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展格局下加快武汉港多式联运枢纽建设的探索和思考

2021-04-27 02:20涂山峰马日福
长江技术经济 2021年1期
关键词:降本增效

涂山峰 马日福

摘 要:阳逻港是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核心港区,2018年3月开启铁水联运常态化运营。在国内大循环、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超大规模的内需市场即将到来,对流通提出了更高要求,以阳逻港为核心的武汉港口多式联运体系亟需进一步提质升级,完善场站建设、拓展园区功能、丰富货运线路、补齐发展短板、实现量效双升。

关键词:铁水联运;阳逻港;物流通道;降本增效

中图法分类号:F532.4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679/j.cnki.cjjsjj.2021.0114

2016年6月,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公布第一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项目名单;2018年8月,交通运输部颁布《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标志着我国多式联运步入成长“快车道”。武汉以港口为重要枢纽,衔接“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多式联运成为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重点。

1  武汉集装箱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概况

集装箱铁水联运是当今世界最先进、大批量、低污染的综合运输方式。航运向东入海,班列向西入欧,阳逻国际港成为衔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最佳结合点。2013年3月,武汉被列入全国铁水联运示范城市。阳逻国际港加快打造内河铁水联运枢纽港的步伐。2016年6月,武汉市推进“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战略,集装箱铁水联运示范工程入选全国首批16个示范项目。

该示范项目由武汉港航发展集团(以下简称港发集团)与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联合申报实施,以“一线串珠、两路贯通、三位一体”为整体思路,通过铁路线连通吴家山铁路物流中心、汉口北铁路物流中心和阳逻港,实现铁路枢纽与水运枢纽无缝衔接,将武汉市打造成为“两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连接纽带。示范工程着重打造两条主要品牌线路:一是典型内贸线,从川陕、成渝地区出发,经铁路到吴家山、汉口北,再转水路经阳逻港到长江各港口;二是典型外贸线,从东盟四国、台湾地区经长江至阳逻港,再从吴家山转铁路至欧洲。

近4年来,港发集团联合中铁武汉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核心,以“顶得上、做得成、稳得住”为目标,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一手抓铁水高效联运,铁水联运示范工程扎实推进、效益凸显。

1.1  运输结构明显优化

2016年,武汉铁水联运的运输比例仅为1.1%,远落后于大连港、连云港、营口港、天津港(2%以上),而发达国家铁水联运的运输比例通常都在30%左右,美国铁水联运约占40%。铁水联运一期投入运营后,对武汉集装箱铁水联运贡献率达到54%,促进了多式联运比重上升、结构优化。2018年,经武汉中转的铁水联运运量达5.8万标箱,同比(2017年2.1万标箱)增长了1.7倍;武汉铁水联运占比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4.06%,较同期(不足1.5%)上升2.6个百分点。2019年,武汉铁水联运运量达6.2万标箱,占阳逻港集装箱吞吐量的比例为4.08%,实现稳步提升、稳中向好,逐步对标国内领先的大连港。

1.2  降本增效成效明显

铁水联运示范基地正式运营后,阳逻港与铁路货场的距离缩短至2.5km。集装箱在阳逻港上岸后,可直接短驳到铁水联运基地上列车,改变原有公路短驳至吴家山(60 km)/汉口北(20 km)方式,提高了经济效益与时间效率,实现所有示范线路任意一段公路里程均不超过150km,且多式联运与公路运输价格比远低于0.8。铁水联运示范工程也给物流降本增效,为实体经济带来了实惠。以典型内贸线路“沪—汉—蓉”班列为例,以往从上海直接发铁路到成都,标箱运费是8 000元,用时10天,在水位条件比较好的时候,可以从上海水运到泸州,再从泸州公路运输到成都,标箱运费是5 100元,用时25天左右。现在采用铁水联运的模式,直接上海水运到阳逻港发铁路到成都,标箱运费6 400元,用时11天。铁水联运模式单箱运费较铁路运输下降1 600元,时间较公水联运节省14天。

以典型外贸线路“上海—德国”为例,以往从上海公路运输到吴家山站发汉欧班列到德国,单箱运费是4万元左右,用时18天;从上海直接发海运到德国,单箱运费是2.3万元左右,用时45天。后从上海发水运到阳逻港上岸发铁路到吴家山加挂汉欧班列,单箱运费3.4万元,用时21天。现在采用铁水联运模式,单箱运费较公转铁运输下降6 200元,时间较海运可以节约24天。

