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敏聪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用艺术激活乡村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路径,艺术院校作为艺术教育的制定者和实施者,运用學科优势为艺术乡建作出贡献,是时代赋予的责任与机遇。毕业展览作为艺术院校教学成果的集中展示,通常将举办地放在校园内,面向的群体也主要是学生与教师。如果将毕业展览与乡村振兴结合,让艺术走出高校,走进乡村,对高校和乡村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本文以2020跨媒体艺术节暨第二届东钱湖国际艺事季为例,观察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艺术学院与乡村如何构建新型合作模式,并对相关问题提出思路建议。
从城市到乡村:艺术节的拓展
漫步在宁波东钱湖畔的韩岭古镇,不时会看见新奇的装置陈列在水道小巷间,熙熙攘攘的游客驻足观看,就好像过去、现在与未来三重时空在此交错,而这幻境的缔造者,便是一场主题为“近未来:可能生活”的跨媒体艺术节。
2020年10月31日,第6届跨媒体艺术节暨第2届东钱湖国际艺事季在宁波东钱湖畔的韩岭小镇开幕。本次跨媒体艺术节(2020)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华茂艺术教育博物馆和宁波韩岭古村商业管理有限公司联合主办,包含2个展区(韩岭展区、东钱湖教育论坛张永和建筑艺术展区)、6个展演板块(国际跨媒体艺术邀请展、国际青年影像作品展映、虫洞日志影像展、烟火行星装置作品展、意识圈开放媒体展及跨媒介巨构DISEGNO)和国际学术研讨会。其中国际青年影像作品展映、虫洞日志影像展、烟火行星装置作品展、意识圈开放媒体展和跨媒介巨构DISEGNO的举办地都位于韩岭,在10天的展期内,超过180位艺术家的160多个艺术作品将在韩岭展出,包括装置、影像、雕塑等多种表达媒介。1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展览的设计和布置是由跨媒体学院的三个系(实验艺术系、媒介展演系、开放媒体系)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完成,许多作品是同学们的毕业作品。
“跨媒体艺术节”是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于2015年开始筹建,属于跨媒体艺术国际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教学和学习成果展示的重要平台。从第1届到第6届,跨媒体艺术节走过了杭州、上海、北京、法国斯特拉堡等城市,还以合作模式参加了上海当代艺术双年展、之江国际青年艺术周。2但是本次在东钱湖畔举办的跨媒体艺术节,是其首次将举办地放在乡村场域。在艺术乡建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将以毕业作品为内容主体的节庆带到乡村,这对于院方和举办地都具有特别的意义。
在本次跨媒体艺术节中我们可以看到,跨媒体学院的实验艺术系构筑了虫洞日志与烟火行星,媒介展演系承担了“DESEGNO”,开放媒体系创建了“意识圈”,三个学科的学生各自承担一个主题,以集体创作的形式作为艺术乡建策略与路径的探索,将作品带出校园面向社会,在艺术乡建的语境下发起对“近未来”的追问。以“烟火行星”板块为例,30多位艺术家将自己的装置作品放置在韩岭的街道、河川之间,往来的游客不时拍照留念。将当代艺术作品放置在公共空间,不仅打破了与观众之间的空间隔阂,让观众以更轻松的“游览”姿态欣赏艺术,还与韩岭的古色古香形成鲜明对比,产生时空交错的感受。
举办地韩岭原是一个水乡驿站,自古是商贸文化的交汇点,近年来积极将艺术引进乡村并于2019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东钱湖国际艺事季。本次跨媒体艺术节在第一届艺事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与中国美术学院的合作不仅提升了艺事季的内容质量,还在品牌传播方面获得了很好的宣传效果。据统计,本次艺术节拥有全国近100家媒体参与,累计产生200多条报道,累计总点击超100万,报道形式多元化、多平台,在学界、业界和大众领域都引起了广泛热议。3但是短暂的热闹过后,跨媒体艺术节又将开始新的云游,那么作为举办地的韩岭又该如何应对呢?
