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飞
摘要: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是老生常谈的话题,随着军民融合区的提出,就要求社区的发展应该紧跟国家战略方针的方向,创新并落实社区建设的方式。文章以观察和访谈方式收集资料,基于系统理论和资源依赖理论,分析青岛西海岸军民融合区三沙路社区发展现状,及影响其建设的影响因素,从社会工作专业角度,提出加强居民对军民融合的认识、建设社区专业队伍、建设新型多边合作体系等具有实践性和创新性的措施。
关键词:友好型社区 军民融合 影响因素 措施
一、背景前言
2015年,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2018年,通过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纲要》意味着军民融合发展迈上了新的阶梯。
2014年国家批准设立青岛西海岸新区,2017年,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就通过了《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条例》,其中将“军民融合”设立了专章,这为推进落实国家在军民融合方面的政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国家对于社区的管理也发展到了新的阶段。夏建中(2019)提出,我国为促进社区发展不断调整方针策略,逐步经历了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再到目前的社区治理阶段。体现出国家对于基层社区发展的重视,社区不仅满足居民安全和归属的需求,也作为次级群体为居民链接资源,实现国家对社区的良好管理,维护社会稳定运行。
新时代军民融合政策的引领之下,要将军民融合的范围扩大,做到多手抓,且要抓牢。将社区发展和军队发展进行“嫁接”,实现从内而外的军民融合。
二、相关研究概述
在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方面,笔者将有典型性的发展模式做了回顾。“三社联动”和“四社联动”是经久不衰的治理模式,原因在于社区中存在各种不同的群体,需求多样,仅依靠单一组织服务无法做到全面,因此多元合作的模式应运而生。孙奎立等(2018)通过对三社联动理论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多元主体合作的建议。
目前对军民融合的研究大都在军民技术、军工企业等方面。陈志新等(2019)提出我国目前应该通过军民融合的方式,重点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包括军民两用技术等。有少部分学者提出在人文法律方面的建设。药恩情(2019)提出国防工业方面的相关立法仍然空缺。在军民融合方面,存在着研究方向单一的问题,需要进加强部队与社区之间的联系,挖掘社区自身及周围的资源,建构稳定的军民融合发展模式。
三、青岛西海岸军民融合区及三沙路社区现状
1.军民融合区及三沙路社区基本情况
青岛西海岸军民融合区为整个青岛西海岸新区。
三沙路社区原为海崖村,在2016年,村居改造而回迁,改为海崖社区。在2020年该社区将更名为三沙路社区,西邻海军小镇,东部与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接壤,地理位置优越。
海军小镇所居大都为部队官兵以及官兵家属。与三沙路社区相邻的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与古镇口部队装备部签下《军民共建协议》,对舰船设备等科技方面人才进行培养。
2.青岛西海岸军民融合区发展概况
科技发展方面,2018年,在军民融合区开展了涉及数字通讯等科技成果的24个军民融合项目签约仪式、青岛军民融合科技创新成果展、山东军民融合发展专家研讨会。
军民友好型社区构建方面,关于军民融合类的活动大多集中在滨海街道,如,“军民融合区,文明素质高”系列活动,涉及提升公民素质、安全知识培训等6种主题系列活动。此后,滨海街道为开拓工作思路,将民政、计生等125个服务项目汇集到滨海和谐大院,提供“一站式”服务,并开通针对部队官兵及其家属的军民服务热线。该系列行动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推进港口等方面建设创造了稳定的环境。街道承办的以街道退役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庭救助为目标的“亲情子弟兵”慈善项目,荣获青岛慈善创新奖。
三沙路社区在构建居民友好社区方面仍处在起步阶段。三沙路社区协同高校举办了“同在一片蓝天下·军民融合一家亲亲子运动会”等社区活动。
此外,三沙路社区中的党群服务中心承办多种服务。便民服务中心,帮助居民解决日常问题;退役军人活动室,设有退役军人风采墙,有关退役军人重大会议在此处开展;青少年之家活動室,面向青少年和老人开展服务(心理咨询、夏令营和面点小课堂);图书室,作为社区的学习资料存储处。志愿服务者驿站,原某社会工作机构办公场所,曾设立专业服务人员风采墙,目前因机构撤离,此活动室完全闲置。另外还有法律服务室、党员会议室等。
综上,三沙路社区对建构军民友好社区做了努力,但三沙路军民友好社区的构建仍存在军民友好社区建设机制不完善、治理队伍专业性不足等缺陷。
四、影响建设军民友好社区的因素
从系统理论的视角出发,以社区作为划分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标准,从两个系统分析影响军民友好社区的建设的因素。
1.从内部系统的角度分析
