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2021-04-29 05:03王莉莉赵爱玲
中国对外贸易 2021年4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王莉莉 赵爱玲

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十四五”规划纲要20项指标完成要“奋力一跳”

去年情况非常特殊,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叠加各种因素,美国经济下降3.5%,欧盟经济下降6.4%,日本经济下降4.8%,而我国经济正增长2.3%,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经济總量突破了101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7.2万元,相当于1.05万美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

今年的目标任务已经确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经济形势确实比较复杂,主要是不确定性因素比较多,中国经济已经深度融入全球经济,这个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从今年1、2月份的情况来看,中国经济延续了去年下半年特别是四季度以来的走势,保持了稳中向好的态势。1、2月份出口增长可能超过50%,PMI等先行指标一直保持在50%以上,用电量、发电量的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20%以上,铁路日装车量等货运指数增长幅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这都说明,中国企业适应形势发展变化的能力很强,中国经济的韧劲很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后劲很强。因此,我们有信心、有决心、有实力、有底气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

“十四五”规划纲要从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等5方面,设置了20个主要指标。这些指标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充分衔接,远近结合,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合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并为应对不确定性预留了空间。这些指标就像“奋力一跳可以摘到的树上的桃子”,但必须奋力一跳,我们对此要有信心。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今年将全面扩大对外开放

去年疫情对消费特别是餐饮、住宿和零售冲击很大。随着我国对疫情的控制持续向好,以及经济复苏持续向好,再加上一系列援企纾困政策持续发力,今年消费应该是处于一种恢复性的快速增长。达到这样一个目标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首先,传统消费要升级。第二,新型消费要培育。第三,消费平台要创新。第四,消费环境要改善。

去年引进外资逆势增长,达到了1444亿美元,同比增长4.5%,意味着我们成为全球第一引资大国。今年要进一步加大引资力度,全面扩大对外开放,营造良好的环境,主要从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开放的门要开得更大。具体的措施方面,去年我们出台了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2020年全国版的33条、自贸试验区版的30条,以及海南自由贸易港的27条。今年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尽可能地再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也就意味着门开得越来越大,门槛降得越来越低,让外资能够更容易地进入。同时也正着手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第二,开放的平台要做得更实。我国有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和海南自由贸易港,还有217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把这些平台做得更实,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开放要在新的更高水平上,从原来的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逐步转向规则、规制、管理和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个开放,主要是对接国际高水平的规则。同时,还要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示范。

第三,开放的环境要变得更优。主要是进一步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使外资进入中国以后,能够省心、放心、安心地发展,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

第四,开放的合作要更深更广。要推动RCEP尽早生效实施。另外,中欧投资协定谈判也要抓紧早日正式签署。目前,我们也在积极地推进中日韩自贸协定谈判。在积极考虑加入CPTPP方面,我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前期工作,也做了一些非正式的接触,这方面的工作也在加紧。我们坚持改革开放,加入、商签各种自贸协定和投资协定,构建自由贸易区网络,更好地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同时也更好地促进改革开放。

工信部部长肖亚庆:任何时候制造业都不能“掉链子”

随着经济的发展,不仅要把制造业的总量进一步提升,更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将从六个方面加强相关工作:一是保持产业链完整。要实施强链补链行动,把弱项和短板补齐,使得在任何时候制造业都是支撑,都不能“掉链子”。二是要高质量发展。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上进一步提升,使得制造业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升。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对传统行业实施现代化的技术改造,还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但是新兴产业的发展不能搞盲目重复建设,要防止“一哄而起”。四是要鼓励产业集群发展。下一步将把优势集群进一步做好。五是鼓励发展龙头企业,特别是领军企业。六是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国际产业链的全球化、国际产业分工是大势所趋,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深化和各方的合作,实现更加国际化的发展。

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数据显示,我国现有4000多万企业,其中95%以上是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促进经济增长方面做出很大的贡献。下一步要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要求,首先,要把已有的各项政策落实落地,见到实效;第二,要根据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有针对性地提供各方面服务。

白俄罗斯驻华大使尤里·先科:中国商品便利日常生活

改革开放40多年,中国带领数亿人走出贫困,实现了经济飞速增长。在充满风险与挑战的202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中国的成功显而易见,2020年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也是当年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尽管2020年困难重重,白俄罗斯对华贸易仍有好消息传来。白俄罗斯向中国出口了超过7亿美元的商品,鸡肉对华出口增长3倍、乳清增长120%、牛奶和奶油增长60%,白俄罗斯的糖、啤酒、冰淇淋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在尤里看来,新发展格局下中国不断成长壮大的国内市场,将给白俄罗斯带来日益增加的出口机遇。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满足中国所有的质量和安全要求。相信2021年白俄罗斯对华出口将进一步扩大。