2  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运营步入新阶段

2.1  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夯实多式联运发展根基

(1)建成铁水联运示范基地

阳逻是先有城、后建港,阳逻港发展多式联运犹如在“螺蛳壳里做道场”,比其他“在白纸上作画”的港区建设铁水联运要难得多。2018年6月初,武汉铁水联运示范工程获批后,港发集团于6月底启动了铁水联运一期工程建设,这是示范工程的首个基础性、功能性项目,也是省市研究多年、认为见效最快但协调难度巨大的一个项目。交由旗下武汉港航建设集团负责项目建设,作为集团一号工程,一周一督办,逐一克服了多个难点,包括拆迁量大、施工期紧、资金平衡难等问题。2017年12月28日,主体工程完工,实现铁路进港“零突破”,码头与铁路货场的距离由以前的60km(吴家山—阳逻)、22km(滠口—阳逻)缩短至2km;历时4个月建成疏港专用路,开辟港内集卡专用通道,打通了港区和場站之间“最后一公里”,提高了联运效率、降低了短驳成本、提升了港区形象。

(2)完成汉口北铁路物流中心改扩建

项目位于京广铁路滠口站区域,占地1 595亩,投资7.69亿元,项目实施主体为中铁武汉局,主要建设铁路货运作业区、物流仓储区和对外服务设施,于2016年底开工建设,2018年6月建成。设有到发线5条,货物线6条,门吊(40t)3台,叉车83台,高粱叉车30台。铁路货运量近期400万t/y,远期将达510万t/y,社会物流货物仓储近期850万t/y,远期将达1 100万t/y。

(3)推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项目建设

投资6.57亿元,占地约213亩,年设计查验量64.35万标箱,2017年底启动,2018年底完成大楼、防水池主体工程。至2020年9月底,制约项目建设的6户待拆迁房屋成功拆除5户。2020年底投入使用,实现功能提升,关检更便利、更快捷。

(4)着力推进汉欧国际综合物流园项目

该项目占地面积1 012亩,总投资约22亿元,分三期实施:一期占地220亩,主要为海关管区;二期占地322亩,主要为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三期占地470亩,主要为国际商品分拨中心。2017年,完成项目公司组建,推进用地性质调规。目前已完成约165亩土地储备。

(5)铁水联运二期工程正式启动

该项目位于阳逻街杨柳村附近,南邻中远武钢物流码头,西邻香炉山货运站,规划建设用地约950亩,总投资约40亿元,设计年集装箱吞吐能力100万TEU。

(6)启动阳逻国际港合作区开发

港发集团与新洲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开发建设26.75km2阳逻国际港核心区,正在实施和拟启动合作的具体项目包括:武汉海关监管中心、多式联运物流园、疏港公路系统、航运产业总部区、阳逻港三期续建工程、合作片区棚户区改造等项目。2018年12月,武汉市政府批复同意港发集团与新洲区政府合作开发,为工作推进提供了依据和遵循;2020年合资公司正式启动合作港产城开发工作。

2.2  坚持内外双向并进,壮大多式联运运营线路

为实行专业化运作,2017年6月,成立长江新丝路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承接铁水联运项目运营,密切加强与铁路部门、中远海运大客户及上下游企业对接,积极拓展运营线路。

(1)打通内贸通道

2018年3月20日常态化运营以来,始终注重释放示范工程辐射能力,在构筑物流大通道上不断挖潜。西南方向培育了“上海—武汉—川渝”的联运通道,缓解三峡船闸通航压力和枯水期长江中游通航能力受限的问题。西北方向培育了“上海—武汉—新疆”的联运通道,开通“阳逻港—十堰、襄阳、应城”的省内货运班列,改变以往单纯依靠公路运输模式,优化运输组织,降低物流成本。港发集团与顺丰速运战略合作,经铁水联运示范基地向四川方向先后发出陶瓷等货物,助推西南货运通道建设。2020年1月至10月,西南通道占比达53.94%,回程占30.89%;西北流向达10.63%,回程占3.8%;省内十堰、襄阳、荆门流向占比32.76%,回程占63.1%。其他少量发往河南、湖南等地。

(2)增添外贸功能

铁水联运基地因未纳入海关特殊监管区范围,一直只能从事内贸集装箱的联运作业。这导致上海至川渝方向的外贸集装箱仍需全程通过水路运输后在重庆、四川港口清关,无法在武汉阳逻港中转、换乘铁路,其运输时间近1个月,难以享受铁水联运带来的便捷。针对阳逻港外贸集装箱铁水联运换乘难的问题,港发集团把推进外贸箱铁水联运作为助推国际化大武汉建设的重要举措,积极争取武汉海关支持,多次进行调研,与上海、成都等地的海关部门联系沟通,研究制定了具体的物流监管方案,于2019年6月实现“破题”,“沪—汉—蓉”铁水联运外贸箱成功首发。通过铁水联运基地,实现了港口与铁路间的直转,保障了外贸货物的全程监管。截至2020年10月底,外贸累计到发箱量突破7 000TEU,初步形成“日韩/东盟—水路—阳逻港—铁路—欧洲”的双向国际物流大通道。

