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怡萱
二三月份,华南地区时有的“回南天”以其独特的“云烟雨”和“墙头汗”给天气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从天气表象来看,“云烟雨”和 “墙头汗”都是一种水汽凝结现象。水汽凝结须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水汽过饱和;二是具有吸湿性的凝结核。在大气中,总有尘埃等凝结核存在,因此,“回南天”天气及其防御的关键点就在于水汽是否达到过饱和状态。
一、户外“云烟雨”——先是增加水汽,后是大气降温
南海是华南地区的主要水源地,是华南地区云雨的“故乡”。然而,海水蒸发需要消耗热量,没有源源不断的热量供给,蒸发面受冷却影響,蒸发就会减缓,甚至终止。与华南陆地相比,南海海水比热容大,二三月份的水温依然保持高温态势;加之低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大,初春的南海升温也快,因而,南海的持续高温是海水不断蒸发的“原动力”。
当然,随蒸发的进行,南海上空的湿度也在不断加大,当海上水汽饱和时,蒸发也就基本停止。可在冬末春初,随太阳直射点北移,海上副高位置也随之北移,副高势力不断增强,副高北侧强大的西南风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南海海水不断蒸发的“助推器”。
初春,在“高温”维系和“强风”的推送下,南海的水汽才得以持续蒸发和吹送,华南上空的水汽也因此得以不断补充。此时,人们会感觉到华南“回南天”前期的“暖湿”迅速而突兀,其实这并非太阳辐射所赐,而主要是南来的海上气流所致,从海洋上空返回的暖空气才是“云烟雨”形成的“罪魁祸首”。
当然,“云烟雨”后期天气的“冷湿”与冷空气南下、大气迅速降温也是密不可分的。二三月的南海水温还较高,从南海返回的南风在华南地区既暖又湿;而中高纬度的亚洲内陆在二三月份的升温较慢,亚洲高压依然盘踞内陆。此时的华南地区成为南来强大暖湿气流和北来强冷空气交锋的舞台,华南上空出现降温增湿、雨雾混杂、既冷又湿的“云烟雨”后期天气现象。
二、室内“墙头汗”——露点温度超过室内地物温度
在水汽含量和气压都不改变的条件下,空气因冷却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温度,此时叫露点温度。当空气中水汽达到饱和,露点温度与气温相同;当水汽未达到饱和时,露点温度一定低于气温。“云烟雨”天气出现之前,室内冷空气充盈,物体表面温度较低。二三月份,华南常常成为冷暖气团活动的拉锯式战场。若华南低空是偏转南风,当南海袭来的强大暖湿气流迅速涌入封闭性好的室内时,露点温度就会追上甚至远远超过室内物体表面温度,暖湿空气即刻达到过饱和状态,容纳不下的水汽瞬间被“挤压出来”,水珠也易在致密光滑、吸湿性弱的瓷砖、玻璃等物体表面汇聚,从而出现“冒汗”现象,“墙头汗”因此成为华南“回南天”最具特色的室内表象。
三、“云烟雨”快捷应对的自然方式——“冷结束”
冷暖气团常在刚入春的华南大地交锋,天气多变,但若在单一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之下,天气也会晴好。在单一“暖气团”控制华南之时,天气有望“转晴”,可同时,华南地区因受南来的海上气团影响,也有着 “增加水汽”的态势,华南烟雨天气的解除自然有些显慢。因此,华南“回南天”的快速解除只好“拱手让给” 英勇南下的冷气团。当“干冷气团”迅速占据华南舞台后,该过程的实质是“降温减湿”,空气快速进入“不饱和”状态。因此,“冷结束”才是华南地区撤销“回南天”天气的最快捷方式。
四、“墙头汗”的防御模式——“降温—减湿”
为了提高“墙头汗”的防御功效,快速消除室内“水珠”现象,通常要用 “减湿—加热”模式,即先用抽湿机或空调抽湿,实质是通过“减湿”过程,驱散室内水汽;后用热风机或空调加热,实质是“增温”过程,目的是抬升室温。在“减湿—加热”模式下,室内饱和、过饱和空气迅速进入非饱和状态,以达到消除“水珠”现象的目的。
而在现实生活中,若要应对“墙头汗”,采用的循环反复模式,倒要推崇“降温—减湿”。因为当温度被降至露点温度以下,湿空气中的水滴便于析出,此时更容易除去室内湿气。在“降温—减湿”循环反复模式下,室内除湿更为彻底、减湿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