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昱 柴洪
摘 要:以后疫情时代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发展作为对象,分析了疫情冲击下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生存现状以及疫情冲击下企业面臨的挑战与机遇,并对今后企业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包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指导企业发展、不断拓展销售渠道主动联系运输业务、构建物流企业联盟、构建智慧物流、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优化创新物流金融运作模式。
关键词:后疫情时代;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252.8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aking the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enterprises in the post epidemic era as the obje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urvival status of small and medium-sized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enterprises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epidemic, as well as th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ed by enterprises under the impact of the epidemic, 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including: making full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guide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constantly expanding sales channels, actively contacting transportation business, and constructing the logistics system build logistics enterprise alliance, build smart logistics,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talent team, optimize and innovate logistics financial operation mode.
Key words: post epidemic era; small and medium agricultural products logistics enterprises; development path
0 引 言
自疫情发生以来,各行各业都不能独善其身,其中以运输为主的物流企业更是如此。疫情期间,物流运输行业大面积停摆,农产品作为生活必需品,其运输的需求却只增不减。疫情期间由于运输路线受阻,加之一些农产品本身就存在滞销问题,农产品滞销亟待解决,因此农产品物流企业在此期间发挥了巨大作用。疫情期间的农产品属于必需品,同时也是消耗品,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并未减少,但疫情管控跨区域物流受阻,大量农产品滞销,供给与需求无法匹配,市场失灵。农产品流通价格在疫情期间也出现了两极分化,在非原产地,供不应求,农产品价格上升,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1月食品价格涨幅为4.4%,猪肉及蔬菜价格环比分别上涨了15.3%、8.5%,鲜果及水产品价格环比分别上涨了5.5%、4.5%。另一方面,上游农产品产区流通不畅,供过于求使得农产品主产区价格呈下降趋势,农产品的价格在流通领域出现了供应方和需求方两极分化的情况。
在现今防控疫情常态化的大背景下,从事农产品运输的企业也会迎来不小的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在疫情对一些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严重冲击的局面下,这些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如何审时度势,强化自身优势,加快发展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1 疫情冲击下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生存现状
1.1 订单减少
如图1所示,疫情之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企业进行农产品配送作业的流程是在物流企业接到农产品的订单后,会综合考虑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制定运输计划,再根据不同的运输对象来选择不同的运输方式,最终由运输团队制定运输方案,再进行成本预算,权衡诸多因素后再签订运输合同实施具体的配送任务,最后安全地、保质保量地把农产品配送到指定目的地[1]。在疫情影响下,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出现了配送作业流程中出现订单量减少,运输方式选取不便以及实施具体农产品运输任务困难等问题。
1.2 陆路运输受阻,水路运输囤积,铁路运输发挥主要作用
1.2.1 公路运输受到严重影响
目前农产品运输主要采用铁路、公路以及水路运输。据我国交通运输部门统计早在2008~2017年,在总运量中公路运量占比由原来的74.1%升至78%。疫情期间,一方面因为防疫需要一部分公路采取封路、设置路障等措施,另一方面从事运输任务的司机复工难,以公路运输为主的农产品货运量急剧下降。如表1所示,2020年5月河北、黑龙江、山西等省份,公路货运量下降最为明显。疫情期间一些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受运输司机短缺、人工成本升高、运输车辆绕行不得已增加运输距离的影响致使企业公路运输的成本升高。
1.2.2 港口出现货物积压现象
水路运输运载量大、运输成本小,但运输时间长,适合一些生物周期较长且无紧急时效要求的农产品运输,采用水路运输方式的另一个弊端就是运输途中灵活机动性较差,基于这些特点水路运输应适合大宗农产品的运输作业。表2是我国部分省份2020年5月份水路货物运输量。
