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莉
作为承前启后的一年,2021年意义非凡——这是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后的“整修”之年,是中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更是“两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因此,今年的全国两会承载特殊意义,释放了重要信息,撰写出一份特别的“致未来书”。
特别是,今年两会期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简称《纲要》),被称为中国发展的“新路线图”。这份规划纲要涉及未来5年乃至15年中国发展的方方面面,既涵盖国家所需、民众所盼,也凸显发展之新、理念之变。
科技创新成焦点
2021年全国两会,科技创新被摆在了核心地位。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科技创新,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将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纲要》中也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纲要》把科技创新放到了最重要的位置,并使用‘国家科技创新战略力量这样的字眼,‘战略二字体现国家的重视程度。”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如是说。
近來来,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升级方向,我国在破解重大产业技术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如今,从国产大飞机、运载火箭到卫星的关键部件,都有我国自主研发技术的身影。不过,从总体上看,我国在信息通信、高端装备、工业基础材料、航空航天等关键领域和关键产业还存在明显的短板,尤其是决定关键核心技术能否突破的基础研究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的议案提案聚焦于科技创新,共同为我国科技发展建言献策。
关于基础研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校长周玉指出:“当前我国面临一些‘卡脖子难题,其深层次原因在于基础不牢。只有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中发现重大科学问题,加强基础研究,才能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源头活水。”
“‘揭榜挂帅就是要让能者上,让有为者上。”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认为,科技创新要“顶天立地”,“顶天”就是要有先进的原创科研成果,“立地”就是要让科研成果走出实验室,从科学技术到管理模式全方位创新。
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建议,一是进一步优化股权激励税收政策,持续完善高科技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制度,应将上市企业股权激励的纳税时点调整为激励对象实际转让相关股权的日期,更好发挥长期激励效果,激励人才跟企业长期共同奋斗;二是充分考虑科技企业的特点,进一步优化再融资相关政策,允许科技型企业特别是历史信用比较好的龙头型科技企业,再融资时不受非资本化投入占比的限制,使得企业可以持续优化资产负债结构。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研究员周玉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集成电路产业对于国家来说至关重要,关乎现在也影响未来。‘十三五期间,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4%。在过去的15年,我国的集成电路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集成电路是一个人才、技术、资金高度密集的产业,是一个高速迭代的产业,我国跟世界先进技术还有不小差距,需要加大加快投入力度。”
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在各行业深度融合和落地应用,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我国正在着力建设一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和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打造一批示范项目,成为人工智能场景落地的重要载体。但目前,人工智能技术产品的大规模场景应用和成果转化依然面临一定问题。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佳都科技集团董事长刘伟建议,增强创新意识的培养,鼓励新技术和新产品在不同应用场景的先行先试。大力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广泛落地,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全国人大代表,国防科工局副局长董保同表示:“我们很多产业规模很大,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在一些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一直存在短板,一些技术难题一直没得到彻底解决。”他说,还有一些科研项目,其实际成果和预期目标存在差距。
因此,董保同建议,要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在实践载体、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上下功夫,在创新主体、创新基础、创新资源、创新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产业升级,高质量发展创造新需求
在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靖看来,“十四五”规划指导思想明确地“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变化作出的科学判断,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实现高质量的GDP和财政收支,陈靖表示,“十四五”期间应该发展更多的普惠金融,并加强金融风险防控,让市民财富更好保值增值,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更好享受高质量生活。
“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精确点出创新与消费需求的关系。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创新既是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也是经济循环的加速器。全国人大代表,万丰奥特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爱莲说:“在供给侧,要以高端市场需求为重点,以数字化创新为抓手,以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产业赋能,着力发展一批优势和高端制造产业,着力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抢占未来产业竞争制高点。”
去年以来,新能源汽车销售持续火爆。“如今汽车消费结构面临加速分化,长安汽车坚持产品产能结构的持续优化,3年来淘汰了20余款低竞争力产品。”全国人大代表、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荣表示,基于汽车消费升级的趋势,长安汽车近年来着力构建全新品牌架构,针对不同细分市场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很好地提振了消费。要实现高质量供给,必须依靠创新驱动,关键核心技术是买不来、要不来的。“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不仅要坚持研发投入,更要掌握核心技术,这将是决定竞争力的关键。”他说。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王一鸣认为,“十三五”时期是中国消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期,如今,数字化从消费端向生产端延伸,他判断,产业互联网领域也会涌现出一些新的平台,而这些平台有可能会超越消费互联网。产业互联网掀起新浪潮、工业互联网大力推广、传统产业数字化升级加快……“十四五”期间,这些领域将孕育大量新企业。
在王一鸣看来,数字经济的发展会带来高端生产要素的集聚,会形成平台与人才集聚的互动和循环,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王一鸣说,从这个视角来看,培育新动能是一个交互的过程。
高水平开放塑造新优势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开幕前夕,有这样一组数据:2020年,海南自贸港建设总体方案发布,海南当年新设市场主体31万余户,同比增长30.9%。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何立峰在兩会期间表示,稳步推进海南自贸港建设,力争到2025年有新的重大进展。及时总结以上海自贸区为代表的国家对外开放平台的经验、做法,推动全国开放跃上更高水平。
从北京到海南,从沿海到内陆,从自贸区到自贸港,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我国不断布局高水平开放的新载体,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顾学明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要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协同开放,促进中西部和沿边地区开发开放,高质量建设自贸区、自贸港,吸引更多优质资源要素参与到双循环中。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十四五时期,我们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新任务新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到2035年,我国将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李郁华说。
全国人大代表、共青团广东省委兼职副书记、迈普医学董事长袁玉宇表示:“在目前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有巨大的市场空间,我们要用好中国大市场的优势,通过市场端的需求来促进产业端的创新,使产业链流程更顺畅,提升国内医疗器械的产业水平。”
袁玉宇还强调,要将国内与国际市场联动,培育新形势下我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企业不仅面向国内市场,国际市场的拓展也同样重要。未来我们的目标是以更好的产品站到国际舞台上,直接跟国际上高端产品有效竞争,同时把国外一些产业创新理念和国际市场的信息带回来,更好促进产业良性发展。”袁玉宇说。
在袁玉宇看来,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要想发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优势,就更应利用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来促进技术提升和产业发展,从实验室基础研究的科研导向转化为市场需求导向,从而促进创新成果的进一步转化。
在华外国商会代表也表示,中国两会释放了扩大高水平开放的信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贡献者、受益者、见证者,在华外企期待与迈向更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一道分享更多机遇,实现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中国美国商会主席葛国瑞说,商会会员企业非常期待中国通过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扩大对外开放,为包括外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作为中美之间的桥梁,中国美国商会将会继续加强同美国政策制定方之间的沟通,使美方全面了解在华美企的运营情况,继续推动两国建立更加稳定的经贸关系,为会员企业在华的长久发展创造更加稳定、可预测的商业环境。”葛国瑞说。
中国日本商会副会长小原正达认为,《纲要》引发各界关注,也是在华外资企业重点研究的课题。“十四五”期间,在具有可预见性的、更好的营商环境下,外资企业能够充分利用机遇,开拓新的领域,与中国一起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