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杰 刘芳清 刘静波 陈丽桦 陈鹏 黄振国
摘要 以湖南省津市市大关山村为例,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维度,筛选出16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构建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村域;乡村振兴;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 S-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21)07-0212-03
Abstract Taking Daguanshan Village in Jinshi City of Hunan Province as an example from five dimensions of industrial prosperity, ecological livability,rural civilization, effective governance and affluence, 16 secondary indicators and 40 tertiary indicators are screened out, and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is constructed, and the poliay suggestions for implemen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Village area;Rural revitalization;Index system
作者简介 张晓杰(1986—),女,山东荣成人,助理研究员,硕士,从事农业经济和农业区划研究。*通信作者,副研究员,硕士,从事土地资源管理研究。
党的十九大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列为国家战略之一[1]。要将党中央和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和“三步走”目标具体化,并具有操作性,必须建立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建立乡村振兴分类评价指标体系,开展乡村振兴评价,对于全方位展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落实的状态,评价各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绩、动态掌握各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进程,及时反映乡村振兴战略推进中的薄弱环节,准确研判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实施前景,有力推进湖南乡村振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落脚点在村(社区),只有村(社区)的振兴,才能全面实现乡村振兴[2]。目前学术界有关乡村振兴评价的研究多集中在县市区和乡镇层面[3-5],构建村域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迫在眉睫。该研究以湖南省津市市大关山村为研究对象,对村域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研究,从“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个方面监测乡村振兴发展进程,分类指导推进乡村振兴,以期为村域乡村振兴发展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 村域发展现状
1.1 村域概况
大关山村地处津市市城郊,位于市城区西南面,二广高速穿村而过,境内气候适宜,交通便利,土壤肥沃,生物资源丰富多样,水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民俗特色浓厚,是道教“第四十八福地”。
大关山村共有农户668户,总人口2 392人,其中劳动力1 373人,占总人口的57.4%;大关山村土地资源丰富,全村土地总面积1 134.9 hm.2。其中耕地238.1 hm.2,园林草地653.3 hm.2,建设用地126.2 hm.2。村庄产业发展主要以油茶产业和生态休闲旅游产业为主,辅以传统养殖加工产业。
1.2 问题短板
一是缺乏系统科学的整体发展规划。干部村民有想法、有行动,但发展项目时缺乏长远考虑和综合考虑,如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目前出现资金瓶颈,乡村振兴没有一个好的总体规划引领发展。二是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尚未建立。村民家庭种植面广、规模大,休闲旅游环境和景点建设基础较好,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程度不高,层次较低,社会显示度不高。三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待培育。村内年轻人大量外出务工,留守农民技能素质相对较低,大多数习惯采用农户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少,更缺乏大的龙头企业组织带动。
1.3 特色优势
一是资源区位条件好。关山是传说中的道教“第四十八福地”。村内林地、园地、草地、水面成片分布,占地比重大,山林、水、草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美。村境近城,交通方便,是城区居民休闲的最佳去处。二是家庭种植四季水果规模大。全村大部分农户庭院都种植有四季水果,主要品种有杨梅、枇杷、桃、红橘等,水果种植面积超过60 hm.2,十分适合发展农家水果采摘休闲。三是休闲旅游产业发展基础较好。已建成观景台、十二生肖广场、民俗文化展览馆、元帅井、许愿湖、环湖走廊、百步石阶、野外露宿营、樱花大道等景观;扶持发展了关山小舍、秀美关山农庄、关山岭农庄等;修建了5 000 m绿色篱笆墙、15 km生态走廊;5 km生态旅游风光带。四是 “绿色存折”创新示范推广价值大。2017年,大关山村探索实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绿色存折”制度,农户凭“绿色存折”可到垃圾分类中转站兑换现金或生活用品,实现以废易物、以废变现。该模式已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属于乡村振兴的亮点,如能充分挖掘其文化社会价值,可助推旅游产业发展。
2 构建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2.1 导向性和综合性相结合
導向性是指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的动态监测、综合评价,将乡村发展逐步引导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轨道上来。而综合性主要是指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综合体系,各项指标之间相互联系,因此,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反映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实际情况。
2.2 典型性和可比性相结合
典型性是指指标评价体系应该具有代表性。作为评价体系,应尽可能准确地反映出上级党委政府对发展目标的要求,反映出人民群众对乡村发展的真正意愿。而可比性是指评价体系应具有的比较性。评价体系建立在现有的统计制度之上的,所选指标必须是可度量的,既要便于操作,易于采集,又要有可比性,可用来作比较,并确保其准确性。
2.3 创造性和历史性相结合
创新性是指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要与众不同。目前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价是一项全新的工作,国内暂未形成一套成熟统一的评价体系,没有成熟的经验可借鉴,需要不断尝试,大胆创新。历史性是指评价体系要尊重历史因素、注重传承。任何社会评价都必须全面地看问题,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必须与传统的评价体系联系起来,吸收其先进、可用的养分,去除其过时、落后的成分,以保持其先进性。
2.4 硬指标和软指标相结合
硬指标是指评价体系中比较刚性的指标,包括生态禀赋、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这些指标往往是可以直接量化的。而软指标是指评价体系中比较柔性的指标,比如文化、道德、社会建设、生态保护、乡村文化遗产保护、乡村人才保护等指标是定性的,无法直接量化,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和转换。在以往的一些评价体系中,人们比较重视硬性指标,因为它们便于量化统计,而不重视定性的软指标。