(3)加速向外辐射

“一线串三珠”格局形成后,汉欧班列与铁水联运有效衔接,铁路枢纽与港口枢纽东西联动,形成了连通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海上丝绸之路的闭环。2018年,汉欧班列开行423列,位居全国第五,来自武汉以外地区的货源超过60%。2019年开行408列,货值101.5亿元,实载率达98.4%,新开通武汉至西班牙、比利时、捷克、匈牙利等国线路。2020年克服资金压力,预计开行210列,保持“两去一回”常态化,保障湖北武汉本地进出口货运需求,促进国际供应链产业链稳定。

2.3  坚持拓展细分市场,紧盯联运目标奋力开拓

(1)优化组织模式

港發集团联合中铁武汉局,围绕推进多式联运主通道建设、实现业务融合和资源共享、拓展国际和国内市场、推动铁路、港口、站场的互联互通等方面内容,共同推动国家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建设。在多式联运业务运营阶段,中铁武汉局抽调10人组成工作小组进驻示范工程,加强示范工程集装箱运输的业务指导工作,保障与铁路部门的高效衔接。长江新丝路公司搭建多式联运信息平台,统一服务规则,确保货物实现各种运输方式间的快速转换,实现从货源组织,到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公路运输,到货物交付的全程标准化操作和一体化管理。

(2)拓展业务范围

经铁水联运的货物,发运的主要有色拉油、叶蜡石、石油沥青、板材、小麦、玉米、纸浆等;到达的主要有锌锭、汽车零配件、化肥、聚氯乙烯树脂等。铁水联运示范基地积极迎合客户需求,不断拓展和丰富服务类型,努力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2020年6月以来,从东北三省经水路运抵的大批玉米等粮食,在该基地仓库进行中转,通过“散改集”铁路运输方式,源源不断发往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

(3)提升联运功能

2019年以来,进一步实现了四个“零突破”:一是成功打通新疆经铁路运输至阳逻下水到广州的PVC集装箱运输通道,已完成运量约2 530标箱。二是新增铁路箱、自备箱空箱还箱点服务,月均量320TEU,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是投放7辆自营铁水联运短驳车辆,专用于集装箱码头至铁水联运基地2.5km公路短驳,短驳运费由250元/标箱下降到150元/标箱。四是以铁矿砂作为“公转铁”项目的突破口,首次采用35吨型敞顶箱,推行铁水联运“散改集”,不但装车方便,而且环保标准高。铁矿砂走水运至阳逻港上岸,经铁路到陕西勉县,运费节省9元/吨。

2.4  坚持一流设备“武装”,不断提升中转时效性

(1)投资建造1140箱级江海联运、500箱级江海直达集装箱船

港发集团旗下拥有内河自航船、江海直达船、特种沥青船运力18万t,拥有入籍加盟、联营掌控、长期合作的船舶运力35万t。近年来,围绕现代内河航运、多式联运,大力发展符合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新型船型。投资建造了1艘汉申线江海直达1140集装箱示范船,专为长江6m水深航道设计,2020年底可投入使用。为充分发挥武汉中西部地区“出海口”的区位优势,港发集团着力打造品牌航线,力推新建500TEU级近洋直达集装箱船,指定所属华中港航集团积极推进“武汉至日本”2艘500TEU级集装箱船项目,于2019年11月28日开通“武汉—日本”集装箱直航班轮,每周一班、14天一个往返。

(2)购置210个全程监控集装箱

投资7 500万元,为汉欧国际购置冷藏集装箱210台、40英尺普箱50台,并在集装箱安装GPS北斗双模远程监控设备,全球远程定位及监控箱内温度、箱门开关预警、货物卸载情况,甚至能监控到高原、极寒等以往的监控盲区。

(3)发展“互联网+多式联运”

经过近一年精心打造,华中区域首个智慧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云上多联”平台于2019年1月25日成功上线,实现统一业务门户、在线委托下单、全程可视跟踪、动态信息查询、铁水联运协同、水水中转调度、智能通关管理、供应链金融管理、标准数据交换等功能集成。截至2020年10月底,累计注册用户1 826家、服务产品3 022条、业务订单18 046条、交易货值181亿元。

