上几例中的“集”均为汇集义。
当“修集”在佛典文献中使用时,“修集”理解为修习佛法更为恰当,在此处“修集”当为偏义复词,理解为修习、修行。《大词典》未收录此词,应当补录。
【劝请】(6次)
“是人昔曾受我教诲,我所劝请,能建法幢、吹大法贝、击大法鼓、张设法幡,为诸如来之所知识。”(T16,p133b)
按:“劝请”指诚挚地请求,在佛经里面指诚挚地请求佛祖菩萨的来临。“劝请”一词在其他佛典文献里面也可见到。如《杂阿含经》卷四十九:“悉化现已,往诣佛所,稽首佛足,劝请世尊令入其舍,令诸比丘次受房舍及诸卧具。”(T02,p362a)《佛本行集经》卷七:“如来得成于佛道已,创为娑婆世界之主,大梵天王于先劝请如来说法,此是如来往先瑞相。” (T03,p687a)《入楞伽经》卷三:“尔时圣者大慧菩萨,复以此义劝请如来。”(T16,p531a)《高僧传》卷三:“群臣皆拜伏劝请曰:‘王若舍国则子民无依。’”(T50,p340b)
“劝”,《说文·力部》:“劝,勉也。”[1]293本义是指勉励、鼓励。后引申出劝导、劝说之义。《广雅·释诂四》:“劝,教也。”[4]44如《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8]2569《己亥杂诗》:“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5]416江淹《萧领军让司空并敦劝启》:“而乃复降朱轮之使,方枉青册之劝”,胡之骥汇注:“劝,即敦劝,固请也。”[6]257“劝”含“请”义。
“请”有请求义,《广雅·释诂三》:“请,求也。”[4]35《玉篇·言部》:“请,问也、求也、乞也。”[7]164如《论语》:“仪封人请见。”[5]4241《左传·隐公元年》:“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11]9“请”在这两例中均为请求义。
“劝请”为近义复合词,偏向于请求这一意义,因此,“劝请”可解释为诚挚的请求。《大词典》未收录,当补。
【灭尽】(4次)
“所得福德假令有形,若四天下所有众生皆得人身,于此福德各持一分,搏若须弥山,而此福德犹不灭尽。”(T16,p181b)
“灭”,有消灭、除尽的意思。《说文·水部》:“灭,尽也。”[1]237《玉篇·水部》:“灭,尽也。”[7]353《尔雅·释诂下》:“灭,绝也。”[9]19“灭”有“尽、绝”义,如《易·剥》:“剥床以足,以灭下也。”《汉书·王莽传上》:“广封功德以劝善,兴灭继绝以永世。”[8]7992
“尽”有竭尽、完的意思,《广韵·轸韵》:“尽,竭也。”[3]276如《管子·乘马》:“货尽而后知不足,是不知量也。”[8]11056“尽”也有终止、终了的意思,《小尔雅·广言》:“尽,止也。”[12]2《玉篇·皿部》:“尽,终也。”[7]301如《韩非子·难一》:“且舜救败,期年已一过,三年已三过。舜有尽,寿有尽,天下过无已者,以有尽逐无已,所止者寡矣。”[5]2749《墨子·经说下》:“景,光至景亡,若在,尽古息。”俞樾:“尽古,犹终古也。”[6]1538此处“尽”为“终”义。
“灭”与“尽”意义相近,“灭尽”为近义复合词,表示消灭、消失。《大词典》未收录此词,当补。
【堪受】(9次)
“是大菩萨说空、无相、无作之声,诸小菩萨着于吾我、阴、界、诸入,亦着持戒、禅定、智慧,着诸道果,亦着涅槃及诸佛故,不能堪受。”(T16,p200b)
