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颖 史安玲
随着历次商业车险费率改革的逐步推进,车险价格有所下降、市场秩序有所规范、恶性竞争得到了一定的遏制,但是“高保低赔、高费用投入”的车险经营模式仍然深植于险企。因此,2020年9月3日,銀保监会以“保护消费者权益”为主要目标;以“降价、增保、提质”为阶段性目标;以“三个基本”:即“价格基本上只降不升、保障基本上只增不减、服务基本上只优不差”提出了一项既涵盖车险产品,又涉及车险服务的综合性改革方案,标志着车险综合改革再次提速。2020 年 7 月 9 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实施车险综合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标志着车险综合改革正式启动。
一、车险综合改革的内容及对现有经营的影响
车险综合改革与前几个阶段的商车费改有所不同,既涉及交强险,又包括商业险;既改革条款,又下调费率;既涉及产品改革,又提升服务质量;既涉及传统车险,又包括新能源车险;既触及车险市场,又牵动监管部门;既影响车险供给者,又影响到中介渠道。
(一)提升交强险保额,优化交通事故费率浮动系数
在交强险方面,明确了交强险责任限额由原来的12.2万提升到20万,另外在提升交强险保额的基础上,再结合各地区交强险综合赔付率水平,对交通事故费率调整系数中的区域浮动因子的下限由原来的-30%扩大到-50%,进而对没有发生赔付的消费者给予较大的优惠幅度。
(二)扩大商业车险保险责任范围及限额,健全条款费率机制
在商业车险的改革方面,主要从车险保障水平和条款费率两方面进行。
1.拓展和优化商业车险保障水平。在提升商业险保障水平方面,要做到在不增加消费者保费支出的情况下拓展保障责任范围。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车损险在现有保险责任的基础上将机动车全车盗抢险、玻璃单独破碎险、自燃险、发动机涉水险、不计免赔率和无法找到第三方六个险种纳入保障范围,也就是说改革后只要投保了车损险,再不用单独付费就能享受六个附加险的保障服务。二是删减了实践中比较容易引起争议的几个免责条款,合理删减事故责任免赔率、无法找到第三方免赔率等免赔约定。三是将三责险的责任限额从5万—500万元档次提升到10万—1000万元档次。四是支持开发新能源车险、驾乘险等创新产品,并且规范了增值服务条款。
2.健全商业车险条款费率市场化形成机制。根据商业车险保费厘定的规则,本次车险综合改革基本将保费构成的各要素都有所调整。目前我国的商业车险保费计算公式为:
商业险签单保费=基准纯风险保费/(1-附加费用率) *无赔优待系数*交通违法系数*自主定价系数
行业重新测算了基准纯风险保费,①并建立了1-3年的调整机制。基准纯风险保费按照市场实际风险情况虽然有部分车型出现了上升,但是大部分还是较大幅度的下调。
②将无赔优待系数计算时考虑的赔付记录范围由前1年扩大到至少前3年,平滑了消费者偶发事件对于车险保费的影响度。
③将“自主渠道系数”和“自主核保系数”合二为一,称作“自主定价系数”。并分两步将自主定价系数逐步放开,第一步将自主定价系数范围确定为[0.65-1.35],第二步会适时放开该区间范围,给予了保险公司更大的自主定价权,也使得市场中价格竞争更加激烈。
(三)鼓励中小财险企业创新
车险业务在各家财险企业来说是占着半壁江山,但对于中小财险企业来说,车险业务的比重超过70%,尤其对于一些最初开展财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来说,通过车险业务快速实现规模的增加是一条捷径。综合改革使得车险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尤其保费的大幅下降和保障责任的扩大使得车险的保费增长放缓,承保微利甚至亏损,这些现状使中小财险公司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因此,鼓励中小险企优先开发差异化、专业化、特色化的商车险产品,优先开发网销、电销等渠道的商车险产品,促进中小财险公司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
二、车险综合改革前保险公司的经营现状
(一)风险筛选指标单一
汽车市场中的车辆类型复杂、车辆行驶轨迹不同、从人信息不同等使得保险公司在经营车辆保险时势必要把风险筛选作为承保前的关键环节。而综改之前,车险行业使用的定价模型基本上采用的是使用性质、车辆类型、车辆吨位、上年出险情况等因子。进行测算和定价的因子相对来说比较固定单一,尤其在笔者的车险从业经历中能够深切感受到,在行业中常常把上年出险情况作为非常重要的唯一判断标准,尤其对处于边际贡献边界点模糊的车险业务,在决策是否要进行承保时,经常以上年出险情况进行界定。
