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好奇沟通法,帮儿子走出厌学的泥潭

2021-04-30 13:54喜平
现代家长 2021年4期
关键词:大道理情绪爸爸

喜平

与孩子沟通,指责、讨好、讲大道理,这几种方法家长常用但不好用,对孩子的触动并不大。这位爸爸另辟蹊径,找到了一种简单易行且行之有效的沟通方法,家长们不妨学起来——

我的孩子曾非常厌学,但在我的干预下,他最后从厌学的泥潭中顺利走了出来,并考上名牌大学。

有些朋友得知后,询问我能否跟他家的厌学孩子通电话或者语音聊天,让孩子打开心结,爱上学习。我回答:抱歉,我做不到。

因为对孩子来说,我就是一个陌生人,之前与他没有接触,仅靠一个电话或者语音聊天就化解他的厌学情绪,我想不仅我做不到,任何专家也做不到。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疗愈孩子的方法分享出来,让更多的家长从中得到启发,自我觉察,改变以前错误的沟通方式。

我解决孩子的厌学问题,其实就用了一招——用“好奇”与孩子对话。这个方法,任何家长在生活中都能运用。

家长常用的几种沟通法,如指责、讨好、讲大道理,都不能真正触动孩子,效果不佳

在了解用“好奇”与孩子对话前,我们不妨先看几个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案例。

案例一:张嘴就指责的妈妈

吃过晚饭,儿子就开始玩手机,到现在已经玩了4小时。妈妈又担心又焦虑:担心的是,儿子的视力会不会因为长时间玩手机而下降;焦虑的是,孩子这么玩下去会不会沉迷游戏、荒废学业。

看看墙上的钟表,时针已经指向了10点,妈妈忍不住想提醒儿子别玩了。谁知,一张嘴就是责备的口气:“玩这么久,眼睛不要了?赶快关了,不要再玩了!”“嗯,很快就好了。”孩子边打游戏边漫不经心地回了一句,继续低着头玩。看儿子无动于衷,妈妈恼了:“咋啦?说了不听!再不停止,我就没收手机了!”说完,朝孩子走去,要没收手机。

这种家长与孩子沟通,习惯用指责的方式。内心想善意提醒,但外在表现很强硬,经常用命令、否定的句式和孩子说话。

案例二:总是讨好孩子的妈妈

儿子写作业磨磨蹭蹭,本来半小时能做完,结果快两个小时了还没做完。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为啥自己的孩子写作业这么难,别人的孩子写作业又快又好?

但是她心疼孩子,怕说重了,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于是轻轻提醒孩子:“宝贝儿,时间不早了,别磨叽了,赶紧做作业,好不好?”“妈妈,我想看卡通片。”孩子嘟着嘴撒娇。“乖啦,先做作业,然后再看,好不好?”妈妈极力哄着。其实,妈妈很希望孩子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不用催促,一到家就主动写作业,写完作业再说其他。但是她心疼孩子在学校读书累,于是尽量迁就孩子。可她耐着性子,磨破嘴皮子,孩子还是慢吞吞的,对学习不提劲儿。

这种家长与孩子沟通,习惯用讨好的方式。虽然内心焦虑,希望孩子改掉毛病,把事情做好,却害怕得罪孩子,不敢正面提出自己的要求,导致孩子不把她的话当回事。

案例三:喜欢讲大道理的爸爸

上初中的女儿放学回家,跟妈妈说想买一部智能手机。妈妈有点犹豫,担心孩子有手机后会影响学习。可孩子不听,情绪有点小激动。

妈妈看爸爸一眼,示意爸爸过来解围。于是,爸爸走过来,语重心长地对女儿说:“你上下学由爸爸接送,要手机用处不大,过几年再买更好些。”“不行,我们班同学都有手机了,就我没有。”女兒不甘心,继续争取着。“你现在的任务是学习,用手机会影响学习的。现在你不好好学习,将来谁给你好工作?”爸爸继续跟女儿讲大道理。

爸爸的想法是,女儿有手机后,会在学习上分心,导致成绩下降。另外,很多交友软件,对刚步入青春期的女儿来说,也存在难以预知的危险,所以不如过几年等孩子大些再买手机。

这种家长与孩子沟通,习惯用讲大道理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说的话都在理,就是孩子不爱听。

以上,是很多父母与自家孩子沟通时用到的模式。我之所以把它们写出来,是因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回应外界的姿态、表达自我的方式都是学习父母的,父母的日常沟通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常用命令与否定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孩子就会害怕父母,与家人渐行渐远;常用讨好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孩子就不会拥有勇敢、独立的品格,表面跟父母关系不错,但内心孤独,因为他感觉没人真正理解他;总用讲道理的方式与孩子沟通,孩子会觉得委屈,因为大人讲的道理空洞无物,他的要求没得到尊重和重视,他可能会暂时服从,但久而久之,就会对家长关闭心扉,什么也不想跟家长说了。

我用好奇沟通法与孩子谈心,解决了他的心理障碍。随后,孩子慢慢适应了紧张的学校生活,成绩不断提升,去年如愿考上武汉大学

上面说了家长常用的几种沟通方式的弊端,下面我就说说我与孩子沟通时运用的方法——用“好奇”与孩子对话。

我儿子一鸣曾因厌学不愿上学。把他从学校接回家的第二天,我与他有过一次对话。我运用“好奇”与孩子进行情感连接,知晓了他不想上学的原因,疏导了他的负面情绪。经过商量,孩子表示愿意在家学习。于是,孩子的妈妈辞去工作,专门在家陪他,并与他共同制订了生活计划,包括运动、在家自学、外出补习、做家务等内容。

