扈毅娟
【摘要】黄河号子是反映黄河生态文化的一个缩影,具有表达情感、鼓舞士气、组织劳动、传递文明等丰富的文化功能,以及集体性、口传变异性的传播特性。随着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黄河号子“口传心授”的传统人际传播方式受到了许多新的挑战。新时代环境下,要强化静态保护、创新动态保护,用新媒体、新科技的思维来拓展黄河号子的传播路径,这正是解决当下黄河号子传播困境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黄河号子;生态文明;传播路径;民间歌曲;黄河流域生态保护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是一项利在千秋万代的重大国家战略。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是值得我们一直去思考和付诸实践的宏伟事业。黄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品质的脉络延续,坚定文化自信,讲好黄河故事,是我们在新时代的使命与担当。
“黄河文化就是缘黄河而起的黄河水文地理特征的一种旱地农业文化,是黄河流域人民在河岸边生息、繁衍、奋斗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性格、文化观念、思想风尚、风俗习惯,是黄河流域人民精神生活的内容、方式和特点。”[1]黄河生态文化,因水而存在,因人而鲜活。这种生态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脉络,从农耕文化到工业文化再到新科技的兴起,人们世代居住于此,黄河生态文化生生不息。这种生态文化,也有着丰富多样的内涵承载,她涉及人们的生产文明、艺术审美、族群生态、人口变迁等方方面面,构成了黄河生态文化的壮丽画卷。黄河号子是黄河生态文化中音乐艺术的一个缩影,是灿若星河的黄河生态文化中的一颗闪亮的星。
一、黄河号子是优秀黄河文化的载体
(一)黄河号子的定义、发生机制及其现状
黄河号子是黄河沿岸的民间歌曲形式之一,是黄河流域劳动号子中的一种类型。它与沿岸人民的生活紧密相连,反映了人民的生产生活状态和奋发向上辛勤劳作的精神面貌,其历史久远。早在春秋时期的“杭育之声”,即用来表达彼时人们的筑堤夯土之态。号子在宋代文献记录中称为“杂唱”,是农耕时代的产物。历经时代变迁,作为文化承载的民歌艺术形式流传至今。时间在推移,黄河号子作为文化传承的功能不曾变化,它记录的是一段段历史,沉淀下来的是一段段黄河岸边的人文写照。它以质朴的腔调演绎着千家万户的生活百态,以宏阔的历史传承孕育着平凡的真情,简单的生产劳动中不乏对艺术的深刻提炼,心系苍生大爱,诉说着平凡的奋进之歌。
黄河号子是黄河流域人民的一种艺术自发产物,与手工劳动不可分割,具有情绪宣泄和协调劳动的双重功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号子每况愈下,对黄河号子的传承保护被提上日程。近年來,黄河号子的传承保护重新得到重视,先后进入河南省、国家级非遗名录。之后,武陟县“黄河河工号子”、荥阳市“黄河玉门号子”、济源市“黄河船工号子”、三门峡湖滨区“黄河号子”,也都进入河南省省级非遗扩展名录。
黄河号子主要流传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河南、山东地区。它与黄河沿岸人们的生产劳作紧密关联,打夯、打硪、拉纤、搭篷、起帆等劳动场面在歌曲里一一呈现。按照劳动形式来划分,黄河号子主要分为河工号子、土硪号子、船工号子三种。按照演唱速度来划分,又可以分为快号、慢号、一般号子等。按照节奏律动又可以分为长律和短律。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各地的风俗,劳动内容、程序的差异等诸多原因,对号子的划分方式可以说是多种多样的。笔者查阅《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卷》发现其中收录了《黄河搭篷双开门号》《黄河搭篷号》等多首黄河号子。[2]黄河号子铿锵有力,感情质朴、真挚,与百姓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其流传主要集中在三门峡、洛阳、郑州、焦作、新乡、开封等地区。
在黄河下游的另一个黄河号子主要流传地山东省,也存在着大量的号子作品,据不完全统计,有数百首之多。这些号子在内容表现上较为丰富,生产劳动的使用场合较为多样,艺术性呈现上不尽相同。这也反映出作为民间艺术存在的黄河号子具有多样性,存在与其他艺术形式互为借鉴的可能性。
(二)黄河号子的文化功能
“黄河号子以特有的艺术形式记录和表现了黄河流域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等的交替变迁,无论是演唱形式还是号词内容,皆带有浓郁的地域风情和人文特色。……实现了劳动者情感的连接与传递,也见证了黄河文明的发展与延续,可谓黄河文化活的记忆和最典型的代表。”[3]黄河号子作为人民精神文明的代表,有着丰富、深厚的文化功能承载,是人民优秀文化在特定时代里的凝练,其文化功能有:
表达情感。黄河号子反映的是劳动人民的精神状态,人们在生活中有各种情感需要表达。黄河号子有关于爱情、娱乐、未来憧憬、生活常识等方面内容的展现。歌词简单质朴,夹杂大量的衬词,与正词连接成为一体。这些歌声表达百姓的喜怒哀乐,展示人们丰富的内心世界,可以缓解生活压力,舒缓劳动时的疲惫。
