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宇,熊 宇,李 勤,杨 琳,宿 昆,赵 寒,李柏松,陈 熙,漆 莉
(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防制所 400042)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1月20日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纳入国家法定传染病乙类管理,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1],重庆市于2020年1月20日确诊了首例COVID-19病例。对于新发传染病的防控主要基于对其流行病学特征及传播途径的了解[2],本研究对发生在重庆市的聚集性疫情进行详细分析,旨在为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征提供更多证据。
采用2020年1月1日至3月14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重庆市政府新闻发布、全国传染病监测信息系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调查报告和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OVID-19聚集性疫情调查报告。所有涉及个人身份识别的信息均已隐去,以保护个人隐私。
1.2.1相关定义
(1)聚集性疫情:14 d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车间等)发现2例及以上确诊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且存在人际传播的可能性,或共同暴露而感染的可能性[3]。(2)无症状感染者:无临床症状,呼吸道及其他标本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或血清特异性IgM 抗体检测阳性者。主要通过密切接触者筛查、聚集性疫情调查和传染源追踪调查等途径发现[3]。(3)感染者:本研究中的感染者包括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两类人群。
1.2.2分析方法
将聚集性疫情和个案信息录入EXCEL2016、ArcGIS10.7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采用描述性流行病方法描述时间、人群、地区分布等。
2020年1月1日至3月14日,全市共报告COVID-19聚集性疫情120起,涉及感染者551例,其中确诊病例439例,无症状感染者112例。每起感染人数2~24例,平均4.6例。涉及2例感染者的聚集性疫情最多,共54起(45.0%);6例及以上的聚集性疫情31起(25.8%),见表1。全市散发145例,其中确诊病例137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重庆市COVID-19聚集性疫情情况与其他6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表1 重庆市COVID-19聚集性疫情情况与其他6省比较
2.2.1时间分布
根据聚集性疫情的定义,本研究认为当出现2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例时,即发生了聚集,故将一起事件中第2例病例的发病时间确定为该起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时间。重庆市首起聚集性疫情的发生时间为1月9日,最后一起的发生时间为2月29日;从1月19日开始明显上升,至1月27日达到顶点,后逐渐下降。1月9日发生的首起聚集性疫情是由于多人在重庆市外共同暴露后,输入重庆,未引起进一步传播。1月14日开始出现输入病例引起本地传播的聚集性疫情,此后此类事件逐渐增多,1月27日达到最高峰。本地社区感染聚集性疫情于1月12日开始出现,数量相对较少,间断发生,2月15日之后未再发生,见图1。
2.2.2地区分布
120起聚集性疫情发生在29个区县,占全市区县数的74.4%(29/39),见图2A。方向分布分析得出68%的聚集性疫情发生在以九龙坡区至云阳县为长轴,丰都县至垫江县为短轴的一个椭圆区域内,见图2B。全局空间聚类分析显示渝东北片区的万州区、云阳县、开州区和石柱县的事件发生呈显著的集中趋势,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oran I 指数为0.213 119,Z值得分为3.675 142,P=0.000 238),为全市聚集性疫情发生相对集中的区县。
图1 重庆市COVID-19聚集性疫情发生时间分布
2.2.3人群分布
120起聚集性疫情涉及的551例感染者中,男271例(49.2%),女280例(50.8%),男女性别比为0.97∶1;年龄最小7个月,最大89岁,中位数47岁。感染者年龄主要集中在27~64岁,占73.9%(407/551)。551例病例的职业以农民最多,共148例(26.9%),其次是家务及待业(97例),离退人员(43例),工人(41例),餐饮食品从业人员(40例),商业服务和学生(各38例)。
