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2021-05-04 13:20杨梅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策略信息技术

杨梅

摘  要:创新能力是学生适应时代发展最需要具备的能力,也是促进素养生成的重要能力,然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最缺乏的往往也是创新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以让信息技术本身得到发展,也让学生的学习更具活力和灵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对于初中设置的学科而言,更新速度最快的就是信息技术。无论是信息技术理论,还是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融合,都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因此,具备创新能力的学生能给这门学科带来持久的创新,能更好地适应这门学科的学习。但是,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还存在着以教师讲述教材内容、学生以识记教师的讲解为主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能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注入活力,也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效用。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对接起来就成了当前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以苏科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1章第1节“信息”这节课为例,探讨如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能让这门学科向纵深推进。教师创设情境,能给学生的想象能力辅以画面,更易于想象思维的迸发。学生看到画面,能引发直观的思维,让思维不断地扩散,不断地关联。

例如,在教学“信息”这节课时,教师先提问学生:什么是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哪些属于信息?信息对一个人来说是否重要?对于信息,学生其实并不陌生,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都离不开信息,但是他们却没有认真思考过“什么是信息?没有信息,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于是,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画一幅图,来说说里面隐藏的信息。这就是让学生从自身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想象出具体的直观图景,以解释抽象的概念。有的学生画了一棵桃树,露出点点的嫩芽,他说这是在告诉人们春天到来的信息;有的学生画了一辆警车在事故现场鸣笛,他说这是在告诉人们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人民警察。情境里蕴含着大量的信息内容,学生根据情境将内容加以想象与归纳,就产生不同的信息表达。情境给想象插上了翅膀,想象给创新插上了翅膀。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容易将所学内容与相关认知对接起来,更容易引发他们的思考。创新思维在思考中逐步漫溯。

二、设置问题,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对于信息技术教学来说,有些教师将其认定为让学生放松的学科、自由玩耍的学科。有些专家甚至认为现在的信息技术教学很容易培养学生的不良习惯,如养成爱上网、自由散漫的习惯等。因此,教师要将信息技术课上成一般课堂该有的样子,要让学生的创新思维涌动起来。教师设置的问题要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无论问题能不能解决,思考的过程就是创新的过程。一般地,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只是先講解相关的知识再做演示,很少提问,学生也很少回答。其实,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深化教学,使学生通过问题发现新的乐趣与认知。

例如,在教学“信息”这节课时,教师提问学生信息有哪些特点?这需要学生从大量的、周围的或者与自己相关的信息中去找出一般的规律,这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学生思考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不人云亦云就是创新。有的学生认为,之所以知道春天来了,是因为有关它的信息是从它身边的依附物开始的,如气温升高了,燕子飞回来了,冰雪融化了,这说明信息有一定的依附性。还有的学生认为信息有专属性,这是教材中没有提到的,是他们自己发现的,如一个人有腿疾,但是不明显,这样的信息只会与他最亲密的人才知道,他也只分享给最亲密的人。创新在问题中走向纵深,能力也在分析问题中生成。因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思想、精神和认知状态,及时地提问以对接他们的生长状态,进而引诱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三、设置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创新需要一定的体验,在体验中会发现问题,会不断思考,这样创新就自然地生成了。但是,在当前的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体验的机会很少。具体来说,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不多。信息技术教学需要大量的操作,无论是对信息技术的一些操作方法,还是对一些问题的思考,都需要具体的实践。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让学生放手进行真正的探究。

例如,在教学“信息”这节课时,教师让学生在电脑上设计一张告示,以提醒大家明天降温要记得加衣,看谁能将这样的信息既准确又生动地完成。这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需要学生去创新才能完成的作业。学生想到的方面很多。例如,用什么颜色最能引起别人的注意?什么样的事物适合作为中心话题?传达信息的方式要隐含还是直接,是从一个方面了解一个信息,还是从多个渠道奔向一个信息?一名学生画了一个孩子穿着厚厚羽绒服的图片,上面显示的日期是明天,显示的温度是[0℃]以下;还有一名学生画的是一只宠物狗穿了一件衣服,下面写着:为了度过明天,我只能“人模狗样”了。由此可见,操作不仅让学生掌握了什么是信息,还让学生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获得多元能力的生长,尤其是基于创新的操作能力。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这里的“灵”反映出的就是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不是口号,创新要落实在课堂的点点滴滴。教师要提供给学生多样的机会,同时也要给学生以鼓励,让创新成为他们的习惯,成为他们的追求。

参考文献:

[1]周大勇. 信息技术教学融合创新的思考[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4).

[2]温世荣. 信息技术教学要注重“信息学科”思维[J]. 甘肃教育,2020(6).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培养策略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