中国商品在白俄罗斯备受消费者青睐,华为、小米、美的、联想等中国品牌在白俄罗斯树立了好口碑。

克罗地亚驻华大使达里欧·米海林:中国领跑全球经济复苏

中国在区域协调发展、乡村振兴、环境保护、清洁能源、科技创新等领域都将出台新举措,这为克罗地亚加强对华合作创造了广阔空间。

中国将2021年经济增速目标设定为6%以上,意味着中国将领跑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而这也将为欧中进一步合作带来诸多机遇,尤其是在绿色和可持续增长领域双方合作大有可为。

我们坚定支持中国扩大对外开放,这将为各方带来长远利益。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欧洲各国企业相继赴华开展业务。多年来,包括克罗地亚在内的欧洲国家积极开展对华投资,致力于加强对华经济合作。目前克罗地亚乳制品、葡萄酒和橄榄油已进入中国市场。随着中国市场消费日益旺盛,希望克罗地亚更多农产品在不久的将来获得中国市场准入许可。

斯里兰卡驻华大使帕利塔·科霍纳:欢迎中国投资更多领域

中国是斯里兰卡最大贸易伙伴,也是消费斯里兰卡产品最多的国家。2010年至2020年,斯里兰卡对华出口的红茶从100万公斤增至1450万公斤,这是两国贸易迅猛发展的一项标志性成果。我相信,下一个5年,中国将为包括斯里兰卡在内的世界各国创造越来越多机遇。斯里兰卡不仅红茶出名,宝石、香料、椰子制品等也闻名于世,希望更多斯里兰卡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带来的将是消费力的井喷式增长。搭乘中国发展的“东风”,斯里兰卡将受益匪浅。

中国主动开放市场,让我印象深刻。斯里兰卡正在努力提高商品的质量及包装技术,面向中国市场需求及标准,“定制”出口商品。中国对外投资也在稳步推进,未来继续欢迎中国投资斯里兰卡纺织产业、电子信息产业、农产品出口贸易等更多领域。

阿联酋驻华大使阿里·扎希里:阿中科技合作前景广阔

迪拜在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用于人工智能方面排在全球城市第一位,两国推动人工智能合作潜力大。

中国提出的一系列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新举措,既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将为世界经济复苏带来机遇。当新冠肺炎疫情仍在世界蔓延时,中国强劲的工业生产支撑了中国经济复苏。此外,全世界居家隔离、在家办公的人也离不开“中国制造”。今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双循环”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能,中国内需将在经濟复苏的带动下持续上升,外商投资和出口贸易也将继续繁荣。

秘鲁驻华大使路易斯·克萨达:期待疫情后两国的人文交往更加密切

中国是世界上最具商业吸引力的市场,我的两会关注点总是聚焦经济。但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关系同样重要。秘鲁8%的人口都有中国血统,期待疫情过后两国的人文交往能够更加密切。

中国连续多年是秘鲁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场、最大进口来源国和最主要的投资来源国之一,秘鲁是中国在拉美第二大投资目的地。在新发展格局下,中国经济和贸易政策的走向与秘鲁息息相关。中国将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中国发展越好,给秘鲁带来的机会就越多。连续在上海举办三届进博会就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明证。2021年,秘鲁准备第四次参加进博会。

国经中心副理事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治理方式重大变化

《纲要》围绕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了一系列新举措。《纲要》没有提出定量的经济增长指标,而是提出保持在合理区间、各年度视情提出,这是发展规划史上第一次,意味着国家治理方式发生重大变化。

其他特点还包括:民生指标份量加重,经济社会发展的20个主要指标中7个是民生领域的,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首次把能源和粮食增列在主要目标栏中,更加重视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也是发展规划史上第一次;在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环境下,通过年度工作实现长远目标,留有余地;通过衍生性指标间接表达经济增长指标,劳动生产率、居民收入特别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占GDP比重、单位GDP能耗降低、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均属于GDP增长的衍生指标,是根据预测的GDP增长确定的。

“十四五”规划对完善国家规划体制做了进一步探索。规划对象事实上已经是“国家发展”,而不单纯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和内容越来越涵盖国家发展的方方面面。同时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在指导思想、原则特别是规划实施保障中得到充分体现,如: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提请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这是发展规划史上的第一次。

国经中心副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韩永文:预留发展空间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简称《报告》)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以上,主要是为了预留发展空间,把更多精力和财力放在调整经济结构、改善发展质量上。粮食产量指标在《报告》中有所体现,说明了国家对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高度重视。《报告》提出,宏观政策力度根据形势变化适时调整,保持适当支持力度,不急转弯。当前,外部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依然较多,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

国经中心副理事长、全国政协委员王一鸣:最大程度吸纳国际创新资源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简称《报告》)将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6%以上,主要是要引导各方面把注意力转移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增长,并为改革和创新留下足够的空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发展,根据形势变化调整完善,把握好政策力度和节奏。《报告》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依靠创新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从需求和供给两端同时发力。在需求端重点是稳定和扩大消费,在供给端重点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要继续推进科技开放合作,最大程度吸纳国际创新资源。