由表2中数据可知疫情下,由于疫情前大部分采用公路运输的方式,疫情期间为降低成本突然大面积选用水路运输,给一些港口带来压力,使得港口出现了货物积压的现象,再加之港口实施的检验检疫措施耗时较长、运输时间长,这些问题会使运输途中农产品的保鲜价值得不到保障。
1.2.3 铁路运输量呈现平稳态势
铁路运输是一种运载量大、运费省、受气候影响小的优良运输方式。疫情时期的铁路运输是一种具有韧劲的运输方式。据我国铁路局公布数据显示,2020年1月铁路货物发送量约为3.6亿吨,与2019年同期基本持平。疫情期间,发达的铁路网络在推动我国内陆地区的复工复产方面发挥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1.3 企业融资困难
我国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一直被企业融资来源匮乏的问题所困扰。由于企业自身的管理制度不严谨、资产状况不良、信用观念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无法获得足够资金来维持企业日常的经营与发展。现如今的中小型企业只靠较少的自有资金来维持日常经营运转,其中虽然有一些企业可以通过贷款的方式获得资金支持,但据统计这些企业一年中的贷款次数不超过两到三次,目前绝大部分的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融资困难始终是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大问题。据清华、北大联合发布的调查研究显示,有将近85%的中小型企业账上的资金只够维持企业三个月正常运转,其中有34%的企业只能维持一个月,33.1%的企业可维持两个月。疫情的到来具有猛烈性与短期性,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型企业受到的冲击最大,中小型企业的信用信息不透明、企业规模小,抵押物缺乏,因此企业想从外部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来发展绝非易事。
1.4 企业与配套服务、复工复产难
疫情期间大多数从事农产品运输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复工难度大,同时还出现了可承担农产品运输任务紧张的局面。3月初,我国央企的复工率高达91.7%,但中小型企业的复工复产率只有30%左右。疫情期间一部分厂家临时封库,一些生产泡沫箱等配套产品的厂家无法及时复产,产区发货量降低,也加剧了农产品滞销问题,最终导致农产品流通体系的运行效率较疫情之前大大降低。
2 疫情冲击下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面临的挑战
2.1 农产品防疫要求高且运输难度大
疫情期間加强了对农产品物流环节的检验检疫力度,进而确保农产品卫生防疫的安全性。从事农产品物流运输的企业应提高相关人员应对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这也将是以后非常重要的员工培训环节。在疫情背景下,由于各个地区交通管制严格化,一方面造成了农产品从生产地运出来困难,另一方面农产品运送到需求地运进去困难。疫情造成的农产品运输流通受阻是农产品物流企业从事农产品运输困难所面临的一个大问题。
2.2 供应链劣势明显
大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具有供应链优势并建立起了商超对接的模式,这样可以很好地解决农产品物流终端客户问题,甚至企业可以把这些合作的商超端作为农产品物流中转点,可以解决由于终端用户的分散而造成的运输成本过高的问题。但相较之下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低,并没有这些供应链优势。
2.3 检验检疫体系不完善
疫情期间对运输中农产品的检验检疫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大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具有完备的检验检疫体系。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的检验检疫体系则不够完善,满足疫情前相对简单的检验检疫问题不大,但疫情发生后,随着相关部门对检验检疫要求的不断提高,给这些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的检验检疫环节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2.4 可承担的运输任务少
农产品物流大型企业抢占了大量的市场份额,由于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资金、人力储备等方面的限制因素,造成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可承担的运输任务较少。疫情期间,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人员储备少且复工复产难,加剧了经营困难。
2.5 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呈“小、弱、散”态势
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与大型农产品物流企业相比首先存在融资困难问题,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银行信用等级低,因此难以获得银行贷款[1];其次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目前订单分拣、出入库、包装、搬运等环节主要依靠人工完成,相关配套装备设施落后,工作效率低[1];最后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经营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经济,企业还存在人才队伍薄弱的问
题[2]。
3 后疫情时代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迎来的机遇
3.1 供应模式迭代进阶,逐步向信息化、数字化转型
在我国农产品产供销整个链条不断升级迭代,农产品的消费方式以及人们的购物手段逐步呈现年轻化趋势,随着时代发展,企业必须开始关注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居民的购物偏好开始从海量的商品逐步向精选商品转变,人们现在希望产品的配送服务从“店”到“家”,客户享受物流服务的同时开始更加关注产品的丰富度、产品质量品质、配送效率、售后服务水平等,广大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应当紧随消费者需求转变的脚步,及时调整企业的发展对策,把握机遇。目前我国的整个物流行业正在加速向信息化、数字化的方向转型,从货物仓储到货物运输,物流行业与科技的发展紧密结合,使得整个物流行业越来越高效,因此物流行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是大趋势,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应当把握当今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大势,加大企业物流的智能化、数字化发展。