2.5  坚持规范制度引领,用足用活省市扶持政策

(1)注重优化流程,提高标准化水平

为规范多式联运作业流程,港发集团制定了《多式联运进出口业务流程》《供应商与客户管理办法》《“云上多联”数据接口标准等企业标准》。中铁武汉局制定《吴家山集装箱中心站作业标准》《吴家山站整车货物运输作业流程及标准要求》《中欧班列发送(出口)作业流程》等标准规范,充分发挥多式联运降本增效作用。

(2)用好扶持政策,发挥示范性作用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全省多式联运发展的实施意见》《武汉集装箱铁水联运专项补贴资金管理办法》《“推进多式联运体制机制创新”改革项目推进工作方案》《武汉市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密集出台,在健全体制机制、设立专项资金、创新发展政策、培育市场主体等方面,有效指导、支持、推动了示范工程的建设运行。

3  聚焦“双循环”,加快多式联运枢纽建设

2020年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召开全面推进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时指出,要构建统一开放有序的运输市场,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创新运输组织模式。2020年11月,武汉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正式获批。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港发集团将充分发挥核心港口、江海航运、汉欧班列、多式联运、保税园区、开放口岸等优势,深度参与现代流通體系建设,在更大范围把生产和消费联系起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财富创造。

3.1  在拓展港口基础设施功能上实现突破

紧紧围绕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大力推进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以建成长江中游主枢纽港为目标,以阳逻港周边26.75km2区域为重点,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新建2个集装箱泊位,大力整合现有港口物流区、铁水联运示范基地、阳逻综合保税区、公路中转中心、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等5个核心设施,并且谋划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和优势产业项目,形成前港中园后城的产业发展格局,实现港口功能进一步跃升,预计总投资超过500亿元,努力为武汉港“十四五”期末集装箱量实现500万标箱作出积极贡献。

3.2  在加快多式联运枢纽建设上实现突破

大力推进花山港、金口港铁路专用线建设,注重加强港区疏港公路建设,努力打通铁水公空物流枢纽通道,加开增密港口航线,大力发展沿江捎带业务,积极拓展铁水联运、公水联运、公铁联运、水水中转业务,不断提高武汉港市场辐射能力。充分发挥武汉得中独厚、临水独优的“天元”区位优势,依托阳逻港铁水联运基地,大力发展多式联运业务,优化物流运输结构,在做大北粮南运、北煤南运业务规模的同时,进一步开发新的货种,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此外,大力发展商品车“铁水公”多式联运业务,进一步巩固武汉商品车滚装量全国内河第一的行业地位,努力提升武汉中国车都品牌影响力。

3.3  在创新物流贸易供应链上实现突破

充分发挥港口物流枢纽、贸易平台功能,通过自主研发的“云上多联”智慧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整合物流贸易资源,努力为客户提供物流、通关、保险务、融资等全方位供应链解决方案。虽然遭受疫情汛情强烈冲击,但是港发集团今年煤炭、木材、石油焦、冷链物资、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物贸供应链业务实现了强势回暖,如石油焦贸易量突破200万t,同比翻了一番。“十四五”时期继续加快大宗商品供应链创新发展,努力在上游形成资源控制、下游加强渠道和物流商品体系建设,并辅之以供应链金融,为国家经济实现“六稳六保”作出应有贡献。

3.4  在促进国内国外联动发展上实现突破

进一步增强中欧武汉班列辐射力,以欧洲工业制造强国和资源大国为主线,在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国际经济走廊上,不断拓展国际货运线路,推动建设中欧班列中部集结中心。进一步打造江海直航品牌航线,在现有2艘560标箱汉亚集装箱船基础上,继续投入2艘运力,适时开辟武汉至韩国江海直航航线。持续巩固武汉与长三角、中三角、成渝城市群以及京杭运河、汉江流域的集装箱航线,促进长江上中下游协同发展。加快江海直航、铁水联运与中欧武汉班列对接,实现“海—江—铁”联运,努力构建联通日本—武汉—中东、中亚及欧洲地区的国际铁水联运大通道。进一步扩大港口对外开放,加快阳逻港、花山港、金口港一类开放口岸建设,充分利用进口粮食、肉类、水果、整车等口岸资质,建立链接国内外市场的便捷通道。

猜你喜欢
降本增效
对管理创新促进企业降本增效的探讨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
企业困难时期更应发挥效能监察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实行降本增效
以降本增效为核心的持续改进管理探究
浅析国有企业如何做好降本增效创新工作
烟草行业降本增效的途径探索
企业降本增效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
量化考核机制在联合站站降本增效工作中的作用
浅述企业成本核算基础上实施降本增效对策