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绿化树》中的人性异化

2021-04-28 14:32周蓉蓉
青年文学家 2021年6期
关键词:占有饥饿

摘  要:《绿化树》描写章永璘在物質极度匮乏的社会环境下饥饿的生活状态与为了活着苦苦挣扎的生存困境。章永璘为了摆脱饥饿,身陷充满压抑、占有的异化世界。小说审视主人公的苦难历程,旨在表现生存挣扎中的人性异化,揭示饥饿给人造成的创伤。

关键词:《绿化树》;饥饿;压抑;占有;人性异化

作者简介:周蓉蓉(1995-),汉族,广西灵山人,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6-0-02

张贤亮的小说《绿化树》描写了“右派”知识分子章永璘在1961年12月到1962年1月两个多月的劳改生活。故事选取的时代背景正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与“大跃进”的灾难性恶果依然持续的历史时期,当时章永璘遭遇物质匮乏、精神困厄的现实困境。本文拟探析章永璘为了活着必须苦苦挣扎的苦难历程,审视小说中的人性异化现象。

“异化”是“主体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而转过来反对或支配主体本身”[1]250。“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2]45-48。小说《绿化树》中“异化”具体表现为章永璘被食物支配、章永璘自身的“变形”及章永璘与其他“右派”知识分子之间冷漠甚至相互对峙的关系等。

一、在死亡的边缘苦苦挣扎

对于章永璘等人来说,饥饿、生存与死亡是没有鲜明界线的。饥饿是他们在饥荒岁月中可以感知自己还活着的标记,他们活着最本原的追求就是解决饥饿,而他们深刻体验过的、从未远离的死亡威胁直接来源于饥饿。

(一)挥之不去的饥饿记忆

因为长期的物质饥饿体验,章永璘有填饱肚子的热切渴望,把活着视为首要的追求。在农场劳改,章永璘每个月得到的粮食不超过“二十斤”,每天吃的是定量的稀粥和两个小小的稗子面做的馍馍[3]22。因为每天得到的食物极其有限,还要进行辛苦的劳改活动,所以章永璘常常可以真切地感受到饥饿的存在:饿到极致时,“饥饿会变成一种有重量、有体积的实体,在胃里横冲直撞;还会发出声音,向全身的每一根神经呼喊:要吃!要吃!要吃”[3]28。这种被感官放大的饥饿感觉与膨胀的食欲是敏锐而强烈的,它们既是来自章永璘的胃里,也是来自他记忆的深处。因为老鼠偷吃了他那两个不舍得吃的稗子面馍馍,原本没有出现的饥饿感觉突然如潮水般涌动。现实的饥饿感觉与饥饿记忆错乱、交融,催生出一种害怕挨饿的焦虑与恐惧心理,让他失魂落魄。这是饥饿的“后遗症”,是深深隐藏在章永璘身体里和记忆中的创伤。章永璘的饥饿记忆就是他胸前遗留下来的汤汁污点,不会洗掉,也不能洗掉。

(二)为了活着而活着

章永璘作为一名知识分子,自然希望得到知识的洗礼,渴望寻求精神上的满足。但在饥荒岁月中,饥饿的肚皮总能将章永璘拉回现实中,让他暂时把寻找食物视作所有的追求,为了活着而活着。饥饿无处不在,为了获取食物,章永璘做了许多自己厌恶的事情:他制作敞口的打饭用具,是为了减少汤汁漏出盆外及通过制造视觉误差来获得多一点点食物;他对炊事员谄媚,是为了从蒸馍馍的笼屉布中刮出多一点点馍馍渣;他独自做完打炉子的活儿,是想偷偷地吃稗子面做的煎饼;他欺骗老乡,是想以更少的钱换回更多的食物;他一进入马缨花的房子,就想找吃的……寻找可以果腹的食物而投机取巧也已经成为他本能的冲动。食本原,千方百计寻找食物以果腹自保本来无可厚非,但是背离道德原则,丢弃正义、情义而选取卑劣、变态的谋生手段终究有失人的风范。当章永璘得到马缨花的帮助可以填饱肚子后,时常翻阅《资本论》,无奈的是:肚子饿时,他脑海中只有“小麦”等与食物相关的词,并联想到“面包、馒头、烙饼直至奶油蛋糕”,饥饿磨灭了他的精神追求[3]53。正如章永璘那字字如血如泪的心理独白控诉的:“四年的禁锢,四年的饥饿,处分解除后依然戴在头上的‘右派帽子,已经把我任何别的志向都摧毁了”[3]69。章永璘十分清醒地看到了自身所处的困境:同时面临物质饥饿与精神饥荒,他苦苦挣扎着谋求改变。于是,他想到了死,希望通过死,湮灭因为挣扎地活着而要承受的痛苦和羞耻,摆脱精神危机与苦闷又虚无的生活。死亡意象出现的时候,正是章永璘认识到自身的堕落、进行深刻的自我检讨与忏悔的时候。在章永璘不断涌现的“死意”背后,有一颗渴望获得新生的心。

二、人异化为非人

在饥荒年代,章永璘一次又一次被食物支配理智与行动,变为“生活的全部目的都是为了活着的狼孩”,逐渐“非人化”[3]28。饥饿的另一头紧紧连接的是人人自危的恐惧与可怕的死亡威胁,人们的欲望、情感和理智备受压抑,久而久之不免转向病态与异化。