汇丰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屈宏斌:重视稳增长、稳就业、保民生

屈宏斌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简称《报告》)仍对GDP增速目标进行了设定,这显示出政策对稳增长、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视。同时,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5年间,仍会在合理区间对GDP增速目标进行设定。正如有关部门所解释的那样,这主要考虑到了对市场预期的引导,避免目标设定的忽高忽低。更重要的是,这也与疫情前往年的增速目标设定保持了稳定性和一致性。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报告》将GDP增速目标定为6%以上,意即6%仅是目标的底线值,而非预期增速。

预测今年GDP同比增长约8.5%。尽管如此,经济的全面复苏仍然面临挑战。一方面,全球范围内疫情的肆虐尚未停止,高企的不确定性依旧笼罩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另一方面,国内经济的复苏也仍然不平衡。中小企业内伤仍在,恢复昔日峥嵘较为艰难;而由于就业市场和收入水平也离疫情前尚有差距,居民消费复苏步伐也较为落后。相信更多针对经济复苏中薄弱环节的定向扶持政策仍需要继续加强。为了实现更长期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增强扩大内需和推进创新等方面的政策也不可忽视。

《报告》中财政政策的收紧比市场预期的要更加温和。专项债的额度(3.65万亿元人民币)和预算赤字率(3.2%)的设定,其实是高于市场预期的。一方面,政府将继续支持基建项目的建设;另一方面,这也显示了政府对“开前门,堵后门”策略的进一步贯彻实施。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万亿元人民币的抗疫特别国债今年不再继续,而一些应急抗疫的财政补助措施也将逐步退出。但是,今年或将更加关注对中小企业和制造业等的定向扶持。这些都将有助于加强经济薄弱环节的复苏。

货币政策方面,鉴于经济复苏依旧面临各种困难和不确定性,政策制定者重申不会急转弯,并将着力于把握促增长和防风险的平衡。从总量来看,社融、M2等增速将有所下行,但仍将保持相对充裕。与财政政策一样,我们相信央行也会致力于增加对中小企业、民营经济等的信贷支持。

对企业未来发展机遇,屈宏斌认为,今年的政策重点更强调高质量增长和扩大内需。从改革措施来看,有三大方面将成为未来几年的重点。首先,更强调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其次,更注重绿色发展。今年提出了单位能耗降低3%左右的数量目标,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等更具体的政策措施。第三,强调国际合作。今年强调了“深化多双边和区域经济合作”,重申对中欧投资协定、中日韩自贸协定、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视。

澳洲会计师公会华东和华中委员会会长虞正: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与绿色经济发展目标高度吻合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其中,我特别关注到“稳中提质”这一提法,我认为促进外贸外资“稳中提质”与中国的倡导绿色经济发展的目标是高度吻合的。

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稳中提质”。首先,这表明我国将通过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为国际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机会。其中,市场化的营商环境,将为国际投资者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中共十八大以来,负面清单逐渐缩短,2020年6月版本的《外商投资投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压缩到了33项,其中金融行业负面清单已全部清零。《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逐渐变长,该目录相较2019年增加了127条条目,外资企业在中国的市场准入范围大幅放开。预计“十四五”时期将探索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进一步扩大金融、互联网等服务领域的开放,进一步鼓励外资企业投资先进制造、高新技术等行业。而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则将保障国际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最新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在全球直接投资(FDI)同比大幅下降42%的环境下,中国利用外资逆势增长4%,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引资国。2020年《外商投资法》及实施条例正式生效,保障了外资的合法权益。去年10月份正式开始实施的《外商投资企业投诉工作办法》,建立了覆盖全国范围的外资投诉机制和平台。这彰显了中国政府对于外资投诉的重视。2020年12月,国务院还对22部行政法规的部分条款予以修改,并废止了1部行政法规,让营商环境与国际更加接轨。此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将为国际投资者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便利。

而另一方面,我們也应该看到在“双循环”战略下,中国将成为更加具有吸引力的国际投资目的地。第一,“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将为外资企业带来提质扩容的“世界市场”。一方面,中国拥有全球增长最快的中产阶级人群和潜力巨大的低线城市和农村市场,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将增加对全球多样化高品质的产品、技术、服务的需求。另一方面,中国将继续扩大医疗、教育和互联网等服务领域的开放,完善国内服务消费市场。第二,新发展格局下,中国更加完备的产业链、更加完善的制度环境以及更加活跃的跨国区域间合作,将帮助企业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未来中国将加强基础研究,这将帮助企业完成在中国本土生产的无缝衔接。这将让国内众多企业得以在“世界工厂”的转型升级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第三,“双循环”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的重要性。科技创新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科技产业,近年来占GDP的比重超过10%。抛开地缘政治等保护主义因素,中外科技创新合作将得到进一步支持和鼓励,深入合作使得外企的技术将有更多的市场需求。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经济日历
图读龙江经济
区域发展篇
图说共享发展
中国经济
图说协调发展
图说创新发展
教师发展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