3 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通过理论分析法,根据《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规划和乡村建设实际情况构成预选指标集和目标值集;其次,通过德尔菲法以专家打分的方式筛选指标和目标值,构建出包括16个二级指标和40个三级指标的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3.1 产业兴旺
从农业生产条件、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效率、农业产业化水平4个角度评价产业兴旺程度。其中,“高标准农田面积比重”反映了耕地资源保障能力和农产品持续供应的能力;“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反映了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综合作业水平,是衡量物质装备条件的重要指标;“‘三品一标认证率”是指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产品占当地所有农产品产量的比重,反映了农产品安全生产和标准化生产所到达的水平;“土地适度规模经营面积比重”反映了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
3.2 生态宜居
生态宜居是生态建设的重点,以往农业农村政策中的“生态宜居”侧重于人居环境的建设,在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中同时强调人的获得感,实现“宜居”的发展目标。“森林覆盖率”反映了生态环境初始禀赋;“农户庭院绿化美化率”反映了村庄生态保护动态变化状况;“农户自来水普及率”反映了农村饮用水安全指数;“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是衡量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和卫生改善的重要指标。
3.3 乡风文明
乡风文明必须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6],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7]。据此,选取了“公共文化发展”和“优秀文化传承”2个二级指标,下设7个三级指标,能全面考察乡村文化建设情况,反映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
3.4 治理有效
乡村治理必须把夯实基层基础作为固本之策,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治理体制[8],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9]。据此,选取了“公众参与”和“治理效果”2个二级指标。公众参与下设的4个三级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乡村治理的效率和有序性;集体经济收入则直观地反映了乡村治理的效果。
3.5 生活富裕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根本所在,要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推进健康乡村建设[10]。其中,“农民收入”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效率;“社会保障”反映了社会救济制度对乡村居民的保障程度。
4 政策建议
4.1 振兴乡村产业
依托资源优势、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走差异化发展道路。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化、专业化发展。根据大关山村自然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建设水果生产基地、油茶产业基地、生态优质水稻油菜生产观光片、绿色蔬菜生产基地、花卉苗木观光休闲园、草地奶牛养殖观光基地、生态优势水产养殖基地和农产品产地加工基地,同步构建“一心两带多点”的乡村旅游产业布局。重点打造水果休闲园、百花园、绿色优质农产品展览馆、天下第一福址、观景台、十二生肖广场、孝文化广场、民俗文化展览馆、元帅井、许愿湖、环湖走廊、百步石阶、水果观赏采摘园、百亩大草原。同时在全村选择发展一批集休闲、康养、餐饮、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庄园。
4.2 加强乡村建设
立足实际,以大关山原住民生活区域为核心,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涵盖园林化的乡村景观、生态化的郊野田园、景观化的农耕文化、产业化的组织形式等内容,将大关山村打造成为城市居民休闲、度假、游憩、观光、体验、户外活动的农业公园。构建“一心、双轴、六组团”的村庄空间格局,尊重村庄原有空间布局,引导新建居民点相对集中,配套农家屋场、文化、休闲、体育设施以及景观绿化;整治农户房前屋后环境脏乱差,开展庭院绿化美化,打造花果飘香、空气清新的美丽庭院;建设稻谷烘干、稻米加工、油菜籽加工和有机肥生产综合加工厂,建设水果、旱杂粮、蔬菜、瓜果等商品化处理加工厂;在村内选择一批生态休闲条件较好的农家庭院,发展以特色农家餐饮、休闲娱乐、观赏采摘、科普教育为主的生态农庄。
4.3 整治乡村环境
通過生态工程全面实施村庄污染防治,加快改善村庄环境条件,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为村民提供便利、舒适、卫生、优美的生活环境,同时实现土地等资源的节约利用,努力形成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特色鲜明的乡村面貌。以居民集中居住区为重点,推进全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开展庭院卫生整治、庭院绿植培育、庭院美化提升、庭院文化建设工程。
4.4 繁荣乡村文化
加强对天下第一福祉、元帅井等历史
文化遗产的保护,加强文化遗址周边环境整治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保护好文化遗址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以“仁”“孝”“诚”“爱”为主题,开展善行义举四德榜评选活动。在全村范围内,开展和谐邻里、助人为乐、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好家风评选活动。建设乡村小舞台、农家书屋、亲情聊天室等综合文化场馆,为村民提供便捷优质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充分挖掘带有传统乡土气息的文化表演节目,借力重大节日庆典活动,依托村民文化广场举办农民运动会、广场舞大赛、百团大赛等文体赛事。
参考文献
[1] 習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学理论,2017(11):1-12.
[2] 刘芳清.一村一策:精细推进村域乡村振兴[J/OL].研究与决策,2018(9)[2020-04-25].https:∥www.zgxcfx.com/sannonglunjian/113867.html.
[3] 段德罡,杨茹,赵晓倩.县域乡村振兴规划编制研究:以杨陵区为例[J].小城镇建设,2019,37(2):24-32.
[4] 王娟.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县域乡村建设规划编制思考:以宁国市市域乡村建设规划为例[J].安徽建筑,2018,24(3):46-47.
[5] 郭豪杰,唐世乔,张德亮.云南省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19,47(13):244-246.
[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A].2018.
[7] 郑家琪,杨同毅.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7):38-40.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A].2018.
[9] 张挺,李闽榕,徐艳梅.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8,34(8):99-105.
[10] 浙江省统计局课题组,方腾高,王兆雄.浙江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9(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