鼓舞士气。体力劳动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情,人们头顶烈日、挥汗如雨是常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体力劳动就是在与天斗争、与地斗争,克服大自然带来的种种困难,去争取人们的些许生存机会。黄河号子就是用来鼓舞士气的精神食粮。
组织劳动。手工时代的繁重劳动主要以集体劳动的形式出现,劳动规模根据劳动量的大小从几人到几十人都有,这就需要统一协调共同参与劳动。通过号子的协调能够实现统一步调、同时发力,达到劳动效率的最大化。黄河号子通过歌唱实现了人与人直接协调,发挥了集体的力量,有力地组织了劳动。
传递文明。从“历时”的角度来看,黄河号子跨越时间的界限,将过去的一些歌曲、历史上特定时期的人们的生产生活状态流传到现在,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便于今人全方位地了解历史。这些歌曲作为历史文明的延续,将宝贵的艺术世代相传,值得我们珍惜。
二、黄河号子的传统传播路径、特征与存在问题
(一)黄河号子的传播路径
传播是文化传承的永动机,是个体文化的活态呈现。黄河号子主要依靠人际传播,由人与人的口头传播得以延续,这种传播方式直接、高效。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河号子逐渐从劳动中剥离,成为一种艺术形式。作为艺术形式的黄河号子的传承,由老艺人传递给新艺人,实现了从生产表达到艺术表达的转变。
“口传心授”在戏曲艺术的传承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国“师徒制”主导的技艺传承模式下,传统艺术的这种传承方式弥补了纸质媒介在传承中的不足,在“形”“神”“韵”“味”“腔”“调”传授上具有示范性。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规律中,无论是有谱还是无谱,“口传心授”始终是中国传统音乐传承的主要方式,并成为中国传统音乐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特征。
黄河号子传播中的“口传心授”,实现了从音乐到音乐,从人到人传播的直接性。这种方式的音乐传播中,真实性特点突出,在实际演唱、实际生产环境下,传承省去了中间环节,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在“人—人”传播模式中,既有集体的人又有个体的人,作为劳动生产中集体成果结晶的黄河号子演唱传承给独立的个人,使集体智慧得以延续,集体文明得以发扬。这种“口传心授”的传播方式,与“人—物—人”的传播链条相比,乐谱或其他形式的中间环节被省去,在黄河号子的传承中显得简单、直接、有效。
(二)黄河号子的传播特征
黄河号子与沿岸劳动人民的生活融为一体,主要在农民劳工之间互相传播,以人际传播为主,传播方式较为单一,其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形成了独具民间特色的传播特征。
集体性。黄河号子是黄河沿岸百姓集体生活的真实反映,其不属于某一个作曲家,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农耕时代体力劳动占据了劳动形式的核心部分,劳动人民集体参与生产生活,集体协作共进,用黄河号子达到调度统一的目的。
口传变异性。民歌文化是一种口头文化。作为中国音乐、民间艺术的黄河号子,在口头传播中没有严格谱例规范约束,甚至具有很多的即兴性成分。在流传过程中黄河号子主要旋律大致固定,微观细节即兴发展,这种微观变异性正是其艺术性创造的魅力所在。
(三)传播中的主要困境
黄河生态文化是一种动态的文化,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机械制造的发达,加速了手工劳动的衰退。人工主导的生产方式被机械化的生产所取代,黄河岸边的纤夫、船工、河工等职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新兴的工种取代。原有的黄河号子传播链条被阻断,文明传承面临新的难题。
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依赖传播的有效发生。传播的机制、方式、途径、效率等,受到生产生活、劳动技术、科学发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作为手工劳动的艺术产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黄河号子在传播中就遇到了许多挑战。
一是老艺人离世,后继人才缺乏。由于黄河号子产生、存在的环境发生了变化,有着丰富的劳动实践,且与黄河号子的产生密切相关的同时代艺人越来越少。再者,传统劳作方式的消亡使得当代青年人缺乏原有劳动形式的生活体验,对黄河号子的文化承载没有良好的理解,这对黄河号子的传承和创新形成阻碍。
