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丽萍 马志红 郝燕菲
在当今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现实情况下,我国医务人员承担着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健康的艰巨使命,医疗任务非常繁重。医疗行业普遍的职业特点是工作时间长、负荷重、心理压力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等,这些因素对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但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还未得到社会甚至医务人员自身的足够重视和关注。研究证明,超重和肥胖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1-5]。体重指数(BMI)是传统的评价体重状况的常用指标,但因其不能反映人体肌肉、脂肪等成分的比例而具有较大的局限性,而且有研究显示如果身体脂肪含量高,即使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与肥胖患者等同[6]。人体成分分析仪采用生物电阻抗测定法,能够对人体的脂肪、蛋白质、水分和无机盐含量及在体内的分布情况进行精确的测量,从而更好地评价受检者的健康状况[7,8],因操作简便、无创伤、准确率高等优点[9],近年来被临床上广泛用于人体组分的测定,人体成分分析已经成为医学界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和受到关注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对医务人员进行体脂成分分析检测,并分析与空腹血糖、血脂、血尿酸及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等代谢指标的相关性,评价医务人员的健康状况,从而为维护医务人员群体的健康研究提供重要的依据。
1.1 研究对象 2019年4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体检的医务人员,有完整有效体检资料的1 863名(含在职和离退休人员)。男361人,女1 502人;年龄20~90岁,平均年龄(41.06±17.00)岁。纳入标准:本院医务人员,可以单独站立>5 min。排除标准:(1)患有恶性肿瘤、因疾病不能正常进食者、甲状腺功能异常、病毒性肝病及其他严重疾病者;(2)心脏起搏器、支架、金属植入术后,有假肢;(3)孕妇;(4)长期过量饮酒者(乙醇摄入量,男性≥140 g/周、女性≥70 g/周)疾病史和饮酒信息通过体检问卷调查获取。
1.2 方法 检测项目均在上午进行,晨起禁食水,测量前排空大小便,女性避开经期。(1)使用百利达 410A 专业人体脂肪测量仪对体检者进行人体成分分析检测,体检者着单衣、赤足、平静站立在电极片上5 min,人体成分分析检测指标包括体重、总水量、水分率、脂肪量、脂肪率、肌肉量、矿物质、基础代谢率、健康评分等。(2)体重指数(BMI)测量及计算:空腹测量体重、身高,计算BMI=体重(kg)/身高(m)2。(3)空腹检查腹部超声(肝、胆、胰、脾、双肾)、血液生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空腹血糖、尿酸)。
1.3 诊断标准 健康评分≥80.0分为健康优良状态,健康评分在75.0~79.9 分为健康状态,健康评分<75.0分为亚健康状态;PBF(体脂百分比)型肥胖定义为男性PBF>20%,女性PBF>30%[10]。BMI为24.0~27.9 kg/m2为超重,BMI≥28.0 kg/m2为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诊断标准采用中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2010年修订版)。
2.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本研究共纳入1 863例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61例,女1 502例(80.6%)。按照年龄分为4组,青年组20~44岁1 256 例(67.4%),中年组45~59岁268例(14.4%),老年组>60岁(含)339例(18.2%)。
2.2 超重与肥胖情况 以BMI为评价指标,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28.1%,9.3%;以PBF为评价指标,总体肥胖率为50.9%,男性肥胖率为77.6%,女性肥胖率为44.5%。2种方法中男性BMI超重率、BMI肥胖率及 PBF肥胖率均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男性BMI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BMI超重率和肥胖率随着年龄组的增长有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的男性PBF肥胖率差异、不同年龄组的女性PBF肥胖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PBF肥胖率最高的是中年组,女性PBF肥胖率最高的是老年组。见表1、2。
表1 BMI超重和肥胖的情况 人(%)
表2 PBF肥胖的情况 人(%)
2.3 健康评分情况 1863例医务人员健康评分为 50~100分,平均(72.22±6.04)分。其中<75.0分者1 339例(71.9%),75.0~79.9分者377例(20.2%),≥80.0分者147例(7.9%)。女性医务人员健康评分<75.0分者比率明显高于男性,≥80.0分的比率明显低于男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年组<75.0分的比例与青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75.0分的比例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老年组75.0~79.9 分及≥80.0分的比例高于青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健康评分情况 人(%)