首先,居民自身未对军民融合相关政策和行动有深刻的认识。居民平时很少能接触到军民融合相关的政策措施,对此了解少。可通过构建居民与政策链接的渠道,加大社会政策的宣传。其次,社区内部未形成相对稳定的军民友好社区建构的模式。通过访谈和观察,目前关于军民友好型社区建设缺少成熟的模式,一方面是体现在滨海街道开展的项目和帮扶军民人平台的建设方面,另一方面,三沙路社区开展的军民融合活动,相对来说比较零散,导致开展社区活动变动性比较大,投入和产出率难以得到保障,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2.从外部系统的角度分析
首先,缺少建设军民融合社区社会环境。目前行动集中在促进国防科技等方面,军民融合区更加重视科技力量的发展,忽视人文社区的建设。其次,军民友好型社区的建设缺乏军队内部专业人员的参与。滨海街道B幼儿园充分挖掘资源,与92132部队进行连接打造新型教育方式,让军民融合的种子在孩子心中生根发芽,走出独具一格的军民融合之路。在三沙路社区,能够切实介入到社区构建中的人群包括居民、社会治理网格员与某高校老师及志愿团队,与B幼儿园相比,缺少军队专业人员参与,军队专业人员的参与正是促进军民友好社区建构的关键一环。
3.促进军民友好社区建设的人才队伍不足
在社会工作中涉及到医务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等服务领域。社工除接受社工领域的通识教育外,还要接受相关领域的针对性教育,才能保障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相似,建设军民友好型社区,必然也需要相关的专业人才,不仅有扎实的社工方面的知识,且要对军队文化等有一定了解。
五、构建军民友好型社区建议
1.专业人员协居民逐步了解军民融合相关知识,组织其参与社区自治。注重提升社区居民拥军和爱军的意识。通过“军队知识竞赛”、“军队生活环境模拟情景剧”等多种方式,积极引导居民了解军民融合企业发展了解军队文化。军民友好社区建设是工作者和三沙路社区居民双方交互的行动机制。
加强拥军的实际行动,形成关注军队退休干部生活的志愿队伍。在社区中,工作者所扮演的是协助者,即发现居民的潜能,协助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活动。同时,工作者要发现社区“能人”,鼓励其组成志愿者队伍,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社区营造和治理的队伍。
2.增强社区内专业组织建设。目前,社区的构建仅居民、社区工作人员和高校志愿团队参与其中,未连接到部队中的直接资源。可借助街道或者社区中的退役士兵,组织其形成资源链接“先锋队”,作为桥梁促进社区与部队宣传部门的对接,使得军队“单方宣传”转向居民参与的“多方联合宣传”,实现共赢。
3.建设新型多边合作体系,内外循环链接形成特色合作符号。将资源依赖理论作为理论范式,该理论强调一个组织的生存需要依赖外部资源,但同时要降低对外部资源的依赖。三沙路社区中,社工机构撤出之后,社区并未形成属于社区内部稳定的发展模式。要注重社区内部专业人才的培养,形成具有非替代性的内部资源。
内循环是在社区内不同的组织结构(居/村委会、社工专业组织和社区居民自治队伍等)相互协调配合下,形成专属机制,资源在社区内部流动。外循环即除社区内其他各类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相互配合下,形成的相对平衡的运行机制。
同时,打通内循环和外循形成一个大循环。首先,地方各级政府部门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大纲,形成助于人文社区发展的大环境。其次,与宣传工作中核心主体,如军队的宣传机关和单位建立联系。三沙路社区毗邻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可设立相关专业的实地基地与高校联合打造专业学生实习平台,形成相互支持网络。自此,内外循环打通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形成多方资源互惠互利的稳定的良好循环方式。
4.引进和建设社会工作等专业人才队伍。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础元素必然也要依法治理,提升社区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才能总体上实现国家的治理现代化。青岛军民融合区,人口流动快,需要法律法规来约束社区治理。通过专业社会工作者链接法官、警察和律师等具有专业性的人员,走进社区为社区居民宣传法律知识。故,加强社会工作和法务团队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光明日报:青岛西海岸新区发布《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促进办法》
[2]夏建中.从社区服务到社区建设、再到社区治理——我国社区发展的三个阶段[J].甘肃:甘肃社会科学,2019(06):24-32.
[3]孙奎立,王国友,曾敏睿.社会治理背景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联动問题研究[J].广东:社会工作与管理,2018,18(01):55-62.
[4]陈志新,邹大挺.从大国竞争看我国军民融合发展[J].湖南:云梦学刊,2019,40(06):79-87.
[5]药恩情.军民融合背景下国防工业立法问题及对策研究[J].云南:法制与社会,2019(32):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