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红枚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说过:“一般学校把儿童全部时间占据,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到成人时,即使有时间,也不知道怎样下手去发挥他的创造力。”如何能把学校、家庭和社会三者的资源开发出来,让我们的孩子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去开展活动,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创造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获得舒畅的心境与高生活质量的教育,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社会的发展变化,增强社会责任感呢?下面就举一些我班级的活动例子,谈谈自己的想法,抛砖引玉。
一、学玩传统的游戏,我运动我快乐
现在的孩子昂贵高档的玩具玩不出乐趣,被电子游戏迷得七荤八素的。不是时代不同了,是孩子缺少引导。如果把传统游戏引进现在孩子的生活,就能够丰富孩子们的游戏。于是,我们利用社团活动时间,先组织学生进行传统游戏的调查。孩子们通过调查学习,与祖辈、父辈进行了很好的亲子沟通,根据孩子们的调查了解,我们将一些经典的传统游戏进行推广,年轻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学、一起玩。其实,这些游戏大部分是群体游戏,讲究规则和配合。孩子们通过玩这些游戏,可以更好地融入集体,培养品德、体能、智力和竞技意识,身心得到了锻炼,也给孩子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忆。
二、班级联谊活动,收获友谊和快乐
学生一直受到爱护班级荣誉的教育,与其他班级总是形成竞争的紧张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也会遇到成长的烦恼,比如高年级的以为是大哥大了,对低年级学生的不友好也时有发生,而低年级的儿童多么希望大哥哥大姐姐能带着一起向前走呀!于是,我创造机会,让高年级的学生与低年级的小弟弟、小妹妹手拉手。在活动中,大孩子和小孩子增加了了解,小孩子的崇拜感油然而生,大孩子的责任感增强。我们还跨越地域限制,让学生与陕西省榆林市吴堡县第二完全小学的对应班级,开展图书漂流联谊活动,让两地的孩子都有了远方的小伙伴。
三、创建情景模拟活动,人人成为小能手
许多家长和老师常常感叹:现在孩子的眼睛缺少“发现”的能力。其实孩子的一双慧眼也是需要培养的。适合学生锻炼的事情可作为培训内容。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引导学生走出校园,进入社区,通过创设微型生活情景,指导班级各个小团队共同做,这也是带动学生团队一起努力的有效方式。比如,我班的“寻找最‘美的人走访活动”,让孩子们发现身边美好的人———辛勤劳动的人、助人为乐的人、尊老爱幼的人、勤奋刻苦的人……让孩子拍下美好的瞬间,并走近他们,采访交谈,发到班级QQ群,一起来感受身边最美的人给我们带来的美好的世界。
有些家长感慨,孩子没有责任心,那就让我们来模拟一次护蛋活动吧!让学生体验一下,一個易碎的鸡蛋就好比是弱小的自己,父母保护我们健康快乐地成长是多么不容易呀!同样,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需要我们关心爱护的人,这是我们的责任担当。孩子们“护蛋”的过程,就是亲身体验父母、老师呵护自己的过程,知道他们付出的艰辛,引导孩子们换位思考,体谅父母、教师在教导过程中的不易,并由此及彼,从关爱父母、老师开始,逐步学会关爱他人,从小培养责任担当的核心素养。你看,孩子小心翼翼、想方设法的样子,谁说没有责任心呢?
四、家政活动展示,我是劳动小达人
“一技在手,走遍天下都不愁。”做好家务也是一门技能,而且会做家务的人情商高,无论男孩还是女孩,拥有独立生活的能力,无疑是收获成功的助推力。会收拾整理小屋,会做几道拿手可口的小菜,会养育盆栽,会修理电器,会编织,会装饰……这些看似对升学无用的事情,恰恰会让生活充满情趣!懂得生活之美的人,抗挫折能力也强,遇到难事懂得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让孩子懂得无论遭遇怎样的悲惨,都能平静淡然地度过艰难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生命之美,美在平凡而琐碎的日子,美在感恩惜福,珍爱身边人。我们组织的是长期活动,为做一道可口的美味,准备很长时间,从选食材到佳肴上桌一系列的程序,孩子都亲力亲为,体验中感受辛劳带来的快乐,并组织家校联欢活动,与大家共同分享劳动的喜悦,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出了许多个“小暖男”“小棉袄”。
五、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我是志愿者
我们学校提倡运用家长资源带学生走进仪征的各个角落。仪征迎接世界园艺博览会,周边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家长在为仪征的建设奉献光和热。班主任与家委会商量,策划活动方案,精心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把学生带出课堂,来到工厂、社区、博物馆、电影院……亲身体验更能使学生明白家长工作的辛劳,感受家乡发展的速度。例如,我班组织的寻访家乡变化之“大众汽车厂的一天”,学生参观“分钟车间”时,看到机器人手臂一气呵成的组装过程,个个惊叹不已;还有“城市背包客”活动中,学生走进各行各业,当“一日职业人”,体验职业人的职责和艰辛,了解了我们的衣食住行需要许多人为我们付出辛劳。
拓展学生的生活权利,使学生成为自由的人。学生可以拥有自由支配的时间,根据自身特点自主选择有意义的活动,如求知、义务劳动、社交、体育锻炼以及社团活动等,使其身心放松,体力和智力充分自由地发展,让他们的童年在活动中得到滋养,从而拥有个性化的生活。
作为班主任,我们除了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做有温度的教育,做有情怀的生活诗人,做孩子们生命里的重要他人,用心陪伴、真情化育,不仅有现实的成绩,还要有踏实而温暖的日常。
著名心理学家史金纳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教育是把学校所学的东西忘光了以后,还留下来的东西。”多年以后,当我们回头审视,会发现真正留下来的让人受益终生的是文明素养、学习习惯和生活能力———这恰是我们需要的核心素养。孩子们回忆童年时光,可能记忆犹新的就是那无数次的活动体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