由于长期使用比较固定单一的风险因子,所以车险市场中相同承保险种的保费基本上没有任何差距,导致市场上产品严重同质化,同时也不利于业务结构的优化。
(二)产品折扣处于地板价
由于风险筛选指标的单一使得相同险种的保费几乎没有差距,加之各保险公司为了抢夺市场,在综改之前对于家用车等低频低损车型基本都是按照行业设置的系数下限报价。通过统计分析,市场中95%以上的车险业务都是按照地板价承保。这种近乎全部地板价承保的现状使得车险保费与投保人风险状况不尽匹配,对于财险公司来说,由于各家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以及渠道获客能力的不同,这种承保方式会因低价承保的高赔付业务而对中小公司的车险业务质量及盈利空间造成一定的压力。
(三)手续费率高
在车险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且几乎所有车险业务都处于地板价的情况下,通过提高手续费的方式成为财险公司在市场上展业的主要手段。在车险行业,财险公司通过电销和网销渠道可以直接掌控的客户资源几乎只是部分续保客户,更多的客户资源都被中介机构和代理渠道所掌握,综改之前大部分地区的保险公司支付给代理人或者返现基本上都达30%以上,甚至为了抢收业务手续费高达40%以上。也就是说车险保费不含税部分的40%都用于支付了车险的佣金费率和业务管理费用。这种高额手续费的返现状态在行业“报行合一”的自律约束中如同脓疮此消彼长,严重威胁着车险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三、车险综合改革后保险公司的车险经营思路
车险综合改革给保险公司给予了更大的自主定價权,同时将车险的赔付成本拉升,加之各地监管部门对于成本率、费用率和平均自主定价系数的监管,使得经营车险的财险公司面临了更大的挑战,较低的定价会引起综合成本率的超标,可较高的定价必将流失客户、降低市场份额,最终从车险市场出局。这些挑战势必倒逼财险公司在经营车险过程中思考高质量的经营策略。
(一)完善业务质量的评价体系,实现不同自主定价系数下的业务质量评估
车险综合改革后保费的变化频度逐渐加快,“一车一价”的现象已非常普遍,以笔者当时所处的精算定价团队为例,精算师们遇到了职业生涯中的最大挑战。对于车险的业务质量已不能简单用好坏来区分,在改革之前,因为市场竞争导致的报价基本都处于地板价,各家公司的折扣几乎一致,所以对于车险质量的评价只看赔付率水平即可。改革后因为自主定价系数的市场化程度加大,各家财险公司因自身品牌、资源和渠道情况的不同,有些公司能给出更低的市场折扣,而有些公司的成本降不下来,盲目跟随就面临亏损。所以市场上出现了不同的定价水平,在不同折扣水平下所收保费会截然不同,进而导致面临不同的赔付率水平。因此,车险综合改革之后,财险公司对于车险业务质量的评价将呈现不同的判定标准,即在既定自主定价水平下的车险赔付率水平。
(二)产品精算定价更加重要,实现了价费联动的定价模式
车险综合改革落地以来,各家保险公司以经营结果为导向,围绕精算数据处理,模型研发、评估和监控等环节设置了适应自身公司精算定价的全流程闭环车险定价体系。不断实施差异化费用配置和承保管控措施,优化业务结构的同时逐步实现一车一价的价费联动机制。
“价费联动”要求车险定价过程中将业务维度进行更详细的细分,然后在调整定价的同时结合费率配置水平,也就是根据业务质量进行资源的配置,实现成本的精准投放。对于赔付率低的优质车险业务,给予较高的费用率。利用费用杠杆引导主动风险选择,实行承保管控联动,即利用差异化跟单手续费配置和承保管控定价相关联,最终实现业务结构优化、业务合理转化、地区差异性的目的。
(三)增加规模摊薄成本
车险综合改革使保险公司的车险赔付率上升幅度高于车险费率下降的幅度最终导致车险综合成本率上升,盈利空间再度受到挤压。但财险公司出于自身市场份额等因素的考虑仍可筛选有边际贡献的业务,即通过扩大保费规模获得更多现金流来增加投资收益的同时也能通过规模的增加摊薄财险公司整体的固定成本。随着车险综合改革的不断深入,车险业务可承保的面在不断拓宽,一些新业务类型突破保费价格的限制成规模地产生,如电动车业务;一些原来在商业险限额上投保趋于保守的业务,投保率提升或限额增加;从而催生了新的车险业务增量市场。这些增量市场潜在的车险市场都将是经营车险业务的保险公司未来争夺的市场。
总之,车险市场伴随着这次车险综合改革的大流,保险公司既面临挑战,又满存机遇。在错综复杂的车险市场中,财险公司只有不断转换经营思路、更新经营策略,科学利用精算数据才能在改革后车险保费大幅下降、赔付率迅速拉升、盈利空间再度压缩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项目来源:2020年甘肃省教育厅高等教育成果培育项目(“四维协同”的立体化保险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与探索)]
(作者单位: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