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胜 沈霁
摘 要:经济的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发展推动了油田企业的改革与创新。尤其是近年来随着油田勘探与开采任务的难度不断增加,以及日益膨脹的生产运行中的数据信息,导致油田原有的生产运行管理体系已经难以满足当前企业发展需求,在当前网络时代,建设数字信息化的生产运营体系成为必然趋势。油田企业经过对数字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不仅降低了生产资本的支出,为生产与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为提高企业开发效率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信息化建设;经营管理;生产运行;开发效益
中图分类号:TE3;F426.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96/j.2096-3475.2021.05.278
油田经过多年的勘探开发,目前已经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为为达到“精细化管理、效益化生产”的目标,油田企业坚决贯彻贯彻落实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两化深度融合”的信息化发展战略,加快油田体制改革,全面促进油田生产运行管理实现自动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建设,促进油田的高效稳定发展。
一、数字信息化在油田产生的背景
由于在油田传统的生产运行管理模式中,涉及生产、技术、安全、培训等多个部门人员的管理与监督,由于这种模式的管理区域范围大、链条长、难度大、效率低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油田的快速发展。因此,为更好的与时俱进,让油田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必须探索适应大油田管理的运行机制,摒弃传统的依靠“人盯人”“地毯式”的检查和单纯的行政命令式组织生产经营的方式,通过引入“自动化”的管理理念,实现对生产经营的全方位、全过程监控与管理,从而实现生产运作流程的标准化、控制过程化、权责明晰化,
切实提高生产组织效率和管理效率。
二、数字信息化在油田的应用
所谓“数字化采油厂”是指在互联网时代,充分借助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现代化技术,将企业文化、生产、经营、人力、科研、技术、安全等多个方面充分地整合到信息化平台上,通过配备相应的保障体系,实现对采油厂生产的高效化、跨区域化的管理,促进油田的持续稳定发展。
1.提高技术保障能力
技术是推动企业改革与创新的根本。站控系统是前端数字化应用人机交互的窗口,是数字化管理的核心,随着油田业务与功能需求的不断增加,如何有效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关键。因此,采用厂从链路畅通、设备管理、数据安全三个层面严密布防,结合开展专项研究,加强设备维护,以确保前端设备的平稳运行,保障网络畅通、强化数据安全,从而助推数字化管理,完善站控系统功能。
2.完善管理体系
(1)以身作则,榜样示范。油田数字化信息化建设是当前油田企业经济结构升级转型中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系统工程,首先需要强化的企业领导的引导与示范作用,作为领导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率先运用数字化信息管理平台开展日常管理工作,督促系统完善,统一企业上下员工思想。
(2)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员工素质水平直接关系数字化管理模式的推广成效,因此,只有加强对全厂员工的数字化操作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数字化操作水平,才能更好的适应岗位工作。
(3)健全体系,明确职责。采油厂通过建立“厂一管理区一生产单元”三级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单元、各层次、各岗位的工作权限及相应职责,并建立岗位沟通机制,以促进各部门单元之间的问题沟通与反馈。
(4)完善机制,做好保障。采油厂结合自身实际,重新制定了自动化采油厂的生产建设、技术管理、安全管理、经营管理、党群管理等业务新制度,重构了数字化管理模式的下各部门、各单位的岗位职责,同时,建立信息工作监督小组,优化员工岗位,精简操作程序,提高自动化管理效率,逐步实现采油厂由传统的岗位管理向数字化管理模式下流程管理的科学转变。
三、自动化技术应用取得的成效
1.推动了新型劳动组织架构形成,提高了劳动效率和生产运行效率
油田数字信息化的建设,促进了油田传统生产组织形式与管理方式的改革,形成了一种新型的劳动组织架构,不仅减少了以往的管理机构与层级、缩短管理链条,从而也大幅度减少了生产的岗位与工种,降低了油田用工数量,为油田快速发展提供了人力保障和管理保障。
2.强化了生产运行协同调度,提高异常情况处置效率
油田数字信息化的建设,推动了生产信息系统及网络办公系统的投入运行,从而实现对日常工作安排、产量监管、生产动态分析、生产进度等方面的一体化监督与管理,对于突出问题做到及时问题与解决,从而形成了“单点监测、区域控制、整体联动”的运行效果。
3.完善了安全环保远程监控网络,成功实现了风险预警管理
通过成立厂、管理区、基本生产单元三级预警监控体系,完善了岗位标准作业程序,利用井站视频监控系统、可燃气体浓度检测、集输管网监测、车辆,监控等数字化监控手段,及时分析、处理报警信息,强化了安全环保管理,避免了生产事故发生。
4.改变了技术管理方式,提高了技术管理水平
通过数字信息化技术的大量应用,实现了数据自动采集、报表自动生产、油井工况自动诊断与提示,实现生产与报表同步进行,改变了传统人工录取技术资料滞后、不准、不全等现象,让更多的技术人员从资料收集整理转向了技术研究,有效提高了技术管理水平。
四、结语
油田数字信息化建设是一次生产运行管理模式的变革,更是一次思维方式的转变,需要各方面进行积极变革,适应自动化、数字化、信息化及时的应用和普及。
参考文献:
[1]王晓光.石油化学工业信息化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河南化工.2019,18(6):69-70.
(1.泰州油恒油气工程服务有限公司 江苏泰州 225300;2.中国石化华东油气分公司泰州采油厂 江苏泰州 22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