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佰祥
(济南市历城区中医医院放射科 山东 济南 250100)
肺结节(Sarcoidosis)是作为一种肉芽肿性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在患者多系统以及多器官中都有可能发生,对患者造成严重侵害,对患者眼睛、淋巴结以及肺等器官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肺结节往往临床早期无症状,在常规检查上非常容易引起误诊或者漏诊现象,不利于患者及时治疗,因此准确诊断是促进肺结节患者健康的先决条件[1]。目前临床关于肺结节的诊断,常采用64 排螺旋CT,常规剂量下对患者实施影像学诊断,能够获得准确诊断效果,但剂量过高容易对患者造成不利影响,并且往往患者接受度不高。临床有学者认为,对肺结节可采取低剂量扫描来减轻患者损害并提高患者认可度。此次研究以肺结节确诊患者为例,对比64 排螺旋CT 常规剂量和低剂量的不同检查结果,报道如下。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2018 年12 月期间80 例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肺部都检查有圆形病灶,并且病灶长度和宽度之比不超过2.5,同时病灶直径小于3 cm,且患者淋巴结检查显示正常未出现明显肿大。80 例患者男性39 例,女性41 例,年龄区间为35 ~77 岁,平均年龄(58.31±12.56)岁。所有患者对此次研究均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患者临床资料齐全,治理措施以及其他检查结果详细且并未出现纰漏;患者具有良好依从性,能够忍受64 排螺旋CT 检查;对此次研究所用检查试剂未出现过敏反应。
排除标准:处于哺乳期以及妊娠期的妇女;合并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进行化疗治疗的患者;存在高血压或者是严重心肝肾等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
所有患者在正式CT 检查开始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测。对其是否能够耐受CT 检查进行判断[2]。
64 排螺旋CT 常规剂量:检查所用仪器为西门子(SOMATOM Perspective)64 排多层螺旋CT 扫描仪。检查开始时让患者保持仰卧体位方便后续操作进行,对CT 扫描参数进行调整,其中电流和电压分别控制在150 mA 进而120 kV;重建矩阵和重建层的厚度分别为512×512/7 mm;层间距以及螺间距分别调整为7 mm、1.0 mm。之后对患者实施CT 扫描,扫描顺序应先从患者肺部底端开始,之后逐渐上升到肺部顶端,对检查流程以及结果进行确认,并做好有关保存或记录。
在患者实施64 排螺旋CT 常规剂量检查3 d 后,基于患者64 排螺旋CT 低剂量检查。检查前所做准备和常规剂量相同,患者身体体位和常规剂量相同。扫描仪器二者为同一仪器,在参数调整上低剂量检查参数分别为电流50 mA、电压120 kV、重建矩阵512×512、重建层厚度7 mm、层间距7 mm、螺间距1.0 mm。对检查流程以及结果进行确认,并做好有关保存或记录[3]。
在两项检查完成后,医师对图像进行科学处理,对图像中肺结节的密度、征象(边缘、胸膜凹陷征、内部)、直径以及数量都进行准确记录。将肺结节直径、征象情况以及分布情况作为此次研究评价指标,对比两种检查结果。并对肺结节直径进行合理分类:直径超过1 cm 为大结节、直径在6 ~1 cm 为小结节、直径在6 mm 以下为微结节。肺结节征象上主要包括分叶征和毛刺征,在内部征象上主要包括空泡、钙化以及密度非均匀分布[4]。
在统计学软件SPSS 23.0 中录入实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通过(n,%)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t检验。如果P<0.05 提示实验数据之间存在差异。
结果表明,80 例患者分别采用64 排螺旋CT 常规剂量和低剂量后,检查结果中患者肺结节大小以及数量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并且在小结节以微结节上虽然常规剂量检查方法由于低剂量,但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种检查方法在大结节检查上结果一致,见表1。
表1 64 排螺旋CT 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检查肺结节大小以及数量比较(n)
64 排螺旋CT 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检查方法在肺结节毛刺征、分叶征、空洞以及钙化等形态学检查上存在微小差别,但差异不显著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且胸膜粘连征和支气管征分辨结果相同,见表2。
表2 64 排螺旋CT 低剂量和常规剂量检查肺结节形态分布比较(n)
肺结节的形成和多种肺部病变有关,肺转移瘤、肺内肉芽肿性病变、肺结核以及肺癌等都有可能出现肺结节,因此针对肺结节需要做出尽早诊断,为患者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保证患者健康[5]。目前随着临床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和多层螺旋CT 技术的应用,肺结节诊断准确率明显上升。有临床数据指出,运用胸部CT 能够将肺结节的检出率控制在0.00%~60.00%之间,相较于常用的胸部X 线,其检出率明显更高。临床常用的64 排螺旋CT 常规剂量检查能够对肺结节作出准确诊断,并且其具有检查用时短和成像清晰等优势,有助于医疗服务提供和患者预后结局改善,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普及。但常规剂量扫描往往带来的辐射比较大,有可能会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对后续治疗身体耐受性造成影响。在临床肺部检查中,常规胸部CT 检查所放射出的剂量能够达到胸部X 线的100 倍,在常规筛查以及体检中不易于被人们所接受,因此寻找辐射量降低的检查方法尤为关键[6]。
在此次研究中,80 例患者分别实施64 排螺旋CT 常规剂量检查和低剂量检查,结果表明,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所检查出的肺结节分别有79 个和72 个,低剂量检出率稍低,但二者对比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且大结节检出上两种检查方式结果一致。提示降低64 排螺旋CT 的检查剂量并不会对最终肺结节检出率造成较大影响,常规剂量和低剂量检出效能接近,低剂量检查价值显著。此次研究结果还表明,64 排螺旋CT 常规剂量检查和低剂量检查,在肺结节形态特征(钙化、空洞、毛刺征、分叶征、支气管征以及胸膜粘连)上未出现明显差异(P>0.05)。提示降低64 排螺旋CT 检查剂量后,仍能对肺结节的形态特征进行准确观察,二者检查结果具有等效性,对相关典型征象都能做出准确显示,更好地对患者肺结节性质做出定性诊断。分析原因是因为目前辐射剂量降低的常用方法为管电流降低,二者之间具有线性关系。管电流和辐射剂量降低的同时,检查图像噪声也会随之增大,对最终图像质量造成影响。而此次研究所采用的低剂量扫描管电流条件为50 mA,能够对CT 辐射剂量做出准确显示,球管损耗得到明显降低,人体所收到的损害就会更小。所以在CT 扫描安全性得到保证的同时,达到放射防护最优化和检查结果准确的目的。因此相较于64 排螺旋CT 常规扫描而言,在同等诊断效能前提下,应用低剂量能够产生更小的辐射剂量,有着更高的安全性,更容易被受检者所接受,在健康体检以及筛查中具有应用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64 排螺旋CT 低剂量检查对肺结节的影像学特征以及检出率所造成的影响比较有限,在结节性质诊断上和常规剂量检查结果接近,并且辐射剂量要远低于常规剂量检查,安全系数更高,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其能够为良、恶性孤立性小结节病变诊断鉴别提供准确依据,这些都提示64排螺旋CT低剂量检查应用价值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