2.4 医务人员人体成分测定情况 分性别及年龄组人体成分分析各个指标进行分析。女性医务人员分析结果:(1)基础代谢率、体脂肪量、体脂百分比: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中年组及老年组均高于青年组、老年组高于中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肌肉量、蛋白质和矿物质:与年龄相关,老年组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医务人员分析结果:(1)基础代谢率、肌肉量:均随着年龄的增长,有逐渐上升的趋势,中年组及老年组均高于青年组、老年组高于中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体脂肪量、体脂百分比、矿物质:与年龄相关,老年组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青年组和中年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5。
表4 女性医务人员各年龄组人体成分测定情况
表5 男性医务人员各年龄组人体成分测定情况
2.5 体脂百分比和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血尿酸的相关性 女性的PBF与血三酰甘油有低度相关性(r值为0.368),男性的PBF与血三酰甘油和血尿酸有低度相关性(r值为0.337和0.382)。见表6。
表6 体脂百分比和空腹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血尿酸的相关性(r值)
2.6 医务人员PBF肥胖与NAFLD的相关性 PBF肥胖的男性和女性医务人员NAFLD分别检出146例(52.1%)和284(43.2%),男性和女性非PBF肥胖者的NAFLD的检出率9.9%和4.7%,同性别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本研究采用BMI和PBF两种方法对医务人员超重和肥胖情况进行评价及比较。其中BMI超重率为28.1%,肥胖率为9.3%,低于我国2012年≥18岁成年超重率为30.1%、肥胖率11.9%的水平[11],分析原因是本研究的研究对象女性占了大多数(80.6%),2个调查研究的性别构成比有较大的差别。段云卉等[12]对北京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的超重率及肥胖率的研究结果显示,BMI超重和肥胖率总计37.6%(超重率率为 31.8%,肥胖率为 5.8%),与本研究的结果(37.4%)基本一致,但本研究的肥胖率明显高于段云卉的研究(9.3%VS 5.8%)。本研究PBF肥胖率为50.9%,明显高于以BMI为评价指标的肥胖率,与谷斌斌等[13]的研究结果相似,说明在BMI正常的人群中隐藏着较大一部分体脂肪量超标的隐形肥胖者,单纯使用 BMI 的评估方法忽略了某些体脂型肥胖。因此,对肥胖的诊断不能单纯参考 BMI,要综合考虑PBF等数据。在男性医务人员中,以PBF为评价指标的肥胖率检出率高达77.6%,所以要特别注意体脂肪量的控制;男性医务人员的超重和肥胖的高峰在中年组,女性的高峰值在老年组,考虑与女性绝经期之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引起的身体代谢水平变化有关。医务人员的肥胖问题较为突出,可能与医务人员工作压力大、时间长,缺乏运动锻炼,忽视饮食健康有关,因此必须加强医务人员自身的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意识,坚持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将体重和体脂肪量控制在理想的范围内。
本研究采用人体成分分析结果中的健康评分作为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的评价指标,健康评分是综合人体的脂肪、肌肉、水分、无机盐等测量指标给出的综合健康评分,是一种客观、准确的评价工具。在本研究中,医务人员健康优良者(评分≥80.0分)仅占7.89%,正常健康状态(评分在 75.0~79.9 分)占20.24 %,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者(<75.0 分)则高达71.87%。女性医务人员的低评分比例明显高于男性,而医务人员的特点是女性占较大的比例,因此医务人员尤其是女性医务人员应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提高医务人员整体的健康水平。本研究还发现,老年组人员<75.0 分的健康评分比例低于青年组和中年组,≥80.0分的比例要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可能的原因是医务人员离退休之后,由于改变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状况会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也提示在职的医务人员要积极改变生活方式以期提高健康水平。
本研究还发现,不同性别和年龄的人体成分分析结果有不同的特点。男性医务人员的体脂肪量和体脂百分比在青年组和中年组较高,老年组下降,肌肉量在中年组开始下降。女性医务人员的体脂量和体脂百分比在老年组最高,肌肉量、蛋白质和矿物质在老年组最低。说明由于不同性别和年龄有不同的代谢特点,需要有差别性的干预指导措施。
既往的研究表明体脂肪率超标与高脂血症相关[13],与本研究的结论相似。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因其发病率高、危害性强而成为临床和公共卫生学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肥胖与NAFLD的发病相关性最强,超重和肥胖是NAFLD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和核心环节[14-17]。有研究提出,NAFLD患者体内脂肪的量和分布情况与健康人有区别[18]。本研究发现PBF肥胖的人群比非肥胖人群有更高的脂肪肝患病率,合理地控制体脂百分比对防治血脂异常和NAFLD的发生和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本文为医务人员的健康保障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的依据,通过人体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医务人员存在一定的健康问题和危险因素。在目前的医疗环境和条件下,应该尽可能为医务人员制定合理、科学的膳食和运动方案,建立起健康的生活方式,降低疾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