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涛
(济宁市市直机关医院放射科 山东 济宁 272000)
脑梗死的发生与血管壁本身病变、血液成分改变等因素相关,这些因素可引起局部脑组织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病变、坏死,患者通常会存在相应的神经功能缺失表现。临床可依据发病机制将脑梗死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及腔隙性脑梗死等类型,其中血栓形成最为常见,可占到全部疾病的60%。脑梗死起病急,病情进展速度快,有着很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一旦患者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及肢体运动障碍后应及时就医,避免疾病发展造成更大危害[1]。超急性期一般是指发病六小时内,此时正处在疾病高峰期,若能及时明确病症情况并开展针对性干预,则能促使病症转归,改善预后。目前,临床用于疾病诊断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较多,这些检查手段有着自身的优劣势,本次研究就CT诊断的实际应用效果展开探究,报告如下。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5 月我院的42 例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4 例,女18 例,年龄51 ~87 岁,平均(68.74±3.42)岁。患者以半侧瘫痪、头痛、意识模糊、语言障碍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其中2 例出现右半身瘫痪,28 例有头痛感,15 例意识模糊,6 例存在语言障碍。纳入标准:(1)首次出现脑梗死;(2)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3)发病在6 h 以内。排除标准:(1)恶性肿瘤患者;(2)认知障碍或精神系统疾病患者;(3)不接受CT 诊断患者。
应用联影40 排CT 进行扫描检查,患者取仰卧位,以OM 为基准行双侧窄窗对比扫描观测,通过放大加强对比效果。层厚、厚距均为10 mm;发现疑似病变部位行薄层扫描,层厚、厚距设置为5 mm。发病6 h 内行第一次扫描检查,在24 ~48 h 内行二次扫描。由两名医师依据影像学特征得出诊断结果。
比较CT 诊断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
数据采用SPSS 21.0 软件处理,设定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CT 诊断为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构成比为95.2%(40/42),与临床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χ2=2.049,P=0.152)。其中局部脑胀构成比为25.0%(10/40);脑实质密度下降构成比为67.5%(27/40),单侧动脉血管高密度构成比为7.5%(3/40),见表1。
表1 CT 诊断与临床诊断结果比较[n(%)]
首次6 h 内诊断中,未见异常、提示诊断、肯定诊断及提示复查患者分别为5 例、18 例、7 例及12 例。24~48 h 进行了两次复诊,未见异常、提示诊断、肯定诊断分别为2 例、16 例、24 例,两次复诊结果相同。首次诊断中,5 例未见异常在复诊中转为肯定诊断、提示诊断、未见异常分别计2 例、1 例、2 例;提示诊断的18 例患者复诊后,转为肯定诊断与提示诊断的各9 例;肯定诊断的7 例患者,5 例定位肯定诊断,2 例因误诊转为提示诊断;12 例复查患者中,转为肯定诊断与提示诊断的患者分别为8 例与4 例。
脑梗死的发生与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闭塞以及心源性栓塞有关,其中大动脉粥样硬化会引起血栓形成、动脉栓塞、低灌注等引发脑梗死;小动脉闭塞可由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血管炎引起,高血压可导致脑部小动脉发生玻璃样病变、动脉硬化病变及纤维样坏死,糖尿病也可导致微血管发生病变;心源性栓塞可由心房颤动、心脏瓣膜并、心肌病及心肌梗死等引起。脑梗死是多见于中老年人群的最常见脑血管病,老年人群由于多存在慢性病,且机体水含量下降,血液黏稠度升高,故更容易发生脑梗死。初期脑梗死患者一般意识清醒,但也会存在阵发性的感觉、运动功能障碍。随着疾病进展,患者会出现昏迷、中枢性高热等症状表现,疾病晚期会出现脑疝等威胁患者生命安全的并发症。由于脑梗死发展速度快,症状常会在数分钟乃至数秒达到高峰,因此在出现早期症状表现后应立即就医治疗。急性期脑梗死病死率约为5%~15%,生存患者也有着很高致残率。但在有效时间内将患者送至医院治疗,并积极控制引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可有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降低疾病复发率[2]。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多发生于大脑颈动脉、前动脉等主干血管,这会影响到脑部组织的血液供给,进而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脑动脉有一定的自我代偿机制,在早期粥样斑块形成过程中,患者可无明显症状表现。但脑组织对缺血、缺氧十分敏感,短期的血流中断就可导致相关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临床研究表明这段时间只需4 ~6 min 即可。脑梗死属于动态演化过程,通常情况下,梗死区域脑组织会因为缺血会发生不可逆损伤,但若能对未发生梗死脑区域实施有效的急诊救治,则有完全恢复的可能性。在超急性期应用溶栓治疗可恢复脑部血流灌注,从而抑制梗死面积的进一步扩大。但溶栓治疗也存在一定风险,若未能在有效窗期内恢复血流,挽救患者脑细胞,则可能加重脑损伤,此时很容易发生动脉闭塞情况。若果能在超急性期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则可为后期治疗提供指导,从而提升治疗有效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3]。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临床应用于脑梗死的诊断方法不断增多,包括MRI 及CT 等。前者虽然有着更优异的临床诊断结果,其可清晰显示缺血梗死、脑梗和小脑梗死,并且弥散加权成像技术有着极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由于该设备价格高,检查费用也相对较高,故普及率相对较低。就性价比及实用性而言,CT 扫描有着更明显的优势,对于部分担心治疗费用的患者来讲,CT 检查更容易被患者所接受,患者也会表现出更高的检查配合度。且CT 扫描速度更快,可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诊断结果,可发现一些细微的早期缺血改变。一般而言,急性缺血会引起钠水潴留、闭塞血管供血区域脑组织肿胀等情况,这些特征有助于临床了解患者脑肿胀具体情况,CT 可显示脑沟是否变浅或消失及脑实质及病变密度是否下降,进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4]。早期脑梗死图像密度改变并不十分显著,但临床可应用窄窗位、窄窗宽等技术对比双侧图像了解密度降低情况。不典型患者多会有动脉致密征,而典型患者密度表现多与蛛网膜下腔出血相似。本次研究中,CT 诊断为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构成比为95.2%(40/42),与临床诊断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CT 诊断准确率较高,临床可依据CT 影像了解脑实质异常及动脉边界模糊情况,进而通过相关干预手段可有效预防脑水肿、钠水潴留等并发症发生[5]。
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的CT 图像显示梗死面积在一定范围内,具体为不低于20 cm2且直径超过4 cm。临床实践发现,发病6 h 后再次进行扫描检查会得到更为理想的诊断结果。本次研究中,发病6 h 内行CT 检查,肯定诊断7 例,经复查最终肯定诊断5 例,这说明发病6 h内无法确保CT 检查准确率,若未发现大面积梗死病灶,也无法排除疾病发生可能性。但鉴于患者发病严重,早期诊断有着其不可或缺性。CT 诊断影像学特征显示存在基底核模糊、白质和脑皮交界处变模糊,同时还伴有脑池、脑室的移位,这些特征都可为疾病诊断提供参考依据[6]。但检查过程中若患者体位不正,相关特征可能与伪影混淆必要情况下。故在对患者进行扫描时应注意体位变化,不可让大脑中动脉层面倾斜,从而更好地观察脑动脉高密度征。必要情况下,临床还可联合其他影像学检查手段以提升诊断准确率。
综上,在超急性期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诊断中,CT 检查可清晰显示疾病的基本特征,有着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提供的影像学资料可为疾病确诊及后期治疗提供指导。并且CT 诊断有着操作简单、医疗费用低等优点,易被患者所接受,故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