3.2 疫情催生无接触服务,智慧物流出现
受疫情影响,在服务行业催生出了无接触服务,疫情期间,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等有实力的餐饮行业率先响应政府疫情防控号召,推送出“无接触配送”以及配套的“无接触取餐”服务,这是在防控疫情期间推出的新举措,值得服务行业学习,反映到物流行业则是智慧物流的出现,因此疫情对于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在此种环境下也给物流行业的创新改革提供了机会,可以倒逼企业自身的发展。
4 后疫情时代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路径
4.1 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指导企业发展
纵观当今的发展趋势,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的未来发展路径应该是和互联网联手,打造出物流产业互联网,实现线上线下一体的、高度信息化的物流产业互联网模式[3]。企业还可以通过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化平台,使企业的成本管理信息更加公开,以提高相关人员对农产品物流成本的管理意识,降低企业的物流成本。最后利用大数据技术,与各大农产品电商平台、农产品生产商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对农产品运输、配送以及签收等各个环节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的发布与共享,方便各个主体实时了解农产品运输的进度,发现运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反馈与更正[4];利用大数据技术通过对企业日常的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农产品物流需求方的特定模型,对需求方进行精确地划分与定位;大数据技术还可以来预测市场的业务量,分析各個合作方的订单量与订单生成的频率,筛选出合作较为稳定的用户并按照订单量以及订单生成频率给予相应的优惠,并鼓励有偿帮助企业自身进行宣传推广。
4.2 不断拓展销售渠道主动联系运输业务
疫情期间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要主动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获取农产品供应方和需求方的信息,解决供应量和需求量不平衡的矛盾,解决优质农产品滞销的问题,还可以使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高其知名度,利用此次机会给企业增加无形价值资本。
4.3 构建物流企业联盟
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应主动谋求合作,在防控疫情常态化背景下形成利益共同体,借助现代物流技术打造出一组每个中小型企业既能独立自主,又能相互关联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现代物流网络结构,这样可以弥补自身缺陷,发挥集约化优势。构建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联盟还有利于建设全面、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信息网,共享大数据,可以有效解决不同地区信息脱节的态势。通过物流企业联盟建立的物流网络还可以整合分散的物流能力,避免相关设施重复建设。
4.4 构建智慧物流
在防控疫情背景下,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应着重提高技术能力水平,加大企业基础设施的投入指数,并且努力维持研发投入指数的同比例增长[5]。此外,除这些硬件能力提升外,还应注重企业软件能力提升,包括及时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思想,打造智慧物流企业,并把先进物流设备技术投入到日常经营中,提高中小型物流企业的运营效率和水平,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的响应能力,中小型物流运输企业如果能够严格要求,不断提高运输质量,打造形象优势,将会赢得更多的货运任务量,显著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4.5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专业的人才队伍是加快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这就要求中小型的农产品物流企业需要及时转变用人观念,不断完善企业的人力资源聘用及管理机制,这样才能吸引专业人才、留住专业人才[3]。
4.6 优化创新物流金融运作模式
面临国内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应通过创新自身物流金融的运作方式,针对特定的农产品物流业务以及不同运输业务提供特定的金融手段和融资策略,如通过提高企业的信用以及经营状况来选择信用担保贷款和综合授信的融资方式,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注入资金流,这样才有助于企业整合供应链资源,实现中小型农产品物流企业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熊爱珍,熊爱荣,刘列转. 农产品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体系构建研究[J]. 物流科技,2018,41(8):75-77.
[2] 闰浩楠,叶欠,丁宁. 疫情对鲜活农产品流通的启示[J]. 宏观经济管理,2020(9):34-35.
[3] 白桦. 基于“互联网+”的农产品物流发展对策研究[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37(3):176-179.
[4] 任菊香. 基于大数据视角的农产品电商发展困境与路径[J]. 农业经济,2020(11):137-138.
[5] 李新艳. 基于电子商务的农产品物流资源整合研究[J]. 农业经济,2021(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