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 仙
海城市中医院肿瘤内科,辽宁鞍山 114200
肺癌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全球癌症首位。由于早期无明显症状,大多数肺癌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我国肺癌5年存活率仅为15.6%[1]。高达50%的癌症患者患有恶病质,表现为脂肪组织和骨骼肌进行性萎缩,导致体质量减轻、生活质量下降、生存时间缩短,约有22%的癌症患者死于恶病质[2]。国医大师周仲英认为,癌邪为患,必夹毒伤人,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特异性病理产物和致病因子,并创立了以癌毒理论为核心、贯穿于肺癌辨证论治全过程的辨治体系[3]。肺癌恶病质为肺癌晚期,此时癌毒鸱张,走注周身,累及五脏,治疗应以扶正为主或先补后攻,待正气恢复方可攻消癌毒。基于此,本研究基于癌毒理论,采用沙参麦冬汤治疗肺癌恶病质患者,观察其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肿瘤科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诊的104例原发性肺癌恶病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2组,每组52例。观察组,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56.2±3.6)岁,年龄范围为48~73岁;TNM分期,Ⅲa期18例,Ⅲb期18例,Ⅳ期16例;癌症分型,非小细胞癌44例,小细胞癌8例。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24例;年龄(57.3±3.4)岁,年龄范围为50~74岁;TNM分期,Ⅲa期15例,Ⅲb期20例,Ⅳ期17例;癌症分型,非小细胞癌42例,小细胞癌1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分期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经影像学、病理学等检查确诊,符合文献[1]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相关诊断标准。
符合文献[4]中肿瘤恶病质相关诊断标准,未节食的情况下,6个月内体质量减轻>5%;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0 kg/m2伴体质量降低>2%;男性患者四肢骨骼肌质量指数(appendicular skeletal muscle index,ASMI)<7.26 kg/m2,女性患者ASMI<5.45 kg/m2,伴体质量降低>2%。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预计生存期>3个月;卡诺夫斯凯计分(Kanofsky performance scores,KPS)≥70分;肺癌TNM分期为Ⅲ~Ⅳ期;近1个月未接受化疗;无意识障碍;对研究知情并同意配合,签署知情同意书,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排除标准:合并有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心脑血管病等;转移性肿瘤;近期接受过化疗;对本研究治疗药物过敏;中途退出者。
对照组患者予以营养支持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沙参麦冬汤治疗,方药组成为北沙参、麦冬各15 g,玉竹、天花粉、桑叶、白扁豆各10 g,甘草6 g。随证加减:痰凝湿阻者加茯苓15 g、法半夏10 g、陈皮6 g;热毒者加金荞麦、鱼腥草各15 g,龙葵、蚤休各10 g。上述药物,水煎取汁200 mL,分早晚2次温服,1剂/d。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中医证候积分:参照文献[5],根据咳嗽、痰中带血、气急、胸痛、神疲乏力、口干咽燥、心烦失眠、自汗盗汗、舌红少苔等症状的无、轻、中、重度,分别计0、1、2、3分。
KPS评分:应用KPS量表评价2组患者治疗前后机体健康状态,包括可否正常活动、病情、生活自理程度等,KPS评分越高表示患者功能状态越佳。
患者参与的主观全面评定(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应用PG-SGA量表评估患者整体营养状态,包括体质量变化、膳食摄入、临床症状、活动与身体功能、疾病与营养需求关系、代谢需求与体格检查等方面,0~3分为营养良好,4~8分为中度或疑似营养不良,≥8分为严重营养不良。
BMI:为衡量人体肥胖程度的一个指标,BMI=体质量/身高2。
血清炎症因子:治疗前后采集所有患者清晨空腹肘静脉血3 mL,离心取血清后,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NF-α 、IL-6水平。