但坚持了没多久,孩子的情绪再次低落,原本制订好的计划不能按时完成。我很着急,于是又跟孩子谈了一次。这次,我同样运用了“好奇”。

“一鸣啊,爸爸想跟你商量一件事,你现在有空吗?”我先询问孩子是否有时间,表达自己对孩子的尊重,而不是贸然干预。

“有啊。”孩子回答的声音很小。

“爸爸想问一下,你和妈妈商量的计划,每天都要做些什么?”我充满好奇地开始了提问。

“早上6点半起床,洗漱后运动……”孩子开始陈述他和妈妈商量好的每日计划。

“嗯,听起来不错。可是这几天你好像没按计划去做啊,发生了什么事情吗?”我继续好奇地提问。

“嗯,有时候我忘了……”孩子低下了头。

“那,你觉得因为忘了而导致原计划搁浅,这样好吗?”我开始询问孩子对这件事的看法。

“不好。”孩子回应的声音更小了。

“我听着,你好像有点难过。”我用好奇连接孩子的情绪。

“嗯,有点……”孩子支支吾吾。

“一鸣啊,你除了难过,还感到生气、无奈吗?”我继续对孩子的情绪表示好奇。

“还有点生气……”孩子说。

“哦,爸爸知道你现在除了难过还有点生气。”我重复了一遍孩子的话,同理他的感受。

“嗯。”儿子回应。

“一鸣啊,”我停顿了一下,接着问,“那,你是怎么看待自己的难过与生气的?你愿意难过、生气吗?”我继续用好奇引导孩子表达他的观点。

“不愿意。”孩子摇头。

“哦,你不愿意难过、生气,那你准备怎么办呢?”我用好奇的提问引导孩子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我想从明天开始,认真地按计划做。”孩子说出了他的内心期待。

“听你这么说,爸爸很高兴。看来,你是愿意为自己负责任的,只是有时候可能做不到。如果你做不到,能告诉爸爸让爸爸帮你吗?”我马上给孩子一个正向的肯定。

“愿意。”孩子说这句话的时候,情绪明显好多了。

“爸爸这样跟你说话,你的心里会不会觉得舒服些?”我继续用好奇照顾孩子的感受。

“嗯,舒服些。”孩子看着我,点点头。

“原来爸爸这样说,你会感觉舒服些,是吗?”我再次重复孩子的话,确认他的感受。

“是。”孩子的情绪基本恢复正常了。

“一鸣啊,虽然这几天你没按计划完成任务,但爸爸相信你自己能够处理好,因为爸爸一直认为你是个有担当、肯负责的孩子,你也这样认为吗?”我再次用好奇的提问给孩子正向的肯定。

“嗯。”孩子坚定地点了点头。

此后,孩子每天都能按计划行事,有时似乎也不太情愿,但磨蹭一会儿也就去做了。随着每天的重复,他慢慢养成了习惯,几点到几点做什么事情,不用交代和督促,一到时间马上去做,而且做的过程中积极主动。

这样过了一年,孩子重返校园。开始,孩子有点不适应,我还是及时用好奇沟通法与孩子谈心,解决了他的心理障碍。随后,他慢慢适应了紧张的学校生活,成绩不断提升,去年如愿考上了武汉大学。

好奇是平等的、温暖的,如果我们善用好奇,就能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跟孩子更亲近,并触动孩子的内心,让他自己慢慢进入更好的状态

今年春天,一鸣在武大有名的樱花树下拍了一些照片,发给他妈妈。他妈妈发了朋友圈,周围朋友得知我那个辍学的孩子考上了武汉大学都很惊奇,纷纷向我取经。

我為什么要用“好奇”跟孩子沟通,而不用其他方式呢?因为在实践中,我感觉当大人运用“好奇”与孩子对话时,给孩子的感觉不是居高临下,而是平等的,所以孩子愿意说真话,让你知道他到底是怎么想的。

用好奇沟通法还能给双方带来觉知,这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大人问孩子话的时候,孩子其实并不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通过好奇沟通法,孩子能够进一步了解自己要的是什么,从而自己做出改变。所以我们不要问孩子:“为什么你自己制订的计划没有完成?”这不是好奇,这是指责。

我们也不要好奇那么一两句,就开始给孩子讲大道理,比如:“你现在虽然不去学校学习了,但是在家学习也要自觉,也要认真,别落下功课。”也不要急着给孩子建议,比如:“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可以跟爸爸妈妈说,我们肯定会帮你的。”如果孩子的内心没有触动,你讲的道理也好、给的建议也罢,都不会有任何正面作用,反而会有负面作用。

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我感觉“好奇”是一个非常好的沟通工具。充分的好奇带来充分的了解,运用这个工具,我们能很快进入孩子的内心,了解他的看法与感受,看到他的焦虑与无助,明白他为什么会这么做。好奇是平等的、温暖的,如果我们善于运用“好奇”这一沟通利器,就能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跟孩子更亲近,并真正触动孩子,让他自己滋生出力量,慢慢进入更好的状态。

【编辑:杨子】

猜你喜欢
大道理情绪爸爸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我和爸爸
爸爸
爸爸冷不冷
可怜的爸爸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