按:“堪受”可理解为接受、承受、忍受。此意义在其他佛典文献中也经常出现。如《佛说月喻经》卷一:“以是义故,如迦叶苾芻者,应入白衣舍,堪受利养。”(T02,p544c)《出曜经》卷二十:“三义故名为无着:一者断结故谓无着,二者堪受人施故谓无着,三者三界无种亦无根本亦不复生故谓无着。”(T04,p717a)《宋高僧传》卷二十三:“其有不善之人,惯尝刲割,谓疼痛,为诙谐,堪受凌迟。”(T50,p861c)《阿育王传》卷二:“汝少来婉乐不堪受此饥渴寒热。”(T50,p107a)
“堪”有胜任、承受的意思,《玉篇·土部》:“堪,任也。”[7]27《说文解字注·土部》:“堪言地高处无不胜任也,……引申之凡胜任皆曰堪。”[13]692《国语·周语上》:“众以美物归汝,而何德以堪之。”韦昭注:“堪,任也。”[6]431如《论语·雍也》:“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8]2888此处“堪”为承受义。
故“堪受”为近义复合词,表示承受、接受、忍受。《大词典》未收录此词,当补。
【行诣】(31次)
“时大迦叶以佛神力,于彼石室忽然不现,现于竹园,行诣佛所。”(T16,p27b)
即走访、拜谒。《大词典》例引南朝梁沈约《宋书·羊欣传》:“自非寻省近亲,不妄行诣,行必由城外,未尝入六关。”[8]4321
【纳衣】(4次)
“是人常修阿兰若行,乞食、纳衣、麁弊三衣、边外远住,少欲知足,乐远离行,于一切法心不与合,声闻德行皆悉具足。” (T16,p127b)
即衲衣,取别人丢弃的布帛缝制成的僧衣,也称为百衲衣。《大词典》例引南朝梁慧皎的《高僧传·义解·慧持》:“持形长八尺,风神俊爽,常蹑草屣,纳衣半胫。”[8]13276
【严净】(8次)
“及成佛时,国土严净,声闻菩萨众数如是,演说正法度人如是,寿命长短佛法如是,形色相好正行如是,灭度之后法住久近;令诸菩萨各于衣中见如是事,得断所疑。” (T16,p129b)
即庄严清净。《大词典》例引唐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窣堵波、僧伽蓝崇高弘敞,广博严净。”[8]3952
【随顺】(21次)
“说是门时,七万七千诸菩萨众皆逮得是无阂法门,便能随顺如来之行,此诸菩萨同声唱言:‘我等今者,则为已逮无上正觉。’六万众生皆发无上正觉之心。” (T16,p131c)
即依从。《大词典》例引唐·韩愈《答陈生书》:“所谓顺乎在天者,贵贱穷通之来,平吾心而随顺之,不以累乎其初。”[8]16468
【怖畏】(31次)
“惊疑怖畏坠大深坑,作是念言:‘如来名为得一切智,而今此经说智不行、慧不能通、明不能了、问无有答、无可知相。’”(T16,p133a)
指恐惧。《大词典》例引南朝刘宋范晔《后汉书·度尚传》:“刺史度尚惧磐先言,怖畏罪戾,伏奏见诬。”[8]10075
【临顾】(1次)
“发心即转法轮菩萨殷勤三请:‘唯愿如来至彼世界,若不临顾,我当自以报得神力接此世界,如一念顷置于彼土虚空分中。’”(T16,p136a)
指光临见访。《大词典》例引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王成》:“王亦曾闻祖有狐妻,信其言,便邀临顾,妪从之。”[8]11893
【散灭】(3次)
“尔时,世尊以神通力,令大风起吹诸世界,互相触搏坏裂破碎,皆悉散灭。”(T16,p136a)
指散失净尽。《大词典》例引唐·姚思廉《陈书·儒林传·沈文阿》:“秦烧经典,威仪散灭。”[8]6937
【憶想】(6次)
“譬如有人与空共诤,世间如是,但从憶想分別故有,无牢无固犹如聚沫。” (T16,p136b)
指回想。《大词典》例引宋朝唐庚《有所叹诗》之二:“耕田佩印两徒然,憶想平津只去年。”[8]10368
【信解】(20次)