二是保护缺乏资金。黄河号子的研究、保护、利用、推广需要大量的资金,一些企业曾参与过对黄河号子的歌曲和舞台剧化改造,但投资巨大,观众群体较小,很难产生经济效益。在利用新科技、新技术对黄河号子的传承保护上资金缺口突出,财政资金压力大,社会群体参与资金十分有限,对黄河号子的传承保护投入不足。另外,对黄河号子的整体保护工作缺乏有效的资金使用规划、管理、评估方式。
三是缺乏宏观统筹。黄河号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不能仅凭少数人的力量和学界的呼唤,而是需要建立宏观的统筹规划。在学术研究、传承保护、艺术创新、推广宣传等方面,应该跨越行政区划的约束,建立联调联动机制,有规划、有方案系统地推进黄河号子文明传承工作,使其更加科学、有序。
三、黄河号子传播路径的新探索
“进入新时代,围绕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实践活动所沉淀和凝聚起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和文化产品,仍需要通过传播来承载和延续。公众围绕黄河生态保护的知情权、话语权、监督权也需要通过文化传播来实现。”[4]当下黄河号子面临着许多传承困难,与其等待、守旧,不如主动去适应社会的发展,发挥新时代的优势,顺势而为,解决现有的瓶颈,为黄河号子的传播创造出新的路径。
(一)强化静态保护
学界过去在静态保护上着力颇多,一些关于黄河号子的乐谱、书籍、论文等研究性著述、文论得以出版或发表。但在课题立项、成果发表的数量上,相较于其他领域还十分有限。对黄河号子的采集整理,还需要加快步伐,进一步丰富完善,推动黄河号子抢救性保护工作的开展。例如,面临老艺人的高龄问题,就要充分重视黄河号子口述史的研究,使黄河号子的生态文化得以更好地延续。同时,应该本着更加开放的态度,重视新兴学术的方向指引,从考古学、图像学、历史学、文化学、民俗学、符号学、叙事学等多重角度,进一步强化黄河号子的静态研究保护,促进其传播。
(二)创新动态保护
黄河号子的保护传承不是单一层面的单向思维,而是综合的、立体的宏观系统性工程,需要静态和动态保护的双效联动,二者同等重要。动态保护就是要加强官方、社会企业、团体组织的互动。黄河号子的传承保护,单独交给任何一方都是无法完成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各有优势,政府在政策、资金、组织力上优势明显,企业在活动组织、项目开发、前沿技术上表现活跃,社会组织在资金募集、项目推广、人才储备上实力雄厚。建立多方协调机制,通过政策、赛事、技术创新、展演、宣传等有效方式,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真正走进大众视野,进一步推动黄河号子传承与保护的全方位开展。
(三)新环境下传播方式的拓展
时代环境在变化,传播方式应该因时而变。“在具体传播实践中,应当将黄河文化的话语表达嵌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应当把握好黄河文化传播的节奏,根据不同传播平台和不同传播形式采用不同的话语文风表达。”[5]传播方式是传播效率的直接决定因素,创新传播方式在新时代的关键是运用新科技,改变守旧的思路和方法,在黄河号子文明传播中形成新的路径。要坚持学科融合与实践创新的并重,创造性地开创黄河号子传播的新方式、新思路。例如,利用計算机科学的优势加强大数据建设,成立黄河号子歌曲、音视频、传承人物、图片、生产用具等资料的数据库。利用虚拟现实的新技术,突出它在表演记录和创新传播上的新颖时尚性。利用新技术与互联网深度结合,提高传播的时间效率,打通时空壁垒,培养黄河号子的新网络受众群体,使更多的人了解、热爱、服务于黄河号子的传播,推动文化传承与保护。
新媒体、“互联网+”已经成为热门话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传承、弘扬都应该主动运用新方式、新理念去推动。黄河号子的传播是对黄河生态文化传播的有力支撑,能够充分展现黄河流域人民的优良品质和卓越的精神面貌,更好地促进黄河生态文明的传承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黄保信.河南与黄河文化[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13.
[2]《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省编辑委员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河南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1997:1-34.
[3]孙炜博.“黄河号子”的功能价值及其传承保护之思[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6(2):139.
[4]陈超.新时代黄河生态文化传播路径研究[J].新闻爱好者,2019(11):29.
[5]邢祥,邢军.新时代黄河文化传播创新路径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0(3):31.
(作者为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人文艺术教育中心讲师,艺术学博士)
编校: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