120起聚集性疫情的传染来源可分为多人在重庆市外共同暴露后来(返)渝,但未引起进一步传播,共31起(25.8%);市外感染后来(返)渝引起继续传播聚集73起(60.8%);感染来源不详的本地社区感染16起(13.3%)。前两类事件的104起中,首发病例发病前14 d内有武汉旅居史的有71起(68.3%),有湖北除武汉外旅居史的24起(23.1%),湖北外其他省旅居史的9起(8.6%)。输入引起传播的73起和本地社区感染16起事件中,82起与家族内成员相互接触有关,占92.1%(82/89),邻居传播4起,同事、路人和商业服务传播各1起。
A:聚集性疫情区县分布;B:聚集趋势分析。
本次疫情有9例无症状感染者引起32例二代病例,R0=3.56。有74例确诊病例引起188例二代病例,R0=2.54。
73起输入引起传播的聚集性疫情中的首发病例和145例散发病例的发病-诊断时间间隔平均值分别为7.51 d和5.70 d,通过Wilcox秩和检验得出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14 160,P<0.05)。
对73起输入引起聚集性疫情中,所有感染者394例进行不同代际临床严重程度分析,按照轻型和无症状感染者、普通型、重型、危重型和死亡分型,χ2检验显示代际间不同临床分型的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601,P>0.05),见表2。
表2 聚集性疫情中不同代际感染者临床严重程度构成情况(n)
从事件规模来看,重庆市平均每起聚集的感染人数为4.6例,较广东、海南、安徽、山东、天津、河南6省平均每起疫情感染者2.9例来说略多[4]。2例感染者的小规模聚集性疫情构成比较6省的总体情况低,仅占45.0%(54/120),而6例及以上的聚集比例(25.8%)相比6省高,不同规模聚集性疫情的构成比与6省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发现感染人数不少于3例的聚集性疫情(66起)中,452例感染者有104例是无症状感染者,占23.0%。这一比例比KIMBALL等[5]报告的美国一家养老院无症状感染者占感染者总数13%和陈奕等[6]报告的宁波续发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比例16.7%均要高。现有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能反映发现早期病例的能力。目前公开发表的科学论文,基本报告是确诊病例在潜伏期无症状阶段可以造成传播[7-8],且陈奕等[6]研究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与确诊病例的传染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些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对重庆市整体疫情防控起到了重要作用。
从聚集性疫情发生时间来看,2月7日左右重庆聚集性疫情发生高峰结束,距离1月23日正好一个最长潜伏期,加之重庆市从1月22日开始采取多种措施切断传染源入渝,从2月7日起所有小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减少人员流动[9],减少了社区感染疫情发生的可能性。
重庆聚集性疫情的首发病例绝大部分是由湖北输入,其中又以武汉为主,这跟重庆与湖北接壤,两地人员交流频繁有关。渝东北片区距离湖北较近,且其中万州区和开州区都是人口大区,与湖北的人员交流相对更为频繁,故疫情输入的风险更高。
本研究551例聚集性感染者的男女性别比为0.97∶1,年龄中位数为47岁,与武汉市最初99例病例分析得出新型冠状病毒更容易感染中老年男性的结论[10]及全国最初425例病例研究得出的结论中男性占56%、年龄中位数为59岁[11]有差异,而与甘虹等[4]的1 052例聚集性病例研究及杨海燕等[12]的研究接近。
聚集性疫情以家庭聚集为主,这与CHAN等[13]研究的家庭场所是COVID-19发生聚集性传播的结论一致,其主要原因是本次疫情发生正值春节期间,家庭聚餐、聚会频率和人数大幅度增加,使疾病传播更容易实现。
由无症状感染者引起的聚集性疫情R0值大于有临床症状的病例引起的聚集性疫情R0值,其原因与无症状感染者具有隐匿性,不易被发现,暴露于环境而未被隔离的时间往往比出现了临床症状的病例时间长有关。这类感染者多数是在对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中才被发现。无症状感染者在传染病传播中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14],在疫情防控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聚集性疫情中首发病例的发病-诊断时间间隔较散发病例长,提示发病后就诊及时性是影响疫情传播蔓延的因素。早诊断,早采取隔离治疗措施,对减少传播有积极作用。
本研究提示不同代际感染者临床严重程度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临床严重程度受患者身体状况的个体差异、就诊及时性、医疗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故COVID-19在传播过程中的致病力是否出现了变化,尚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