“汝等能护如来法藏,善能信解如来所行而演说耶?”(T16,p137b)
即对佛法心无疑虑,明见其理。《大词典》例引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诵经·释法慧》:“居阁不下三十余年,王侯税驾止拜房而反。唯汝南周颙,以信解兼深,特与相接。”[8]1422
【抒气】(1次)
“临抒气时,知是诸根应入地狱。”(T16,p137c)
指呼气/透气。《大词典》例引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二回:“舱里的人也有出来抒气的。”[8]8409
【灭度】(21次)
“坚意!若复有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若佛现在、若灭度后,能求是等助菩提法菩萨藏经。”(T16,p138a)
指涅槃。《大词典》例引唐白居易《唐抚州景云寺石塔碑铭》:“佛灭度后,薝卜香衰,醍醐味漓。”[8]7993
【形寿】(3次)
“使此人从旦至食,以诸珍宝积若须弥,与一一人,中时、晡时、初中后夜,尽其形寿,昼夜六时,以此宝聚施与众生。”(T16,p138a)
指寿命。《大词典》例引南朝梁简文帝《为诸寺檀越愿疏》:“今愿为武当山·太平寺并此镇望楚、白塔、同安、习善、延明、头陀、上凤林、下凤林、广严等寺,皆尽形寿,永为檀越。”[8]4524
【回观】(4次)
“求大慈悲及不虚行,象王回观师子奋迅无见顶相,求如是等诸佛大法,亦求无比最胜威仪第一之行。”(T16,p173a)
指环视、四顾。《大词典》例引唐白居易《村居苦寒》诗:“回观村闾间,十室八九贫。”[8]14747
【悋惜】(2次)
“又以悋惜自身命故,起诸罪业;因罪业故,当堕恶道,乃更不能守护后身。”(T16,p175b)
即顾惜、舍不得。《大词典》例引宋苏轼《与刘宜翁书》:“古之至人,本不悋惜道术,但以人无受道之质,故不敢轻付之。”[8]10151
【危脆】(1次)
“王子当知,受胎甚苦,处胎时苦,出时亦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是身无常,空不坚固,养育勤劳,寿命危脆,是无常事甚可怖畏,无边生死何可穷尽?”(T16,p177c)
指危险脆弱。《大词典》例引南朝·梁沈约《宋书·张邵传》:“人生危脆,必当远虑。”[8]2267
【谄曲】(5次)
“既遣之已,语跋难陀:‘我今明见女人谄曲,多诸过咎,不净充满,心生厌离,欲于佛法出家为道。’”(T16,p187c)
指曲意逢迎。《大词典》例引南朝·梁·慧皎《高僧传·译经下·求那跋摩》:“浊世多谄曲,虚伪无诚信。”[8]15673
《汉语大词典》是研究汉语词汇的权威工具书,广泛地收录了古今汉语中的词语、俗语、熟语等,释义准确,义项精准齐全,书证丰富。佛典文献是研究汉语词汇的重要参考资料,尤其是中古汉语,佛典文献中出现的一些口语词和俗语词,也是重要的语言研究材料,有助于丰富汉语词汇。本文对《佛说华手经》中的一些词汇进行了粗略的研究,并将在《汉语大字典》中书证引用落后的一些词也进行了罗列,以期对大型辞书的编纂有所补充。
注释:
① 本文所引佛经原文来自中华电子佛典协会免费提供的电子佛典数据库,(T16,p127a)中的“T”指 《大正新修大藏经》,简称《大正藏》;“16”指册数;“p127”指页数;“a、b、c”分别指原文上、中、下栏。词条后的(次)指该词在《佛说华手经》中出现的次数。
② “B”指《大藏经补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