从落地到云游:热闹背后的忧虑
从本次跨媒体艺术节的举办效果来看,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和举办地韩岭可以说达到了双赢效果。对学院来说,一方面是将展览场地从城市场域向乡村场域转变的尝试,探索U(university)-C(country)-E(economics)结合的新模式,另一方面也是一次将学生创作成果面向社会,接受社会检验的机会。
对于举办地韩岭和东钱湖来说,跨媒体艺术节一是给韩岭带来了大量的客流,在10天的展期内,吸引了超过50000人次的观众,更有许多艺术爱好者从北京、上海出发,专门赶去宁波看展。4二是通过跨媒体的艺术节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了东钱湖和韩岭的影响力,全国有近100家媒体参与,累计产生200多条报道,累计总点击超100万,报道形式多元化、多平台,在学界、业界和大众领域都引起了广泛热议。5三是在文化上给韩岭增添新内涵,在第一届东钱湖国际艺事季成功举办的基础上,主动与更前沿的跨媒介艺术接轨,为韩岭的文化版图绘上当代跨媒介艺术的色彩。
虽然本次跨媒体艺术节的成功举办给韩岭和东钱湖带来了显著的声誉,也给艺术院校毕业展与艺术乡建合作提供了新思路,但是对于举办地韩岭来说仍然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韩岭自身品牌的鲜明度不够。从传播效果看,人们更多熟悉的还是“中国美术学院的跨媒体艺术节”,对于韩岭本土品牌“第二届东钱湖国际艺事季”认知度不强。二是落地性不足,本次跨媒体艺术节与韩岭本地居民的生活融合度较低。6大板块中只有“烟火行星”板块的展览是放置在户外,其他板块的展出都在室内,与户外环境没有联系。即使是在户外展出的作品中,能与韩岭的古镇、水道、小巷等建筑特色产生关系,让人深思的作品也不多,更多的只是一种街头的“奇观”,并且参与人群也主要是艺术家与游客群体,本地居民无论是在物理空间或是文化空间与本次艺术节的联系都较弱。
那么造成这些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呢?笔者认为从韩岭两届艺事季的举办模式上可以寻找到一些原因。两届艺事季具有一个共同点便是艺术作品与韩岭的乡民和乡情割裂,艺术家在韩岭所创作的作品没有与韩岭本身的环境、风俗和乡民产生密切的、情感上的联系,并且乡民对艺术创作的参与度很低。在韩岭实地考察期间,有一个细节触动到我,那便是整个韩岭经由整体设计改造后,目前成为了一个“半成品古镇”,与韩岭的精致的水道和商业街一墙之隔的地方便是尚未经由改造的原始居民区,他们的生活是尚未被艺术传播到的角落,还保留着原始的宁静。
从外来到内生:艺术乡建的机制
艺术学院和乡村该如何合作,构建一个可持续生长的艺术乡建模式?四川美术学院的“羊蹬计划”,中央美术学院的“60%公共艺术计划”和“贵州雨补鲁村”都是国内较为经典的高校与乡村合作模式,通过对以上三种艺术乡建模式的共同点研究,笔者认为艺术院校与乡村建设合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为对策拟定提供思路借鉴。
一是找准一个定位,首先要充分了解乡村的自然禀赋、区位交通、人文历史和产业结构等客观条件,以乡村的需要为基准,以乡村的素材为基础;其次要明确乡建目标,以目标为导向,艺术不是万能药,不能一揽子解决所有问题,院校需要在旅游发展、乡村宣传、社区改造和景观设计等目标中作取舍;最后是明晰自己的角色定位,艺术院校在艺术乡建中应该扮演策划者和执行者的角色,将参与者的主体让渡给乡民和游客。
二是建立一种机制,一个具有内在生命力,成熟的运行机制是成功的重要保障。首先是人、钱、物的整合管理,院校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担起艺术策划、艺术管理和艺术宣传的责任,乡村则需要提供住宿、餐饮和交通等公共服务支持。在经费方面既要通过乡村产业的艺术增值来提供,也要积极争取政府资金和社会捐赠。其次是共建共赢,院校和乡村在艺术乡建中各取所需,院校通过艺术乡建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乡村则通过艺术的引入被重新激活。
三是形成一个转变,一个转变就是让村民从“参观者”的身份转变为“参与者”,增强其内在主动性。将创作主体从艺术家让渡到乡民,让乡民实现从参观到参与的转化,同时更多地关注本地文化,以乡土文脉为创作基础,深入到社区生活,在韩岭的山川水道、古镇文脉、乡俗乡情寻找创作素材。一方面可以举行一些形式简单、参与度广的活动来调动乡民的参与热情,提高乡村的整体参与度;另一方面鼓励艺术家创作乡村群像、文化聚落和土地历史题材的作品,让乡民在艺术作品中看见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深度参与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