(一)压抑:异化世界的悲惨现象

章永璘被饥饿逼迫到充满焦虑、恐惧、绝望的黑暗角,身体与心灵都遭受严重的压抑与残酷的折磨,不仅食欲被压抑,性欲也被压抑着。第一次见到马缨花并接过她给的钥匙之时,章永璘把那还有体温的钥匙看作了马缨花的手,反复看、反复抚摸,使得一直被埋藏在他内心深处的情欲才开始抬头并得以投射,但他的身份与饥饿境遇使他难堪,他甚至不敢正视她。后来,马缨花对他表示了爱意,他才开始欣赏她的容貌,接受她给予的食物,在她身上倾注关于爱情与情欲的想象。因为害怕失去恩人赠予的食物与来自残存道德意识的压抑,章永璘始终用忏悔压制心底暗涌的性欲,不敢做出逾矩的行为。章永璘在马缨花帮他缝扣子时,拥吻了她,但在马缨花以会伤身体、妨碍他读书为由扑灭了他的性欲望后,他自己又通过决绝而深刻的检讨与忏悔进行了二次压抑。“性压抑常常与负罪感相伴相生”[4]103。当章永璘的性欲被压抑时,他的负罪感甚至是崩溃的感觉都会变得越来越普遍,而沉重的生存压力和为了谋生不择手段、违背良知产生的深重罪恶感依然与日俱增,它们无时无刻不在撕扯、压迫着章永璘本就脆弱而破碎的心。有学者认为章永璘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的深刻反省与批判,“其实只是白日种种心理负重的一种变态宣泄,只是二十五岁青春血液掺杂圣水以后的一种病状凝结”[5]。章永璘不是在一次又一次压制自己的性欲望中渐渐成为自己忏悔中假想的、把恩人毒害的怪物,就是在压抑不住自己的欲望时转向爆发。

“心理变态者或神经症患者因没有能力与他人建立良好关系并满足他们想得到他让人承认和赞许的强烈心理需要,所以在憎恨与破坏行为中找到了某种乐趣”[6]40。第一次坐在海喜喜的马车上,章永璘因没有受到海喜喜管教而不安、压抑。面对谢队长习惯性的管教他又感到耻辱,并暗骂谢队长是“喜怒无常的小人”[3]33。章永璘与营业部主任都因为政治运动被打为“右派”,可是他们没有同病相怜,却始终保持冷漠甚至对峙,互相提防,挑拨离间,缺乏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同情与坦诚。他会因为营业部主任挖到胡萝卜而心生不快与鄙夷,审视营业部主任的言行并与之暗暗较劲。长期的劳改苦难畸变了章永璘的心灵,使他成为一个异常敏感、脆弱、心理病态的个体。

(二)占有:异化世界的畸变关系

“章永璘自始至终却都是自私的,他对马缨花所谓的爱不过是一种利己的需求和占有”[7]。章永璘按时领取马缨花提供的食物,享受她给予的家庭温暖,但是直到即将与她组建家庭的时刻,他仍没有男人的担当,还是被供养、被保护的孩子形象。章永璘一直贪婪地占有马缨花的怜惜与付出,并想一直维持这种不平等的依附关系。他们的关系已经被扭曲,被一种异质力量——饥饿、利益主导。章永璘想跟马缨花结婚,一是因为谢队长与海喜喜觉得他们应该结合;二是他认为继续占有马缨花的食物与爱有悖于外在的伦理道德观念;三是与马缨花结婚可以改变他作为资产者的血統,使得后代也有体力劳动者的血统。可见,与马缨花结婚自始至终都不是因为爱情,是他实现自己的私欲的工具,是他为了自己的贪婪占有实现合理化寻求的许可证,附着强烈功利性色彩。章永璘对马缨花的柔情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感激,也止于感激,马缨花也可以等同于多分了两个馍馍给他的炊事员。小说最后,马缨花长途跋涉来看他,可是他没见她,甚至“还没来得及思念她就沉沉入睡了”[3]179。诚然,他们那被掺杂了许多杂质的感情已经慢慢被吞噬,也将会随着时间消散得无影无踪。章永璘不舍得付出,不懂得爱人,正像他在自白中所说:“在我的身上,从来没有过为了别人,为了所爱的人而献身的精神,从来没有”[3]164。他只爱自己,不爱他人,他只会一味地占有、掠夺,这也是在异化世界中情感缺乏的表现,“正是压抑才导致了异化观念的出现……人过度的占有欲是因为自私,贪得无厌则是一种病相”[8]27。

饥饿的生存困境长期压抑章永璘的食欲、情欲等自然属性与全面的发展、群体认同性等社会属性,他的心性、他体内作为正常人应该有的文明人的素质才发生了变形、扭曲,甚至异化。他的苦难是主要归咎于那个充斥着饥饿与政治高压的饥荒岁月,非正常化的社会环境严重地挤压着章永璘的生存与发展:历史给他定罪,夺去了他除劳动权利以外的一切权利,把他抛弃在充满饥饿的荒野上,他只能在被压抑的生存困境中像饿兽一般拼命地挣扎。

参考文献:

[1]周扬.周扬近作[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5.

[2]马克思.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3]张贤亮.绿化树[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美)赫伯特.马尔库塞.爱欲与文明——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M].黄勇薛明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5]许子东.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张贤亮——兼谈俄罗斯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的知识分子“忏悔”主题[J].文艺理论研究,1986(01).

[6](美)马斯洛.马斯洛人本哲学[M].成明编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9.

[7]姜又琳.试论张贤亮对女性的“占有式”书写——以《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为例[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7(10).

[8]周立秋.异化的生存论阐释[D].吉林大学, 2009.

猜你喜欢
占有饥饿
饥饿症患者
向着“零饥饿”的目标
饥饿的地鼠
偷换商家支付二维码获取财物的定性分析
论占有及其分类与财产犯罪侵犯的法益
浅探拜厄特作品《占有》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回忆饥饿
一张饥饿年代的教师“特供证”
交付公示:一个幻象
饥饿的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