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巧梅
(山西工程职业学院 山西太原030032)
沉降观测是指定期地测量沉降体的变化量,从历次观测数据中整理、分析出沉降随时间的情况[1]。随着现代化城市的建设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加快了工程建设的进程,并且对现代工程建筑物的规模、形状、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了解沉降,研究沉降发生的原因、变性特征以及变化规律,以便预报、预测、以及避免或尽可能减少损失,使得沉降监测的意义尤为重要。
对建筑物坚持长期周密的沉降观测, 可以检查出各种建筑物和地质构造的稳定性, 及时发现问题防患于未然。沉降观测的目的是监测建筑物在垂直方向的位移,以确保建筑物及其周边环境的安全[2-3]。沉降的产生主要受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大气温度以及建筑物本身的荷重、结构形式等因素影响。现以一个在建建筑物主体项目的沉降观测为例,研究沉降观测的具体实施过程,结合沉降观测的数据计算沉降量,绘制沉降曲线,从而综合判断沉降是否进入稳定期,并分析沉降观测的精度要求,判断沉降观测趋势,为施工提供技术保障。
在建项目位于太原市长风商务区,北临长兴北街,西为新晋祠路,南面是长兴南街,东靠长兴路,总建筑面积约33.8 万m2。主体为地下二层地上六层的一站式高端购物体验中心,其中地下二层为车库,地下一层至六层为商业,地下一层和地上二、三层局部设置夹层作为停车库。建筑高度约为40m,屋顶部分为钢结构采光窗和雨棚。主楼建筑物地上六层,地下两层,独栋主力店地上三层,地下两层。主楼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独栋主力店结构形式:钢框架结构。基础形式:灌注桩+防水板;设计使用年限50 年;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为确保建筑物安全,及时为工程建设方提供准确的变形资料,确保工程质量,现需要对该建筑物主体进行沉降观测。依据《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勘),支护范围内主要是杂填土、粉土、粉砂、细砂。勘察期间实测稳定水位标高介于地面下7.5m-6.5m。
依据已经审批的《沉降观测方案》里高程基准点布设要求,延用基坑监测时布设的基准点J1、J2、J3、J4,J1、J2、J3 位于西侧新晋祠路路东,西干渠附近,J4位于长兴南街与长兴路交叉口。
在监测期间进行复测,用电子水准仪(Trimble-DiNi03)配一对3m 铟钢尺,以基准点J1 为起始点,该点高程为779.35016m。按照二等水准测量技术要求[4],将基准点J1-J4 组成闭合水准路线进行测量,在外业数据符合二等水准限差[3]的基础上,用同济大学水准平差软件计算出J2、J3、J4 的高程值。
在沉降观测期间,对基准网进行了4 次复测,复测时间及复测结果见表1:
表1 基准网复测结果表 单位(m)
根据本次复测数据与上次数据之间的差值,通过组合比较的方式对基准点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判断,所有水准基点在观测期间均稳定可靠,未发生任何失稳现象。
沉降监测点布设依据实际建筑结构,考虑实际变形情况选取,主体共布设266 点,观测12 次。点位分布如图1 所示。沉降观测点采用隐蔽螺旋式埋设方法,用电锤在墙体上打孔,并用打气筒将孔内吹干净,然后将监测点放入孔内,并用植筋胶固定,埋设高度高于-1 层车库室内地坪0.2-0.5m。制作示意图如图2 所示。
图1 建筑物主体沉降观测点位分布示意图
图2 沉降观测点埋设示意图
依据本次沉降观测精度要求,沉降观测基准网观测级别为二等,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沉降观测网级别为二等,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高程系采用独立高程系。每次外业观测工作结束后,将仪器中的外业观测数据下载到计算机后,用Adjust Level 水准网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各点的高程和精度,如果平差后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不在±0.5mm 范围内,则立即返工重测,直至满足精度要求为止。
(1)高程基准点与沉降观测点布设完后,进场开始进行首次观测,首次(即零周期)观测连续进行两次独立观测,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变形测量的初始值。
(2)主体出±0.00m 开始进行第一次观测,主体施工期间每增加一层观测一次,封顶验收观测一次,主体结构封顶后第一年观测四次,第二年观测两次。
在观测周期结束后,整理计算观测点的累计沉降量和沉降速度,便于判断沉降的稳定性。以81-100 号观测点为例,分析建筑物沉降观测精度问题。
表2 主体沉降观测稳定性分析数据统计表
从表2 可以得出监测点变形范围满足《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中“最后100 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的稳定标准。
同时绘制沉降观测曲线图,由图3 我们可以预测建筑物主体的沉降趋势,为施工提供数据和技术保障。
图3 沉降观测曲线图
(1)根据沉降观测数据可以看出,主体施工阶段,随着施工楼层和荷载的不断增加,各观测点的累计沉降量也随之增加;但在主体装修阶段,沉降速率相对主体施工阶段变化减小,累计沉降量增幅也随之放缓;使用阶段,沉降速率进一步减缓。
(2) 该建筑物主体累计沉降量最大点为64(19.81mm),累计沉降量最小点为133(2.23mm),无异常沉降。经过对主体近2 年时间的沉降观测数据总结和分析,可以看出,该建筑物在施工、装饰装修、运营阶段相邻点沉降差、累计沉降量均无异常,最后100 天沉降速率在规范允许范围内。综合判定本建筑物已进入稳定沉降阶段。
(3)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在测量作业中要对内业数据进行100%检查,确保数据达到测量精度要求。对外业首次数据进行检查,另外抽取期间的5 次数据进行检查,要求达到观测精度要求。
(4)沉降观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观测工作[5],为保证观测成果的精度,应尽可能的固定观测人员,固定观测仪器,按规定的日期、路线和方法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