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琳
资本对于新能源车市场的热衷,一方面来源于市场的持续火爆,另一方面,也源于对汽车智能化趋势的看好。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成为资本市场的宠儿。
自2020年起,新能源车赛道的投融资事件就一片火热,进入到2021年,资本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追捧热情不减。
企查查发布《2021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投融资数据报告》显示,上半年新能源车融资事件共57起,涉及项目50个,披露融资金额达827.1亿元,其中融资事件数同比增长了42.5%。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融资两轮,融资总额超262.1亿元人民币,此外,宝能汽车、法拉第未来、零跑汽车、合创汽车和小鹏汽车都在上半年进行了大规模融资。
新能源与智能化领域成为资本的热土,这一波融资潮究竟是资本的虚火还是产业需求的爆发?资本加速流入头部企业是否会导致新的洗牌?
博世中国及亚太区企业传播与政府事务副总裁蒋健、威马汽车集团战略运营副总裁梅松林、一数科技汽车事业部总裁宁述勇、江铃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品牌事业部总经理赵芳成和武汉北斗集团汽车发展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杨超,在投中资本董事总经理佘立斌的主持下,阐述了各自的观点。
新能源车的价值在于智能化
對于资本市场来说,面向未来,抓住产业发展的长期趋势,是投资成功的关键。资本对于新能源车市场的热衷,一方面是源于新能源车市场的持续火爆,另一方面,也源自于对于汽车智能化趋势的看好。
梅松林谈及资本对新能源车的热衷现象时,表示:“纯电动车的发展经过了两个节点:第一个节点是最近几个月,纯电动车在乘用车市场占比达到10%以上,电动车的普及进入快车道;第二个节点是正在发生的,新能源车市场正在由哑铃型向纺锤型转变。新能源车的中间市场突起了,智能汽车从边缘走向主流市场。”
销量持续攀升,已经成为新能源车产业在2021年的发展常态。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50.4万辆和147.8万辆,同比增长均为2倍,这两个数据已超过去年全年的136.6万辆和136.7万辆的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与持续火爆的新能源车市场相对应,汽车智能化正在成为消费者新的关注点。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白皮书》中显示,89%的新能源汽车用户表示在其购车时对于车辆智能化的关注,其中43.1%的用户表示非常关注。而在用户认为智能汽车的优势方面,智能硬件、自动/辅助驾驶和OTA升级成为超50%以上用户的选择。
与传统汽车相比,电动车是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重要载体,伴随着新四化浪潮的推进,新能源车的重心已经由比拼续航里程转向比拼智能化。
宁述勇认为,资本之所以热衷新能源车,能源驱动是基础,真正的价值体现在智能化上。他认为:“在智能化应用方面,中国汽车产业已至少领先欧美主机厂一代产品,只要在未来两三年抓住这个窗口,中国汽车产业将有一个非常强的立足点。”
汽车产业面向电动化、智能化趋势的转型,对于主机厂来说也面临着新的挑战。赵芳成认为,顺应汽车市场转型趋势,主机厂要完成三大举措。
第一,洞察用户,了解用户在哪里,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都会遇到哪些场景,使用过程中有哪些痛点。
第二,顺应用户年轻化趋势,主机厂应该更加注重产品的智能化体验。
第三,数字化浪潮对主机厂影响很大,过去主机厂主要通过4S店与用户互动,现在主要通过数字化手段直接与用户联系,让用户的需求快速得到满足。
电动车替代燃油车为时过早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不仅体现在生生不息的“吸金大法”,更体现在不断飙升的股价上。
自5月中旬启动新一轮上涨趋势后,比亚迪在A股已实现翻倍,在美国市场,特斯拉的股价也一路飙升,自4月底以来首次突破700美元大关。中概股造车新势力同步上涨,小鹏汽车涨超8%,理想汽车涨近5%,蔚来涨3.5%。
资本市场中新能源汽车板块整体遇热,产销方面,新能源车销量不断攀升,这是否意味着燃油车将被新能源车所取代?
蒋健对此持否定态度:“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内燃机和纯电动车将会共存,到2030年,全球汽车产业有70%为传统内燃机汽车,新能源车的占比则将达到30%。”
在新能源汽车成本降下来之前,传统燃油车依然是车企的主要收入来源,在当前的技术状态和市场环境中,内燃机节能更容易见到效果。
当前内燃机效率还远未达到极限,内燃机效率提升的空间还很大。目前市场上内燃机热效率的水平普遍在35%左右,而当今量产发动机中热效率最高的产品可以达到40.6%。
此外,中国地域广阔,地域特殊性较大,多样化的动力系统更加适合中国社会的现实需要。在一线城市,纯电动车是最好的代步工具;但二、三线城市,或者道路状况复杂的山区,燃油车依然不可替代。
杨超也提出:“在汽车企业向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还有一个独立市场,不依赖电动化,这个市场一定会存在,像高机动越野车等车型都需要内燃机。
为此,零部件企业还要继续投入非公路车辆内燃机技术的研发。像这些市场零部件产品的单价都很高,即使是一个小众市场,如果能够有足够的收入,投资机构也会继续投入。”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电动车与燃油车的长期共存会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现状。对于未来汽车产业多元化动力形势并存的现状,蒋健称博世一直坚持着技术中立,一方面不断开发电动技术,一方面继续深挖内燃机技术空间。
同时,蒋健还表示,汽车工业是一个规模经济产业,在新四化的变局中,零部件企业不仅要保持产品研发优势,提供高质量产品,还要达到量的规模。
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火爆,让电动化路线备受产业关注,但在中国汽车市场,单一纯电动化的技术路线在短期内依然无法实现。
对于中国汽车产业来说,多种技术路线并行,相互协同,才能看见更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