疗效指数=[(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100%,根据疗效指数判定临床疗效:显效 恶病质症状及体征显著改善,疗效指数≥70%;有效 恶病质症状及体征有一定缓解,30%≤疗效指数<70%;无效 恶病质症状及体征无显著缓解,甚至加重,疗效指数<3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PG-SGA评分、KPS评分及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除BMI外,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PG-SG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PG-SGA评分、KPS评分及BMI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为92.3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15%(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52,例,%)
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血清TNF-α、IL-6水平比较
肺癌恶病质是指肺癌晚期食欲缺乏、极度消瘦、乏力、贫血和全身衰竭的状态,在肺癌中有着较高发病率,是一种累及全身多脏器系统的、严重影响预后的综合征。当前,临床关于肿瘤恶病质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多认为是由厌食症、全身系统炎症、肌肉代谢、脂肪代谢、线粒体能量代谢异常和信号通路等相互作用造成的[6]。通常表现为进行性消瘦、神疲乏力、食欲不振、糖脂代谢异常等,一旦发生恶病质会影响根治手术及放化疗效果,降低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一般采取营养支持疗法,但效果和预后不甚理想。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临床研究深入,中药在恶性肿瘤及其并发症治疗中有着良好应用效果[7]。
肺癌归属于中医学“肺积”“肺岩”“积聚”等范畴。明代李中梓认为“积之成也,正气不足,而后邪气踞之”,指出恶性肿瘤发生乃人体正气不足与邪毒亢盛之结果[8]。中医大家周仲瑛提出癌毒病机理论,认为恶性肿瘤乃癌邪之患,夹毒而伤人,致素体正气亏虚,癌毒乃致恶性肿瘤形成关键因素。虚、痰、瘀、湿等病理因素易和癌邪胶结,而成恶性肿瘤复合病机。一方面,癌毒是恶性肿瘤发生之病因,能直接侵袭人体而发病;另一方面,癌毒属于病理产物,乃外因、内因引起,在外为感受六淫邪毒,毒邪反客于肌表,阻营卫之气运行,致津液疏布与代谢失常,积而成块;在内因七情怫郁、饮食不节、宿有痼疾等病理因素,影响肝疏泄、脾运化,致虚、痰、瘀、湿、热等互结成毒,聚而发病。由此可见,癌毒既为肺癌病因病机,又夹多种病理因素而致[9-10]。所以,在恶性肿瘤治疗上针对“癌毒”为关键。
恶病质是肺癌晚期常见症状,传统中医无此名称,根据中医文献对某些和恶病质的症状表现相似性描述,结合其临床特征,认为属于中医学“虚劳”范畴。比如《素问》对其有相关描述,如“骨槁肉陷”“真藏脉显”等,均是癌性恶病质症状表现,预后甚差。其病理表现为久积未愈,损素体正气,脾胃气衰败,精血不足,素体虚弱、血气不足等为其特征。中医学认为,虚劳病因主要为禀赋虚弱、烦劳过度、饮食不节、病久未愈,致脏腑气血不足,阴阳亏虚,日久不复,致躯体发肤失于濡养而致虚劳。伴随病理变化及其产物出现会产生痰、瘀,皆虚致实,两者渐积,血气而凝涩,持续损耗素体正气,而加重病情,进而因实益虚,为虚实夹杂。根据古代文献表述,该病病位以脾、肾为主,脾肾虚损是癌性恶病质病机之本,故其治疗根本在于基础病症治疗和病情改善。
沙参麦冬汤以北沙参、麦冬为君药,北沙参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麦冬养阴润肺、清心除烦,两药合用具有清热润燥、滋养肺胃阴之效;以玉竹、天花粉为臣药,玉竹养阴润燥、生津止渴,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两药合用可强化润肺胃之阴;白扁豆、甘草为佐药,白扁豆补脾和中、化湿,甘草补脾益气、祛痰止咳,两药合用可益气和胃、培土生金;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甘草调和诸药,皆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化痰散瘀、清热解毒、益气健脾之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参麦冬汤,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PG-SGA评分及血清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KPS评分及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BMI无统计学差异,与杨忠光等[11]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表明沙参麦冬汤可有效缓解肺癌恶病质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功能状态。
综上所述,以癌毒理论为指导,应用沙参麦冬汤辨证加减治疗肺癌恶病质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营养及健康状态,减轻机体炎症反应,具有确切疗效,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