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音乐素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2021-04-28 23:41唐素
考试周刊 2021年29期
关键词:音乐文化教师

唐素

摘 要:在小学音乐新课标中提出对学生进行音乐教育要注重传承地方音乐文化,使其认识和理解音乐文化的不同种类,各个区域要结合本地音乐文化在开展音乐课程中合理开发和利用地方音乐资源。江苏地方音乐形式多样,通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音乐文化。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探索地方音乐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地方音乐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对音乐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以此促进小学音乐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地方音乐;小学音乐教育;文化传承;运用策略

一、 引言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地方音乐教育旨在通过对音乐的学习,促使学生更加了解和喜爱中国的音乐文化,使其树立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因此,在音乐教学中融入地方音乐教学,有助于让学生理解民族文化和精神。教师要积极营造氛围,提炼地方音乐文化特色,挖掘音乐教材中的地方音乐素材,从地方音乐文化中筛选合适的音乐素材,运用不同的策略对学生渗透地方音乐文化的教育思想,从而丰富学生的情感。

二、 营造氛围,提炼地方音乐文化特色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为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学习能力,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充分运用学生的生活环境,注重对音乐教学的设计形式和内容,利用周边环境熏陶學生的艺术细胞,使其充分感受地方音乐的艺术魅力。首先,创设具有地方音乐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构建艺术长廊,结合本地区的音乐艺术形式,反映出具有江苏特色的地方音乐特色。如民歌、江南丝竹、古琴、戏曲、舞蹈等,促使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其次,增强学生的听觉体验。即利用学校的广播站在学生自由活动时播放有关音乐,可以相应地融入本地区音乐内容,如播放民歌《茉莉花》、革命歌曲《八月桂花遍地红》等。再者,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欣赏一些本地的乡土音乐艺人或音乐家的表演,营造学习氛围。最后,还要借助教材和地方音乐资源的有效融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地方音乐资源,积极参加有关的地方音乐研讨会和观摩课程,学习一些地方音乐推广方式,以此为传承地方音乐提供有利的平台。教师要通过学习和研究,将地方音乐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入小学音乐课程中,丰富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三、 筛选音乐素材,拓展多种渠道融入音乐教育

(一)从教材中挖掘地方音乐素材

音乐教材是学生们比较熟悉的,教师要积极利用教材发掘地方音乐素材,并对其进行合理开发和利用,促使学生对地方音乐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地方音乐素材,并对其加以利用,使学生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进一步了解了本土音乐艺术,既培养音乐素养又提升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从地方文化资源中寻找音乐素材

在音乐课程改革中提出地方和学校要充分发挥地方人文环境和民族文化的教育意义,开展具有地方及民族特色的音乐课程内容。随着江苏省有关地方音乐文化管理部门对地方音乐的大力推广和创新,出现了很多独具本土特色的音乐作品并广为流传,如昆曲《窦娥冤》、二胡作品《二泉映月》、歌曲《姑苏风光》《孟姜女》等。由此可见,将生活中的地方音乐文化资源运用到音乐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知识和拓展知识面能够起到有利的推动作用,且对于传承江苏的地方音乐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选择激发学生兴趣具有教育意义的素材

地方音乐素材融入音乐教学中,素材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要能够激励学生意志品质,同时能够对学生进行道德文化的熏陶,歌词、唱法要明快、朗朗上口,才能够让学生在学习中激发兴趣,感受音乐魅力。此外,素材还要贴近学生生活,富有地方音乐的特色和生活情趣。

四、 地方音乐素材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随着时代的变迁,地方音乐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反映出社会和不同区域之间文化的不断进步。在小学音乐课堂融入地方音乐素材旨在对其进行地方音乐文化教育,希望每个学生通过地方音乐的熏陶和学习不仅能够会唱家乡歌,会跳家乡舞,而且能逐渐理解地方音乐文化的内涵,从而促进地方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江苏地区的音乐表现形式比较广泛,在教学中教师要以课堂教学为主,通过引入地方音乐,来对教学内容加以补充,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运用探究式教学融入地方音乐

教师在教学中融入地方音乐教学可采用以下方法:第一,要反复练习演唱和演奏,使其达到理解音乐内涵,掌握学习方法的目标,为下一步的课堂实践打好基础。第二,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详细设计,同时要介绍一些本地的文化、习俗等便于学生理解音乐作品。第三,可组织学生搜集一些地方音乐素材或资料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练唱、聆听欣赏等方式感受这些音乐的魅力,提高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在地方音乐教育中,要培养学生对于方言和衬词的学习。如在学唱《姑苏风光》,先播放音乐,并让学生跟随音乐轻声哼唱歌曲。在唱完歌曲后,教师可介绍歌曲背景:它是民歌套曲《大九连环》中的选段,歌曲主要唱出了对苏州美景的赞叹之情。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再仔细听听该歌曲是运用哪里的方言进行演唱的,以此为契机为学生渗透吴文化。然后教师可利用琵琶弹唱为学生再演唱一遍(或借助多媒体教学播放音频资料),并引导学生运用吴语依据歌词音乐的节奏感唱读歌曲。教师用钢琴伴奏,让学生对歌曲的难点进行单独练唱,重点引导学生一字多音的唱法。在钢琴伴奏的练唱过程中,可让学生分为小组或男女声部进行演唱。这样的课堂设计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反复倾听和体会,降低歌曲学习的难度,既能让学生学会歌曲,又能让“吴”音乐文化深入学生的内心。在了解这一文化后让个学生再随着音乐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教师也可指导学生做一些兰花指、手腕花的舞蹈动作,体会歌曲的魅力。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优化地方音乐

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经常使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教师在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对地方音乐的热爱和体验,可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加深学生的印象。如在《姑苏风光》教学中,教师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吴地音乐文化,可以为其展示苏州地区的地图,由于其范围广泛,形成的音乐文化有所不同(用多媒体展示“吴地”音乐形式),通过不断发展最终通过语言和音乐艺术的传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吴地音乐文化(用多媒体展示吴地的一些民间乐器和舞蹈等),教师最后为课程做出总结。这样在教师简单的讲解中,促使学生了解“吴地”“吴语”,进而感受由吴歌、吴乐、吴舞形成的吴音文化,在地方音乐的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优化教学内容,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开阔了视野。

猜你喜欢
音乐文化教师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谁远谁近?
音乐
圆我教师梦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