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提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远景目标。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数据,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量占到全国碳排放总量的近1/3,且随着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建筑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进一步攀升,建筑领域的节能减碳将成为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对此,不仅要求通过改善建筑的围护结构和建筑的设备性能来提升建筑能效,还要求提高建筑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深度开展光伏发电在建筑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我国光电建筑应用前景广阔,市场潜力巨大,经测算,我国仅既有建筑的光伏发电装机潜力就可达1500 GWp,年发电量可达1.5万亿kWh;新增建筑的可再生能源利用面积达2亿m2。当前,我国光电建筑的发展正处于大规模发展前的启动阶段,亟待通过光伏发电与建筑行业的深度融合,开展不同资源区、不同场景下光电建筑的关键技术研究。
在此背景下,《太阳能》杂志编辑部与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业委员会联合策划了本期“光电建筑”专题,介绍、分享和展示了学术界与工业界在光电建筑方面的最新成果。本专题中的文章采用约稿与征稿相结合的方式,并经过严格的同行评审后录用。其中,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徐伟、张昕宇等对目前国内外光电建筑的应用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河海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的李建、白建波等研究了SolarPV 3D在光电建筑中光伏发电系统设计时的应用技术;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能源电力与低碳发展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的赵振宇、杨雨佳结合北京市的太阳能资源状况,对其与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时空耦合适宜度展开了探讨;西安隆基新能源有限公司的卢耀、周聪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工业厂房的新型光电建筑屋面结构设计。
衷心感谢各位作者不吝赐稿,感谢为专题出版而无私付出的各位审稿专家、《太阳能》杂志编辑部和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委会的各位同仁。希望本专题能够为关心和从事光电建筑领域研究的专家学者提供参考借鉴,携手促进中国光电建筑及建筑节能减碳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特约主编介绍
徐伟 研究员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现任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专业总工,兼任国家建筑节能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住建部建筑环境与节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光电建筑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学会零能耗建筑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分会主任委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