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俊
摘要:本文主要通过对昌平区城乡接合部典型地区燕丹村近3年来的消防安全隐患整治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思考,重点就如何解决村民自建房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分析,为其他地区村民自建房的消防安全隐患的消除提供一些可行的意见参考。
关键词:消防安全;出租房;城乡接合部;隐患整治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227(2021)04-0114-02
近年来,随着北京市疏整促工作的深入开展,市区居住人口大量向外迁移,五环至六环地区因距离城区较近,交通便利,配套设施相对完善等因素,成为城区外迁人口的居住集中区域。而城乡接合部地区宅基地自建房因价格优势,成为外来务工的居住首选,但这些人对居住条件要求不高,安全意识不强,在租住房屋内做饭、为电动车充电、杂物乱堆乱放等现象普遍存在,这些都是安全管理尤其是消防管理的重大隐患,加强城乡接合部地区消防安全管理成了这类村庄管理的重中之重,昌平区北七家镇燕丹村通过落实“十有十无”管理标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借鉴。
一、基本情况
燕丹村位于昌平区北七家镇,北五环和北六环之间,与地铁天通苑北站直线距离2公里,毗邻城市主干道——立汤路,交通条件便利。村域面积3.28平方公里,村庄面积0.539平方公里。村内宅基地550宗、950户,出租房屋18843间;村内居住人口25213人,户籍人口2100人,外来人口23113人,人口倒挂比例1:11。2016年该村登记流动人口5.7万人,达到历史峰值。燕丹村流动人口总数、出租房屋总数、110警情数均排在前列。消防基础设施缺乏,防火间距不足,安全疏散不畅,消防通道被占用等消防安全隐患突出,抗御火灾风险的整体能力薄弱。2015年至2017年燕丹村共发生火情113起,其中2015年43起、2016年38起、2017年32起。燕丹村安全隐患问题突出,在党建引领下,制定并落实“十有十无”工作标准,发挥“四带头”作用,燕丹村安全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8年15起、2019年6起2020至今6起。
二、案例实施背景
燕丹村2000-2003年,因天通苑北区开发、珠江地产小城镇改造等项目,燕丹村先后两次被列为“待拆村”,村庄发展停滞;2005年,经当时的村民委员会、党员代表大会通过,村民在宅基地上建房出租,2007年初具规模;随着北京奥运会筹办,大屯、洼里等村整体外迁,流动人口向北迁移,定泗路、北清路一带逐渐成为北京北部主要的流动人口聚集区,加之地铁5号线通车,出行便利,房屋租金低廉,燕丹村及周边村庄逐渐吸引了大批流动人口。
造成安全隐患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建筑结构不达标
村民为了利益,违章建设房屋进行出租,忽略建筑规范标准的要求,部分房屋的楼顶或装修材料为易燃可燃材料,耐火等级不符合消防规范。
(二)总平面布置不合规
消防通道先天不足,宽度未达到要求,道路两边的广告牌、小商小贩占道经营、乱停车辆,使得消防车通道被占严重;建筑物间的防火间距极其狭窄,形成了“握手楼”,一旦发生火灾,容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造成群众财产的重大损失。
(三)安全疏散隐患大
村民自建房90%以上为四层建筑,最高的达到六层,几乎所有出租房建筑仅有1部疏散楼梯,居住人员密集,安全疏散严重不足,一旦发生较大火灾,人员疏散困难,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事故。
(四)消防设施不合格
建筑内未按要求配置消防应急照明灯、疏散指示标志、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消防水源缺乏,一旦发生火灾,将会使得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更大损失。
(五)人员消防安全意識差
在燕丹村居住的人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维修等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六成以上,人员流动性高,居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占70%,其中居住1-5年占比近一半,居住5年以上的仅占10%。大部分人员未曾接受过消防教育培训,或者对消防基本常识一知半解,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逃生知识匮乏,常规消防器材不会操作使用,人员的消防安全素质偏低。
(六)安全管理措施不到位
楼内的疏散通道被居住人员当做仓储的空间使用,占用情况严重;违章使用液化气,违规铺设电气线路,超负荷使用大功率电器,违规在楼道内给电瓶车充电等情况突出,安全管理措施严重不到位。
三、内涵和主要做法
(一)完善机制,落实“一领三线五化”工作要求
“一领三线五化”(一领”是党建引领、吹哨报到;“三线”是环境是底线、安全是红线、管理是长线;“五化”是村庄管理自治化、物业化、智能化、精细化、出租房屋宾馆化)是北七家镇党委提出的针对于城乡接合部地区重点村管理的工作理念,燕丹村以“拆、清、整、建、管”为综合措施,通过开展拆除占道私搭乱建、清理胡同堆放杂物、取缔游商摊贩、露天烧烤综合整治等活动,全力打通消防通道,推进村庄公共安全隐患整治。并通过“网格式”、“台账化”管理对村内房屋逐一建账,划定责任区,制定安全检查标准,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确保全村所有房屋和居人员无死角、全覆盖。
(二)标准先行,制定“十有十无”工作标准
“十有十无”是昌平区消防救援支队联合北七家镇政府针对出租房屋消防安全管理制定工作标准,要求全镇出租房屋必须严格执行,主要内容为:
“十有”:一有消防安全制度和定期培训制度;二有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三有独立式感烟火灾报警器及灭火器(每间出租房至少配备一个灭火器,并进行使用培训),出租房安装简易喷淋;四有消防安全责任书(需逐级签订责任书,村委会与房东签订、房东与租户签订);五有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且保持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畅通;六有消防应急照明灯及疏散指示标识,拆除固定防护网或安装可开启式防护网,且二层以上建筑必须配有消防安全逃生绳;七有硬隔离设置的独立厨房、卫生间;八有值班室和专门管理人员,并安排24小时专人值班;九有监控设施(每层);十有租住人员实名登记卡。
“十无”:一无老旧线路、裸露电线及私搭乱接情况(必须进行穿管保护);二无彩钢板建筑结构房屋住人情况;三无“三合一”“多合一”情况(三合一或多合一场所是指:住宿与生产、仓储、经营混合设置在同一空间内的建筑,且住宿与其他使用功能之间未设置有效的防火分隔);四无群租情况(除有法定赡养、抚养关系外,每个房间居住不得超过2人),无四层(含)以上出租行为;五无建筑物内存放电动两轮(三轮)车行为,无电瓶充电行为;六无不合格液化气罐、违规小煤炉;七无消防通道堵塞及堆物堆料情况;八无易燃易爆物品;九无违法经营行为;十无地下空间出租住人行为。
(三)履职尽责,两委率先带头垂范
燕丹村在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发挥“党建引领、支部聚力、党员带头”作用,提出“六结合”工作机制,将党建引领与重点村整治相结合,同部署共督察。落实“四带头”(村两委、党员、村民代表及村工作人员带头)要求,发动党员带头参与基层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2018年以来,燕丹村党员带头拆除违建,带头清退四层以上出租房屋,带头落实三层及以下出租房屋“十有十无”标准,使得全村综合整治工作迅速打开局面,全面铺开,取得良好的成效,成为全镇重点村治理的典范。
实现了村民从“不理解”到“理解”。出租房整治初期,村委会特别是“两委”成员也并不了解自己的职责,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偏差,认为农民出租房屋获取租金收益是理所应当,不用过多考虑消防安全工作,这种错误的认识造成了消防监管不到位、权利与义务搞不清、责任与担当弄不明。发现了问题症结后,消防部门积极会同属地政府多次召开“两委”成员的培训会,用发生在身边的鲜活的火灾追责案例进行警醒教育,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规定的“村民委员会应当确定消防安全管理人,组织制定防火安全公约,进行防火安全检查。”的职责。
实现从“被动”到“主动”。两委成员明确消防工作的重要性后,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在特定时节,针对环境的变化开展消防工作:天干物燥的季节,村中利用洒水车对地面、垃圾场(站)等可燃物进行湿化;春季柳絮飞扬,村中洒水车不定时喷洒对树木、“飞毛”进行湿化。积极筹措资金建立公共停车场8處,施划停车位5689个,解决车辆随意占用消防通道的顽疾;建设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12处,安装充电口2950个,基本实现了电动车不进楼宇,消除了安全隐患。
(四)提高站位,加强思想教育培训
长期以来,出租房屋的租金收入早已成为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许多村民一开始并不理解整治工作。2018年6月开始,落实“四带头”,对宅基地消防安全、四层以上出租行为进行拉网式检查,并一家一户做村民工作,让村民了解整治必要性,支持村委会,并配合完成自拆、自改。通过工作,村民也理解了消防安全隐患的危害性,理解了专项治理的必要性,提升了消防安全意识。
消防部门联合属地政府、村委会积极开展“消防安全进农村”等宣传活动,发放消防知识宣传单,开展消防法律法规知识竞赛,组织灭火逃生自救演练等。同时组织消防安全网格骨干力量到消防部门进行参观、学习,传授安全用火、用电、用油、用气常识,实现了从“缺乏知识”到“基本掌握知识”的转变,实现了从“要我防”到“我要防”的根本改变,从“被动管理”提升为“主动参与”,消防安全素质不断提高,火灾防控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
(五)完善硬件,增强消防力量
以微型消防站的成员为主力,以村中工作人员、保安、联防队伍为补充,构建全民消防的大格局。微型消防站严格执行制度上墙,配备2辆微型消防车、洒水车、巡逻车、灭火器等消防设施,站内有专职消防员6人配备装备6套。专职消防员24小时不间断巡逻,对发生险情做好及时灭火、救援。整合村大队工作人员、保安、联防等力量作为村义务消防员,营造全村“人人都是消防员 相互监督保平安”的氛围。定期邀请专业消防人员进行灭火作战业务指导,承办消防专业知识技能培训班,经常性开展火灾隐患排查和消防宣传工作,真正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实现人员从“业余”到“专业”的转变。
四、实施效果
通过以上措施,燕丹村的消防安全整治取得了初步成效。清退四层以上出租房屋4345间,三层及以下出租房屋达到消防安全“十有十无”标准14498间,全村出租房均按照标准安装喷淋等消防设施,并配备了灭火器、应急灯等消防器材,累计安装独立式感烟探测20445个,简易喷淋14498套。
参考文献:
[1]袁景衡.农村自建房形态的转变分析——陕西汉中、安康、商洛三地为例[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报,2015(04).
[2]王婷婷.农村土地违规建房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